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2 一、运 动 系 统 (一)骨骼与关节特点 1、骨骼      软骨成分较多, 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 5∶5, 而成人 3∶7。

3 * 骨骼弹性大 * 硬度小 * 不易完全骨折 * 但易弯曲变形 骨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变化,无机盐增多,坚固性增强,韧性减小。

4 四肢骨 男 17~18岁 女 16~17岁 椎骨体 一般要到20~22岁 髋 骨 一般要到19岁后完成骨化。 在骨完全骨化前,该部位的任何过大负荷都会影响骨骺的正常生长。

5 2 .关节     关节面软骨较厚, 关节囊较薄, 关节内外的韧带较薄而松弛, 关节周围的肌肉较细长。

6 * 关节的伸展性好,活动范围 大, * 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 * 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 关节的伸展性好,活动范围 大, * 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 * 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7 (二)肌肉的特点 含水量较多, 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较少。 * 肌肉细嫩, * 收缩能力较弱, * 耐力差,易疲劳, * 恢复较成人快。

8 儿童少年肌肉发育特点: ◆ 躯干肌先于四肢肌 ◆ 屈肌先于伸肌 ◆ 上肢肌先于下肢肌 ◆ 大肌肉先于小肌肉

9 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岁肌力增长最为明显。
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 快,但仍然落后于骨骼的增长。 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 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岁肌力增长最为明显。

10 (三)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在生长加速期 ,多采用伸展练习发 1、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避免跳跃着地过猛、负荷过大、静
力性练习过长等。 2、可充分发展其柔韧性。 3、在生长加速期 ,多采用伸展练习发 展力量。 

11 二、氧运输系统 (一)血液 ◆儿童少年的血液总量比成人少。 ◆但体重百分比则比成人多。 成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
新生儿血液总量占体重的15%。 约15岁左右达成人水平。 ◆血液中有形成分与成人也有差别。

12 儿童少年安静时的血细胞量 指标 新生儿 7岁 12岁 15岁 成人 血液总量(占体重的%) 15 12 8 8
指标    新生儿   7岁  12岁 15岁 成人  血液总量(占体重的%) 红细胞(104•mm-3) 血红蛋白(g%) 白细胞(个•mm-3) 16000~

13 (二)心血管系统 1、心脏的重量和容积 2、心率、心输出量 ◆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人, 但与体重的比值则和成人相近。
2、心率、心输出量     ◆心率较快(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19 岁以后基本趋于稳定。 ◆心缩力弱,心脏泵血力小(心肌纤维交 织较松,弹性纤维少), ◆每搏和每分输出量比成人小,但相对值 每公斤体重的心输出量大。

14 3、血压 ◆血压低(心脏收缩力较弱,动脉血管和血管的口径相对比成人宽,外周阻力比较小)。
  ◆血压低(心脏收缩力较弱,动脉血管和血管的口径相对比成人宽,外周阻力比较小)。 ◆青春性高血压——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对落后,加之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血压明显升高。 特点是收缩压较高,一般不超过20 kPa(150 mmHg),具有起伏现象,舒张压则在正常范围(出现青春性高血压的人多见于身体发育良好,身体增长迅速的青少年)。

15 (三)呼吸系统 1、呼吸频率与肺活量 2、肺通气量与摄氧量 肺活量较小 ,呼吸频率较快 。
  肺活量较小 ,呼吸频率较快 。 2、肺通气量与摄氧量   最大通气量和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比成人低,但其相对值却并不低于成人,甚至还略高于成人水平。

16 (四)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以短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耐力性、力量性及静力性练习。
2、为发展心肺功能,12~13岁后力量及耐力性练习的比例可稍增加。

17 3、在练习中必须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 ,注意呼吸道卫生。 4、注意区别对待,对心脏发育较差的儿童少年 ,加强医务监督。
(四)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在练习中必须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 ,注意呼吸道卫生。 4、注意区别对待,对心脏发育较差的儿童少年 ,加强医务监督。 5、患青春性高血压者运动量不宜过大、 不宜进行静力、憋气的运动。要注意 医务监督。

18 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9 (一)物质代谢 1、蛋白质代谢 合成过程大于分解过程 ,即处于“正氮平衡”,所以每天蛋白 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高。在进行体育
 1、蛋白质代谢  合成过程大于分解过程 ,即处于“正氮平衡”,所以每天蛋白 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高。在进行体育 运动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适当增加。  2 、 脂肪代谢  膳食中缺乏脂肪会影响 生长发育,但脂肪过多可致肥胖 。

20 3 、糖代谢  儿童糖代谢能力不如成年人。 4、水盐代谢 人体每天需水量随着年龄增长而 增加。如6~10岁为1600~2000ml, 成人为2200~2500ml。 但相对需水量却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如6岁一昼夜需水100~110 g/kg体重; 14岁70~80 g/kg体重; 18岁40~50 g/kg体重。 钙和磷的摄入对于骨组织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生长加速期和性成熟期的需要量明显增加。      

21 (二)能量代谢 1、对氧的需要量比成人多(新陈代谢旺盛,除了维持各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外,还必须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
2、糖的酵解能力不及成人,在运动中能量的动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 运动训练中,开始宜采用短时间大强度的练习,随之在不降低强度的基础上逐渐延长时间或距离,以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 3、糖的有氧氧化能力不及成年人,耐久力差。

22 (三)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意的问题 1、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重视 铁 、钙等的摄取。
2、应逐步安排一些耐力练习,以提高体内糖原的贮备量,增强心脏功能,增加最大吸氧量。但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应比成人短。

23 四、神 经 系 统

24 (一)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的发展 1、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的发展不均衡 兴奋占优,易扩散(活泼好动、注意 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不准确)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易疲劳、恢 复 快)。 13岁以后,抑制过程加强,兴奋和 抑制 逐渐趋于平衡。

25 2、分化抑制能力差 作多 ; 13~14岁时皮质抑制调节功能达到 一定强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 高,能较快地建立各种条件反射;
(一)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的发展 2、分化抑制能力差 8岁以前精确分化能力差,错误动 作多 ; 13~14岁时皮质抑制调节功能达到 一定强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 高,能较快地建立各种条件反射; 14~16岁时反应潜伏期缩短,分化 抑制能力显著提高。

26 (二)两个信号系统的特点 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而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
9~16岁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发展联想、推理等能力提高; 16~18岁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分析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27 (三)青春发育期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在青春期开始的一段时间,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可能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暂时下降,出现动作不协调现象,少女更为明显。

28 (四)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体育活动项目要注意生动、有 趣,尽量避免单调及静止性活 动。 2、不宜作过分精密、难度较大的 动作,应多安排游戏。

29 3、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4、因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特点,女生的动作不协调尤为明显,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

30 第二节 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31 (一)走 一、基本动作的特征 走的动作在出生后7~20个月内学会

32 (二) 跑 2岁时出现跑的成分最大速度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33 (三)跳跃 跳跃作为复杂的运动技能,需要很大的力量和运动速度,在出生后第三年才开始形成。跳跃成绩随年龄而提高,跳跃成绩快速增长期,男子为13岁,女子为12~13岁,其他年龄阶段增长速度缓慢。

34 二 、身 体 素 质 的 发 展 50 m跑--------速度素质; 斜身引体------7~12岁男生臂肌力量;
引体向上 ~22岁男生臂肌力量; 仰卧起坐 岁女生腰腹肌力量; 立定跳远------下肢爆发力; 立位体前屈-----腰部的柔韧性。。

35 (一)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1、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儿童少年各项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 增长呈波浪式(增长速度有快有慢)。
在不同年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的增长速度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素质的发育速度也不一样。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加速期。性成熟期结束时,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开始减慢。25岁以后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即已结束。

36 2 、 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 各种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包括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 增长阶段表现为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 稳定阶段在增长阶段之后身体素质趋于稳定,称为身体素质发育的稳定阶段。身体素质发展速度明显变慢或停滞,甚至有时身体素质有所下降。 女生在身体素质发育过程中,其在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之间可能出现数年停滞的现象,称为身体素质发育的停滞的阶段。

37 在身体素质发育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某项素质发育速度特别快,人们称这段时间为该项身体素质的快速增长期或敏感期。
而把这个年龄阶段以外的其他年龄称为非敏感期。

38 男子从儿童到青年的整个过程中,领先 :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 其次:下肢的爆发力; 较晚:臂肌静力力量、耐力。
3 、 身体素质增长的顺序性 各种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即出现高峰的时间有早有晚,表现在增长的顺序有先有后。 男子从儿童到青年的整个过程中,领先 :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 其次:下肢的爆发力; 较晚:臂肌静力力量、耐力。

39 女子各项素质增长顺序,随年龄的变化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 7~12岁期间,与男子的增长是一致的。 13~17岁期间:
3 、 身体素质增长的顺序性 女子各项素质增长顺序,随年龄的变化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 7~12岁期间,与男子的增长是一致的。 13~17岁期间: 领先:速度、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 其次:腰腹肌力量; 最晚:臂肌静力性力量、耐力,且出 现不同程度的停滞和下降趋势。

40 (二)各项素质的年龄变化 1 、 力量素质的年龄变化 力量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提高.
在力量素质的练习中,还应特别注意发展肩带肌、背肌、腹肌和盆带肌的力量。力量训练只是为全面身体训练创造条件,只有到后期才适宜进行专项训练。

41 (二)各项素质的年龄变化 2、 速度素质的年龄变化 速度素质的发展较力量素质早 ,速度素质10~13岁增长最快,男子21岁、女子20岁左右达最高水平 。儿童少年时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机。

42 3 、耐力素质的年龄变化 耐力素质的发展较速度素质晚,男女出现峰值的年龄也较晚。
(二)各项素质的年龄变化 3 、耐力素质的年龄变化 耐力素质的发展较速度素质晚,男女出现峰值的年龄也较晚。 儿童的每搏输出量小,循环血液所增加的量也少,而这些限制耐力的因素要到青年时期才逐渐消失。只有在达到全部生理成熟之后,耐力的最高峰才可达到。 儿童少年具有一定的有氧供能能力,对一般的耐力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强度不大的有氧练习是青春发育期前后的最佳训练方法之一。

43 灵敏素质的特征是控制动作的力量、时间、空间参数的能力。
(二)各项素质的年龄变化 4 、 灵敏素质的年龄变化 灵敏素质的特征是控制动作的力量、时间、空间参数的能力。 对动作的空间分化能力在5~6岁时明显增强,7~10岁增长最快,10~12岁比较稳定,到16~17岁达成人水平。

44 5、 柔韧素质的年龄变化 男子19岁、女子20岁达到最高均值,随后趋于稳定或下降。 15岁以前女孩的柔韧素质明显高于男孩。
(二)各项素质的年龄变化 5、 柔韧素质的年龄变化 男子19岁、女子20岁达到最高均值,随后趋于稳定或下降。 15岁以前女孩的柔韧素质明显高于男孩。 儿童少年时期开始训练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主要方法。 成年以后只要经常坚持,已达到的柔韧性可以保持很长时间。 在发展柔韧素质的同时也要结合力量练习。

45 第三节 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 一、运动定向与科学选材 二、科学选材与年龄

46 (二)生物年龄与日历年龄 日历年龄即时间年龄,是从新生儿出生开始计算,每生活一年为一周岁。而生物年龄,是生长发育的实际年龄,通常用发育程度来表示。X线图谱从手腕骨发育的规律和特点确定生物年龄,这种方法称骨龄测定。

47 生长发育的迟早是有个体差异的。由于受遗传、营养、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其日历年龄与生物年龄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可以相差几岁,因此日历年龄并不能真正地反映一个人身体成熟的早晚,而发育程度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成熟状况。所以,在选材工作中比较重视那些生物年龄与日历年龄一致或略低些,而形态、功能、素质、成绩等都是这一发育程度的高水平者。青春发育期开始的早晚对成材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青春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


Download ppt "第一节   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