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2 战后美国 经济 军事 政治 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武装部队1200多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控制操纵联合国 工业产量占53.4%
经济 军事 政治 武装部队1200多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控制操纵联合国 原子弹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杜鲁门(1945年) 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 战后苏联力量的介绍 经济 军事 政治 军队1140万 战后苏联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1946-1950)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经济 军事 政治 军队1140万 飞机、坦克、大炮数量都仅次于美国 原子弹(1949年) 战后苏联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

4 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对方的内政,侵犯对方的利益,损害对方的主权。
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5 “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

6 美苏两国领导人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都把最终战胜对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目标,尤其美国,积极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

7 什么是“冷战”? COOL WAR 泛指美苏之间除直接的军事行动外的其他一切敌对形式。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等。

8 原因 (1)二战结束,美苏两国战时联盟基础丧失 ——直接原因 (2)战后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问题上有了冲突。(美国要称霸世界,苏联要扩大影响) ——根本原因 (3)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相互猜疑,夸大对方对自身的威胁。 ——重要原因

9 “从波罗的海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摘自丘吉尔1946年在富尔顿的演说《和平砥柱》 丘吉尔(1874—1965) 英国政治家、作家、演说家、历史学家。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1940—1945,1951—1955),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0 铁幕 1946年,英国 前首相丘吉尔访 问美国,在富尔 敦发表演说,称 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号召西欧和美国联合对付苏联

11 序幕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12  无论是谁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政权 思考: “极权主义政权” 指_____ ____,“少数武装分子”指______,“外来压力”指______,美国对“外来压力”的态度___________ 共产党 苏联 反苏反共

13 开始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14 杜鲁门主义 内容: 1.要求美国援助土耳其和希腊; 2.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实质:干涉别国内政,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
标志:冷战的正式开始

15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 (George Catlett Marshall)美国五星上将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16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会议 于7月12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 除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以及西班牙外的16个欧洲国家参加了会议。 美国国务 卿马歇尔。

17 材料   马歇尔计划包含着美国鲜明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要“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笔钱是要在我国国内花掉的。它将用来购买我国农民和工人生产的东西” 。法案规定,接受援助的国家,其经济计划应受美国监督,应撤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等。

18 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19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这是“柏林危机”时的空运。
看图片 说历史 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

20 冷战第一次高潮 ——柏林危机

21

22 “北约”召开会议

23

24 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北约”的成立

25 20世纪50年代,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东西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6 影响 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但又将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7 冷战 原因 含义 表现 影响

28 美苏争霸 20世纪50~80年代

29


Download ppt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