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分娩後疾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分娩後疾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分娩後疾病

2 分娩後的繁殖性疾病 子宮、子宮頸或陰道裂傷出血 會陰及陰戶的裂傷 子宮脫垂 胎衣滯留 乳熱 酮病 子宮內膜炎 產後起立不能症 產後急癇

3 What is your diagnosis? 產後牛隻隨即出現站立困難或倒臥不起的症狀

4 產後起立不能症 即產後麻痺(postpartum paraplegia),確實原因不明,但常發生在難產後,分娩延遲,胎兒過大及失位等,因造成骨盤周圍的神經挫傷,薦腸關節的挫傷或脫臼等是重要的誘因。

5 產後起立不能症 常發生於牛馬,母畜產後後軀無力不能起立,精神食慾正常。

6 產後起立不能症 在牛方面,臨床上常和乳熱、酮病和骨盤骨折等作區別診斷。又牛隻因常傷及閉孔神經(Obturator nerve),故預後較差 。

7 What is your diagnosis? 產後牛隻隨即出現外陰部鮮紅血樣分泌物

8 子宮、子宮頸或陰道裂傷出血 氣腫胎或是子宮捻轉等引起分娩延遲的難產。 助產時牽引胎兒的不當。 大動物實行碎胎術時。
犬貓使用助產夾夾出胎兒時。 胎兒截斷後銳利的骨端等都可能造成產道損傷。 馬的子宮破裂常引起急性腹膜炎而死亡。

9 牛羊的臨床症狀可見動物精神不安,食慾廢絕,反芻停止,呼吸脈搏急速,四肢冰冷,體溫正常或稍低。小動物可見黏膜蒼白。
若產道受到感染而子宮內容物流入腹腔會引起嚴重的急性敗血症、休克而死亡。

10 子宮、子宮頸或陰道裂傷出血 如果破裂傷口小而沒有感染,且傷口在子宮的背面時,需連續注射oxytocin使子宮急速收縮,並投予止血劑及廣效性抗生素。 犬的子宮破裂需馬上進行子宮修補或摘除子宮。 陰道側壁及背面的破裂不需縫合即可結痂痊癒,但會影響下次分娩。

11 What is your diagnosis? 產後母牛或母馬隨即出現外陰部不同程度撕裂的症狀

12 會陰及陰戶的裂傷只發生在牛及馬。

13 會陰及陰戶的裂傷(Laceration)
其他動物則是因為助產不當才會造成裂傷。 馬常由於胎兒頭位分娩時,胎兒的前肢及頭部向背側拉上時,造成陰道背側及直腸間的裂傷,形成直腸陰道廔管(rectovaginal fistula)。 分娩後需進行縫補手術。

14

15 What is your diagnosis? 分娩後的母畜外陰部出現紅色物體懸掛在外陰部

16 prolapse of vagina, cervix and uterus
prolapse of bladder

17 子宮脫垂

18 牛的子宮脫垂

19

20 羊的子宮脫垂

21 What is your diagnosis?

22 胎衣滯留 牛羊等反芻獸之胎盤屬於子葉型胎盤,胎兒的絨毛膜絨毛直接深入終止於子宮宮阜(Caruncle)之結締組織基質內,所以較其他種類的動物更容易發生胎衣滯留。

23 乳牛產後3-6小時胎衣應會脫落,若超過12小時(或24小時)則為胎衣滯留。
胎衣滯留病因尚未充分明白,可能伴隨其他問題如感染、代謝、營養缺乏及過敏等而發生。

24 胎衣滯留的發生與懷孕期過短有正相關。

25

26 胎衣滯留 其致病機轉一般認為和胎盤(placentome)脫落的機制(loosening mechanism)受阻有關。
胎盤脫落干擾的因子包括傳染性及非傳染性。 非傳染性的因子包括因懷孕期過短而造成胎盤的不成熟、剖腹產或子宮扭轉造成的水腫、胎盤炎。而由於乳熱及胎膜水腫造成的子宮無力可能也與胎衣滯留有關。

27 Pathogenesis of retained bovine placenta
Biochemical factors (mostly unknown, deficiency of Se or PGF2 in the placentomes) Histological factors noninfectious Infectious (placentitis) Normal detachment of the fetal membranes with: a.  uterine atony b.  mechanical prevention of placental expulsion (fleshy band in the vagina, double cervical canal, large placentomes, fixation of the fetal membranes in the hysterorrhaphy wound) Immature placentomes (shortened gestation period) Advanced involution of the placentomes ( prolonged gestation period) Necrosis of the chorionic villi (allergic reactions) Edema of the chorionic villi (uterine torsion, C-section) Hyperemia of the placentomes (too rapid closure of the umbilical vessels)

28 胎衣滯留 治療:牛隻最好先行隔離。不能強行剝離宮阜或撕裂絨毛膜之絨毛叢,強制進行胎衣剝離可能引起大出血,也可能會造成子宮的傷害而再感染化膿菌而形成膿腫。

29 除非胎衣很容易在5分鐘內剝離,否則先投予抗生素後,等幾天後再進行一次剝離,剝離後再以制菌劑防止二次性細菌感染。
若不強行剝離胎衣,則產後9-14天時,胎衣會自行脫落或可輕易剝落。

30 胎衣滯留 增加子宮運動性的方法可被用來治療胎衣滯留,包括oxytocin(但產後48小時以後無效)、ergot、鈣劑及PGF2等。
分娩後立即注射30 IU的oxytocin,2-4小時後再注射一次,其胎衣滯留總發生率為10.9%(vs 24.6%),再懷孕之平均時間為93.7天(vs 124.4天)。

31 胎衣滯留 最新的治療方法: 注射頭孢子素第三代抗生素(ceftiofur),幫助母牛耐過急性子宮感染,並迅速轉成慢性感染。
等待胎衣自動脫落後再處理慢性子宮感染的問題。 傳統的治療方法: 使用蛋白質分解酵素再加抗生素,如1 g木瓜酵素或30單位胰蛋白酵素(trypsin),使胎衣脫落。

32 胎衣滯留 若要使用子宮內抗生素,則應選擇tetracycline類抗生素,每3天治療一次,直至胎衣落下為止。
產後不需要馬上進行子宮灌藥,會影響子宮的吞噬能力(phagocytosis),間接會影響子宮復舊能力,故建議分娩後只放抗生素即可,有必要時7-10天後再進行子宮內碘劑的灌藥。

33 What is your diagnosis? 分娩後第一天榨乳,隨即倒地不起。

34 乳熱 乳熱為分娩性低血鈣症,因分娩後血鈣濃度太低,導致全身肌肉弛緩,循環障礙及意識障礙等症狀為主。

35 正常牛血鈣濃度平均約為9.35 mg/dl ,分娩時平均為9.5 mg/dl ,而乳熱牛則降為2.6-8.2 mg/dl 。

36 一般多發生於3-5產次、泌乳量高的牛。發生時間多在分娩後48小時內。

37 乳熱 患牛易於下次分娩時再復發,而分娩前給予過多鈣或是餵予Ca/P比不平衡之飼料者較容易發生。

38 治療時先將牛隻隔離,降低榨乳量,以25 %葡萄糖鈣200-300 ml點滴(每45公斤體重用 1公克鈣,總量8-12公克的鈣)。
於8-12小時後再注射第二次而仍無效者,則表示有其他併發原因。

39 乳熱 每隔6 小時翻動牛一次,並加以按摩,尤其是後肢,避免肌肉神經壓迫過久導致無法站立。
預防:發生乳熱的因素包括年齡、血統及產乳量等,其中能立即變換預防者只有飼料。 在妊娠末期500公斤的牛,供應其一日之本身維持量及胎兒的需求量,每日只要有約31 g的鈣及22 g的磷即可。

40 在妊娠最後2週飼以低鈣飼料,即日糧20g以下,而待分娩後給予鈣含量多的泌乳期飼料,應可預防乳熱的發生。
產前3週餵食陰離子飼糧可讓產後的血鈣提高。 Feeding rations with a negative DCAD (dietary cation-anion difference, ex -10 ~ -15 mEq/100g dry matter) [measured as (Na+ + K+)-(Cl- + S-) ]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milk fever incidence!

41 What is your diagnosis? 分娩後三週的母牛開始出現食慾不佳(吃些乾草,少精料),呼吸及牛乳帶有酮味。病牛乳量明顯下降,體溫正常,瘤胃蠕動慢,但有便秘,糞便有泥狀物。病牛消瘦非常快,嚴重時出現磨牙,流涎及咬腹脇部等神經症狀。

42 正常牛血酮濃度約為2. 9-10. 9 mg/dl ,而尿中酮體通常在1
正常牛血酮濃度約為 mg/dl ,而尿中酮體通常在1.0 mg/dl以下,若血中或尿中酮體增加為10 mg/dl以上者即可懷疑為酮病。

43 酮病 因碳水化合物和揮發性脂肪酸之代謝障礙而引起酮血症、酮尿症、低血糖以及肝臟肝醣降低等特徵,而臨床上呈現消化障礙或神經症狀之疾病稱之為酮病。 酮體包括Acetone 、Acetoacetic acid以及β-hydroxylbutyric acid ,三種均為脂肪酸氧化不完全之產物,其中以Acetone 及Acetoacetic acid之毒性較強。

44 Ketosis的原因複雜,包括分娩和泌乳的緊迫,飼料中碳水化合物的不足,忽然改變飼料而粗料品質不良,飢餓,礦物質或維他命的缺乏(如鈷或維他命B12缺乏) ,運動不足,分娩時過度肥胖,肝機能障礙,消化道疾病,子宮內膜炎,乳房炎,中毒,食慾減退或遺傳等等因素皆有可能形成酮病。 Fatty liver

45 酮病 典型的酮血症多在分娩1個月後,而常在產乳量最高峰時發生。
發病的牛隻多為3-4胎,或4胎以上的母牛,但第二胎的高產乳母牛也會發生。冬季時約有1%的發生率。

46 治療:25-50%葡萄糖 ml慢慢靜脈注射(葡萄糖總量約375公克),輕者1-2天,重者3-5天,同時可灌服肝油(glycerol)、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或丙酸鈉 (sodium propionate丙酸鈉可在瘤胃中變成丙酸,為動物澱粉主要來源之一)。注射Dexamethasone mg/次。 維他命類注射:維他命A、維他命B1 、維他命E等。

47 建議停止榨乳48小時,而後4-5日僅進行部份榨乳。
預防:妊娠末期飼養,於分娩前4週起供應乾草、青草或青貯料當維持飼料,因纖維可維持精料在瘤胃中足夠時間分解為脂肪酸。 每天1公斤精料逐漸增加,維持飼料為每百公斤體重給3公斤乾草。

48 可於分娩前起至分娩後6週間,每天給予110 公克的丙酸鈉。
分娩前4週到分娩後2週間,每天給予200 g糖蜜。 最簡單的預防方法為運動。每天至少將母牛放於戶外運動1小時,使母牛有良好的消化能力。

49 What is your diagnosis?

50 子宮內膜炎 多發於產後,因胎衣滯留、難產、助產不當受傷、助產時污染產道或是子宮弛緩無力等所成子宮的污染。
荷爾蒙的不平衡或卵巢囊腫等使子宮分泌物增加,子宮頸開張而易造成感染。

51 子宮內膜炎 陰戶或子宮頸無法正常關閉、氣膣尿膣或因配種時的感染而發生子宮內膜炎。

52 週期型:予發情或腹壓增 加時,膿液週期性排出。 閉鎖型:子宮頸閉鎖,膿液無法排出。陰道受傷或子宮頸受傷厚結痂,也會使子宮頸閉鎖。
牛子宮內膜炎之分類( Gruneut, 1979 ) 1. 卡他性子宮內膜第一級(E1) 不受胎,發情週期正常,但發情 黏液增多,子宮壁增厚現象不明 顯 。 2. 卡他性子宮內膜第二級(E2) 發情黏液明顯增多,發情及非發 情期常見雲絮狀黏液由陰戶流出 ,直腸檢查時子宮緻密度及厚度 增加。 4. 卡子宮內膜第四級(E4) 開放型:經常有膿液流出。 週期型:予發情或腹壓增 加時,膿液週期性排出。 閉鎖型:子宮頸閉鎖,膿液無法排出。陰道受傷或子宮頸受傷厚結痂,也會使子宮頸閉鎖。 3. 化膿性子宮內膜第一級(E3) 牛隻倒臥時有膿樣分泌物排出, 發情時更多,子宮緻密度及厚度 均增加,子宮內有少量液體。

53 cow mare

54 normal discharge purulent discharge purulent discharge discolored discharge

55 globules of detritus purulent uterus

56 stinking, brown discharge
pyometra

57 子宮內膜炎 一級及二級子宮內膜炎可用制菌劑如稀釋的碘劑、4% Lotagen或是抗生素如oxytetracycline等灌注子宮。

58 子宮內膜炎 第三級及第四級子宮內膜炎則需要先將子宮以黃藥水或生理食鹽水灌洗後,再以上述的藥物灌注子宮。

59 What is your diagnosis? 分娩2週後,母狗乳頭仍腫脹,而小狗肥胖營養良好,但母狗卻出現倒臥及流涎等症狀。

60 產後急癇(Eclampsia) 主要發生於泌乳量好的犬隻,尤其是小型犬分娩後所發生的間歇性痙攣,抽搐等為主要症狀。
常因血鈣減少所造成,多發於犬隻分娩後2-3週的哺乳過程中,症狀也有發生在分娩前1-2日或分娩過程中。

61 產後急癇 母犬不安,呻吟,呼吸心跳急促,全身肌肉震顫、痙攣,嘴部出現泡沫、咬牙、可能發燒甚至達41℃,發病持續數小時到1-2天。

62 產後急癇 治療時給予葡萄糖鈣輸液(10%, ml/kg),並停止小狗哺乳約24小時。之後每日提供口服鈣劑( mg/kg)及Vit D3。 對於痙攣的症狀可給予鎮靜劑舒緩症狀,並將母犬置入安靜之處減少刺激。

63

64


Download ppt "分娩後疾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