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廿一世紀港滬優勢比較 通識教育研討會-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及契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廿一世紀港滬優勢比較 通識教育研討會-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及契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廿一世紀港滬優勢比較 通識教育研討會-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及契機

2 上海航運發展史

3 上海航運發展史 上海先有港後有城 港口史已有 年 年代英、美、法、德等國紛紛開設歐洲至上海航線 - 奠定上海航運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
港口史已有 年 年代英、美、法、德等國紛紛開設歐洲至上海航線 - 奠定上海航運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 “江海之彙,南北之中” - 上海港口發展歷史悠久的地利

4 外高橋碼頭 地理位置 -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

5 外高橋碼頭 保稅區 四大功能: 稅務優惠: ~ 10平方公里(約有59個維園) 保稅儲貨 出口加工 國際貿易 物流 可免徵關稅和許可證
所得稅、增值稅、出口退稅

6 外高橋碼頭 設立“區港聯動”保稅物流園 保稅區內的貿易活動: 註冊獨立法人的貿易公司 裝箱量達到每年100萬個標準箱
外資的最低註冊資金為$200,000美元 內資的最低註冊資金為人民幣$500,000元 設立“區港聯動”保稅物流園 裝箱量達到每年100萬個標準箱

7 洋山深水港 地理位置 ~ 位於上海 蘆潮港的 東南方

8 洋山深水港 整體計劃: 解決現時水深過淺的問題 - 分四期建設 - 有小洋山西港區、小洋山港區、小洋山中港區和小洋山東港區
 第一期工程於2005年完成 解決現時水深過淺的問題 設計水深 -15.9米 長江口主段水深只有-9.5米左右

9 洋山深水港 4.保稅區 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 、保稅物流園三方面 的功能於一體 中國最接近 “自由港”的保稅區 實行“港區合一”

10 訪問一

11 洋山港對上海及香港的影響

12 洋山港對上海的影響 鞏固上海的航運地位 航運業令GDP(生產總值)上升 降低物流成本 吸引跨國公司來華投資 提高上海現代物流業水平

13 洋山港對香港的影響 香港的物流效率比國內高 地理位置的差異

14

15 訪問二

16 香港港口貨運業受到 深圳港口的威脅

17 香港港口 香港港口在華南地區貨運的市場佔有率仍然處於領先地位 2005全年貨櫃吞吐量有2242萬個標準箱
增長率只有2%,與2004年的7.5%相比有明顯下降 新加坡7年來首次成為全球最繁忙港口,取代香港的領先地位

18 內地港口 上海港口吞吐量高速增長,成為全球排名第三 2005年集裝箱吞吐量達一千八百萬個標準箱 深圳港口吞吐量持續增長,躍居世界第四位
2005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一千六百十八萬個標準箱

19 比較優勢的轉移

20

21

22 拖車費用比較 港口(Port) 南沙Nansha 香港Hong Kong 深圳Shenzhen 出發城市(City) 番 禺 1 3.8
2.7 中 山 3.9 2.8 南 海 2.2 1.7 順 德 2.6 1.9 東 莞 1.4

23

24 分析 增長放緩,主要來自內地港口的競爭 深圳港與香港直接競爭,由於收費較低廉,而且服務持續改善,未來將會有更多珠三角廠商為節省成本而在深圳港出貨,毋須取道香港

25 分析 香港港口與競爭對手的服務水平、理貨能和交通聯繫等競爭的決定因素漸趨一致 香港貨運道路拖運費高、碼頭處理費高成為競爭力下跌的主因

26 建議 降低往來華南與本港的拖車成本; 提高陸路口岸的通關效率; 落實興建港珠澳大橋的各項準備工作; 建構華南碼頭網路 主要策略︰
盡快提高現有貨櫃碼頭的效率,以保障香港港口的發展

27 政策優勢

28 政策優勢 據港口發展局估計,香港處理華南地區貨物的比重會由1996年的96%下降至2016年的52%,顯示內地新興港口將對香港貨運業構成威脅

29

30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31 香港 廣東及華南地區的貨運量已佔香港現時集裝箱總貨運69% 將來香港所處理對外的集裝箱越來越多來自珠江三角洲地方

32 上海 發展方向是與香港加強合作關係,再面向世界 未來20年,中國沿海港口將進入加快發展的黃金期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上海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去年已達到1455萬標箱,排在香港和新加坡之後,挺進世界前三位

33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統計,截至2005年10月底,上海港已累積完成貨物吞吐量3.63億噸,11月底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4億噸
預計全年貨物吞吐量可達4.43億噸,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貨運港口

34 例子:洋深港 洋山深水港開港儀式暨洋山保稅區揭牌如期舉行。開港盛會,明確了兩項具體硬指標:2010年,上海基本確立國際航運中心地位;2020年,上海建成國際航運中心 投資者包括美國德爾福、德國西門子、法國施耐德在內的1200多家外資企業陸續落戶南匯,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有14家

35 總結 香港與上海關係: 競爭 中性 互補

36


Download ppt "廿一世紀港滬優勢比較 通識教育研討會-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及契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