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元代文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元代文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元代文学

2 元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 话本小说和说唱文学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第五章 南、北戏剧圈的主要作家作品 第六章 元代南戏 第七章 元代散曲 第八章 元代诗文

3 元代文学概说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元代的戏剧

4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国号与分期 二、民族压迫 三、对待儒士问题 四、社会思想

5 一、国号及分期 1206— —1368 1271— —1368 1279—1368

6 《易经》:“大哉乾元” 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7 前四汗时期(1206—1259 ) 忽必烈时期(1260—1294) 元中期(1295—1332) 元代末期(1333—1368)

8 返回

9 财货子女则入于军官,壮士巨族则殄于锋刃;一县叛则一县荡为灰烬,一州叛则一州莽为丘墟。
(胡祗遹《紫山先生大全集》卷二二《民间疾苦状》)

10 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 “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知有违犯之人,严行断罪。” 《元史·刑法志四》 返回

11 三、对待儒士问题 1、对文化的破坏 2、科举的长期停废 3、儒士地位的看待

12 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后之者贱之也。
谢枋得《叠山集》卷六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郑思肖《心史》卷下《大义略叙》 返回

13 四、社会思想 1、理学成为官学 2、封建礼教束缚的松动 返回

14 第二节 元代的戏剧 一、元杂剧 二、元南戏 三、戏剧角色欣赏

15 一、元杂剧 1、杂剧的体制 2、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16 1、杂剧的体制 (1)、结构—折、楔子、本 (2)、唱词(曲文) —核心部分 (3)、宾白 (4)、科(介)—指表演动作
(5)、角色—末、旦、净 返回

17 2、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1)、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和商业化 (2)、众多知识分子从事或参与戏剧活动 (3)、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 返回

18 二、南戏 :与杂剧的不同 1、篇幅长短自由 2、用南方语言,南方曲调, 3、歌唱形式多样, 4、乐器伴奏上的不同
5、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 返回

19

20

21 旦 角 (京剧《白蛇传》白素贞)

22 花旦(京剧《游龙戏凤》李凤姐

23 刀马旦(京剧《百花公主》百花公主)

24 武旦(京剧《虹桥赠珠》水母

25 花衫(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

26 老旦(京剧《李逵探母》李母

27 张飞(京剧《打曹豹》

28 廉颇(京剧《将相和》

29 包拯(京剧《铡美案》

30 鲁智深(京剧《野猪林》

31 李逵(京剧《黑旋风李逵》)

32 曹操(京剧《青梅煮酒论英雄》

33 杨七郎(京剧《金沙滩》)

34 金兀术(京剧《挑滑车》)

35 崇公道(京剧《玉堂春》)

36 县官(京剧《打砂锅》)

37 刘利华(京剧《三岔口》)

38 胡车(京剧《战宛城》) 返回

39 第一章 话本小说和说唱文学 第一节 话本 第二节 小说话本 第三节 讲史话本 第四节 说经话本 第五节 诸宫调 第六节 《西厢记诸宫调》

40 第一节 话本 一、什么是“说话”? 二、说话四家 三、话本的结构 四、话本的成就 返回

41 一、什么是说话? “话”有故事的意思,说话就是讲故事 返回

42 二、说话四家 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声)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返回

43 三、话本的结构 --话本即说话人讲故事的底本 1、入话序诗和篇尾结诗 2、头回(开篇,开场白) 3、本事正文,韵散相兼 4、分回和目录 返回

44 第二节 小说话本 一、《都城纪胜》(《梦梁录》): “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捏合)”二、代表作:
第二节 小说话本 一、《都城纪胜》(《梦梁录》): “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捏合)”二、代表作: 《碾玉观音》、 《错斩崔宁》 返回

45 第三节 讲史话本 一、讲史:又称为平话 二、优秀作品:《新编五代史平话》 《全相平话五种》 返回

46 第四节 说经话本 一、演说佛书 二、代表作品: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返回

47 第五节 诸宫调 一、孔三传首创 二、什么是诸宫调 三、现存的诸宫调作品 返回

48 第六节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一、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二、本事源于唐元稹的《莺莺传》 三、《西厢记诸宫调》的内容及意义 返回

49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 第二节 《窦娥冤》与其他社会剧 第三节 爱情婚姻剧 第四节 历史剧 第五节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点

50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 一、生平 二、创作 (1125?—1300?)字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人物图)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 一、生平 (1125?—1300?)字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人物图) 二、创作 据钟嗣成《录鬼簿》著录,有六十二种,现存18种。 返回

51 返回

52 第二节《窦娥冤》与其它社会剧 一、《窦娥冤》的内容概述 二、故事渊源 三、窦娥的悲剧形象 四、《窦娥冤》的结局思考
五、《鲁斋郎》和《蝴蝶梦》

53 一、《窦娥冤》的内容概述 1、主要人物: 窦娥、蔡婆婆、张驴儿父子、 窦天章、赛卢医、桃杌太守 2、唱词欣赏

54 窦娥: [仙吕·点绛唇]: 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也瘦。

55 [混江龙]: 则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大都来昨宵梦里,和着这今日心头,催人泪的是锦烂漫花枝横绣闼,断人肠的是剔团圞月色挂妆楼,长则是急剪剪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越觉得情怀冗冗,心绪悠悠。

56 [油葫芦]: 莫不是八字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须知道人心不似水长流,我从三岁母亲身亡后,到七岁与父分离久,嫁的个同住人他可又拔著短筹,撇的俺婆媳每都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瞅?

57 [感皇恩] 呀,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

58 [端正好]: 没来由犯王法,不堤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59 [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60 返回

61 二、故事渊源 “东海孝妇” —《说苑》、汉书》、《搜神记》 返回

62 三、窦娥的悲剧形象 1、造成悲剧的原因 2、人物性格的转变 返回

63 四、《窦娥冤》的悲剧结局思考 1、为什么能够得以平冤 ? 2、为什么会安排平冤结局? 返回

64 1、《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2、《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人物: 鲁斋郎;李四; 张珪;包待制 人物: 葛彪;王老汉; 王婆婆
人物: 鲁斋郎;李四; 张珪;包待制 2、《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人物: 葛彪;王老汉; 王婆婆 及三个儿 子;包待制;赵顽驴 返回

65 第二节 爱情、婚姻剧 一、《救风尘》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二、《望江亭》 —《望江亭中秋切鲙旦》 人物: 宋引章;安秀实; 周舍;赵盼儿
第二节 爱情、婚姻剧 一、《救风尘》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人物: 宋引章;安秀实; 周舍;赵盼儿 二、《望江亭》 —《望江亭中秋切鲙旦》 人物: 谭记儿;白姑姑;白士中;杨衙内

66 三、其它: 《调风月》、《金线池》、 《谢天香》、《拜月亭》、 《玉镜台》等 返回

67 第四节 历史剧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一、《单刀会》 二、其它历史剧 1、人物: 乔公;司马徽;鲁肃;关公 2、剧段欣赏
第四节 历史剧 一、《单刀会》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1、人物: 乔公;司马徽;鲁肃;关公 2、剧段欣赏 二、其它历史剧 《西蜀梦》《哭存孝》《单鞭夺槊》

68 [新水令] 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69 [驻马听] 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返回

70 第五节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点 一、戏剧结构完整 二、善于处理戏剧冲突 三、善于设置悬念 四、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五、高度的语言艺术 返回

71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一节作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 第二节《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第三节《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第四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72 第一节 作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 一、作者问题 二、故事题旨的改编

73 一、作者问题 1、王实甫作: 《录鬼簿》;《太和正章谱》 2、关作王续说: 《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 3、王作关续说: 《艺苑卮言》
3、王作关续说: 《艺苑卮言》 返回

74 报德难从礼,裁诗可当媒。高唐休咏赋,今夜雨云来。 —董西厢
二、故事题旨改造—“情” 报德难从礼,裁诗可当媒。高唐休咏赋,今夜雨云来。 —董西厢 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王西厢[清江引] 返回

75 第二节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一、一条主线 二、两条矛盾冲突线索 —崔、张爱情的产生、受阻和胜利
1、老夫人(包括郑恒)和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矛盾—(主线) 2、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冲突(包括莺莺自身心理的矛盾冲突)—(辅线) 返回

76 第三节《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一、老夫人 二、张生 三、崔莺莺 四、红娘

77 一、老夫人 --三次赖婚对其性格的展现 1、“明许明赖”(二本三折) 2、“明许暗赖”(四本二折) 3、“虚推实赖”(五本四折) 返回

78 二、张生 1、叛逆者形象: 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婚姻 2、志诚种、“傻角” 3、剧情图例

79

80

81

82 返回

83 三、相国小姐—崔莺莺 1、美丽的叛逆者形象 2、坚决抗争,聪明果敢 3、唱词欣赏

84 孩儿有一计,想来只是将我与贼汉为妻,庶可免一家儿性命。
我不如白练套头儿寻个自尽,将我尸榇,献与贼人。 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王西厢》

85 [殿前欢]老夫人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您个母亲,今日败也是您个萧何。
[得胜令]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白茫茫溢起蓝桥水,不邓邓点着祆庙火,碧澄澄清波,扑剌剌将比目鱼分破。急攘攘因何,扢搭地把又眉锁纳合。 [殿前欢]老夫人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您个母亲,今日败也是您个萧何。 —《王西厢》 返回

86 四、红娘—高尚的卑贱者 1、乐心助人,正直仁义 2、聪明机智,斗争勇敢 返回

87 第四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一、结构安排 二、人物塑造 三、语言特色

88 一、结构安排 1、五本二十折,结构严谨 2、“悬念”和“突转” 返回

89 二、人物塑造 1、心理描写; 2、行动描写; 3、侧面描写; 4、语言描写 返回

90 三、语言特色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 —朱权《太和正音谱》 返回

91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第一节 白朴 第二节 马致远

92 第一节 白朴 一、生平 二、《梧桐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三、《墙头马上》—《裴少俊墙头马上》

93 一、生平 (1226—1306以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山西河曲),后迁居真定(河北正定)。擅词曲,词集名《天籁集》,所作杂剧15种,现存完整仅二种《墙头马上》和《梧桐雨》。 返回

94 二、《梧桐雨》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1、故事梗概 人物: 安禄山、唐玄宗、 杨贵妃、陈玄礼等

95 2、剧意选择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夜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各类民间传说及史料文学

96 3、主题 4、人物形象 唐明皇:政治上批判和讽刺 爱情上同情和赞美 杨贵妃:可怜无辜的弱女子; 浅薄世俗的另一面 5、艺术成就 返回

97 三、《墙头马上》 —《裴少俊墙头马上》 1、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

98 2、故事梗概 人物: 裴行俭;裴少俊;李世杰;李千金 3、人物:—李千金 天真、热情、果断、泼辣、 为人坦荡,敢做敢为 返回

99 第二节 马致远 一、生平 二、《汉宫秋》—《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三、其他剧本创作

100 一、生平 (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有“曲状元”之称。所作杂剧15种,现存7种。散曲作品被辑为《东篱乐府》。
返回

101 二、《汉宫秋》 1、故事梗概 2、戏剧冲突的实质 3、人物形象

102 2、戏剧冲突的实质 民族矛盾,民族意识的反映 返回

103 3、人物形象 (1)、王昭君: 美丽正直;顾全大局; 不慕荣华;舍生取义 (2)、汉元帝: 政治上批评揭露 爱情上同情展示 唱词欣赏

104 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

105 [梅花酒]: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106 [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
返回

107 三、其它剧本创作 2、《岳阳楼》—《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3、《任风子》—《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4、《陈抟高卧》
1、《黄粱梦》—《开坛阐教黄粱梦》 2、《岳阳楼》—《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3、《任风子》—《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4、《陈抟高卧》 返回

108 第五章 南、北戏剧圈的主要作家作品 第一节 北方戏剧圈的主要创作 第二节 南方戏剧圈的主要创作

109 第一节 北方戏剧圈的主要创作 一、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二、康进之与《李逵负荆》 三、李潜夫与《灰阑记》 四、石君宝与《秋胡戏妻》

110 一、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1、作者简介 2、故事梗概 3、戏剧冲突的处理 4、人物形象 5、“存赵孤”的时代意义

111 4、人物形象—程婴 ⑴、 以已子代孤儿; ⑵、报恩—救全国小儿、保子复仇; ⑶、不忘旧恨,忍辱负重 返回

112 5、“存赵孤” —是否有复宋的民族意识 返回

113 二、康进之与《李逵负荆》 1、故事梗概 2、戏剧冲突的原因—误会 3、人物形象—李逵

114 3、人物形象—李逵 “闹山”—嫉恶如仇、天真轻信 “负荆”—光明磊落,豪爽坦诚 返回

115 人物: 张海棠;张林;马均卿;马正妻;赵令史;张林;苏太守;包待制
三、李潜夫《包待制智赚灰阑记》 人物: 张海棠;张林;马均卿;马正妻;赵令史;张林;苏太守;包待制 返回

116 四、石君宝与《秋胡戏妻》 人物:罗梅英;秋胡; 李大户;罗父母 返回

117 第二节 南方戏剧圈的主要创作 一、郑光祖 二、宫天挺与《范张鸡黍》 三、乔吉与《两世姻缘》 四、秦简夫与《东堂老》

118 一、郑光祖 1、生平 2、《倩女离魂》 3、《绉梅香》、《王粲登楼》 返回

119 2、《倩女离魂》 (1)与陈玄祐《离魂记》 (2)故事情节 (3)人物形象—张倩女

120 (3)、人物形象—张倩女(王文举) 对于母亲—反抗坚决 对于文举—大胆追求 返回

121 二、宫天挺与《范张鸡黍》 1、生平及创作 2、《范张鸡黍》内容 3、剧词欣赏

122 字大用,大名开州(今河北大名)人,作杂剧六种,今存《死生交范张鸡黍》、《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返回

123 2、《范张鸡黍》 人物:张劭、范式 返回

124 [哪叱令]国子监里助教的,尚书是他故人;秘书监里著作的,参政是他丈人,翰林院应举的,是左丞相的舍人。则《春秋》不知怎的发,《周礼》不知如何论,制诏诰是怎的行文。

125 [寄生草]将凤凰池拦了前路,麒麟阁顶杀后门。便有那汉相如献赋难求进;贾长沙痛哭谁愀问?董仲舒对策无公论,便有那公孙弘撞不开昭文馆内虎牢关,司马迁打不破编修院里长蛇阵。

126 [六么序]您子父每轮替着当朝贵,倒班儿居要津。则欺瞒着帝子王孙,猛力如轮,诡计如神。谁识你那一伙害军民聚敛之臣?现如今那栋梁材平地上刚三寸,你说波怎支撑那万里乾坤?都是些装肥羊法酒人皮囤,一个个智无四两,肉重千斤。 返回

127 三、乔吉与《两世姻缘》 1、生平 (1280?—1345),字梦符,太原人,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寓居杭州。作杂剧11种,今存3种。《玉箫女两世姻缘》、《杜牧之诗酒扬州梦》、《唐明皇御断金钱记》

128 2、《两世姻缘》(本于范摅《云溪友议》) 人物:韦皋;韩玉箫;张延赏 返回

129 四、秦简夫与《东堂老》 1、生平创作 大都人,所作杂剧五种,今存《东堂老劝破家子弟》、《孝义士赵礼让肥》、《晋陶母剪发待宾》三种。

130 2、《东堂老》 人物:赵国器;李实; 扬州奴 返回

131 第六章 元代南戏 第一节《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第二节 高明和他的《琵琶记》 第三节 四大南戏

132 第一节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一、《张协状元》 二、《宦门子弟错立身》 三、《小孙屠》 返回

133 第二节 高明和《琵琶记》 一、高明的生平 二、《琵琶记》的前身 三、《琵琶记》的思想内容 四、《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134 一、高明的生平 (1307?—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今浙江)人 返回

135 二、 《琵琶记》的前身 —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人物:蔡二郎、赵贞女

136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
返回

137 三、《琵琶记》的思想内容 1、主题的转变 2、封建伦理自身的矛盾

138 “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 “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返回

139 四、《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1、人物形象的塑造 2、双线结构 3、语言运用(唱词欣赏)

140 [孝顺歌]:呕得我肝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嗄住。糠,遭砻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悄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吃吐介)

141 [前腔]: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贵与一贱,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便是米么,米在他方没寻处。奴便是糠么,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旨?

142 (生)这弦不中弹。(贴)这弦怎地不中?(生)当原是旧弦,俺弹得惯。这是新弦,俺弹不惯。(贴)旧弦在那里?(生)旧弦撇了多时。(贴)为甚撇了?(生)只为有这新弦,便撇了旧弦。(生介)(贴)怎地不把新弦撇了?(生)便是新弦难撇。(介)我心里只想着那旧弦,(贴)你撇又撇不得,罢罢! 返回

143 第三节 四大南戏 一、《拜月亭记》 二、《荆钗记》 三、《刘知远白兔记》 四、《杀狗记》

144 一、《拜月亭记》 1、作者相传为元人施惠(字君美)。 2、脱胎于关汉卿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 3、故事梗概 返回

145 二、《荆钗记》 1、传为柯丹邱作 2、内容概说 3、人物:王十朋、 钱玉莲 返回

146 三、《白兔记》 1、故事梗概 2、人物:刘知远、 李三娘 返回

147 四、《杀狗记》 1、故事梗概 2、人物: 孙华、 孙荣、杨氏 返回

148 第七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元代前期散曲 第三节 元代后期散曲

149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与发展 一、散曲的兴起 二、散曲的体制 三、散曲的特点—兼与词比较 四、散曲的内容、分期和流派

150 二、散曲的体制—小令、套数 1、小令: 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 2、套数: 由同一宫调的两支以上曲子联缀而成; 返回

151 三、散曲的特点—兼与词比较 1、相同点: 2、不同点: 用韵、句式、衬字、语言、对仗等 3、散曲释例

152 周德清《塞鸿秋》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张可久《人月圆》 “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 关汉卿《碧玉箫》 “膝上琴横,哀怨动离情;指下风生,潇洒弄清声。”

153 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会笑一会,管甚么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无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红轮日西坠,打的那盘也碎碟也碎碗也碎。
《塞鸿秋·村夫饮》 返回

154 四、散曲的内容、分期和流派 1、元代社会的黑暗 2、慨叹世情险恶,向往归隐田园的作品。 3、歌咏爱情和写闺怨的作品 4、写景。 返回

155 第二节 元代前期散曲 一、关汉卿 二、王和卿 三、白朴 四、马致远 五、卢挚、姚燧 返回

156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关汉卿[南吕·四块玉](别情)

157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关汉卿[南吕·一支花](不伏老) 返回

158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买花人扇过桥东。
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159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王和卿[双调·拨不断](大鱼) 返回

160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令古几人知?
白朴[中吕·阳春曲](知几)

161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白朴[喜春来·题情] 返回

16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63 拔山力,举鼎威,喑呜叱咤千人废。阴陵道北,乌江岸西,休了衣锦东归。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马致远[双调·庆东原](叹世) 返回

164 第三节 元代后期散曲 一、张可久 二、乔吉 三、张养浩 四、睢景臣 五、刘时中、贯云石、徐再思

165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成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倒提稳。
张可久[醉太平](感怀)

166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命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张可久[中吕·卖花声] 返回

167 鹏抟九万,腰缠十万,扬州鹤背骑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是眼。
乔吉 [中吕·山坡羊](寓兴)

168 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清灯竹篱茅舍。
乔吉[双调·卖花声](悟世) 返回

169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返回

170 四、睢景臣 代表作: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返回

171 五、刘时中、贯云石、徐再思 《酸甜乐府》 贯云石号酸斋 徐再思号甜斋 返回

172 第八章 元代诗文 第一节 元代前期诗文 第二节 元诗四大家 第三节 元代后期诗文

173 第一节 元代前期诗文 一、方回、戴表元、耶律楚材 二、刘因 三、赵孟頫

174 《渡白沟》: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175 《白沟》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上,止罪宣和恐未公。
返回

176 《岳鄂王墓》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衣冠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177

178 赵 孟 頫 [元] 返回

179 第二节 元诗四大家 一、虞集 二、杨载 三、范梈 四、揭傒斯

180 《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返回

181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题芦雁》—揭傒斯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题芦雁》—揭傒斯 返回

182 第三节 元代后期诗文 一、王冕 二、杨维桢和铁崖体 三、萨都剌

183 一、王冕 1、生平 (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今浙江)人。著有《竹斋集》。 2、代表作: 《墨梅》

184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返回

185 二、杨维桢 1、生平 (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别号铁笛道人、东维子等。诸暨(今浙江)人。有《铁崖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186 2、“铁崖体”: ⑴、以自由奔放的古乐府为主要体式 ⑵、自我精神的恣肆飞扬和赞美世俗享乐,构成其内涵的两个基本特点。
⑶、雄奇飞动、充满力度感为其主要特征。 返回

187 三、萨都剌 (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人。有《雁门集》。 返回


Download ppt "元代文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