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元杂剧:中国戏曲史上 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 元杂剧:中国戏曲史上 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元杂剧:中国戏曲史上 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 元杂剧:中国戏曲史上 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元杂剧:中国戏曲史上 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

3 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的兴盛,使元代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200多名,有记载可查的杂剧剧本有700多种。 在一个不长的年代中,中国戏剧迅速崛起并闪射出耀眼的光芒,充分表现出在思想拘禁松弛以后,中国文化中所蕴藏的原创活力。 稷山马村2号金墓杂剧砖雕

4 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 钟嗣成《录鬼簿》列关汉卿为杂剧家之首,贾仲明对关氏的吊词尊之为“杂剧班头”,朱权《太和正音谱》说他“初为杂剧之始”。(嗣:音四) 虽然元代前期与关氏年辈相近的作家还有好几位,但关汉卿是元杂剧最重要的奠基人。

5 关汉卿的个性 元人熊自得《析津志》: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6 盖世界浪子班头 他长期生活于勾栏瓦肆,与一些著名艺人也相当熟悉。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他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7 (恁:读nen4 “嫩”,那,那么,这,这样。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恁:读nen4 “嫩”,那,那么,这,这样。 斫:读zhuo2“卓”,用刀斧砍。)

8 解脱了功名利禄的“锦套头”   这一套散曲既反映了关汉卿经常流连于市井和青楼的生活面貌,同时又以“风流浪子”的自夸,成为叛逆封建社会价值系统的大胆宣言。曲中所描绘的生活,按照士大夫的传统人生取向标准来看,分明是“堕入下流”,但关汉卿却欣喜于在这种生活中得以解脱了功名利禄的“锦套头”而获得自由与快乐;他的如数家珍的罗列炫耀,对于士大夫的传统分明带有“挑衅”的意味。

9 热爱自由的精神 这种人生选择固然是特定的历史环境所致,但关汉卿的自述中充满昂扬、诙谐的情调,较之习惯于依附政治权力的士人心理来说,这种热爱自由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关汉卿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执着于现实的人生态度。

10 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揭露统治者残暴,反映社会矛盾的。如《窦娥冤》、《鲁斋郎》等;
   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揭露统治者残暴,反映社会矛盾的。如《窦娥冤》、《鲁斋郎》等; 第二类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斗争,突出她们的机智勇敢,多带有喜剧意味,如《救风尘》、《金钱池》等;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最为突出。  

11 关汉卿 《关大王单刀赴会》戏曲刻本 元代杭州的印刷

12 关汉卿及作品《窦娥冤》 关汉卿的杂剧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多揭露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和腐败,颂扬民众、特别是青年妇女的抗争精神,在现实的深刻描绘中渗透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辉。其代表作《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等数百年长演不衰。

13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关汉卿是元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他一生写了60多部杂剧,现存的还有18部。
关汉卿的杂剧大多表现了下层妇女的苦难和斗争,歌颂了她们的机智和勇敢。 他的代表作《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14 《它确实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王国维认为,将它放在世界伟大的悲剧中,也毫不逊色(《宋元戏曲史》)。
《窦娥冤》全名 《感天动地窦娥冤》 作品的素材,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由此演化出来的干宝《搜神记》中“东海孝妇”的故事。 《它确实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王国维认为,将它放在世界伟大的悲剧中,也毫不逊色(《宋元戏曲史》)。

15 《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剧中描写了善良的女子窦娥,遭到坏人陷害,被官府关进监狱,最终含冤被杀的故事。
剧情: 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16 《窦娥冤》剧情 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

17 《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音:直)、颜渊!为善的,更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这是带普遍意义的控诉,是受压迫者对黑暗的世间究竟有无公道可言的根本怀疑;只要类似的不公正还存在,它就永远是惊心动魄的。

18 揭露社会的不公正 《窦娥冤》的核心问题,是揭露社会的不公正。 作者从两方面加以强化,使这一点显得极其尖锐:
一方面,是主人公窦娥的弱小、善良、毫无过失:她是个孤女,因父亲欠下高利贷无力偿还,被卖给蔡家作童养媳,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尽心尽力地侍候着同是寡妇的婆婆;在公堂上,因不忍见婆婆被拷打而承担了被诬陷的罪名,临赴刑场时,还怕婆婆见到伤心,特意请刽子手绕道而行。

19 在这些情节中,也突出了窦娥的“贞节”和“孝道”,但它在剧本中的主要意义,却在于通过表现窦娥具有社会所赞同的一切德行,来强调她的善良无辜。
而另一方面,则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造成她一重又一重的不幸。从孤儿到童养媳到寡妇,她的悲惨遭遇已经令人十分同情,却偏偏又遇上地痞恶棍张驴儿父子的胁迫与诬害;当她自信清白大胆走上公堂时,等在那里的是一个昏聩愚蠢、视人命如虫蚁的太守。

20 通过剧本剖析社会人生 他以杂剧作为抒情写志的工具,借助杂剧来表现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他以自己所受的教育、以他的意识观念来反映生活,捕捉问题,选择角度,通过剧本来剖析社会、剖析人生。

21 公案剧 关汉卿的这一创作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公案剧中。
如他的名作《窦娥冤》就通过窦娥这个弱者的悲剧命运,通过信守道德的窦娥却被以违反道德的罪名处以极刑这样一个悖论,表达了自己对黑暗不公的社会现实的愤怒批判;

22 爱情风月剧 关汉卿的这一创作思想还体现在他的爱情风月剧中。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虽然也偶尔表现出文人的狎邪情趣,但也自有其独特的思索。
如《调风月》通过对虚荣的侍女燕燕内心的挖掘,写出了人身处低贱时的无奈、不甘和抗争;《救风尘》则是借助爱情风月的题材,颂扬了一个身份低贱的妓女的侠肝义胆和机智聪明;而《望江亭》则写了一个弱女子为了保护自己幸福美满的婚姻而进行的勇敢的抗争。    爱情风月剧

23 历史剧 关汉卿的历史剧也体现这他的这一创作思想。他的历史剧名作《单刀会》就通过关羽这样一个豪迈无畏的英雄形象,写出了自己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崇敬。 关汉卿借关羽之口传达了一种正统的历史观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使得剧本虽非悲剧,却表现出悲壮之美。

24 浪子文人 作为一个浪子文人,浪子的风流与儒者的情怀,在关汉卿身上交融在一起,使得他的剧本在市民性之外,也表现出一定的文人性。
他以儒者的视野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审视历史,体会出现实的丑陋、历史的变幻、人性的弱点以及卑微生命与命运的抗争。 他的剧本流露出一种儒者的悲思。

25 世界文化名人 这个悲剧深刻地表现了作家对社会的不满,对弱者的同情。 700年来,《感天动地窦娥冤》,不知赢得了多少观众的感情共鸣。
关汉卿被誉为伟大的戏剧家,中国的莎士比亚,世界文化名人。

26 中国的莎士比亚 1958年6月28日晚,全国100多个剧种,1500个剧团同时演出他的剧作,以表示纪念他戏剧创作活动700年。
他的67部不朽剧作,如《望江亭》、《单刀会》、《拜月记》、《智斩鲁斋郎》等被许多剧种改编、移植,久演不衰。 关汉卿的创作对后世戏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7 人文奥运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人文奥运”是讲人文精神的,落实到人有很多具体的内容,但总的是精神道德文化层面的。 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表明我国的决策层已经开始重视人文建设,人文建设是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石。

28 李汉秋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原常委、宣传部长,全国政协委员、教授。

29 李汉秋委员建议:让关汉卿助人文奥运一臂之力
“ 2008年正是北京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50周年、从事戏剧创作750周年的时候,应该展示以他为突出代表的元大都文化和中国戏曲文化,这将是‘人文奥运’一道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

30 关汉卿剧目可以为“人文奥运”助威 李汉秋委员说,关汉卿的创作在13世纪已经“红极一时”,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巨人”莎士比亚还早300多年。2008年搞一个“关汉卿戏剧节”,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戏剧的发展和繁荣,《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窦娥冤》等久演不衰的关汉卿剧目可以为“人文奥运”助威。

31 建立“关汉卿纪念地” 李汉秋委员说: “元大都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不仅胡汉文化、南北文化在此交融,中外文化也在此广泛交流,独放异彩的大都文化是北京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第一次大辉煌。关汉卿是这座文化苑圃中的奇葩。” 他建议:结合实施人文奥运,在现有的元大都遗址公园中建立“关汉卿纪念地”,立关汉卿塑像、关汉卿戏剧雕塑、元杂剧艺术雕塑等,不断充实其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一座展示元大都文明的公园。

32 “人文奥运·关汉卿主题”系列活动 据了解,对李汉秋委员的建议,中国文 联答复在2008年将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高 档次的“人文奥运·关汉卿
主题”的大型系列活动; 文化部也表示届时 可举办关汉卿纪念大会 和戏剧展演活动。

33 李汉秋《弘扬仁义礼智信》 2006年3月9日,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这是李汉秋委员作《弘扬仁义礼智信》的发言。

34 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

35   仁义礼智信与现代道德规范 “传统美德是先人祖祖辈辈,千百年来所凝聚起来的优良的品德,它不能丢。我不赞成道德规范做得很多、很细,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我们集中在几个字,能够记得住,传得开,成为妇孺皆知。从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德到“仁义礼智信”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这是不容易的。 ”

36 李汉秋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里写到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这是要代代继承的。如果要进一步问传统美德是什么?没有。
专家们众说纷纭,我们告诉青少年传统美德很好,我们要弘扬,但是什么?怎么学习,我要举出它的代表,就是“仁义礼智信”,没有代表很难使人们有印象。

37 李汉秋委员做客新华网 为传统文化鼓与呼 李汉秋从1991年开始,年年谈道德建设,年年呼吁道德建设。我呼吁要制定全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也不断提出建议。

38 参与讨论制定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李汉秋是参与讨论制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首席专家。连续三次向有关起草部门建议,希望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加入符合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39 10个道德规范 现在有了二十个字的基本道德规范,我觉得是10个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是否尽善尽美,由实践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可能会有变化,但有总比没有好。

40 李汉秋建议 将七夕定为 我国情侣节 李汉秋说,七夕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有遍及神州的民俗基础,有牛郎织女的忠贞形象和优美故事,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的情侣节,并且继续传承下去。

41 西方有情人节,中国有情侣节。

42 《鹊桥仙》 秦观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秦观

43 七夕情侣节节歌 秦观的《鹊桥仙》赞美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集中表现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在当时具有超前性。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可以作为七夕情侣节的节歌。

44 2008年的七夕是8月7日,正值北京奥运会 的前夕。 “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者们也应该抓住机 遇,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嘉宾领略一下 东方情侣节的神韵,倾 听一下《鹊桥仙》的美 妙 旋律,瞻仰一下牛郎 织女的风采。” 他建议,到时候 还可以邀请世界各国的 情侣来中国过节。

45


Download ppt "元杂剧:中国戏曲史上 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 元杂剧:中国戏曲史上 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