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

2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应 1、掌握传染病的概念、特征和预防、控制的措施; 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各种传播途径的流行 特点及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3、了解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3 一、传染的概念及特点 传染病的概念 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可在人与人之间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4 传染病的特点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4.有免疫性:

5 二、传染病流行现状 1.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 2.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

6 三、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一)传染源
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 )是指体内有病原 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它 包括: 1.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7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 后,在侵入新的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 经历的全过程。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媒 介物,例如空气、水、土壤、食物、手、蚊子、苍蝇及日 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8 1.经空气传播:可分为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 形式。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①传播机制易于 实现,病人常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者,病例常连 续发生,若易感者集中,可导致疾病爆发或流行; 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一般冬春季多发, 间隔几年发生一次流行(如流脑每隔8~10年流行一 次);③儿童多发;④地区分布或传播非常广泛, 常呈全球性分布,发病率高;⑤流行强度与人口 密度、人口流动有关。

9 2.经水传播: 它包括两种传播方式: (1)经饮水传播: (2)经疫水传播: 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0 3.经食物传播: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病人有食用含有病原体食 物的病史,不食者不发病;若系一次大量污染,可致爆发 或流行;停止食用该食物后,疫情可平息;多发生于夏秋 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与经水传播相比,患者的潜伏 期较短,临床症状较重。

11 4.经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有两种方式: ①直接接触传播 ②间接接触传播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病例多呈散发, 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无明显的季 节性;流行过程缓慢;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和卫 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病例多发;加强对传染源的 管理和严格消毒可减少病例的发生。

12 5.经节肢动物传播: 其传播方式有两种: ①机械性传播 ②生物性传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3 6.经土壤传播: 经土壤传播疾病的意义大小主要取决于病原体 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 度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14 7.医源性传播: 一般分两类:①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 时,因使用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 些传染病。②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 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15 8.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由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 母婴传播。
垂直传播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①经胎盘传播,是指孕妇体内的病原体经胎盘血液使胎儿 感染。 ②上行性传播,是指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 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 ③分娩引起传播,是指分娩时胎儿通过严重污染的产道所 致的感染。

16 (三)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 染病易感的程度。
1.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 (2)易感人口的迁入; (3)免疫人口的死亡; (4)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2.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 (2)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17 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 (一)自然因素 :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 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文化水平、医 疗条件、卫生设施、防疫工作、生产劳动及居 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 成的一切条件。

18 五、传染病的防制措施 预防性措施 防疫性措施

19 (一)预防性措施 1、经常性措施 (1)开展针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2)改善卫生条件 (3)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 (4)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0 2、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种类: (1)人工自动免疫 (2)人工被动免疫 (3)被动自动免疫

21 3、计划免疫 :是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 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对特定人群进行某 些疫苗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 和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22 (二)防疫性措施 1、对病人的措施: 对传染病病人应采取“五早”措施,即早发现、早 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23 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 类、乙类和丙类三类39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 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 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5种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 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0种

24 2、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 : 消除病原携带状态 加强教育 做好随时消毒 调换职业 必要时可进行隔离

25 3、对接触者的措施 (1)应急接种: 对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进行 自动或被动免疫。 (2)药物预防:对某些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可采 用药物预防。 (3)医学观察:对某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的接触 者应每天视诊、测量体温,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 以便及早发现新病人。医学观察不限制接触者的 日常活动。 (4)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应严格隔离或 收留在检疫机构所设立的留验所,在进行医学观 察的同时限制接触者的活动范围。

26 4、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对有经济价值的动物,例如牛、羊、马等如果所患疾病非 烈性传染病,由兽医部门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经济价值 或虽有经济价值但患烈性传染病如狂犬病、疯牛病、炭疽 等应予杀灭,如杀犬、灭鼠等。对病畜尸体要彻底焚化或 深埋,严禁剥皮食肉。

27 5、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1)消毒:指消除和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①预防性消毒 是指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 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②疫源地消毒 是指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存在的 场所进行的消毒。 (2)杀虫:杀虫是指杀灭有害昆虫(节肢动物)。 杀虫分预防性杀虫和疫源地杀虫。

28 6、针对易感者的措施 (1)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2)加强个人防护

29 7、针对疾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 有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时,除采取一般性措施进行 防治外,当地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 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 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30 (三)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 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 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国际监测的传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 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五种。我国又增加了登革热,故 我国是六种。

31 结束


Download ppt "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