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超高吸水性材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超高吸水性材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超高吸水性材料

2 吸水树脂

3 彩色花泥

4

5 思考题: 1.吸水树脂的分子结构由哪两部分组成? 2. 解释离子交换树脂与超高吸水性高分子的结构、性能的异同点,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说明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 4.评价吸水树脂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5.举例说明吸水树脂的应用。 6.吸水树脂的制备途径? 7.试写出淀粉改性吸水树脂的合成路线。 8.试写出丙烯酸系吸水树脂的合成路线。 9.说明吸水膨胀橡胶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领域。

6 (1)吸水率只有自身重的20-40倍左右,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吸水材料很早就有,如脱脂棉、硅胶、海绵等,这些传统的吸水材料有局限: (1)吸水率只有自身重的20-40倍左右,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2)这些材料吸水后,一旦受到外力的作用(如挤、压)就很易脱水。 而超高吸水性材料,能吸收自重成百上千倍的水,并且有很好的保水和贮水能力。

7 一、超高吸水性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 结构: 高分子骨架:适度交联的网状结构 结构 吸水官能团: -COONa -SO3Na -CONH2
-CH2-NH2 -CH2-OH -C≡N --CH2—O—CH2--- 树脂骨架的立体结构对吸水性能有影响, 吸水功能团的种类对吸水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如SO3Na 和COONa 最好,—OH, -C≡N较差。

8 COONa COONa COONa COONa COONa COONa COONa 与离子交换树脂有何不同?

9 树脂骨架:均匀的立体笼状, 高分子链柔性, 笼网适当大些,有利于高吸水性。 吸水基种类:强电解质, 如SO3Na(k)、COONa(k) 吸水基的数量和分布:数量越多越好; 分布越均匀越好。

10 2. 性能: 吸水能力 保水能力(对水的束缚能力) 抗盐能力 稳定性 ⑴吸水能力: 以每克吸水剂能吸收水的克数表示, 或以吸水的重量是其自身重量的倍数表示。

11 测定方法: 称取1g吸水剂,加入盛满水的2—3升的容器里。充分溶胀形成凝胶状后将凝胶倾入80—140目的筛子里,静放30min,再称取筛子上面凝胶的重量。 吸水剂吸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能力远大于吸收天然水以及其它含离子水的能力。

12 目前,超高吸水剂能吸蒸馏水800—2000倍。个别报道可吸水5千倍。
吸天然水,如江河水为200—500倍。 吸含0.1%的NaCl生理盐水只有50—80倍。

13 (2)保水能力---吸水后再失水情况 1、机械力作用的失水: 如:将吸水的凝胶、用力挤压、离心机离心,高分子吸水剂在这方面保水能力都是很强的。(例如米饭) 2、光照、风干等失水: 高分子吸水剂吸水后得到的凝胶,在光照或风干条件下均可失水,但比其它吸水剂失水慢。 3 、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 这是吸水剂能用于林、农方面的根本原因。

14 ⑶抗盐能力: 是指吸水剂能力受水中含离子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吸蒸馏水上千倍的吸水剂,吸含0.1%NaCl的水只有几十倍。 离子浓度越大,吸水量越小,离子价数越高,吸水越少,目前这是吸水剂的致命弱点。 ⑷稳定性: 是指生物降解性:在土壤保墒方面,高分子吸水剂不易发霉,不易被细菌破坏,寿命长。

15 ⑸无毒性: 在医用、卫生方面,要求无毒,经动物口服实验,无死亡,无异常表现,对皮肤和粘膜无刺激,无过敏反应。 ⑹吸氨能力: 高吸水剂是含有羧基的阴离子物质,残存的羧基(约30%)往往使树脂显示弱酸性,并可吸收氨类等弱碱性物质。这一特性有利于卫生中等的除臭,并可将土壤中氮肥的利用率提高10%。 ⑺增粘性:用于化妆品中、吸水速率等。

16 二、超高吸水性材料的用途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用途:用途很广,很有发展前途。 可用在卫生、医药、土木、农林化妆等20个行业或领域,制出130多种有关产品。

17 ⑴农业、林业方面: 土壤保墒、种子发芽、播种保苗、种子营养器、改造沙漠;林业上:育苗、植树、造林、无土栽培、贵重树木的移栽、运输、可提高成活率。 ⑵工业:日用化工、如:化妆品的增稠剂、石油工业中的堵漏剂,干燥剂、水泥制品养护剂。 ⑶医学方面:吸水绑带,病床垫、卫生巾、婴儿尿布等。

18 2、历史: 1969年美国Fanta等用丙烯腈对淀粉接枝后水解,得到一种吸水能力为自重数百倍的聚合物,从而开发了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树脂。 1974年N.W.Taylor等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腈水解物的性质和性能,发现它吸水后是凝胶颗粒的堆积,有许多性质与聚电解质不同,该超吸水剂由美国的Grafn processing Co研制成产品,1974年进入市场,得到广泛地应用。

19 随后,日本急起直追,1975年首先开发了淀粉一接枝丙烯腈共聚物;70年后期和80年代初,美、日、西欧等国有许多公司开展了高吸水剂的开发工作,并且日本进展较快,80年代中期,与高吸水性树脂有关的日本发明专利每年约有2000―5000篇,88年日本生产的卫生用超高吸水性树脂3万吨,出口4万吨。目前,世界的产品为60万吨/年。

20 在1980年代,我国有许多单位开始研发高吸水剂,如南开大学、山大、中科院、吉林化学所,北京化工研究院等。
申请的中国专利有: GK GK GK GK GK CN A

21 三、超高吸水性材料的制备途径: 高吸水性材料可分为二类: (1)天然高分子的改性物 (2)烯类单体的共聚物

22 1、由淀粉接枝丙烯腈水解制备 淀粉: 是螺旋状结构 变成线型结构 加水混合加热煮沸 结构

23

24 ⑵实例: 在2000ml烧瓶中,加入50克玉米淀粉和1250ml水,加热至85-90℃,在搅拌下糊化3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在30℃的恒温水浴中通N220min后加入40ml0.1N的硝酸铈铵溶液[(NH4)2Ce(NO3)6],预氧化30min,然后滴加75g蒸馏处理的丙烯腈,反应0.5h,再补加22.5ml (NH4)2Ce(NO3)6溶液,再反应3h,用碱中和至PH=7,然后加入乙醇(或甲醇)沉降产物,过滤,在60℃下真室干燥得淀粉丙烯腈接枝物。 再将淀粉丙烯腈接枝物用0.5N NaOH在95℃下水解3h,再用乙醇沉淀过滤,干燥得吸水剂。

25 丙烯腈接枝淀粉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①在氮气保护下,把加有20倍左右蒸馏水的淀粉浆在80~85℃糊化30~40 min,然后冷却到20~4 0℃。 ②将硝酸铈铵用1mol/L的硝酸配成质量浓度为0.1g/ml 的溶液,并与丙烯腈混合,配制成丙烯腈的硝酸铈铵溶液。 ③将丙烯腈的硝酸铈铵溶液加入到淀粉糊中,在20~40℃下反应1~2 h。 ④用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7,加适量蒸馏水,加热至80℃,保温30 min,除去未反应的丙烯腈。然后加入丙烯腈10 倍左右的2mol/L 氢氧化钠溶液,于100℃皂化2 h 。 ⑤冷却至室温,用乙酸调节pH 值至7~7.5,用乙醇沉析,真空抽滤,于60~80℃下真空干燥,粉碎即得到高吸水树脂。

26 ⑶方法的优缺点: A. 特点:在 形成后, 再接枝,去H形成羟基碳自由基,不能用偶氮类引发剂,只能用过氧化氢(H2O2—Fe2+)引发体系和Ce4+→Ce3+,后者效果最好。

27 接枝后的产物和水解产物均为凝胶,不易干燥,加乙醇(或甲醇),则很易分离,沉淀,也易干燥,产品微孔松散,吸水速率快。
B. 制备的产品,吸水倍数高,可达2000倍。 C. 缺点;硝酸铈铵太贵,用乙醇作沉淀剂,易损失,不安全,费用高。甲醇有毒。

28 2.丙烯酸系聚合剂 由于上述淀粉--接枝丙烯腈水解物有三大缺点,在我国目前的情况难以工业化,所以开发了聚丙烯酸类吸水剂。

29 (1)合成路线 ( 以R.表示)

30

31

32 ⑵ 实例: 配方: 单体 (丙烯酸 20~25份) 碱 ( NaOH 5~10份) 调节剂(PVA 0.5~0.8)
单体 (丙烯酸 20~25份) 碱 ( NaOH 5~10份) 调节剂(PVA 0.5~0.8) 引发剂 (NH4)2S2O ~0.1) 交联剂(CH2CCONH)2CH ~0.1)

33 工业实施: (a) 配料:各组份投入带有搅拌器的夹套反应罐中搅匀。 (b) 预聚合:反应物到聚合温度65℃时开始聚合,当聚合转化率达到10%左右,立即将反应物排到聚合槽中。(似有机玻璃的生产工艺)

34 (c) 聚合:在聚合槽中进行,聚合槽可采用能调温度的夹套槽或用低、中、高温水浴。开始反应物升温时用低温槽,待温度平稳后,用中温槽最后到高温槽,产品进入高温槽后,一方面促进聚合反应的完成,另一方面也除去微量的未反应的单体和部分水份。 (d)切片、干燥、粉碎、包装。 产品的吸水倍数为 倍。

35 ⑶ 该路线的特点: 采用价廉的(NH4)2S2O4为引发剂,不用昂贵的硝酸铈铵,省去了乙醇作沉淀剂,成本低,有利于推广。 无水解步骤,工艺简单。 小试在玻璃瓶中进行,以恒温水浴控温,聚合热易解除,但工业化时,投料多,聚合热量大,必须采取预聚再分步控温,否则易爆 聚得低聚物而失败,此为中试成功的关键。

36 丙烯酸/马来酸酐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1)在烧杯中,41.6 g NaOH 用208.5 g 去离子水溶解,在20~25℃下,称量100 g 丙烯酸与NaOH 溶液中和。 (2)在常温下,将氨化的马来酸酐加入中和的丙烯酸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甘油用水溶解后,加入到搅拌均匀的混合液中。 (3)将体系温度升至50 ℃ ,加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10~15 min后反应体系开始粘稠,当反应体系出现爬杆效应时,停止搅拌,并在70~80 ℃的条件下保温4 h。 (4) 切条、烘干、粉碎、筛分,得到粒径为0.28~0.48 mm 的高吸水树脂颗粒。 该树脂吸去离子水1689 g/g、吸0.9%NaCl 水溶液115 g/g

37 3.废腈纶经水解交联法 (1)合成路线

38 也可以用聚丙烯酸盐直接交联 ⑵ 该法的特点,是原料为废物,变废为宝

39 4、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酯的嵌段共聚物水解法
交联

40 5、聚乙烯醇与酸(顺丁烯=酸酐 邻苯=酸酐)反应法

41 6、其它: 用淀粉接枝丙烯酸 聚乙烯醇接枝物等

42 四、超吸水剂有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致命弱点是抗盐能力差,吸蒸馏水可达1~2千倍,而吸收生理盐水只有几十倍,如对0.9%NaCl的盐水只吸收自身重60~70倍,至今还未解决。 解释产生这一弱点的根本原因,必须从吸水机理开始研究。

43 吸水机理: 可以认为:高吸水剂在水中由微孔吸附作用、渗透压作用共同使水向吸水剂结构内扩散,吸水剂网状结构扩张, H-键、离子电荷作用使水变成: a.靠H-键或离子电荷作用的水 b.亲水基周围的极化水层 c.微孔中的水 d.颗粒间隙和大孔的水(因亲水基形成的极化水层保护)

44 (1)若水中有大量的Na+、Clˉ、Ca2+等离子存在,这些离子能和水形成水合离子,破坏树脂中的亲水基与水形成的极化水层;
(2)离子的存在,减弱了渗透压作用,大大降低吸水剂的吸水能力; (3)-COONa,-COOH能和Ca2+络合,使树脂形成过多的交联。 解决的办法:

45 设计:使吸水剂树脂骨架有笼状结构 改变吸水基的种类,如:使骨架上多带磺酸基

46 五、吸水膨胀橡胶:(#防水材料#) 发明背景:建筑、地铁、水下工程、地下室、伸缩缝、输水管道接头需密封 科研背景:化工:弹性体易产生永久形。塑溶材料,传统的密封材料:小分子易迁移渗出,高分子体易收缩 1976年,日本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首次提出搞“吸水膨胀弹性材料”,达到遇水膨胀而密封的效果。首次提出“吸水膨胀止水”的嵌缝材料新概念。1976年该公司首先申请了“吸水膨胀性材料”的专利,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 )昭51— 昭 +25=公元 特开昭…… , 特公昭……。

47 ⑴国外吸水膨胀橡胶发展很快,日本1988年销售量10000吨,1991年销售量28000吨。
⑵国内上海1986年开始引进日本的技术试产。 橡胶遇水膨胀止水带

48 吸水膨胀橡胶的结构与分类 试设想: ①何种结构赋予吸水膨胀橡胶吸水性。 ②何种结构赋予吸水膨胀橡胶弹性? 难点: ①高吸水树脂和橡胶共混 耐盐性差 ② 耐久性差 ③橡胶接枝亲水性基团(工艺难)

49 吸水膨胀橡胶: 传统的橡胶是憎水的。 吸水膨胀橡胶既具有高弹性又有吸水能力和保水性能的特种橡胶。当与水接触时,吸水膨胀橡胶可吸收一定量的水,体积发生膨胀,且仍具有必要的高弹性和良好能力。 用途:建筑等的防水密封

50 制备途径: 化学法: ①橡胶接枝 ②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 ③聚氨酯 物理法:共混法: ①橡胶∕聚丙烯酸纳 ②橡胶∕聚丙烯酰胺 ③橡胶∕聚醚

51 共混型吸水膨胀橡胶的制备 (1) 主要原材料 NR、SBR 、NBR 、吸水树脂( 聚丙烯酸钠) (2)制备过程
 塑炼胶→小料(促进剂、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炭黑→吸水树脂、软化剂→ 硫黄→ 加料完毕后薄通6 次→出片→停放2 4 h →硫化试样(硫化温度为150 ℃)。 吸水膨胀率大于300%

52 原位合成丙烯酸钠/三元乙丙吸水膨胀橡胶 NaAA的原位合成是在德国Haake公司制造的转矩流变仪中进行的。在60 ℃左右先将EPDM加入密炼室内塑炼2 min,然后加入NaOH混炼5 min,待其分散均匀后缓慢加入AA混炼6 min, 最后加入DCP,即得原位合成NaAA改性的EPDM混炼胶。 混炼胶在室温下停放12 h后,于开炼机上再次返炼并薄通6次,然后压成约4 mm的胶片。在平板硫化机上将混炼胶硫化成厚度为2 mm的试片。硫化条件为170 ℃ ×10 min。

53 吸水膨胀橡胶中亲水树脂易从橡胶相中析出,进入水中,从而吸水膨胀橡胶就失去了吸水膨胀能力。如何解决。橡胶接枝制吸水膨胀橡胶的工艺复杂。

54 BW型系列遇水膨胀止水条 PVC橡塑止水带

55 邵氏硬度SH 40±5 拉伸强度MPa ≥3.5 扯断伸长率% 250±30 静水膨胀率% 100~200(可调) JBF型吸水膨胀止水橡胶特性:   可靠的止水性能:一旦与侵入的水接触,迅速膨胀,完全止水。   施工的安全性:有弹力和复原力,适应构筑物的变形。   适用性:可在各种气候和各种构件条件下使用。   环保性:耐化学介质性、耐久性优良,不含有害物质、不污染环境。 用途: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变形缝、施工缝、穿填管线防水密封,盾构法钢筋混凝土的接缝,防水密封垫,顶管工程的接口材料,明挖法箱涵地下管线的接口密封,水利水电,水道土建工程防水密封等处。 施工参考事项: 混凝土浇灌前,膨胀橡胶应避免雨淋与带有水分的物体接触。施工前为了使其与混凝土的可靠接触,施工面应保持干燥、清洁、表面要弄平。


Download ppt "第三章  超高吸水性材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