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Topic 2 運動教育學之 課程結構理論取向I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Topic 2 運動教育學之 課程結構理論取向I"—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Topic 2 運動教育學之 課程結構理論取向I
By Mei-Yao Huang, Ph.D

2 課程的定義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從課程設計者角度而言,課程是依據預定目標,使學生獲得特定學習經驗的一套計畫或教材。
從學習者角度來說,課程是學生從課程設計者特意安排或無意圖的學習材料及實施歷程中,所獲得的合乎目標或目標以外的經驗。

3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and skill development (推展體育活動與技術的發展)
體育課程設計對學習的意義 A framework of child-centered physical activities (以學習者為中心)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and skill development (推展體育活動與技術的發展) Gives sequence and direction (給予順序與方向) Includes a set of beliefs and goals — value orientation (價值取向)

4 Curriculum Development
7 Steps Guiding philosophy Conceptual framework Environmental factors Standards and objectives Child-centered activities Activities into units Evaluate and modify

5 Steps for Designing a Quality Curriculum

6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ep 1: Guiding Philosophy Define philosophy Reflects beliefs

7 課程決定層次 全國層次 決定課程政策,包括全國課程目標、學習成就標準、各級學校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及教材範圍。
地方層次 在全國政策之下,依據地方的特殊需求對目標與內容再作界定,以要求學校實施。

8 課程決定層次(續) 學校層次 在全國與地方行政機關授權範圍內,依學校組織的特性決定學校本身的課程計畫,包括學校課程特色發展、教科書的選用、課程進度安排…等。 教室層次 決定者是教師,決定的主要內容是學習經驗,包括學生活動、師生互動方式、教學策略與方法的使用、評量的安排等。

9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ep 2: Conceptual Framework Statements that characterize the desired curriculum Establish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ng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 Reflects beliefs about education and the learner

10 課程控制 課程控制 指上層課程機構對下層機構的權力行使與限制。為讓全國課程具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或使學生成就達到某個基本標準,幾乎各國都有課程控制的措施。 常見的課程控制機制: 1)撥款補助 2)以考試大綱引導學校安排某些課程 3)以立法或行政命令形式,強制學校遵照

11 課程控制的型態 國定課程 國定課程又依規定的詳細程度而有不同形式,有些規定鉅細靡遺,有些只是一套基本的學習成就標準。
學校本位課程 學校本位課程賦予學校最大的自主權,由學校教育人員自行設計課程,政府很少干預。

1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ep 3: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ditions within the community and school district that limit or extend scope of curriculum Used to enhance curriculum creativity and scope Examples Amount and type of equipment Budget size Cultural makeup of the community School administrator support

13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ep 4: Determine Content Standards and Student Objectives Content standards determine direction of program Dictated by state, district, or school What student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 Progress is dictated by how students compare to the fixed standards rather than other students Determine criteria for activity selection

14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udent-Centered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Dictate the specific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need to learn throughout the school year Written in behavioral terms Desired behavior that is observable A behavior that is measurable A criterion for success that can be measured Written for all three domains Psychomotor Cognitive Affective

15 教育目標與教學目標 教育目標(Educational goal):是一般性敘述的目標,與國家政策與教育宗旨有關。如:護理系學生畢業後應具有關懷照顧病人的能力。 2.教學目標(Educational objective): 科目目標:較前者具體,但是比行為目標簡單。 如基本護理學:學生學習運用同理心於病 人照顧。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16 教育目標與教學目標(續) c.單元目標:單元目標的發展在科目目標之後,如:學生能清楚溝通的原則與技巧。
d.行為目標(Behavioral objectives):對學生能在完成一個預定的教學單元後,能夠做什麼的敘述,將學生學生如何表現他所學得的內容和程度,有非常清楚的說明。 如:學生能再與病人互動後,說出病人的三種健康需求。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17 擬定教學目標的重要性 a. 我們要到哪裡去?(教學目標) b. 我們怎麼去?(教學策略與方法) c. 我們怎知已抵達目的地?(評量與修正)
d.可以幫助教師評鑑與修正教學過程及教學目的。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18 教學目標的功能 就教學設計暨教學者而言: 1.準備的功能:對學習的精通程度有清楚的敘述。
2.診斷的功能:探測學生在教學前是否已具備了某些基本的知識或條件。 3.選擇的功能:能對特殊的成員或個別學生安排最適合的學習內容順序及活動。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19 教學目標的應用與功能 一、用於編寫教案 【形式】: 編列基本能力考核表 【功用】: 據以設計教學活動 指引教學方向 二、用於教學策略
【形式】:教學大綱 學習指引 【功用】:告知學生 學習重點 提供自我評量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20 教學目標的應用與功能(續) 三、用於能力本位的教學 【形式】: 編列基本能力考核表 【功用】:
告知學生學習範圍 提供自我評量 提供客觀評量依據 引導教學設計 四、用於教科書的編寫體例 【形式】: 列於本文前 【功用】: 提示學習重點 提供自我評量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21 教學目標 定義﹕ 教師在教學之後,所預期學生的學習結果,或應有的行為表現。 【分類】: 分三大領域: (一)認知方面 (二)動作技能方面
(三)情意方面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22 行為目標 一、定義: 是指用具體明確、可觀察、可測量的學生行為所敘寫的目標。 二、敘寫方法: 包括五個要項: 對象、行為、結果、情境、標準。
Ex:1.學生能說出三種以上籃球胸前傳球的要領。 2.學生能示範三種以上籃球傳球的方式。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23 教學目標按敘寫方式,分為: 一、一般目標 (單元目標) 1.範圍較廣 2.動詞較含糊 例如: 知道、瞭解 欣賞、相信 喜歡、認識 陶冶、培養
二、具體目標 (行為目標) 1.範圍較小 2.動詞較明確 例如: 寫出、背出 列出、指出 選出、解釋 辨別、比較 繪製、解決 設計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24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般目標 涵蓋範圍較廣 採一般性敘寫方式 可使用較含糊的動詞 可包含兩項以上的學 習結果 行為目標 涵蓋範圍較小
採行為目標敘寫方式 使用具體明確的動詞 一條目標,只列出一 項學習結果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25 含糊的動詞 明確的動詞: 知道、瞭解、欣賞、相信、喜歡、認識、 陶冶、培養 寫出、背出、列出、指出、選出、解釋、
辨別、比較、繪製、解決、設計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26 高階 低階 Bloom 的認知目標分類 6.評鑑 5.綜合 4.分析 3.應用 2.理解 1.知識
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標分類中,布魯姆和戴維‧克拉斯沃爾合作撰寫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將認知目標分成六個階層,知識是最低的階層,評鑑是最高的階層。將認知領域分為六個層次: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概述如下: 知識:包括記憶名詞、事實、規則和原理原則。表示的行為動詞有:指出、寫出、界定、說明、列舉、命名、認明等。 理解:只能把握所學過的知識或概念。表示的行為動詞有:解釋、說明、舉例說明、摘要、歸納和區別。 應用:將所學到的規則、方法、步驟、原理、原則、概念,應用到新情境。表示的行為動詞有:預測、證明、解決、應用、說明……理由。 分析:將所學的概念或原則,分析為各個構成的部分,或找出各部分間的相互關係。表示的行為動詞有:選出、分析、判斷、區別、指出…..組成要素、指出….. 相互關係。 綜合:將所學到的片段概念或知識、原理原則與事實等統合成新的整體。表示的行為動詞有:設計、組織、綜合、創造、歸納、聯合等。 評鑑:依據某項標準作價值判斷的能力。表示的行為動詞有:評鑑、判斷、評論、比較和批判。 1.知識 Bloom 的認知目標分類

27 (根據Bloom,1956 及 Seylor,1970) 行為表現 記憶 理解 分析 發展 判斷 類別及階層 評鑑 綜合 應用 知識 內容
評鑑 綜合 應用 知識 內容 記憶所學教材:「單一事實」以及「完整的學說」的記憶。屬於最低等級的智育行為。 把握教材的意義的能力。如,界是所學之教材,做摘要。理解能力中較低行為。 將所學之知識應用於新的情況,包括原理、學說、觀念、原則之應用。為達成此效果,需具備知識及理解能力。 將所學知識分析為各個構成部份,包括各組成份子之認識,以及期間關聯需要知識、理解及應用能力。 將所學知識綜合成為新的整體,包括獨特的發表能力、規畫實驗。著重新結構、新創作。 判斷價值的能力,居智育行為目標中的最高層需具前面各項能力。 一般教學目標範例 記憶普通名詞,記憶單一事實,記憶方法與步驟,記憶基本觀念,記憶原則。 瞭解事實與原理,解釋圖表,由文字轉為數式。解釋數據。 應用原理或原則於新的情況。應用法則或學說。設計圖表。示範正確的過程或步驟。 認出未經敘明之假說。認出錯誤的解釋。區別事實和推論。判斷數據之可靠性。 根據主題寫出高度組織化的論說。發表組織良好的演說。設計組織完善的實驗。 判斷實驗結論是否有充分的數據支持。判斷實驗對於科學的價值。判斷研究工作對於人類的價值。 學習行為目標常用動詞 敘明…. 描述…. 認出…. 列舉…. 配對…. 說出..名稱 選出…. 複製…. 轉換…. 區別…. 估計…. 解釋…. 舉例…. 預測…. 摘要…. 重寫…. 變換…. 計算…. 示範…. 發現…. 表現…. 解決…. 修改…. 分解…. 指出…. 選擇…. 分開…. 圖解…. 辦別…. 推知…. 聯合…. 編輯…. 創造…. 創立…. 設計…. 籌劃…. 重組…. 批判…. 評定…. 斷定…. 結論…. 對照…. 支持….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根據Bloom,1956 及 Seylor,1970)

28 高層 6.創作 5.複雜 反應 4.機械 低層 3.模仿 2.準備 狀態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1.知覺 Saylor 的動作技能目標分類

29 (根據Gronlund,1970及Saylor,1970)
行為 表現 觀察 準備 模倣 熟練 創造 類別及階層 創作 熟習 操作 接觸 領悟 內容 通過感覺器官觀察,獲致技術上的領悟。 對於學習標的的情趣上、物理上及心理上的接觸。 模倣技術,「嘗試錯誤(Trial and Error)」。 正確操作儀器,表現正確的步驟及過程。 熟習操作,熟練技術。 超越前面一切技能,表現其技術性的創造性。 (範例) 一般目標 口述儀器各部名稱及機能。複誦儀器操作方法。 正確裝卸儀器之零件。 描畫所觀察之標本。表現解剖刀正確的使用法。 正確快速裝置儀器。表現正確的切片標本製作的方法。 完成精確解剖。迅速排除儀器之故障。 改良實驗裝置。創造新的實驗方法。 用語範例 行為目標 描述… 補置… 建立… 變換… 校準… 製造…. 使用… 秤量… 連接… 操作… 組合… 改正. 抄寫… 拆除… 繫結… 裝卸… 修繕… 創造….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根據Gronlund,1970及Saylor,1970)

30 高階 5.價值 性格化 4.價值 組織 低階 3.價值 判斷 2.反應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1.接受 Krathwohl 的情意目標分類

31 (Krathwohl,1964 及 Saylor,1970)
行為 表現 接受 反應 欣賞 評價 運用 類別 及 階層 定型 組織價值 批判 內容 表示願意參加學習活動。本部門中最起碼的學習行為。 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積極自動反應。表示較高的興趣。 對於所接觸之標的、現象、或行為做價值判斷,或接受價值。為所做的事負責。 將不同的價值判斷組織,或將其中矛盾指出,如規劃活動以滿足其社會服務的熱誠。 具備其價值判斷、建立人生觀、社會觀、個性。情趣之調整行為之表現。 (範例) 一般目標 靜聽講解,表示學習意識,參加班上活動,認真做實驗。表示對於科學問題的關切。 完成家庭作業,遵守實驗室規則,參加討論活動,完成實驗工作,樂意幫助別人學習。 欣賞科學對於人生的恩惠,鑑賞優美的作品,欣賞美妙的大自然。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解並接受自己的優缺點。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興趣、信仰,規畫自己的工作。 表現獨立工作的信心。在團體中,表現合作精神,客觀解決問題。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 行為目標用語範例 發問…. 認識…. 選擇…. 回答…. 描述…. 使用…. 追隨…. 把握…. 幫助…. 順從…. 討論…. 表現…. 提出…. 實施…. 遵守…. 描寫…. 判別…. 區別…. 評價…. 解釋…. 研究…. 著手…. 堅持…. 指出…. 修改…. 統合…. 安排…. 規劃…. 保護…. 展示…. 影響…. 解決…. 辨別…. 修訂…. 鑑賞…. 有資格...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Krathwohl,1964 及 Saylor,1970)

32 教學目標撰寫方式 1.列出單元教材的重點 2.將重點分類到認知知情意和動作三個領域 3.按目標敘寫方式,撰寫一般目標
4.由一般目標衍生出具體目標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33 使用目標易犯的錯誤 一、教學時,常忽略情意目標的達成 二、高層次的目標,常有被忽視的現象 三、忽視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的統整性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34 確定一般教學目標 細列具體的行為目標 設計評量的技術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35 良好行為目標的特性 一、行為目標的敘寫必須是學生導向,而非教師導向。 Ex: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導向)
能說出本篇文章的大意。(學生導向) 二、行為目標的敘寫必須是學習的結果,而非學習的活動。 Ex:研究蝴蝶的生活過程。(學習活動) 能標註蝴蝶生活過程中的各個階段。 (學習結果)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36 良好行為目標的特性 三、行為目標的序寫必須是清楚可觀察的。 Ex:能熟悉面積的求法。(含糊不清) 能計算任何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
(清楚明確) 四、行為目標的敘寫必須包含一個學習結果。 Ex:能說出光合作用的意義。(一個學習結果) 能說出光合作用的意義及要素。 (兩個學習結果)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37 目標的陳述 希望改變學生的行為類型與內容 列出教育目標: 【行為類型】:能說出、演示、 比較、、、等。 【內容類型】:學會英文單字、
數學題目、游泳技巧、、等。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38 目標的分類- ○一般目標:是長期性最後到 達的目標 ○具體目標:教學歷程後學生所 獲得的特定學習行 為與內容之結果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39 注 意   「具體目標」不一定包括「行為目標」的特殊情境與學習成就標準,但應包括學生行為與行為內容兩個要項。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40 行為目標 包括:學生行為 行為內容 行為表現標準 行為情境 例 子 一年級兒童能利用剪刀剪出 二種以上的基本幾何圖形。 對象:一年級兒童
例 子 一年級兒童能利用剪刀剪出 二種以上的基本幾何圖形。 對象:一年級兒童 條件:利用剪刀 行為:剪出 標準:二種以上 結果:基本幾何圖形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41 Check for Understanding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4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ep 5: Select Child-Centered Activities Know children’s urges,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ests Movement Success and approval Peer acceptance and social competence Cooperate and compete Physical fitness and attractiveness Adventure Creative satisfaction Rhythmic expression To know

43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ests of Children

44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ests of Children

4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o the activities contribute to content standards and student centered objectives?” Develop the requisite competencies

46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ep 6: Organize Selected Activities Into Instructional Units Design a delivery system that ensures all activities will be taught Most often grouped by grade or developmental level Scope—yearly content Sequence—vertical articulation Balance—all objectives receive adequate coverage

47 Equating Developmental Levels to Grades and Ages

48 Curriculum Organize activities in progression
Helps students be successful Ensures that safety and liability factors are met Aids teachers in finding a starting point for instructional presentation

49 An Example of a Yearly Plan: Developmental Level II

50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ep 7: Evaluate and Modify Integral part of the curricular structure Collect evaluative data Students, teachers, parents, etc. Likes and dislikes Achievement scores Translate information into action Modification of deficiencies Identify weaknesses and determine causes Use a pilot program for new/radical changes

51 學校的課程只有正式課程的存在嗎? 有無其他的課程? For Example About What ? 如何影響學習者? 影響程度如何?

52 課程是學校教學目標與科目的總和內容 正式課程 外顯課程 實有課程 非正式課程 課程 潛在課程 空無課程 (懸缺課程)
學生在學校的一切學習經驗,學生依循著學校一定的程序進行學習,所以學校課程應有一定的結構組織。 以下將針對學校課程的結構進行分析: 正式課程 外顯課程 實有課程 非正式課程 課程 潛在課程 空無課程 (懸缺課程) 課程的結構(修改自黃政傑,1990)

53 課程的意涵與結構 一、實有課程:學校中的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都是學校之內實際存在的,此三者合稱實有課程。
(一)正式課程:學校依據課程綱要,將教學科目排出時間來教,且有人加以視導,這類課程是外顯的,有正式規定,稱為正式課程。 實有課程 學校中實際發生的課程,例如數學、英文、國語文、健康與體育、輔導活動、運動會、各項才藝競賽等。

54 課程的意涵與結構(續) (二)非正式課程:學校有些課程之教學是以學生活動為主,較少採用正式課程的教學型態,自主性較大,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較自然的、間接的,如學校的週會、慶典活動等,都是非正式課程。 (三)外顯課程:正式課程和非正式課程合稱為外顯課程。

55 課程的意涵與結構(續) 二、潛在課程:學生在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之外的許多學習經驗,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可能是有意設計,也可能是無意發生的,隱藏在學校的各種情境中,通常存在於學校中的各種儀式制度、班級規約、組織氣氛與次級文化等,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空無課程(懸缺課程):社會變遷快速,因此學校課程有時不能即時反映社會的新興議題,忽略了該教而沒教的課程,此類課程即為空無課程。 (B)1.學校中並未教導學生有關藥物使用的概念,此種情形可能導致青少年濫用藥物。這屬於下列何種課程概念(A )正式課程 (B)懸缺課程 (C)潛在課程 (D)非正式課程 (96教檢) (C)2.李老師在閱讀課程的相關著述後發現:對於課程的定義,學者之間存有不同的看法。你認為李老師應以何種心態去看待?(A)瞭解並澄清不同的課程定義,對課程設計並無助益 (B)為避免對課程定義混淆不清,最好 牢記其中一項定義 (C)各項課程定義所關注的角度不同,各有其功能與限制 (D)呼籲學界對課程定義加以統一,以便政府進行管制(96教檢) (B)3.現行九年一貫課程分為七大領域及重大議題課程, 「道德」不再設為一個科目(或領域),而被融入其他領域內進行教學。若學校實際教學未予融入,則道德課程 會變成下列哪種課程類型?(A)內隱課程(implicit curriculum)(B)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C)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D)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97教檢) (B)4.學校課程有所謂「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及懸缺課程」。請問目前在學校普遍實施的清掃活 動,是屬於下列哪一類課程(A)正式課程(B)非正式課程 (C)潛在課程(D)懸缺課程(96教檢)

56 考考你 學校中並未教導學生有關藥物使用的概念,此種 情形可能導致青少年濫用藥物。這屬於下列何種 課程概念? (A)正式課程 (B)懸缺課程 (C)潛在課程 (D)非正式課程 (96教檢) (B)1.學校中並未教導學生有關藥物使用的概念,此種情形可能導致青少年濫用藥物。這屬於下列何種課程概念(A )正式課程 (B)懸缺課程 (C)潛在課程 (D)非正式課程 (96教檢) (C)2.李老師在閱讀課程的相關著述後發現:對於課程的定義,學者之間存有不同的看法。你認為李老師應以何種心態去看待?(A)瞭解並澄清不同的課程定義,對課程設計並無助益 (B)為避免對課程定義混淆不清,最好 牢記其中一項定義 (C)各項課程定義所關注的角度不同,各有其功能與限制 (D)呼籲學界對課程定義加以統一,以便政府進行管制(96教檢) (B)3.現行九年一貫課程分為七大領域及重大議題課程, 「道德」不再設為一個科目(或領域),而被融入其他領域內進行教學。若學校實際教學未予融入,則道德課程 會變成下列哪種課程類型?(A)內隱課程(implicit curriculum)(B)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C)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D)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97教檢) (B)4.學校課程有所謂「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及懸缺課程」。請問目前在學校普遍實施的清掃活 動,是屬於下列哪一類課程(A)正式課程(B)非正式課程 (C)潛在課程(D)懸缺課程(96教檢) Ans: (B)懸缺課程

57 顯著課程(manifest curriculum)或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
顯著課程是指學校安排的一切學習科目,並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科書、課程標準及教學程序。 簡單的說,顯著課程是學校中教師實際進行教學的活動,最傳統的例子即是在教室內(外)進行的教學活動。 如學校中的國語、數學、音樂、體育課等顯而易見的課程成為稱為正式課程 而學校舉辦的運動會、週會、小市長選舉等,亦包含教育的意涵,教學型態不似正式課程嚴謹,稱為非正式課程。 而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合成顯著課程

58 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
空無課程又稱懸缺課程 意指在學校理應安排之教學內容,但實際上並未教導的東西… 例如學校並未提供學生學習的選擇機會、看法、概念和技能等等。 黃光雄(1995)曾指出懸缺課程的探討可分為三個層面: 一是學校教育忽略的心智能力; 一是學校課程遺漏的科目或教材; 一是學校教育忽略的情意陶冶,例如體育課程中如果單單只重視技能發展,則情意和認知部分就成了空無課程。

59 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所學習到非預期結果的知識內容、價值規範或態度觀念。 所謂潛在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中無意識的獲得的經驗,它具有預期性、潛在性、多樣性和不易察覺性等特點(洪福財,1997) 。 所以,在教學進行中或在學校教學環境中,學生可能會因為老師或同學間的一個微小的言行而改變其原來的行為模式,即是潛在課程影響的作用,故老師在校中的言行舉止必須注意,因為潛在課程的影響有時是遠大於正式課程。

60 考考你 1 Ans: (D)非正式課程 (C)潛在課程 (D)非正式課程
Q:學校課程有所謂「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及懸缺課程」。請問目前在學校普遍實施的清掃活動,是屬於下列哪一類課程? (A)正式課程 (B)懸缺課程 (C)潛在課程 (D)非正式課程 (C)2.李老師在閱讀課程的相關著述後發現:對於課程的定義,學者之間存有不同的看法。你認為李老師應以何種心態去看待?(A)瞭解並澄清不同的課程定義,對課程設計並無助益 (B)為避免對課程定義混淆不清,最好 牢記其中一項定義 (C)各項課程定義所關注的角度不同,各有其功能與限制 (D)呼籲學界對課程定義加以統一,以便政府進行管制(96教檢) (B)3.現行九年一貫課程分為七大領域及重大議題課程, 「道德」不再設為一個科目(或領域),而被融入其他領域內進行教學。若學校實際教學未予融入,則道德課程 會變成下列哪種課程類型?(A)內隱課程(implicit curriculum)(B)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C)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D)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97教檢) (B)4.學校課程有所謂「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及懸缺課程」。請問目前在學校普遍實施的清掃活動,是屬於下列哪一類課程(A)正式課程(B)非正式課程 (C)潛在課程(D)懸缺課程(96教檢) Ans: (D)非正式課程

61 考考你 2 Ans: (C)潛在課程 (C)潛在課程 (D)非正式課程
Q:假設國中學生因為對於異性的好奇影響其學習,也使得教師的課程設計與實施受到影響的現象產生時,教師可從下列哪一種課程意涵解釋和反省自己的課程規劃? (A)正式課程 (B)懸缺課程 (C)潛在課程 (D)非正式課程 (C)2.李老師在閱讀課程的相關著述後發現:對於課程的定義,學者之間存有不同的看法。你認為李老師應以何種心態去看待?(A)瞭解並澄清不同的課程定義,對課程設計並無助益 (B)為避免對課程定義混淆不清,最好 牢記其中一項定義 (C)各項課程定義所關注的角度不同,各有其功能與限制 (D)呼籲學界對課程定義加以統一,以便政府進行管制(96教檢) (B)3.現行九年一貫課程分為七大領域及重大議題課程, 「道德」不再設為一個科目(或領域),而被融入其他領域內進行教學。若學校實際教學未予融入,則道德課程 會變成下列哪種課程類型?(A)內隱課程(implicit curriculum)(B)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C)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D)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97教檢) (B)4.學校課程有所謂「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及懸缺課程」。請問目前在學校普遍實施的清掃活動,是屬於下列哪一類課程(A)正式課程(B)非正式課程 (C)潛在課程(D)懸缺課程(96教檢) Ans: (C)潛在課程

62 Topic 2 運動教育學之 課程結構理論取向II
By Mei-Yao Huang, Ph.D

63 Jewett, Bain, Ennis 學者之體育課程定義
Jewett, et al (1995):體育教師提供學生一系列有計畫的正式教學順 / 程序與教學經驗,導致所欲的三大目標之學習結果… Jewett, et al 進一 步的解釋 (1995) : 體育課程:有如教育計畫的代理商,進而協助學生學習… 體育教學:有如運送系統或教育知識與內容傳輸 過程… 課程著重於最後的學習結果 教學 - 學習過程之計畫

64 Jewett, Bain, Ennis之體育課程設計的理論(1995)
提出五大類課程發展之價值取向: 1、學習熟練價值取向(Disciplinary Mastery); 2、自我實現價值取向(Self-Actualization) ; 3、社會(道德)重建價值取向(Social Reconstruction); 4、學習歷程價值取向(Learning Process) ; 5、生態整合價值取向(Ecological Integration)

65 學習熟練價值取向 理論與概念: 體育教師之學習熟練價值傾向 傳統課程發展的主軸;旨在協助學生: 著重:
了解該科目的主題內容之精熟度訓練(熟練)… 獲得重要的知識… 暸解基礎知識內容… 體育教師之學習熟練價值傾向 通常運用命令式或練習式教學法協助學生熟練該項技巧、運動或身體活動… 著重: 基礎運動技巧 身體活動 各項運動 體適能 評估學習方式:有效的運動技能表現,如技術測驗…

66 Jewett, et al., 之體育課程設計的理論
學習熟練價值取向:在現階段的體育課程設計與發展依然是主要的價值取向… 因為 設計中小學體育課程時:依然以熟練運動技能學習為導向… 國小:基礎運動技巧與 基礎身體活動 基礎運動技巧,如:投、擲、踢、打擊、平衡、移動、空間概念… 基礎身體活動,如:創造性舞蹈、教育性體操、教育性遊戲… 中學:運動形態 運動形態,如:各類運動、各類休閒運動、各類競技運動… 這些活動須經由學習基礎運動技巧與基礎身體活動,進而延伸養成及發揮在各項運動上…

67 學習熟練價值取向適用範圍 Why & How ??? 分組討論 A組 B組

68 自我實現價值取向遠景 課程需著重於指導 / 協助學生: 培養自動自發之能力 發展自我管理之能力 此類課程的功能: 此價值取向之課程設計的結果
自我實現的學習過程… 自我整合與完成… 此價值取向之課程設計的結果 每個人有責任與義務設定確認及發展自己的目標,藉以引導自我學習,

69 自我實現價值取向遠景 體育教師之自我實現價值取向 著重: 提供學生從事各項不同的運動與遊戲機會… 設計適當困難且據挑戰性的活動…
協助培養對自己或他人之責任… 協助學生有效率的與他人合作… 進而發展 建立自信心… 正面的自我認知… 鼓勵學生 思考… 反應在運動技能的表現上… 發展自己的漸進式目標計畫並試圖完成… 評估學習方式:著重自我了解與成長…

70 自我實現價值取向適用範圍 Why & How ??? 分組討論 A組 B組

71 社會(道德)重建價值取向 社會需求高於個人需求…
經由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公共衛生/健康…等等分析,若國家社會有其需求,學習主題內容(Subject Matter)之課程設計可針對需求而做適度的調整… 透過社會(道德)重建價值取向之課程的實施,指導/引青年學子重建社會新美景…

72 社會(道德)重建價值取向 1950年代美國教育非常流行… 因為許多教育家發現:整個社會文化現象的反應… 社會改革的價值
文化方面的改革 社會與文化的轉變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有重建社會 價值觀需求 學校有責任並配合社會需求而調整課程 教育是良心的工作… 如何教導??? 培養學生批判能力 教導學生創造美好的未來

73 社會(道德)重建價值取向 社會(道德)重建價值之課程設計內容… 透過課程,鼓勵學生… 進行團體互動… 培養團隊合作… 培養責任感…
培養領導者風範技巧… 培養有效的溝通能力… 學習尊重不同種族文化或他人… 可經由團隊運動或活動Team Sports 課程單元來發展… 活動中… 協助與指導學生反省自己的不當行為… 學習判斷價值:道德、、文化、政治…等等

74 社會(道德)重建價值適用範圍 Why & How ??? 分組討論 A組 B組

75 學習歷程價值取向(Learning Process)
學習歷程價值取向配合體育課程… 學習技巧 知識運用 發展系統化的學習歷程

76 學習歷程價值取向(Learning Process)
運用此價值取向時,教導學生… 學習如何學習之技巧過程… 如何獨立學習與思考… 期望學生… 自動學習… 獨立學習所需的技巧… 養成分析與批判能力…. 資訊快速發達與知識爆炸,所用之課程又無法涵蓋所有內容狀況下… Good Ideas

77 學習歷程價值取向適用範圍 Why & How ??? 分組討論 A組 B組

78 生態整合價值取向(Ecological Integration)
基本概念一: 重視個人意義的追求,搶掉重視自然與保持自然的重要性… 以個人為基礎,對環境負責… 平衡個人需求、社會環境負責、自然生態,是未來取向…

79 生態整合價值取向(Ecological Integration)
基本概念二: 學習者在個人需求與社會自然環境之間努力整合並尋求平衡時,必須試著追求個人意義… 運用/應用知識反映出個人的改變,進而決定他 / 她們的未來…

80 生態整合價值取向(Ecological Integration)
Jewett, Bain, Ennis在體育課程設計的之生態整合價值取向理論… 強調個人意義/意向追求… 整合自然與社會環境,進而有效達成個人意義/意向追求… 仰賴學科知識的達成,進而平衡社會與個人需求… 生態整合價值取向是未來取向…

81 生態整合價值取向適用範圍 Why & How ??? 分組討論 A組 B組

82 體育課程設計之過程就有如與愛人談戀愛一樣的複雜…
不相信請看下列兩張圖解

83 製作:DaVid Wang 版權:無 放送:隨你寄
愛情發展流程圖 製作:DaVid Wang 版權:無 放送:隨你寄 暗戀 掙扎 時間久 痛苦 結束 朋友 常在一起 喜歡 苦撐 表白 失敗 放棄 避不見面 痛苦 爭吵 分手 結束 成功 戀愛 平靜 日久無趣 移情別戀 痛苦 更大的痛苦 無法結束 難道沒有別的結果了嗎? (按一下滑鼠左鍵~) 結婚


Download ppt "Topic 2 運動教育學之 課程結構理論取向I"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