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子宫颈癌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居首位 高发年龄40-60岁(近40年随着宫颈细胞学的普遍应用,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得死亡率明显下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子宫颈癌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居首位 高发年龄40-60岁(近40年随着宫颈细胞学的普遍应用,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得死亡率明显下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子宫颈癌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居首位 高发年龄40-60岁(近40年随着宫颈细胞学的普遍应用,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得死亡率明显下降)
原位癌的高发年龄是30-35岁;浸润癌的高发年龄50-55岁

3 病因 尚未明,可能的因素: 1.性行为和分娩次数
性生活紊乱(与高危男子接触)、初次性生活过早(<16岁为>20岁的两倍)、早年分娩、多产(创伤、内分泌、营养、免疫功能下降)

4 病因 2.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16型和18型常见。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和人巨细胞病毒也与其相关。

5 正常宫颈的解剖和组织结构 子宫的下部呈圆柱形或菱形,即子宫颈。子宫颈的内腔为子宫颈管,上端为宫颈内口,与子宫腔相通,下端为宫颈外口,与阴道相通。阴道附着部以上的部位称阴道上部,附着部以下的部位伸入阴道,称子宫颈阴道部。

6 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子宫颈主要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子宫颈管的黏膜上皮细胞呈高柱状,黏膜层中有许多腺体,能分泌碱性黏液。子宫颈阴道部的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鳞状上皮与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外口处相交接,此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7 病理 一、巨检 早其类似宫颈糜烂,肉眼无法区分。 1.外生型:最常见,常累及阴道。“烂菜花” 易出血,糟脆,体积大。

8 病理 2.内生型 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常累及宫旁组织。宫颈表面光滑或只有轻度的糜烂,宫颈扩展,肥大,变硬,呈桶装。 3.溃疡型
以上两种合并感染后形成火山口状

9 病理 4.糜烂型 早期病变。 二、镜检 1.非典型增生 分为异型细胞轻(上皮下1/3),中(上皮1/3-2/3),重(几乎上皮全层)
2. 原位癌 仅上皮全层都有癌变,基底膜完整。 3.镜下早期浸润癌 穿过基底膜而达到间质,深度小于5mm,水平扩展7mm,无融合,无脉管侵润。

10 病理 4.鳞状上皮浸润癌 浸润深度大于5mm,侵犯淋巴和脉管。 5.腺癌 颈管内腺体的柱状上皮和被覆宫颈管表面的柱状上皮。
宫颈腺鳞癌,恶性度高。

11 转移途径 1.直接蔓延 最常见,向周围的组织和器官扩散。如课本图 2.淋巴转移 转移的顺序 3.血行转移 很少见,晚期可以转移到肺,肝,骨

12 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FIGO,1985) 浸润前癌 0 期 原位癌 浸润癌 Ⅰ期 癌瘤肯定局限于子宫颈(扩散至宫体者除外)  Ⅰa 子宫颈临床前癌,指仅由显微镜诊断者  Ⅰa1 显微镜证实之微小间质浸润  Ⅰa2 显微镜发现可测量之病变。取自上皮基底、浸润深度不超过5mm,而其宽度不超过7mm  Ⅰb 病变超过Ⅰa2范围而不论其临床可见与否

13 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FIGO,1985 Ⅱ期 癌侵犯阴道,但未达下1/3;侵犯宫旁组织但未达盆壁  Ⅱa 癌侵犯阴道,但无宫旁浸润  Ⅱb 有宫旁浸润,但未达盆壁

14 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FIGO,1985 Ⅲ期 癌侵犯阴道下1/3或延及盆壁  Ⅲa 侵犯阴道下1/3  Ⅲb 癌延及盆壁,癌瘤与盆壁间无空隙

15 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FIGO,1985 Ⅳ期 癌已扩散至骨盆外,或临床上膀胱或直肠粘膜已波及。但泡状水肿不属Ⅳ期  Ⅳa 膀胱或直肠粘膜已波及  Ⅳb 盆腔以外的远处器官转移

16 临床表现 阴道出血、白带增多和疼痛是其主要症状。 1.接触性出血 最早表现为性交后和双合诊后少量出血,称接触性出血。为宫颈癌的典型表现。
1.接触性出血 最早表现为性交后和双合诊后少量出血,称接触性出血。为宫颈癌的典型表现。 任何不规则阴道出血,特别是在绝经期后,都必须引起注意。 2.阴道排液 白带呈水样,黄色或白色,有腥臭味。晚期癌则出血甚多,白带稀脓样,有恶臭。 3. 疼痛 晚期症状。因盆腔神经受癌瘤压迫,引起下腹痛和腰腿痛。

17 临床表现 其它晚期症状随癌瘤侵袭的范围而有所不同。
如盆腔淋巴管受压,可出现下肢水肿:宫旁组织受侵时,可压迫输尿管致肾盂积水,波及双侧时将引起尿闭;转移至膀胱或直肠时,将出现各该器官的刺激症状,最近可溃烂成尿瘘或粪瘘。此外常见贫血、感染及恶病质。

18 诊断 三早是关键。 对每个患者都要作详细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宫颈癌部位较硬,易出血,并应注意有无阴道转移,应特别强调作三合诊,了解子宫后方及宫旁有无癌转移,藉以确定病变范围,进行临床分期。

19 诊断 一.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 (1)细胞学检查 传统的方法,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
(1)细胞学检查  传统的方法,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 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是TCT即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

20 诊断 (2)阴道镜检查阴道显微镜检查 阴道镜可将宫颈放大16~40倍,可更仔细地观察宫颈上皮的改变,并可看到鳞柱上皮交界处。在阴道镜指导下作活检,可提高准确性。看不到鳞柱上皮交界处时,应作宫颈管搔刮,将乱出物送病检。

21 诊断 (3)宫颈活检及宫颈骚刮 应先作碘试验,在未染色区取材,可提高准确性,取材时应包括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外,并最好在3、6、9、12点作四点活检,以防漏诊. 病理是金标准

22 诊断 (4)宫颈锥形活检 将宫颈作锥形切除。术前应先作阴道镜确定病变部位,亦可作碘试验。切除的标本应作连续病理切片以除外浸润癌。取得的标本一定要得到切缘的病理情况。

23 诊断 宫颈锥切的方式有: 冷刀锥切(及手术刀) LEEP刀等等

24 诊断 二、临床癌及晚期宫颈癌 1.阴道检查 目检和检查阴道的转移情况。 2、阴道指诊 3.三合诊

25 鉴别诊断 最终将均依靠病理的结果 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结核,宫颈乳头状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转移到宫颈等。

26 预防 大力开展防癌普查,对30岁以上的妇女,要争取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此外,应大力提倡晚婚,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广泛推行新法接生,注意性生活卫生,重视并积极处理宫颈撕裂和慢性宫颈炎。以上措施对预防宫颈癌都具有积极意义。

27 治疗 1.非典型增生的处理 轻度者按炎症处理,同时密切随访,每3到6个月查体一次。 中重度者必须于阴道镜下取活检,决定处理的方法。
2.原位癌 可行全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1~2cm的阴道壁。年轻患者可保留双侧卵巢。需保留生育功能者亦可酌情作宫颈锥形切除术,术后加强随访。

28 治疗 3.早期浸润癌 多行子宫次广泛切除术,手中如发现盆腔淋巴结肿大,应作活检,如有转移,须作广泛性子宫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
3.早期浸润癌 多行子宫次广泛切除术,手中如发现盆腔淋巴结肿大,应作活检,如有转移,须作广泛性子宫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 4.浸润癌 根据癌瘤的病理性质、临床分期,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以及患者的年龄、体质等采用手术、放疗或手术和放射联合治疗。化疗可作为晚期癌的姑息疗法。

29 治疗 (1).手术治疗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Ⅰb期及Ⅱa期患者,其中以Ⅰb期宫颈癌直径<3cm者疗效最佳。手术范围包括子宫、双侧附件、宫旁组织,主韧带、阴道上段、阴道旁组织及盆腔各组淋巴结。年轻患者可保留一侧卵巢。 (2).放射治疗 适用于Ⅰb期以后的各期管颈癌。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疗效较好。放射治疗可分为腔内放射和体外放射两种,可内外结合应用。

30 治疗 (3).手术和放射联和治疗 适用于浸润癌手术后位淋巴结转移者。
(3).手术和放射联和治疗 适用于浸润癌手术后位淋巴结转移者。 有人主张宫颈肿瘤>3cm者先行放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但接受放射后的组织供血不足,易引起严重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存活率未见提高。

31 治疗 (5)化疗 辅助治疗或为晚期及复发宫颈癌的姑息治疗。

32 预后与随访 目前世界宫颈癌治疗后总五年存活率为55.5%,其中Ⅰ期80.04%。Ⅱ期58.9%,Ⅲ期32.8%,Ⅳ期7.1%。
  目前世界宫颈癌治疗后总五年存活率为55.5%,其中Ⅰ期80.04%。Ⅱ期58.9%,Ⅲ期32.8%,Ⅳ期7.1%。   约半数的患者治疗后一年内复发,25%于第二年复发,5%于五年后复发。因此,患者于治疗后一年内应每月检查一次,第二年每2个月检查一次。以后每6个月检查一次。每次均应作血常规和胸透以及详细的盆腔检查及阴道涂片。


Download ppt "子宫颈癌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居首位 高发年龄40-60岁(近40年随着宫颈细胞学的普遍应用,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得死亡率明显下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