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专题四 现代话剧 了解:春柳社与中国话剧的诞生。话剧从“文明戏”到“爱美剧”的变化。欧阳予倩的话剧创作特点。田汉的话剧创作特点。丁西林的话剧创作特点。洪深的话剧创作特点。李健吾的话剧创作特点。夏衍的话剧创作特点。郭沫若与四十年代历史剧的创作特点。 重点掌握:曹禺话剧的创作特点。《雷雨》的诞生及其意义。曹禺话剧的发展与变化。曹禺话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专题四 现代话剧 了解:春柳社与中国话剧的诞生。话剧从“文明戏”到“爱美剧”的变化。欧阳予倩的话剧创作特点。田汉的话剧创作特点。丁西林的话剧创作特点。洪深的话剧创作特点。李健吾的话剧创作特点。夏衍的话剧创作特点。郭沫若与四十年代历史剧的创作特点。 重点掌握:曹禺话剧的创作特点。《雷雨》的诞生及其意义。曹禺话剧的发展与变化。曹禺话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四 现代话剧 了解:春柳社与中国话剧的诞生。话剧从“文明戏”到“爱美剧”的变化。欧阳予倩的话剧创作特点。田汉的话剧创作特点。丁西林的话剧创作特点。洪深的话剧创作特点。李健吾的话剧创作特点。夏衍的话剧创作特点。郭沫若与四十年代历史剧的创作特点。 重点掌握:曹禺话剧的创作特点。《雷雨》的诞生及其意义。曹禺话剧的发展与变化。曹禺话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一、中国话剧的诞生与成长 1904年,陈佩忍、柳亚子等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提出了“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唯一之目的”的戏剧改革思想。 1906年,春柳社成立,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序幕正式拉开。 1907年6月,春柳社演出了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这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新话剧改编剧本的创作、第一次完整的话剧演出。 1912年春,陈镜若及欧阳予倩、马绛士等在上海成立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 胡适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欧阳予倩的《泼妇》、白薇的《打出幽灵塔》、丁西林的《一只马蜂》等也明显受到易卜生的影响,塑造了一批张扬个性解放者的形象,呈现了五四话剧最初的现实主义特色。

3 洪深的《贫民惨剧》、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等则明显受到了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在题材上的影响。
1921年5月,“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在上海成立,并出版了中国现代第一个戏剧文学刊物《戏剧》。 洪深导演的《少奶奶的扇子》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部用完整的西方话剧导演体系来导演的话剧,剧本则是改编自王尔德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1929年11月,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上海艺术剧社,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 1930年,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之后又改组为以个人名义参加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成立的重要左翼文艺组织。 1928年底在湘鄂西根据地成立的战斗剧社是第一个红军剧团,1930年冬天成立的战士剧社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影响较大的部队剧社,1931年底成立的八一剧团则是苏区第一个正规剧团。

4 二、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的剧作 人们通常将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称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
欧阳予倩被称做“春柳社的台柱,民众剧社的主干,戏剧协社的灵魂,南国社的导师”。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一代盟主,还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 洪深最重要的话剧创作是《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和《青龙潭》),这是现代戏剧第一次全面反映农民的苦难和斗争的作品,其中又以《五奎桥》最为成功,可以说是他一生的代表作。

5 田汉早期的剧作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独特之处
A.田汉早期的剧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构建了“艺术家”和“漂泊者”两组形象系列。 B.田汉早期剧作中的“艺术家”大多是歌女、乐师、诗人、作家或学生、编辑、画家、演员,这既与作者熟悉的生活经历有关,更在于作者借助这些来倾注自己的理想,这些人物大都年轻、正直、善良,怀抱理想、热爱艺术、追求真诚的爱,但又孤独、受社会压迫,生活与爱情遭受磨难。 C.而另一类浪迹天涯的“漂泊者”,成为剧作探求人生的哲理与诗意的表现的载体,增添了作品感伤性的历史内涵和美学价值。

6 三 曹禺与中国话剧的成熟 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经巴金推荐于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这是五四以后出现的第一部多幕话剧创作剧本。 《雷雨》在锁闭式的结构中,主要描写了八个人物,即周朴园、侍萍、蘩漪、周萍、周冲、四凤、鲁大海与鲁贵。 《雷雨》中的侍萍、繁漪,《日出》中的陈白露,《北京人》中的愫芳、《原野》中的金子等一系列女性形象,都是心灵受到压抑、情感复杂的人物。 课外阅读:从繁漪和愫芳的比较看《雷雨》《北京人》的艺术风格

7 十分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注重写人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更善于塑造女性形象
视频:《雷雨》 《雷雨》的诞生及其意义(详见教材94-98页) 戏剧冲突强烈、人物具有典型意义 视频《雷雨》第二幕 曹禺话剧的创作特点:(详见教材98-100页) 题材选择上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十分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注重写人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更善于塑造女性形象 善于设计张力强大的戏剧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戏剧手段来安排情节。

8 曹禺话剧的发展与变化 采取锁闭式结构的《雷雨》,重视戏剧的集中性和动作性,努力在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中强化人物性格心理,太像戏了,人工痕迹较浓。 在《日出》中,曹禺已开始注意吸收契诃夫的戏剧风格,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也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全剧在陈白露的豪华饭店和“小东西”的低等妓院两种生活场景中展开,脉络看似松散,却将底层社会和豪奢世界的鲜明对比尽显眼前。 《北京人》的结构更加开放,作品更接近于契诃夫式的平淡人生的铺叙,事件的安排比《日出》更散,完全按照琐碎生活的本来面目结构情节,舞台完全成为生活横断的再现,生活就在其中自然地流动着,不时漾起涟漪,表现了契诃夫式的诗意与自然平淡的风格。 可见,曹禺戏剧风格从易卜生转向契诃夫,从《雷雨》典型的古典主义人“三一律”、封闭式结构到《日出》的开放式结构,从情节剧向情绪剧的转化,清晰地表明其在现实主义基调上越来越注重反映生活的原生态而减少雕琢追求过程。

9 曹禺话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剧作戏剧冲突尖锐复杂,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独特,富有典型意义;戏剧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和抒情性。 二、促进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曹禺以前,多数剧本主要以阅读欣赏为主。曹禺的《雷雨》、《日出》等剧作,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 三、促进了大型多幕戏剧的发展。曹禺以前,现代剧作多数为独幕剧和中型戏剧。《雷雨》等剧作,都是大型戏剧,演出时间2-3小时,剧情比较复杂,反映的生活内容更丰富广泛。《雷雨》、《日出》以后,现代大型戏剧创作多起来了。

10 丁西林、李健吾、夏衍、郭沫若的剧作 丁西林的剧作绝大多数是独幕剧,堪称中国20世纪独幕剧创作的圣手,同时也代表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喜剧创作的一个高峰。因《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压迫》是其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品,结构的精巧和语言的机智是丁西林喜剧最重要的特点。 李健吾在教书的同时以“刘西渭”为笔名进行文学批评,有较大影响。代表作品《这不过是春天》。 夏衍,原名沈端先,是继田汉、曹禺之后,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剧作家之一。《上海屋檐下》是夏衍的代表作,标志着他的话剧创作的成熟。 郭沫若以诗成名,而他在《女神》年代首创诗剧形式,成功写出《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等诗剧,显示了其在话剧创作上的潜力。《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借古喻今是郭沫若历史剧的重要特点,强烈而浓郁的诗情,是郭沫若历史剧又一特点。

11 简要说明夏衍剧作的契诃夫意味: A.夏衍的创作经历了从历史题材向现实题材转变,从英雄、传奇人物向平凡、普通人物转变的过程。
B.既贴近现实、具有鲜明政治倾向性的特点,又善于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中概括与把握时代本质,注重通过普通的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生活题材、生活事件来透视时代。 C.在戏剧矛盾的处理上,一般不采用外部冲突激烈的主要情节来结构戏剧,而是将人物安排在特定的环境与戏剧情境之中,采用散文式的结构展现人物,将矛盾冲突引向人物的内心。


Download ppt "专题四 现代话剧 了解:春柳社与中国话剧的诞生。话剧从“文明戏”到“爱美剧”的变化。欧阳予倩的话剧创作特点。田汉的话剧创作特点。丁西林的话剧创作特点。洪深的话剧创作特点。李健吾的话剧创作特点。夏衍的话剧创作特点。郭沫若与四十年代历史剧的创作特点。 重点掌握:曹禺话剧的创作特点。《雷雨》的诞生及其意义。曹禺话剧的发展与变化。曹禺话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