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阿拉伯剧变的原因与启示 主讲:刘振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阿拉伯剧变的原因与启示 主讲:刘振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阿拉伯剧变的原因与启示 主讲:刘振起

2 一、阿拉伯国家概况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有些国家虽非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但长期以来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联系,并加入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因此也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目前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22个,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3.39亿。

3 阿拉伯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地区,包括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等12个西亚国家;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及等6个北非国家;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非洲东部的吉布提和索马里以及印度洋西部岛国科摩罗。在政治地理概念上常和“中东”相提并论,但二者也有区别。

4 远东、中东、近东这几个政治地理概念是近代“欧洲中心论”的产物。 16、17世纪起,欧洲列强开始向东方进军,它们根据当时掌握的地理知识,按照离自己的远近,分别把东方不同的地区称为“远东”、“中东”、“近东”。中东指亚、非、欧三洲接合部的西亚北非国家和地区(包括以色列),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核心是巴以冲突。由于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居民属于阿拉伯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因此“中东”又常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相联系。

5 自然地理特征:高原为主 、气候干燥 、多荒漠半荒漠
政治 :现有7个君主制国家,其中沙特和阿曼实行君主专制,约旦、科威特、巴林、卡塔尔和摩洛哥实行君主立宪制。其余15个阿拉伯国家实行共和制,均为总统制,其中多数国家建立了领导社会政治生活的政党和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 经济 :阿拉伯国家均属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较慢,经济结构普遍比较单一,石油、天然气、旅游以及农牧业是主要经济支柱。石油也不是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有,只是少数阿拉伯国家才有(海湾6国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其中最高的卡塔尔人均GDP达7.59万美元,位列世界前列)。 文化 :伊斯兰文化

6 二、动荡的来龙去脉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世界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仅二战以来,就经历了五次中东战争、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近期又陷入30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动荡。 1、突尼斯“茉莉花革命”:29天改朝换代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的一名26岁青年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为找不到工作,不得不沿街售卖水果及蔬菜,不过他的这一行为因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而被禁止,因此还遭到执法人员的粗暴对待,为了表达自己的抗议,该青年选择了自焚。

7 布瓦吉吉于1月4日在医院去世,布瓦吉吉的自杀引燃了当地群众的愤怒,众多处境像布瓦吉吉一样的百姓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有所作为,并与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全国多处地区相继发生大规模社会骚乱。此后,抗议冲突持续扩大,最终迫使时任总统本·阿里执政垮台并于于2011年1月14日流亡沙特阿拉伯,结束23年来的统治。 本·阿里

8 2、埃及“倒穆运动” :18天政权倾覆 “茉莉花革命”很快波及到埃及,2011年1月25日起,埃及大批民众在全国多个城市举行抗议示威活动,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一些地区的抗议活动甚至演变成了血腥冲突。 2月11日,在历经民众18天抗议的压力之后,执政30年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最终宣布辞职,震动了整个世界。8月3日,穆巴拉克躺在病床上,在开罗首次出庭受审,被控贪腐、滥用职权以及镇压示威者等多项指控。 穆巴拉克

9 3、巴林动荡, 中东“多米诺骨牌”倒下 巴林国内人口不足50万,主要由阿拉伯人组成,70%的人口是什叶派,30%是逊尼派,但几乎所有权力都集中在占人口少数的逊尼派手中。两大派系在巴林形成了少数统治多数的局面。2011年2月以来,什叶派国民为了争取改善群众的医疗、住房条件,实现各阶层的平等而走上街头 ,更多巴林示威者遂将矛头由要求改善民生转向逊尼派支持的巴林王室,要求王室下台 。从要求改善民生到要求王室下台,席卷中东的“推翻执政者”改革浪潮结合巴林国情后,演变为一场少数派与多数派的斗争。动荡持续至今,2012年3月9日,巴林反对派在什叶派教士谢赫伊萨·卡西姆带领下,在首都麦纳麦附近举行示威和游行,这是一年来最大规模的示威,参加人数超过10万。

10 4、利比亚冲突:8个月颠覆42年江山 自2011年2月16号以来,利比亚班加西等地出现持续抗议活动。2月26号,联合国安理会就利比亚问题通过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禁止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和其家庭主要成员等人出国旅行,并冻结卡扎菲和相关人员的海外资产。进入3月,利比亚武装部队和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冲突持续进行。3月17号,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巴黎时间3月19日17时45分左右,法国战机在利比亚对卡扎菲军队的一部军车开火,对利比亚实施首次空中打击,这标志着多国军事干预利比亚开始

11 经过5个多月的激战,利比亚反对派8月22日凌晨表示,反对派武装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政权倒台,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捕后因伤重不治身亡。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迁至的黎波里

12 5、也门后萨利赫时代到来 受中东动荡冲击,也门2011年5月份以来也陷入政治危机,5月25日也门总统萨利赫拒绝签署解决该国政治危机的调解协议,该国局势迅速恶化,要求萨利赫下台的街头抗议活动已经演变成武装冲突。11月23日,萨利赫签署交权协议,结束33年的统治。 9月16日,反政府示威者在也门首都萨那集会游行 萨利赫

13 6、叙利亚混乱局势不断升级,苦苦支撑 受中东局势影响,2011年3月18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以南160公里外的德拉市居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很快蔓延至其他地区,该国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统治11年来首次遭到挑战。9月15日叙利亚反对派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宣布成立一个由140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组建临时政府 。2012年3月是叙利亚冲突爆发一周年,截至目前,已经导致超过8000人死亡;3万人成为难民逃往他国避祸。 3天以来造成至少164人死亡。 叙利亚反对派全国委员会宣布成员名单

14 9月9日,埃及示威者在开罗的以色列使馆前试图毁坏使馆外墙
9月7日,在埃及开罗,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躺在担架上被送入法庭。

15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在前往寻找卡扎菲的路上

16 三、动荡的原因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1963年提出的著名的”蝴蝶效应”。没有任何人料到,一名26岁青年的个人悲剧,揭开了新世纪中东第二个十年剧烈动荡的序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面对西亚北非这场几乎波及所有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动荡,各界十分关心其根源到底是什么。有意思的是,迄今为止,不同学者给出的答案不完全相同。------多种因素促成,内部原因为主(政治经济根源)

17 危机源自内力而非外力,诉求始于民生而非民主,症结在于整个社会系统需要改版升级而非简单修补。概而言之:经济凋敝,民生艰难,政治僵化,权力腐败,社会发展失去动力。

18 (一)经济根源 :经济凋敝,民生艰难 1、被经济全球化边缘化
从全球范围看,西亚北非地区动荡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地缘政治大洗牌过程中发生的一次“板块震动”。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和世界形势发展的潮流,开始由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引领,这些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实现了经济结构战略转型,从工业化跨入了信息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抓住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高科技产业转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转移等几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19 而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也门、阿尔及利亚、约旦、摩洛哥等资源相对匮乏的阿拉伯国家明显被经济全球化边缘化,即使沙特阿拉伯、利比亚、苏丹、巴林等一些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也仅维持资源型经济结构,没有其他具竞争力的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低端,属依附型经济,经济结构的支撑力和免疫力都很差。经济全球化让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经济全球化进程又总是充满矛盾、冲突以至二律背反。中东地区历来是大国角力的重点区域,多年来这一地区相对稳定,没有大的动荡,是基于大国角力形成的“易碎均势”。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新兴市场经济体整体振兴,正在显著改变世界格局,必然会打破中东地区的“易碎均势”,动荡在所难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滚滚潮流,真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目前就多米诺骨牌式的西亚北非地区动荡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大中东地区由此进入了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大动荡、大洗牌的新的历史时期。

20 2、分配不公导致贫富悬殊 国家经济保持了一定增长,但贫富严重分化,大多数普通民众分享不到经济发展成果,埃及算个典型。据专家估测,穆巴拉克家族身价可能达435亿英镑(大体相当于埃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他的两个儿子在美国和英国大都市的黄金地段都购置了豪华房产。埃及社会学家阿明指出,埃及全国人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富人集团,他们占20%的人口,却拥有55%的社会财富,这些人或从政或经商,他们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第二个层次是中产阶级,他们也大体占20%的人口,占有27%的社会财富。第三个层次是穷人,他们占60%的人口,却仅拥有18%的社会财富。

21 据统计,一个埃及家庭月均生活支出起码需要400埃镑(约合人民币850元)。在穷人阶层中,政府下层公务人员占了相当大比重。具有大学学历的下层公务人员月收入130埃镑,其他大量的公务员月收入仅有80~120埃镑。有数据显示,也门的贫富差距也已经到了足以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约占也门人口10%的富有阶层控制了34%的国民收入,其消费总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25.5%,而10%的赤贫阶层消费仅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5%,2010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33位,在阿拉伯国家中仅排在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之后。

22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拥有3亿人口的阿拉伯世界,至少有730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突尼斯的示威者表达的最初口号就是“要面包”“要黄油”,埃及的街头抗议最初被称为“大饼革命”。

23 3、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 长期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一直是世界上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据阿拉伯国家劳动力大会数据,阿拉伯国家目前有1700万人失业,失业率超过15%,一些阿拉伯穷国的失业率一般都在30%~40%,甚至更高。从打开地区动荡缺口的突尼斯看,其官方失业率过去10年一直维持在两位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真实失业率可能远远不止官方公布的15%。突尼斯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失业率已经超过20%,15~29岁年轻人失业率可能超过30%。据英国媒体报道,突尼斯年轻人失业率实际达到了惊人的52%。

24 埃及过去30年人口翻了两番,由2000万激增至8400万,三分之一的人口年龄不超过14岁,一半人口年龄在24岁以下,满足埃及人的就业要求甚至需要创造比人口是其3.6倍的美国还要多的新增就业机会。显然,埃及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不具备这样的潜力。在埃及20-24年龄段失业率为51%,25-29年龄段失业率为22%.也门政府2008年公布的失业率为35%,青年人的文盲率高达42%,此后再没有公布过这些统计数据。就连富甲天下的沙特20-29段失业率也高达30%.

25 (二)、政治根源:政治僵化,权力腐败 1、政治体制的僵化,适应能力完全丧失。
现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政治上极端僵化的群体就是阿拉伯国家,22个国家政治上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强人长期把持政权,穆巴拉克执政30年,也门总统萨利赫33年,卡扎菲42年,本·阿里执政23年,他们都安排子女子承父业,穆巴拉克要将权力传给他的儿子贾迈勒,卡扎菲要将权力传给他的儿子赛义夫,从而导致家族统治;另一类是君主世袭政权,在沙特,国王家族就是沙特家族,上世纪50年代,沙特老国王去世,王位就在第二代兄弟之间传承,按长幼顺序,现任国王阿卜杜拉已经87岁,他后面有20多位兄弟等着结班,年纪最小的也70多了,典型的家族统治。这种政权模式弊端严重,导致高压统治,任人唯亲,对社会变化对熟视无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各种矛盾催生出的新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力量 与传统统治势力矛盾激化。

26 这些政治强人在带领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提升国家地位等方面发挥过历史作用,进而成为国父般的精神和世俗领袖,但由于长期执政,形成了权力垄断,把岗位坐穿甚至把江山坐瘫,与家族统治一样,导致政治僵化,使得大量的社会精英无缘参与社会管理,造成国家政治生态的单一化,脆弱化,这种内务监督,外无制衡的政治体制,也加剧了统治集团的腐朽,

27 2、贪污腐败 严重,引发社会不满 穆巴拉克倒台后,埃及军方控制了他的三个亲信,埃及前旅游部长、住房部长、内政部长,初步查明三人的身家都在20亿美元以上。卡扎菲究竟有多少钱?没有人能够说清,最夸张的一个说法是由利比亚反对派估算出的,称卡扎菲的财产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此前美国官员曾经表示,卡扎菲及其4个子女在美国境内至少就有300亿美元的资产,另外英国大约有200亿美元,意大利有60亿欧元,瑞典和瑞士则分别有16亿美元和9.2亿美元,数百亿资产被冻结。本·阿里自己设立家族企业,大量的侵吞国有资产,他第一夫人自己掌控着这个企业,几乎要垄断了突尼斯的经济命脉,他第一夫人和他女婿控制的企业向国有银行借钱长期不还,把国有银行逼到了濒临倒闭的状态,本·阿里家族是突尼斯最大德黑社会,有报道称本·阿里出逃时带走的黄金达1.5吨,

28 (三)、西方势力的介入 丰富的油气资源始终吸引着西方列强贪婪的眼球。中东地区因处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而独享重要战略地位,因富集石油和天然气成为大国争夺谋霸之地。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统计,苏伊士运河和苏麦德管线日均运输原油和石油产品310万桶,全球1/4~1/5的液化天然气也由此地运出。据欧佩克评估,苏伊士运河如果被切断,油轮绕行6000公里(12天航程),油价瞬间就会超过200美元/桶。法英美等列强空袭利比亚,可以说各怀鬼胎,但有一条是共同的,他们都希望利用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在战场上处于下风的局面,向其提供支持,为反对派一旦上台后在这个国家谋取更大石油利益埋下伏笔。据欧佩克数据,利比亚石油探明储量415亿桶,居非洲国家之首。局势动荡之前,利比亚日产原油160万桶,居世界第十七位;利比亚高品位轻质原油在世界石油市场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受欧洲国家青睐,日出口120万桶原油的85%运到了欧洲。

29 四、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一)对我国的影响
2月26日,中铁十一局五公司组织员工撤离利比亚铁路项目工地,分乘数十辆工程车,组成车队前往利比亚米苏拉塔港。

30 1、中国经济利益受损 中东北非局势不稳,中国企业在利比亚多个项目遭到袭击,人员受伤,财产受损。比如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有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在利比亚有4万多中国员工,战乱一起,项目进展大受影响,设备等资产受到巨大损失。同时我国在也门、阿尔及利亚也有一些项目,经济利益受损。 2、威胁到能源供应 此次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局势动荡加大了油价的波动。

31 随着危机扩散到主要石油输出国,将进一步推高油价,这或为全球脆弱的经济复苏带来新的不可预知的冲击,而中国从北非中东进口原油占进口总量的77%。这对中国经济以及能源安全的影响不容小视。中东北非两地政局的动荡会严重威胁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 3、国内外敌对势力乘机做文章,欲使中国发生动荡 自中东动荡以来,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也学习突尼斯、埃及的做法,在网上煽动非法聚集,蓄谋造成中国局势动荡。西方媒体也是

32 (二)对中国的启示 别有用心,经常出现“茉莉花在中国”、“茉莉花开遍中国”的文章和报道,显然不怀好意。
1、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吃饭问题”解决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人民群众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解决好人民关注的就业、分配、医疗等民生问题。

33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曾经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前一句说的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原则,后一句说的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从现代经济的角度理解,孔子所说的“均”不应该是平均分配,而是根据要素边际贡献程度对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两千年前的圣人智慧再一次在今天闪光。

34 宏观 微观 收入分配领域 两类结构性问题 两个“比重偏低” 两个“收入差距扩大”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居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农村地区农民 收入差距扩大

35 分配不公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公认的国际警戒线。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36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 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在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
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 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37 我国城市人口中的20%富人拥有金融资金的66. 4%,而20%的穷人仅拥有金融资产的1
我国城市人口中的20%富人拥有金融资金的66.4%,而20%的穷人仅拥有金融资产的1.3%。2007年,我国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6元-1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为2841万。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截至200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尚有4007万人。

38 就业问题 我国农村有超过1.5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非农业中就业,城镇每年还有1500万以上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因此,增加就业是关系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由于集中力量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大企业,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大量占用耕地,每年增加成千上万失地农民。近几年我国每年建设占用耕地250万亩到300万亩,如果按人均一亩地摊算,就意味着每年大致有250万到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所谓“失地农民”有相当数量的增加,这对于缩小城乡和贫富差别、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

39 9亿 中国 6亿 看就业率? 中国是全世界 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 加拿大 16—65岁 劳动年龄人口 意大利 法 国 总人口 德 国 英 国
法 国 总人口 德 国 英 国 日 本 美 国 中国每年新增就业:1200万

40 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2011年我国GDP已经超过47.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新中国建国初期不足1%,上升到2011年的10%。30年间GDP年均增长9.8%,较之世界经济平均增速3.0%快3倍多。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41 地区间、行业间和城乡间的差距逐渐扩大,主要由政府扮演的二次分配角色还有待加强。
胡鞍钢“四个世界划分:深圳、上海是第一世界,已达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占总人口的2.2%;沿海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等是第二世界,已达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占总人口21.8%;东北、华北、中部等地区是第三世界,是世界中下层次收入水平,占总人口26%;第四世界是中西部,相当于世界低收入水平,占总人口50%。” 胡鞍钢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2 地区发展差距拉大。 到2006年,中国东部与西部差距从30年前的1.5倍扩大到2.5倍。 2011年全国已有17个省份的GDP过了一万亿元,广东GDP达到5.3亿元人民币,而西藏只有626亿元。 贵州的人均GDP只有1.1万元,是全国最低的省份,上海已达到9.3万元左右,相差约9倍。

43  2、充分发扬民主,严厉惩治腐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当然,民主和自由都是相对的,这就需要政府提高管理的艺术。我们既要有效管理,又要进行疏导。引导社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3、重视思想文化建设。  加强对人民特别是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培育四有人才,打牢人们的思想防线。

44 “国无良政” 是根源 坚定信心、排除干扰、维护稳定、推进发展 人心思安,人心思稳,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Download ppt "阿拉伯剧变的原因与启示 主讲:刘振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