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培力社區永續發展 100年8月翁文蒂於南埔研習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培力社區永續發展 100年8月翁文蒂於南埔研習中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培力社區永續發展 100年8月翁文蒂於南埔研習中心

2 題 綱 21世紀社會發展的新思潮 社區發展之定義與核心價值 社區發展遭遇之困境 近年社區發展重點計畫 1996年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題 綱 21世紀社會發展的新思潮 社區發展之定義與核心價值 社區發展遭遇之困境 近年社區發展重點計畫 1996年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2002年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 2005年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推動方案 2005年推動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 2005年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 社區發展之首要任務—社區充權(培力) 案例介紹

3 21世紀社會發展的新思潮 由國家主義轉移至社群主義 由管理主義轉移至服務主義 由專家主義轉移至公民參與 由經濟效益轉移至社會公義

4 1.由國家主義轉移至社群主義 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決策權多掌握在少數菁英份子手中,易使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偏離民眾的需求,引發民怨叢生。 為建構賦有公平正義的社會,提昇社區參與和公共意識是必要途徑,各個公共事務宜由社區本自發性、自主性的參與,透過居民的學習和討論,得到共識與創見,付諸執行即可事半功倍。

5 2.由管理主義轉移至服務主義 以往政府多扮演「領導者」、「管理者」、「支配者」的角色,易患閉門造車、脫離社會現實之弊,今後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宜朝向「支援者」和「服務者」的角色發展。 政府初期的角色重點是提供足夠的誘因和訂定示範計畫,致力於理念的推廣、經驗的交流、專業技術的支援、社造人才的培育、建立資源共享機制。

6 2.由管理主義轉移至服務主義 面對WTO、全球化等新的挑戰,執政者必須揚棄萬能的想法,並儘快讓出民間可參與之公共事務的空間,及釋放未能有效運用的資源,讓社會組織學習自負責任。 為避免政府的良法美意,無法得到社會大眾及多數公僕的了解和全心全力的支持,亦即宜採由下而上、由外而內的公民參與方法,廣納民意以達眾志成城之功。

7 3.由專家主義轉移至公民參與 工業化社會為追求效率,專業分工愈趨精密,因為專業分工可以快速累積知識、技術,使生產更有效率,容易造成專業人員見樹不見林。 專業知識是一個簡單的、間接的、整理過的、可傳遞的及可以累積的知識,但有它的侷限性,通常解決了一個問題,創造了更多的問題。 日常生活的經驗無法由書面閱讀或口耳相傳來取得,而是來自直接的經驗。

8 3.由專家主義轉移至公民參與 專業菁英應拋開狹隘的一己之見,放下身段,以更寬廣的視野,與社區居民學習、溝通、合作,在最短時間內深入瞭解、參與行政實務,並將專業與行政融合。 身為公民社會成員的社會大眾不宜以消極的旁觀者自居,而應要有足夠的敏感度,發展組織、投注力量、培養技巧,以補足小政府以及政府組織轉變中所空出來的位置與功能。

9 4.由經濟效益轉移至社會公義 資本主義社會以「利潤中心」為導向,過度追求經濟發展的結果,對生態環境等資源就會以「掠奪式」的方法開採,嚴重破壞環境、景觀和生態平衡。 都市化、工業化亦使得城鄉發展失衡、家庭結構改變、人群關係解構, 造成鄉村人口嚴重外流,許多傳統具有特殊意義的社會價值,如社會互助、互信、分工合作、勤勞節儉、與大地和諧共處的文化等價值遭到瓦解。

10 4.由經濟效益轉移至社會公義 新公共行政學派學者強調「責任、機會、公道與參與」等價值觀,就是要扭轉資本主義社會所標榜的「效率」與「競爭」的偏差價值觀。 市民社會的重點不在創造物品與服務,而是在創造社會資本,此一社會資本的內涵就是人與人間之互助、互信與合作的關係,其有助於提昇經濟成長與民主社會的健全發展。 如何凝聚社區意識,建立「生命共同體」、「生活共同體」的理念,以重塑地方認同感,並培養相互包容、尊重的態度,是21世紀的首要使命。

11 社區發展定義--聯合國 指人民與政府協同改善社區經濟、社會及文化,將社區與國家結合生活共同體,使國家能進步。 人民稟持自動自發之精神。
政府激發人民自覺、自動、自助、互助之精神。 人民為主、政府為輔。

12 社區發展定義--社區發展工作綱要 是社區居民基於共同需要,循自動與互助精神,配合政府行政支援、技術指導,有效運用各種資源,從事綜合建設,以改善社區居民生活品質。

13 社區發展之核心價值 以人為本 公義 學習 參與 包容 尊重 創新 共同承載

14 社區發展遭遇之困境 全球化效應使弱勢社區面臨崩解 社群關係日趨疏離 社區缺乏獨立自主運作的素養 社區派系傾軋 政府部門間欠缺整合協調機制
社區專業人才不足 社區組織法源「社區發展工作綱要」法律位階甚低 地方制度法對地方自治的團體,只下放到鄉鎮市的層級,並沒有擴及基層社區

15 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法令依據欠缺 地方制度法第14條: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為地方自治團體,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
該法第25條規定: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制定自治法規。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自治條例 。 2003年12月31日發布之「公民投票法」第2條規定,地方性公民投票適用事項僅包括:地方自治法規之複決、地方自治法規立法原則之創制,以及地方自治事項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等三大項。

16 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法令依據欠缺 由於前開法令所稱之地方自治團體並未涵蓋鄉鎮層級以下基層組織,故社區居民未具公共事務提案權、參與權及決策權,攸關基層公共事務必需循間接民主行政體制運作,方可實施,然依目前臺灣基層派系林立,政治恩怨盤根錯節,派系利益凌駕公共利益,使得許多與民眾切身相關之公共需求及利益被嚴重忽視及剝削,民怨四起。

17 經營大臺灣,從社區建設著手—李登輝1995年 40年來,台灣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各領域的轉型,社會發生相當大的變化,既有社區發展政策已不符客觀環境之需求,而且社區組織主要的法源「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係屬行政命令,法律位階甚低,功能不彰。 為了要重組社區,喚起社區意識,動員社區的內外資源,來共同營造一個人親、土親與文化親的家園,李登輝於1995年在「關懷社區,促進祥和」巡迴演講中,以「經營大臺灣,從社區建設著手」為題,強調「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須從社區入手」。

18 1996年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實施要點推動原則 福利需求優先化 福利規劃整體化 福利資源效率化 福利參與普及化 福利工作團隊化

19 1996年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臺北市文山區 臺北縣三重市 內政部實驗社區(1998年) 宜蘭縣蘇澳鎮 彰化縣鹿港鎮 臺南市安平區
高雄縣鳳山市 內政部實驗社區(1999~2000年) 臺北縣三重市 高雄市小港區 臺中縣潭子鄉 彰化縣秀水鄉 金門縣

20 1996年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前臺灣省政府社會處實驗社區(1998年) 新竹縣私立天主教光華啟能發展中心 苗栗縣私立新苗智能發展中心
南投埔里鎮蜈蜙社區 臺中縣霧峰鄉萬峰社區 宜蘭縣宜蘭市梅洲社區

21 1996年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 社會福利社區化理念 in the community – 在社區獲得照顧 by the community – 由社區予以照顧 for the community – 社區生活共同體

22 1996年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檢討分析 由上而下 v s. 由下而上 培力社區 v s. 主導社區 社區自主 v s. 政府自主 夥伴關係 v s. 隸屬關係 曇花一現 v s. 永續發展

23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年5月) 包括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國際創新研發基地計畫、產業高值化計畫、觀光客倍增計畫、數位台灣計畫、營運總部計畫、全島運輸骨幹整建計畫、水與綠建設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計10大重點投資計畫。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強調「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的目標,並重視提升人力素質、建設優質生活環境、對在地文化的認同。

24 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2005年4月) 以產業發展等六大面向作為社區評量指標,同時整合政府目前相關部會既有計畫資源,分期分階段予以輔導,協助其發展。 社福醫療 社區 治安 產業發展 總體營造 環保生態 人文教育 環境景觀

25 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目標 (一)推動全面性的社區改造運動,透過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保生態、環境景觀等六大面向的全面提升,打造一個安居樂業的「健康社區」。 (二)建立自主運作且永續經營之社區營造模式,強調貼近社區居民生活、在地人提供在地服務、創造在地就業機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三)強化民眾主動參與公共事務之意識,建立由下而上提案機制,厚植族群互信基礎,擴大草根參與層面,營造一個「永續成長、成果共享、責任分擔」的社會環境,讓社區健康發展,台灣安定成長。

26 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推動架構 社區組織/社團 社區自主提案 發展六大面向 產業發展 社福醫療 社區治安 人文教育 環保生態 環境景觀
國中小學 作為社造理念推廣及教育基地 各縣市政府 中央部會 行政院台灣健康 社區六星計畫 推動委員會 成立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統合各局室行政資源及協調工作 依照縣市及社區特色,進行藍圖規劃及優先重點提案,逐年發展 成立社區營造中心,輔導社區自我診斷及自主提案。 二、個別性業務(執行機關): 一、統籌性業務(幕僚機關): 依計畫屬性成立輔導體系,進行專業諮詢及專家派遣工作。 具體推動各項施政計畫,並配合各面向需求研提新興計畫。 檢討調整現有施政計畫內容,落實以社區為主體之推動模式 進行全國社區普查工作,並辦理示範案例之觀摩評比工作。 規劃辦理整體計畫文宣工作,以及社區營造人才培育工作。 三、追蹤檢討本計畫目標、策略與措施之推動進度及績效。 整合相關機關資源,促進跨部會合作,並發揮綜合效能。 協調、審議本計畫重大策略及措施。

27 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提案機制 自我診斷 1.社區資源調查︰社區資源及特色。 2.凝聚共識︰社區會議。
3.規劃發展願景及藍圖︰設定發展步驟及優先辦 理項目。 研提計畫申請政府補助,推動各項社區發展工作,或是透過社區公約、社區建議等形式。 參與政府公共政策之研擬或決策過程,以落實民主自治之精神。

28 社區自我診斷 社區自主提案 社區發展協會 村里辦公室 在地文化促進會 各類型社區組織 .辦理各類社區資源調查工作,認識自己社區。
.召開社區會議,透過討論發掘議題,進行社區自我診斷,建立內部基礎共識。 .依據社區資源及特色,規劃發展願景及藍圖。 .設定發展步驟及優先辦理之工作項目,研提相關計畫申請政府補助,逐年逐步推動。 .動員社區居民參與各項計畫之規劃討論及施作執行,培養社區意識及共榮感。 .累積計畫成效及執行經驗,培養社區人才,創造在地化就業機會。 訂定社區公約、社區建議或社區憲章等,參與政府公共政策之研議或決策過程。 配合社區各面向之發展需求,研擬計畫書,向地方或中央政府申請經費補助,推動各類社區發展工作。 社區自我診斷 社區自主提案

29 社區營造的重要內涵 鼓勵居民參與 培養社區領導人才 重視人才培訓 自發精神的培養 扶植在地組織(建立青年與婦女組織) 尊重居民需求
擬定多目標計畫 支持社區自助計畫 整合上位計畫

30 社區發展工作--政府的角色 政府與社區是夥伴關係
為了讓社區逐漸具有自我營造的能力,政府必須尊重社區主體,花時間進入社區了解與學習,與社區居民並肩面對困難,成為社區的「夥伴」 。 政府的角色 是支援者、陪伴者,但卻不以分配者的角色介入或干預,也不替社區決定他們該走的路,但必需與民間專業團隊從旁協助社區發展自己的社區組織,培訓社區幹部、義工,建立民主參與機制,建構社區願景,規劃社區公共事務,最後發動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執行公共事務。

31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推動背景 94.5 人口老化日益嚴重 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指出,至民國93年12月止,老年人口為215萬475人,佔總人口的9.48%。 至民國98年6月止,老年人口為242萬6,251人,佔總人口的10.52%。 行政院經建會推估,至民國115年左右老年人口將達總人口的20%。

32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推動背景 94.5 93年底人口老化指數為49.02%,老年人口依賴比為13.31%。 98年6月底人口老化指數為63.1%,老年人口依賴比為14.44%,分別較93年增加14.08及1.13個百分點。 人口老化指數:65歲以上人口數除以0至14歲以下人口數乘以100 。老年人口依賴比:65歲以上人口數除以15至64歲人口數乘以100 。

33 人口快速老化 台灣地區因醫療衛生進步,平均壽命延長及出生率下降,老人的人數和比例呈現顯著成長,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82年老年人口開始超過7% (149萬人) ,至97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為239萬餘人,占全國人口已超過10%,估計至117年老年人口所占比率將達22.5%(536萬人) 。 年別 65歲以上人口 65-74歲人口 75歲以上人口 人數 (萬人) 占總人口(%) 占65歲以上人口(%) 97 239.7 10.4 136.5 57.0 103.2 43.1 107 348.0 14.7 202.8 58.3 145.2 41.7 117 536.1 22.5 314.7 58.7 221.5 41.3 145 761.6 37.5 306.9 40.3 454.7 59.7 第一是目前台灣正如同其他國家一樣,面臨人口快速老化問題。97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10%,估計約20年後此一比例及倍增為22.5%。此外,老老人比例增加幅度亦是相當大的。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中華民國台灣97至145年人口推計,97年9月。 註:本表內數據為中推計

34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推動背景 老人服福利服務資源不足及不均 各縣市所成立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1縣市僅設置1處。
老人文康活動中心原則以鄉鎮市為單位,然至93年底,無文康活動中心的鄉鎮仍有88個(佔總鄉鎮數之24%)。 另鄉鎮市中無居家服務據點的有244個(佔總鄉鎮數之66%)。 其他如緊急救援通報服務系統、中低老人住宅設施補助、營養餐飲服務等可協助老人在社區自主生活之方案,提供據點普及性不足,民眾使用之可近性不夠,並有福利資源分佈不平均現象。

35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推動背景 在機構收容部分,依內政部統計,至93年底僅有3萬251位老人住在安養護機構,顯見多數老人選擇留在社區中接受照顧。 社區的照顧問題已迫在眉睫,除公部門所提供之正式資源外,開發非正式的社會資源更可強化社區照顧的能力。

36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推動背景 以社區營造及社區自主參與為基本精神:
鼓勵民間團體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在地的初級預防照護服務,再依需要連結各級政府所推動社區照顧、機構照顧及居家服務等各項照顧措施,以建置失能老人連續性之長期照顧服務。 可及性即可近性福利服務: 對於位處偏遠福利資源缺乏的社區,可經由人力培訓進而設置據點提供服務,以縮短城鄉差距;至於原已具有辦理照顧服務基礎的單位,可經擴充服務項目成為據點。

37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 —計畫目標 由在地人提供在地服務,建立社區自主運作模式,以貼近居民生活需求,營造永續成長、健康的社區環境。
以長期照顧社區營造之基本精神,分3年設置2,000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老人社區化之預防照護(至98年8月計設置1,590處)。 結合照顧管理中心等相關福利資源,提供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餐飲服務、健康促進等多元服務,建立連續性之照顧體系。

38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 —運作模式 鼓勵社區自主提案申請設置據點,結合當地人力、物力及相關資源,進行社區需求調查,提供在地老人預防照護服務。 輔導現行辦理老人社區照顧服務之相關團體,在既有的基礎上,擴充服務項目至3項以上,設置據點提供服務。 由地方政府針對位處偏遠或資源缺乏之社區,透過社區照顧服務人力培訓過程,增進其社區組織能力,進而設置據點提供服務。

39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服務內容 每一關懷據點應至少具備下述3項服務項目之功能: 關懷訪視 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 餐飲服務 健康促進活動

40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相關照顧服務資源關係圖

41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補助項目及標準
補助民間團體 開辦費:最高補助新台幣10萬元,如文康休閒設備、健康器材等,以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所需設施設備為主。 業務費:每月最高補助新台幣1萬元,如水電、書報雜誌、瓦斯費、文具耗材、茶水、文宣印刷費、活動講師費、器材維護費等,以補助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經常性支出為主。 志工相關費用:如志工保險費、志工誤餐費、志工交通費(限外勤服務)。尚未接受志工基礎及特殊訓練並領取紀錄冊者,請配合當地社會局規劃辦理。

42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 --補助項目及標準
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 督導費:補助地方政府督導費用,每1據點每月督導費為新台幣3,000元,協助行政事務、服務輸送、人力培訓、方案規劃、推動與評估等事宜。 人力培訓:志工相關費用、志工訓練及社區人力培訓等。社區或團體幹部組訓:知性講座、研討會、研習訓練等。

43 直轄市、縣(市)政府規劃設置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評估
一、基本資料調查 包括總人口數、老人人口數、失能老人數、獨居老人數及其比例等;及鄉(鎮)數、村(里)數。 老人失能人口數部分,若未做普查者請以9.7%之失能比推估之。

44 直轄市、縣(市)政府規劃設置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評估
二、轄內照顧服務資源及服務區域分佈情形分析 轄內民間團體數量及其區域分佈 轄內老人活動空間數量及分佈情形 預防照顧服務提供情形及分佈情形 三、規劃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數量 請就區域內福利資源供需情形,分析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需求,並規劃輔導團體設置據點之期程。

45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永續發展的元素 為了讓參與關懷據點設置之民間團體可以逐步發展自給自足的能力,內政部在開辦前3年補助開辦費(最高補助新台幣10萬元)、業務費(每月最高補助新台幣1萬元)、志工保險費、志工誤餐費、志工交通費(限外勤服務)及志工或社區人力培訓費用。 藉由對服務使用者酌收部分服務費用或材料費用等作法,逐步規劃關懷據點之財務管理機制,以期在內政部3年階段性補助後,能自給自足,永續提供社區老人照顧服務。

46 2005年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理論基礎 --社區系統動力理論
社區居民→社區團體→社區→社會 奈米系統→微系統→次系統→大系統 任何一個部位發生變化,都將引發整個系統內各部位變動。 感動→心動→行動。 尋找最佳切入點,導引整體系統的面提昇。

47 2005年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核心價值 團隊 整合 創新 效益 願景 永續 回饋

48 2005年推動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 補助對象:立案之社區發展協會。 補助原則: 1.每直轄市、縣(市)限提一案。
2.配合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福利社區化政策白皮書或施政計畫,由鄉(鎮、市、區)公所整合社區發展協會推動,提報直轄市、縣(市)政府核轉本部,研提具有創新、跨社區(至少五個社區)、跨局處(至少二個單位)或延續性(期程以三年為限)之計畫。 3.經直轄市、縣(市)政府社區營造相關推動小組審核評估符合福利社區化精神與願景;且能建立社區自主、互助合作機制,並定有具體回饋管理規定,使社區能永續發展者。

49 2005年推動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 4.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於三月底前(自九十九年度起為前一年十月底前)輔導一社區提出申請計畫,並檢附相關證明文件(白皮書或施政計畫書、推動小組審議紀錄)。 5.申請計畫書內應載明當地社區特性、資源狀況、服務對象、服務內容、與現有服務體系分工狀況與網絡聯結情形、專業輔導團隊架構、計畫預期效益與計畫評估指標。

50 2005年推動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 補助項目及標準: 1.每案最高補助新臺幣150萬元。
2.專業服務費每案限補助一人,其聘任須經直轄市、縣(市)政府核備;延續性計畫,該員服務費,本部逐年降低補助額度10%,第4年起即不予補助。 3.各項目補助標準依本部各相關福利別補助項目及標準核給。

51 旗艦計畫補助單位一覽表 受補助單位 計畫名稱 社區總數 彰化縣埤頭鄉豐社區發展協會(計畫已結束) 五村結社協建社區福利家園 94年:5村
受補助單位 計畫名稱 社區總數 彰化縣埤頭鄉豐社區發展協會(計畫已結束) 五村結社協建社區福利家園 94年:5村 豐崙、永豐、新庄、庄內、竹圍 95年:6村 豐崙、永豐、新庄、庄內、竹圍、合興 96年:9村 合興、豐崙、永豐、崙腳、新庄、元埔、芙朝、庄內、竹圍 高雄縣大樹鄉溪埔社區發展協會(計畫已結束) 用愛編織社區關懷網 94年:7 溪埔、大樹、檨腳、興田、統嶺、竹寮、久堂 95、96年:9 溪埔、大樹、檨腳、興田、統嶺、竹寮、久堂、永安、龍目 屏東縣屏東市歸來社區發展協會(計畫已結束) 平安幸福站建置計畫 94、95、96年:9 歸來、瑞光、頂柳、新興、玉成、新生、大湖、龍華、大洲 嘉義縣民雄鄉西昌社區發展協會(計畫已結束) 在『嘉』安老,打造老人的快樂天堂 95年:6 西昌、三興、福興、北斗、金興、秀林 96、97年:8 西昌、三興、福興、北斗、金興、秀林、文隆、東榮 台北市北投區吉慶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結盟營造福祉健康網絡─臺北市北投區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 97、98年:10 北投區大同、振華、榮光、福興、義理、吉慶、東華等社區發展協會、關渡社區關懷站、永明里辦公處、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52 旗艦計畫補助單位一覽表 受補助單位 計畫名稱 社區總數 高雄市三民區高泰社區發展協會 (98年改由民享社區發展協會主辦)
序號 受補助單位 計畫名稱 社區總數 高雄市三民區高泰社區發展協會 (98年改由民享社區發展協會主辦) 後驛有愛‧幸福三民─建構後驛地區愛的關懷網絡計畫 97年:6 三民區高泰、民享、達仁、德行、德東等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平安協會(由高泰社區為主辦單位) 98年:6 三民區高泰、民享、達仁、德行、德東等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平安協會(由民享社區為主辦單位) 台南市北區大港社區發展協會 讓愛飛翔、厝邊頭尾親ㄟ圓夢計畫 97、98年:7 北區.勝安.小康.正覺.公園.大港.成功等社區發展協會 南投縣集集鎮吳厝社區發展協會(98年予以保留) 永吉851‧幸福車頭計畫 97年:9 集集鎮吳厝社區發展協會、玉映、八張、永昌、集集社區發展協會、集集國小、集集鎮衛生所、文化所、大葉大學 高雄縣湖內鄉文賢社區發展協會(98年自行放棄) 群起飛揚、幸福啟航高雄縣湖內鄉97年營造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 97年:9 文賢、劉家、田尾、葉厝、湖東、海埔、忠興、大湖、湖內愛村促進會 10 桃園縣觀音鄉保生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關懷網老手帶新手福利向前走計畫 98年:5 觀音鄉保聲、富源、樹林、新坡、廣福等社區發展協會 11 嘉義縣竹崎鄉紫雲社區發展協會 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一代『嘉』人─『竹』夢踏實─『崎』步走計畫」 竹崎鄉紫雲、鹿滿、文峰、獅埜、復金等社區發展協會

53 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提案缺失 社區資源調查方面︰ 1.未進行社區人文、生態、經濟、地理等社區資源及特色調查。 2.未建立福利需求人口(如老人、婦女、兒童、身障等)基本資料。 3.未建立社區團隊SWOT分析等相關資料。

54 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提案缺失 資源整合運用方面 1.未建構社區團隊會報之運作架構及方式,以凝聚團隊共識,規劃發展願景及藍圖,並設定發展步驟及優先辦理項目。 2.僅辦理數次協調會議即提報計畫,團隊共識度與整合度不足。 3.鄉鎮公所與縣市政府未設跨局處組織,以作為輔導整合資源平臺。

55 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提案缺失 培力機制方面 1.公部門未建構整合、培力機制。 2.社區團隊欠缺學習平臺,以凝聚共識並建構永續發展願景。 3.研提旗艦計畫(具體福利服務方案)前,建議由縣政府、公所研提培力方案,藉以建立參與社區間之共識,以利後續執行。

56 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提案缺失 其他方面 1.三年計畫內容多以培力學習為主軸,欠缺社區具體服務方案。 2.提案社區對本方案的「永續發展」,只停留在概念層次,尚無法提出具體的推動策略。

57 未來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思考方向 —母雞帶小雞
母雞社區︰選擇評鑑成績獲得卓越或甲等之社區擔任。 小雞社區︰選擇之優先順序 1.有動機卻缺乏能力之社區。 2.具有能力卻缺乏動機之社區。

58 未來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思考方向--小培力
主辦單位:縣市政府及鄉鎮公所。 包含概念培力與行動培力(含服務學習)。 可從社區共識度高、執行度高、達成度高之項目切入。 縣政府、公所加強各單位縱向與橫向的協調、合作,待凝聚共識後,再由社區研提符合社區民眾需求之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並洽請社會福利專家學者擔任輔導團。

59 第一階段—概念培力 社區發展(營造)概念探討 社區發展經驗分享討論 社區發展影片賞析與討論 社區學習與觀摩 社區經驗交流

60 第二階段—行動培力 社區資源調查 社區地圖繪製 社區SWOT分析 社區核心價值確立 社區願景形塑 社區行動計畫研擬、執行、評估、回饋 社區憲章或公約訂定

61 未來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思考方向—大培力
主辦單位:縣市政府及內政部。 三年整體計畫重點與目標宜分年訂定:如第一年為聯合培力,再深化社區團隊間之共識與願景,並培訓志工;第二年為服務學習,由有經驗成果之社區帶動其他社區之志工幹部觀摩學習,第三年為福利服務展開期。 計畫內容要符合福利化社區的理念:福利社區化係藉由結合社區內外各種社會福利機構、團體的資源,建立社區福利體系和服務輸送網絡,並將福利社區化之福利服務落實於社區,由社區來照顧弱勢族群。

62 社區發展之首要任務—社區充權(培力) 以社區作為政府最基礎之施政單位,強調社區的主體性及自主性 。 培養社區自我詮釋之意識及解決問題之能力。 培育社區營造人才,強調培力過程的重要性。 終身學習是社區永續發展之基石。 陪伴、支持社區居民共同學習參與公共事務。

63 社區充權(empowerment) 社區充權的理念論述,在不同的領域中,表現不同的意涵。 在政治學的範疇中,強調政府由上而下賦予人民權責,是為充權(林水波、王崇彬,1999)。 社會工作學者余漢儀(1998)則認為充權並非由無到有,而是協助弱勢排除障礙,感受本身的能力,藉由正面經驗的建立來引發內在權力,從而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並能藉集體的參與來造成改變,並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64 社區充權(empowerment) 充權實踐的組合涵括意識喚醒、知識增進和採取行動,讓弱勢人群從附屬到自主(Cruikshank,1999)。 在實踐過程中,專業者是弱勢人群的工作伙伴,共同發展願景,喚醒意識,採取行動,和投入行動和反思的實踐。 充權理論的實踐必需藉由終身學習,以改變弱勢群體的認知與行為,進而提昇其知能,俾讓其「學習如何工作」。

65 社區充權(培力)—終身學習 終身教育將居於未來社會的中心位置。 未來人類要能適應社會變遷的需要,必須四種基本學習 : 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 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

66 建構學習平臺,解決社區發展難題 — 聯合社區培力方式
社區大學 社區學苑 長青學苑 媽媽教室 社區讀書會 社區公共論壇 社區連繫會報 社區圓桌會議 社區聯誼會 社區網站 社區電子報 社區電臺 社區觀摩 其他


Download ppt "培力社區永續發展 100年8月翁文蒂於南埔研習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