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2 讲课提纲 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3 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端脑 间脑 小脑 脑干 脊髓 均可分为白质(white matter)和灰质(gray matter)。
脑的灰质在表层称为皮质(cortex) 深层为白质(髓质)

4

5 第一节 脊 髓 The Spinal Cord

6 位于椎管内,外包被膜和脑脊液。前、后稍扁粗细不均,长度约42~45cm,上端平枕骨大孔处连于延髓,下端变细,为脊髓圆锥,连于终丝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一) 脊髓的位置 位于椎管内,外包被膜和脑脊液。前、后稍扁粗细不均,长度约42~45cm,上端平枕骨大孔处连于延髓,下端变细,为脊髓圆锥,连于终丝 (软脊膜形成)。

7

8

9 成人脊髓下端平第1腰椎体下缘 小儿脊髓下端平第3腰椎体下缘 终丝:脊髓圆锥向下延为一根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丝,止于尾骨背面的骨膜。

10 (二) 脊髓的外形 前后稍扁圆柱形 六条沟裂 两个膨大 一个圆锥 两组神经根 31个节段

11 1. 六条沟裂: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2条前外侧沟 2条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有脊 神经前根出脊髓 后外侧沟为脊 神经后根入脊髓

12 腰骶膨大向下急剧缩小的一个圆锥形末端。脊髓圆锥向下延为一根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丝,止于尾骨背面的骨膜。
2.有两个膨大 颈膨大 (位于C4~T1节段) 腰骶膨大(位于L2~S3节段) 3.脊髓圆锥: 腰骶膨大向下急剧缩小的一个圆锥形末端。脊髓圆锥向下延为一根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丝,止于尾骨背面的骨膜。

13 3.脊髓节段 与每一对脊神经根丝所连接的部分脊髓称 为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共有31个脊髓节段,即颈髓8个、 胸髓12个、腰髓5个、骶髓5个和1个尾节

14

15 胚胎3个月后,脊髓下端相对逐渐上移,出生时平对L3椎体,成人平对L1椎体下缘。
4.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胚胎3个月后,脊髓下端相对逐渐上移,出生时平对L3椎体,成人平对L1椎体下缘。 5.马尾:腰、骶、尾神经根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周围形成马尾状结构称之。

16 【脊髓节段】 C1-C4 = C3= C3 C5-C8 T1-T4 1 = C7= C6 T5-T8 2 = T6 = T4 T9-T12
与 椎骨序数 的 对应关系 C1-C4 C3= C3 C5-C8 T1-T4 1 = C7= C6 T5-T8 2 = T6 = T4 T9-T12 3 = T10 = T7 全部L T10 -T12 全部S、CO L1

17 临床腰椎穿刺部位: 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穿刺。

18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中央管:脊髓中心部,纵贯脊髓全长,向下达脊髓圆锥处,扩大称为终室。内含脑脊液。
灰质:中央管周围是呈“H”形的灰质,由神经细胞的胞体及纵横交织的神经纤维构成。 白质:灰质的外面是白质,主要是纵行排列的纤维束。

19 脊髓内部结构 功能 反射 1.灰质 灰质板层及其对应的神经核团 传导 2.白质 13条纤维束的位置、性质、[纤维联系] 3.网状结构 深反射

20 Transverse se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at various levels.

21

22 (一)、灰质(gray matter) 后角(感觉) 灰质 侧角 T1-L3 (交感) 骶髓2-4(副交感) 前角(躯体运动)

23 脊髓灰质和白质 分部 后角 后索 侧索 侧角 中间带 (T1--L3) 前索 前角

24 Rexed(50年代)分层模式已被广泛用作脊髓灰质的构筑描述:
Ⅰ层相当于后角缘层 Ⅱ层相当于胶状质 Ⅲ、Ⅳ层相当于后角固有核 Ⅴ、Ⅵ层位于后角基部 Ⅶ层相当于中间带 Ⅷ层位于前角基部 Ⅸ层相当于前角运动细胞群 Ⅹ层位于中央管周围

25

26 Ⅰ~Ⅳ层 组成脊髓后角头部,其顶端接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尾端。
Ⅰ层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层内含有后角边缘核 Ⅱ层为胶状质,贯穿脊髓全长,分析、加工传入感觉信息(特别是痛觉)

27 Ⅲ、Ⅳ层 接受大量的传入纤维,含后角固有核。
Ⅴ层 位于后角颈部外侧,参与形成网状结构。接受部分后根传入纤维,也接受大脑皮质的下行纤维,其轴突越边至对侧白质上行,参与组成脊髓丘脑束。

28 Ⅵ层 占据后角基部。颈、腰骶膨大处发达,接受后根内较粗的纤维,与深感觉的传入有关。
Ⅶ层 面积最大,占据中间带。在颈、腰骶膨大处还伸入前角。此层内有一些易于分辨的核团:

29 1 中间外侧核 发出内脏运动纤维 T1-L3 侧角 S2-4 骶副交感核 2 中间内侧核 接受内脏传入冲动

30 3 胸核(背核或Clarke柱): 仅见C8~L3脊髓节段。靠后角基部内侧传出纤维止于小脑。 4 骶副交感核: 仅见于S2~S4脊髓节段Ⅶ层外侧部(近后角基部),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 Ⅷ层 位于前角,接受大量各级脑部的 下行纤维。

31 Ⅸ层 由若干支配骨骼肌运动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组成的核群构成,位前角最内侧。颈、腰骶膨大处的Ⅸ层分为内、外两群:
内群(前角内侧核)支配躯干部的固有肌 外群(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 α运动神经元支配跨关节的肌梭外骨骼肌 γ运动神经元支配肌梭内骨骼肌。

32 脊髓灰质 细胞  细胞 细胞构筑分层 核团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背核(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骶副交感核 前角外侧核
细胞大小、形态、分布的疏密度等。 边缘层(海绵带) Rexed 对猫的实验观察发现(1952): 脊髓灰质分为 10个板层。无 论是后根传入 的感觉纤维还 是下行的运动 纤维,都较集 中终止于某一 或某几层内而不是个核团。此学说已在人类得到证实并应用于临床。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背核(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骶副交感核 前角外侧核 四肢肌 前角内侧核 躯干肌 细胞 梭外肌 (Rexed 板层学说)  细胞 梭内肌

33 (二) 白质 White matter (主要由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所组成)
三索 前索、后索、侧索 三类纤维 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 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 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

34 白质上、下行纤维束、固有束分布模式图

35 1 .上行纤维束 薄束 楔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束

36 2.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内侧纵束 顶盖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37 功能:联系脊髓不同节段,脊髓借固有束可完成节段或节段间的反射。
3.固有束:

38 位于后索,是后根内侧部纤维在后索的直接延续。
⑴ 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是后根内侧部纤维在后索的直接延续。 T5节段以下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薄束 T4节段以上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楔束 肌、腱、关节本体感受器;皮肤精细触觉感受器 周围突 →延髓的薄束核、楔束核

39 功能: 向脑传导本体感觉——来自肌、腱和关节等处的位置觉、运动觉及振动觉和精细触觉——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的纹理粗细等。 纤维排列:内→外: 骶、腰、胸、颈

40

41 ⑵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前束: 位于外侧索的边缘。

42 L3以上同侧背核→脊髓小脑后束→小脑下脚→小脑
腰骶膨大节段的两侧中间内侧核→脊髓小脑前束→小脑上脚→小脑 功能:传导来自躯干下部和下肢的肌、腱及关节的反射性本体感觉。

43

44 (3) 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 位于外侧索的前部、 脊髓小脑前束的内侧。 脊髓丘脑前束 位于前索、 脊髓丘脑侧束的前内侧。

45 脊髓丘脑侧束: 对侧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丘脑。 功能:传导痛觉和温度觉。 纤维定位: 前外侧→背内侧:骶、腰、胸、颈。

46 脊髓丘脑前束: 后角固有核(主要对侧、少量同侧)→白质前连合交叉(同侧不交叉)→脊髓丘脑前束→丘脑 功能:传导粗略触觉和压觉。 纤维排列:
与脊髓丘脑侧束相当。

47 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上行到延脑后则合并成一束,称为
脊髓丘脑束或脊髓丘系。

48 3.下行纤维束 ⑴皮质脊髓束 大脑皮质运动中枢→脑干→延脑处交叉→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对侧:皮质脊髓侧束 同侧:皮质脊髓前束
对侧:皮质脊髓侧束 同侧:皮质脊髓前束 功能: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

49 ①皮质脊髓侧束:脊髓全长,位于外侧索后部、脊髓小脑后束内侧。
纤维排列:外→内:骶、腰、胸、颈

50

51 ②皮质脊髓前束: 位于脊髓前索的前正中裂两旁,一般只下降至胸部,大多经白质前连合交叉,止于对侧的前角运动细胞(也有一部分止于同侧前角运动细胞), 主要是支配躯干肌的细胞。

52

53 ⑵红核脊髓束 位于皮质脊髓侧束的腹侧、人类此束较小,只达脊髓上部。 中脑红核→交叉→脊髓外侧索→后角→中继后至前角运动神经元。
功能:调节(兴奋)屈肌的活动和肌张力。它与皮质脊髓束共同对肢体远端肌肉运动发挥重要的影响.

54 (3)其他下行纤维束 前庭脊髓束 内侧纵束和顶盖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55 前庭脊髓束 起于同侧延髓前庭神经外侧核,下行于脊髓前索外侧部,止于灰质Ⅷ层,部分Ⅶ层,主要兴奋躯干肌及肢体伸肌,调节身体平衡 内侧纵束和顶盖脊髓束 分别起自前庭神经核和上丘,参与头颈部肌运动和眼外肌运动的调节。

56 网状脊髓束 起于脑干网状结构,纤维大部份来自同侧,下行于前索和外侧索,纤维行走弥散,止于Ⅶ和Ⅷ层,主要参与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运动的调节。
(5)

57 脊髓白质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Barne前外侧束 红核脊髓束 感觉( )纤维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感觉( )纤维束 薄束 楔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束 运动( )纤维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Barne前外侧束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内侧纵束 短( )纤维束 固有束 深感觉 浅感觉 脊髓反射 躯体运动 肌张力 视听反射

58 三、脊髓的功能 1. 传导功能 感觉 脊髓 脑 脑 脊髓 躯干四肢运动,大部分内脏运动 2. 反射功能 躯体反射 内脏反射 感觉神 经末梢
感觉 脊髓 脑 脑 脊髓 躯干四肢运动,大部分内脏运动 2. 反射功能 躯体反射 内脏反射 感觉神 经末梢 传入神经纤维 中间神经元 传出神 经纤维 脊髓 骨骼肌

59 躯体反射:是指一些骨骼肌的反射活动 1牵张反射 最常见的骨骼肌反射,两个神经元构成的单突触反射弧。感受器(肌梭、腱器官)→感觉纤维→α-运动神经元→效应器(骨骼肌)。 2屈曲反射 是一种保护性反射。至少有三个神经元参加。

60

61 3γ-反射袢 下行传导束(如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兴奋γ-运动神经元→梭内肌收缩从而感受器兴奋→α-运动神经元兴奋→梭外肌收缩,维持肌张力。
内脏反射: 竖毛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

62 四、脊髓的损伤 脊髓损伤多见于脊髓截瘫和脊髓休克. 脊髓病变常见的有脊髓空洞症、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63

64 Brown-Sequard 综合征

65 脊髓空洞症

66 脊髓灰质炎

67 教学重点 灰质 Rexed板层结构 重要核团(如:前角运动神经元、后角边缘核、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胸核 等)位置与功能 白质
重要纤维束(如: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等)名称、位置、组成、功能与定位


Download ppt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