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公民與社會科 數位教材與教學經驗分享 分享主題: 第六課-媒體識讀 授課年級: 高一上學期 國立三重高級中學 陳運欽 2011.11.1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公民與社會科 數位教材與教學經驗分享 分享主題: 第六課-媒體識讀 授課年級: 高一上學期 國立三重高級中學 陳運欽 2011.11.1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公民與社會科 數位教材與教學經驗分享 分享主題: 第六課-媒體識讀 授課年級: 高一上學期 國立三重高級中學 陳運欽

2 摘要 1、緣由 2、設計理念 3、課程綱要 4、授課簡報 5、經驗分享

3 緣由 1、因應教育部在2002年10月公布《媒體素 養教育政策白皮書》 2 、99課綱高一上學期有專門章節探討媒體 識讀的觀念 3、媒體識讀教育刻不容緩

4 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辨識、選擇、評估與近用媒體 的能力 2、讓學生了解自身處境,尋思適當的因應 行動

5 設計理念 呈現方式 1、引起動機 2、導入數位教材 3、價值澄清 4、作業安排

6 設計理念 教學準備與參與 1、教師:收集相關素材(剪報資料、影音多 媒體資訊、製作課程簡報ppt、活動學 習單、評量測驗試卷…等) 2、學生:小組報告、短劇表演、紙筆測驗

7 課程綱要 1.媒體、資訊與閱聽人 1-1 言論自由 1-2 媒體的公共角色 1-3 媒體如何影響認知 2.媒體資訊的生產
2-1 資訊生產與營利事業 2-2 新聞資訊的幕後 3.媒體監督與「近用權」 3-1 新聞專業倫理與自律 3-2 瞭解媒體「近用權」的意義 第一節 第二節 主要設計參賽單元 第三節

8 主題一、媒體如何影響認知(引起動機) ■案例探討:是媒體亂還是社會亂?
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曾在立法院答詢時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位海外學者回中研院服務,才一個星期就有意打包回美國,因為覺得臺灣太亂了。 這位學者的同事建議他,一個星期不要看電視和報紙、並且到街上走走,然後再做決定。學者照做,結果發現臺灣其實不亂,而是一個充滿好人好事的溫馨社會,從此打消去意,留在臺灣打拼。

9 媒體如何影響認知(數位教材融入) 接下來我們將透過一則機車廣告,探討媒體對閱聽人的影響到底有那些? X陽機車廣告(彎道情人)
一則廣告當中,可能傳遞顯著資訊,也可能隱藏著隱性資訊,身為閱聽人的我們要培養辨識、選擇、評估與近用媒體的能力。

10 媒體如何影響認知(價值澄清) (一)人們透過媒體看世界 (二)媒體未能反映真實 1.內容常出錯 2.價值觀混淆 3.置入性行銷
4.隱藏性歧視 媒體的小秘密 (探討置入性行銷與節目商品化現象 ) (三)「總白痴化」危機

11 主題二、資訊生產與營利事業(引起動機) ■案例探討:免費報真的是免費的?
早上在路邊,常常可拿到免費的報紙,你是否懷疑過報商印那麼多免費贈閱的報紙,這樣不會虧損嗎? 其實免費報的來源也跟媒體的商業化有關。由於一般人對免費的東西不會拒絕,所以免費報只要印了,基本上其流通不成問題。因此,大量印刷免費報,就等於提高了閱報率,這種發行量是很龐大的,由於有龐大的發行量,廣告主自然會找上門來,願意支付費用刊登廣告。 於是,免費報雖然看似免費,但它實際上是媒體將閱聽人賣給廣告主的工具,媒體藉由免費報賺取更多利潤。

12 資訊生產與營利事業(價值澄清) (一)多重利益:主要目的是獲得多重利益,例如商業利益與政治影響力。
(二)迷信數字:媒體吸引到的閱聽人越多,可能獲取的廣告、發行收益和政治影響力越大。 (三)配合強權:媒體為了維護利益、獲取特權或避免打壓,往往會配合當權者的要求。

13 主題三、新聞資訊的幕後(數位教材融入) 媒體真的都能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嗎?以下我們將從八八水災事件中,探討一些新聞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新聞放大鏡—無聲哀號

14 新聞資訊的幕後(教學互動Q&A) 新聞放大鏡— 無聲哀號 Q1︰如果你是那名記者,你會選舉說出真相還是 保持沉默?為什麼?

15 新聞資訊的幕後(價值澄清) (一)編輯政策:是媒體編採新聞的最高指導原則。 (二)新聞來源:將記者派到最可能發生新聞的地方。
(三)守門把關: 1. 選擇理念相似的員工,將組織政策內化 2. 過濾新聞資訊,讓特定的新聞可以曝光 (四)訊息編製:組織政策、老闆意志,最終反映在 新聞材料取捨、稿件分類、標題角度、用字遣 詞上

16 媒體如何影響認知(作業安排) 上完這個段落,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就我們所接觸到的電視廣告當中,那些內容可能充斥著價值觀混淆或隱藏性歧視…等問題,下次課程當中請與同學們分享唷 !!

17 作業:「全民監看媒體紀錄表」—大家來找碴
1、請寫下您認為有問題的媒體名稱(電視節目、網路資料、報紙內容 …皆可): 2、記下這些資訊的基本資料(頻道/版面頁次、日期/時間): 3、申訴的具體理由,建議參考以下提示語: (1)有血腥與暴力不當畫面 (2)散布不實言論 (3)有性騷擾行為 (4)不當整人與惡作劇 (5)未能公平處理議題 (6)妨礙偵查、醫療行為 (7)過度描寫犯罪或自殺過程,有教人模仿之嫌 (8)節目中變相推銷商品 (9)歧視弱勢,對某些人或群體有偏見 (10)複製社會刻板印象 (11)侵犯隱私 (12) 其它 (請說明) 4、為了避免搭便車情形產生,請寫出每位小組成員工作分配情況。

18 經驗分享 運用部份 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電腦教學 2、同一元件可運用在不同主題上 3、學生中心、合作學習、溝通創新

19 經驗分享 參賽部份 1、熟悉元件,選定主題 2、觸類旁通,適材適用 3、變化多端,引人注目 4、經驗交流,共創多贏

20 資訊融入教學資源創意應用徵選活動 去年(99年)與今年(100年)的差異 1 、由國文、英文、公民…等17學科增加至
19學科(新增生涯規劃、全民國防教育) 2、作品由獨立製作開放到允許兩人共同創作 3、截止時間由下學期2月底提前至今年年底 4 、獎項部份,特優部分不變,優等價值縮水 5、去年本科參賽榮獲2個特優3個優等,占5/51 獎項(三個學科從缺),今年等你共創佳績~

21 上課集錦

22 ~~感謝聆聽 請多指教~~


Download ppt "公民與社會科 數位教材與教學經驗分享 分享主題: 第六課-媒體識讀 授課年級: 高一上學期 國立三重高級中學 陳運欽 2011.11.1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