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 发展的曲折历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 发展的曲折历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 发展的曲折历程
专题总结

2 线

3 【中外关联】 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社会发展的特征
西 方 中 国 政治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发展完善,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发展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民主化、法律化与制度化逐步被社会普遍接受 (1)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初,农民战争从高潮到失败;中外反动势力从对抗到相互勾结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于19世纪末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4 经济 (1)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1)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走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3)中国社会生活及习俗逐渐近代化

5 思想 (1)启蒙思想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和传播 (2)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1)新思潮萌发;洪仁玕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早期维新思想出现 (2)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先后传入 科技 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从科技与生产力尚未紧密结合到各种科学门类体系基本建立,科技与生产力已经紧密结合 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教育

6 国际 关系 (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扩张,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资本主义各国加紧殖民扩张,到20世纪初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一部分

7 【典题探究】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西城市化进程有着明显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959年)

8 材料二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9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10 材料四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11 探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

12 提示:(1)发展特点: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迅速;20世纪3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此后较为平稳发展。主要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或工业化进程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 (2)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城市化起步晚;工农业生产水平低(或工业化程度不高,或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措施:对原有城市进行彻底改造;改变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类型。 (3)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经济发展。但城市化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

13 【方法攻略】 评价、评述类设问答题模板 1.设问方式 (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2)“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和评论性叙述。二者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 (3)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介、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谈谈你的看法等。

14 2.答题模板 (1)评价类:历史评价=史实(即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历史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结论。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作答: ①“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②“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③“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以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15

16 一、近代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影响及认识 1.特征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影 响 19世纪40年代~ 60年代 (1)侵略方式: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为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 (2)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外交: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17 19世 纪末 20世 纪初 (1)侵略方式:政治: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2)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 (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2)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传统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 (4)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18 20世 纪三 四十 年代 (1)侵略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独霸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 (2)侵华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1)政治: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 (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3)思想文化:日本推行奴化教育,消磨 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民族精神 二战 后到 朝鲜 战争 (1)侵略方式:美国“扶蒋反共”,独霸中国 (2)主要侵略国家:美国 (1)政治:美“扶蒋反共”,内战爆发 (2)经济:中国的民族经济日益萎缩

19 2.对列强侵华战争的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如两次鸦片战争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输出的需要;甲午中日战争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分割世界、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20 (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 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瓦解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21 二、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的历程、特征 1.历程
主要事件 特征 中共 创立 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有了新的领导力量 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2年,中共 “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 大革 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合作,共同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高潮:1926年7月,国民政府北伐 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22 1935年前,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1935年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十年 对峙 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5年前,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1935年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1928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开始,遵义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 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战略转移完成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23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9年4月,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抗日 战争 时期 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全民族抗争 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开辟了抗日敌后战场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 1945年,争取和平与民主的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中共进行反独裁、反内战的人民民主斗争 1946年6月,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5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战略总决战完成 1949年4月,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24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25 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化问题 1.中国近代化开始的背景 (1)国际背景: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本主义近代化成为时代潮流。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实力和野心。 (2) 国内形势: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一步一步地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②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也传入中国,加速了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解体。

26 2.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主要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是指导思想。政治近代化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教育近代化开始。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的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初步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相结合,是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从政治上看,晚清政府推行新政、维新派领导变法、立宪派领导保路运动、革命派发动革命、中共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学习西方的层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

27 (3)曲折发展阶段(1927年~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错的复杂环境中举步维艰,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出现却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中国近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中国近代化无从谈起。

28 3.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及评价 (1) 特点:①打上了深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烙印,与中国人民对外抗争紧密相连。②具有与西方明显不同的近代化特点,发展十分缓慢。③最初由地主阶级领导,后来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互为因果。④中国初期的近代化过程几乎与农村、农民、农业无缘。 (2)评价:①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它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爱国精神,打击了专制和迷信,为民主改革和民主革命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③为中国社

29 会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人才基础。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文化、教育的进步和发展。④由于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不同步,又受到列强的干涉和顽固派的阻挠,也没有或很少顾及到农民利益,所以其前进的过程十分艰难和缓慢,即使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许多弊端。如洋务运动过程中只重视军事工业,辛亥革命前后只重视轻工业等,使我国近代化从一开始就畸形发展。⑤从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得失可以认识到,由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近代化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近代化的成功,必须要由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共产党来领导,必须要走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道路。⑥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30 四、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表现及特点 1.历程
时期 特征 表 现 鸦片战 争至甲 午战争 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掀起洋务运动 从戊戌 变法至 五四运 动前夕 由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的层次,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政治,发动辛亥革命;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31 从五四 运动至 新中国 成立 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思想历程 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32 2.特点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复杂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


Download ppt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 发展的曲折历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