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美術發展 台展三少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美術發展 台展三少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美術發展 台展三少年

2 台展三少年   第一屆台展由石川欽一郎等四名日籍畫家為審查委員,評選結果揭曉後,東洋畫部原先看好的傳統水墨全部落選,只有陳進、林玉山與郭雪湖三位年僅二十的台籍青年入選,首屆台展的結果引起當時台灣文化界相當大的震撼,便是所謂的「三少年事件」,而這便是陳進、林玉山與郭雪湖三人合稱「台展三少年」的由來;從此清朝傳統水墨畫在台展中消聲匿跡,起而代之的是日本畫﹝東洋畫﹞大行其道,台展因而決定了台灣美術進行的方向。 台展三少年﹝左:郭雪湖;中:陳進;右:林玉山

3 陳進 (1907 ~ 1998)   陳進女士,1907年出生於新竹香山商人之家。是光復前台灣著名畫家當中唯一的女性。其父經商致富,也收藏字畫自娛,但家族中似乎並無繪畫傳統;陳進與生俱來的藝術才華是在就讀台北第三高女﹝即今中山女高﹞時,被當時的日籍美術老師鄉原古統所發掘的,畢業後接受老師的建議,以及在父親的支持下,十九歲的陳進遠赴日本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學習日本畫,成為第一個赴日本學畫之台灣女子。

4 杵歌 1932 絹‧膠彩 190×149 cm

5 合奏 1934 絹‧膠彩 200×177 cm

6 悠閒 1935 絹‧膠彩 161x136 cm

7 化粧 1936 絹‧膠彩 212x182 cm

8 山地門之女 1936 絹‧膠彩 40x33 cm

9 婦女圖 1945 絹‧膠彩 117x88 cm。

10 持花少女 1947 絹‧膠彩 105x78 cm

11 小男孩 1954 絹‧膠彩 102x80 cm

12 洞房 1955 紙‧膠彩 43x37 cm

13 採果 1961 絹‧膠彩 103x83 cm

14 1965 絹‧膠彩 45x51 cm。

15 釋迦佛誕生 ~1967 絹‧膠彩 x188 cm

16 國香 絹‧膠彩 72x89 cm

17 月下美人 絹‧膠彩 68x75 cm

18 母愛 1984 絹‧膠彩 55x72 cm

19 伉儷 陳進

20   林玉山,民國前五年出生於嘉義美街,本名英貴,號雲樵子、諸羅山人及桃城散人。畫藝之啟蒙,受到幼時家中聘請的民間畫師影響,自小展露出繪畫的天分。林玉山早年的家庭背景及師承,交融了民間畫師與文人畫家的角色。十九歲負笈東瀛,留學東京川端畫學校,開始接受完整的專業美術教育。一年後暑假返台期間,參加第一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即獲入選,並與郭雪湖、陳進同被譽為「台展三少年」,自此崛起畫壇。一九三五年,二度赴日深造,建立了個人風格,壯年時期已是領導嘉義地區的人物了。 林玉山

21   林玉山對於自己的畫歷過程,曾提到兩次變化的過程,均在青壯時代,第一次是川端畫學校回來後,問學於悶紅老人,由寫生派參透文人畫的契機;而京都時期是摹古考古期,摹取的對象是中國宋人的畫作。另一方面,個人的漢學詩文修養,使他往後精神上融入傳統中國繪畫而得心應手。光復初期時,林玉山擔任省立嘉義中學美術教師,一九五一年轉往師大美術系執教,直到退休,一直都在教育界。「寫生」的觀念,始終是林玉山創作的源頭與鼓吹的信念,不僅實踐於畫中,亦常在其文章中提及。他不論在藝術成就或風骨上均受眾人景仰,學子遍及各地,影響相當深遠。

22 猛虎圖 1923 紙‧彩墨 133×39 cm

23 蓮池 1930 第四回台展特選、台展賞 絹/重彩 147.5 x 15 cm 私人收藏

24 夕照   1933 第七回台展特選 甘蔗       1932 第六回台展特選、台展賞

25 故園追憶 1935 第九回台展入選 絹/重彩 171 x 157 cm 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

26 林玉山 雙牛圖 1941 第四回府展台日文化賞 紙/膠彩 x 174 cm 畫家家族收藏

27 綠蔭 1933 紙‧彩墨 113×82 cm

28 歸途 1944 紙/彩墨 x 200 cm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29 錦翼迎風 1947 紙‧重彩 85.5×133 cm

30 夏雲 1952 紙‧彩墨 76×64 cm

31 春江水暖 1955 紙‧重彩 91×113 cm

32 靜夜月 1963 紙‧彩墨 92×62 cm

33 天將雨 1964 紙‧彩墨 94×66 cm

34 松石並壽 1969 紙‧彩墨 94×66 cm

35 眈眈 1972 紙‧彩墨 61×72 cm

36 母愛 1975 紙‧彩墨 69×45 cm

37 鐵力士雪山 1981 紙‧彩墨 58×70 cm

38 婆羅浮屠 1987 紙‧彩墨 80.5×64 cm

39   郭雪湖,原名金火,生於台北大稻埕。二歲時即喪父,由母親陳氏獨立撫養長大,直到九歲在日新公學校就讀,才被導師發現具有繪畫方面的才華,開始指導他學習藝術。在校期間郭雪湖的美術、工藝才華出眾。畢業後考取台北州立工業學校,後來發現與志趣不合,就退學在家自修繪畫。十六歲時由母親帶引拜蔡雪溪為師,入雪溪館習藝。蔡師多才多藝,是當時有名的職業畫師。他並為郭氏取名「雪湖」,教授其描繪觀音、帝君等神像及裱褙的技藝,開啟了郭雪湖走向藝術之路的大門。 郭雪湖

40   由於才華、努力加上機運,郭雪湖與林玉山、陳進同時入選第一屆「台展」東洋畫部。他們三人在一夕成名之時,也贏得「台展三少年」的美名。 影響郭雪湖一生重要的人物還有日籍畫家鄉原古統。郭氏欣賞鄉原的作品,後來相識並建立了亦師亦友的親密關係。鄉原曾力勸郭雪湖要做一位職業畫家,郭氏也記取此話,一生獻身藝術,連師大系主任教職都加以辭退。郭雪湖是一位勤跑圖書館及自學成功的畫家,他曾說:「我的繪畫求精,不求多。」

41 本幅不再臨繪古人山水或描寫理想中的仙境,而直接以田園實景入畫。
新圓山附近  絹‧膠彩 91×182cm 本幅不再臨繪古人山水或描寫理想中的仙境,而直接以田園實景入畫。

42 描繪迪化街商店林立,人潮來往的熱鬧中元節慶景象。
南街殷賑 1930  絹‧膠彩  134×195 cm 描繪迪化街商店林立,人潮來往的熱鬧中元節慶景象。

43 萊園春色(霧峰) 1939  紙‧膠彩  223×149 cm

44 農家朝(八斗里) 1940  紙‧膠彩 56×85 cm

45 郭雪湖一九五五年至泰國舉行個展,順道遊覽古蹟與水市,曾畫了多幅速寫作為創作資料。
大城遺跡(泰國) 1955  紙‧膠彩 67×89cm 郭雪湖一九五五年至泰國舉行個展,順道遊覽古蹟與水市,曾畫了多幅速寫作為創作資料。

46 燒岳初秋   紙‧膠彩 81×100 cm

47 江山晨霧(桂林)   紙‧膠彩 46×50.7cm

48 峽谷溪聲(太魯閣) 1978  紙‧膠彩  51×45 cm

49 此畫是郭雪湖重遊古城,以充滿懷舊的情懷而作。
古廟秋月(潮州)   紙‧膠彩 59×73 cm 此畫是郭雪湖重遊古城,以充滿懷舊的情懷而作。

50 群山煙雲(優勝美地) 1981  紙‧水墨 63×72 cm

51 本幅為追憶古都台南城門街道之景,描繪古都過去 大都用紅、赭、土、綠等較具東方性色調,以重彩手法表現古舊純厚之感。
古都秋月(台南) 1982  絹‧膠彩  60.5×72 cm 本幅為追憶古都台南城門街道之景,描繪古都過去 大都用紅、赭、土、綠等較具東方性色調,以重彩手法表現古舊純厚之感。

52 林間積雪(匹茲堡) 1982  紙‧膠彩  45×52 cm

53 霜朝(舊金山) 1982  紙‧膠彩  45×53 cm

54 月照大峽谷(鳳凰城) 1984  紙‧膠彩  114×74 cm

55 戎克船早期多用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之商旅往返, 一直到光復初期都還可見到。
三彩船 1986  絹‧膠彩  47×52.5cm 戎克船早期多用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之商旅往返, 一直到光復初期都還可見到。

56 雪村(匹茲堡) 1986  紙‧膠紙  64×78cm


Download ppt "台灣美術發展 台展三少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