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十八绦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十八绦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十八绦虫

2 学习要求: 1)熟悉绦虫一般形态特点。 2)熟悉猪带绦虫成虫、囊尾蚴及带绦虫卵形态特点、生活史特点。 3)掌握绦虫病和囊虫病的致病机理。
4)了解其他内容。

3 第一节 概述 一、绦虫成虫的形态特征 背腹扁平、呈白色或乳白色,带状分节、前窄后宽。 固着器官为吸盘。
无消化器官,依靠体壁的渗透作用获得营养。 雌雄同体,成节具有雌、雄两套生殖器官。 无体腔,体壁由皮层(外有绒毛)和皮下层 (表肌层)组成。

4 二、成虫的结构 1、头节(Scolex): 球形(1mm)、顶突、4个吸盘 2、颈节(Neck):最细(0.5mm)、有生发功能
3、链体(Strobilus):薄、半透明、2-4米长 未成熟节片(幼节):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 成熟节片(成节 ):内含雌雄一套或二套生殖器官。 妊娠节片(孕节): 只留下充满虫卵的子宫。

5 成虫的结构 颈部(neck)生发功能 幼节 成节 孕节 链体(strobilus) 头节(scolex) 顶突、4个吸盘

6 三、绦虫生活史要点 绦虫成虫均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 生活史中需要1个中间宿主。

7 第二节 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
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称 为绦虫病。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体 皮下肌肉、脑、眼等处所引起的疾病 即囊虫病, 其危害远大于绦虫病。该虫主要分布于三北地区 及云贵地区。

8 一、形态 1、成虫 乳白色、扁长如带,长2~4米 体节700~1000节

9 头节: 近球形,4个吸盘,顶突和小钩。 吸盘 顶突及小钩

10 成节:睾丸约150~200个,卵巢分三叶。

11 孕节:子宫分枝不整齐,每侧7~13枝

12 2、虫卵: 卵壳 胚膜 六钩蚴 完整虫卵 不完整虫卵 卵壳很薄而脆弱,多已脱落 胚膜,放射状条纹,内含六钩蚴

13 3、幼虫:囊尾蚴 卵圆形,约黄豆大小,呈白色半透明的囊泡状,囊内充满清亮的液体;头节内陷于囊内,其结构与成虫的头节相似。

14 米猪肉

15 二、生活史 1.在人体内的发育 人作为终末宿主时: 人作为中间宿主时:

16 二、生活史 2.在猪体内的发育

17 二、生活史

18 三、生活史要点 人既是终末宿主,也可作为中间宿主。 人感染虫卵的方式有自体内重复感染、自体外重复感染及异体感染。 囊尾蚴和虫卵都是感染期。
成虫寄生于小肠,囊尾蚴寄生于皮下肌肉、脑、眼等处。 猪是中间宿主。 寄生有猪囊尾蚴的猪肉俗称米猪肉 。

19 四、致病 1.成虫 2.幼虫 肠绦虫症(多数1条) 囊虫病 机械性损害及毒性作用,主要是消化道症状;排节片是主诉。 感染期是囊尾蚴
主要是压迫、占位和化学刺激;危害大。 感染期是虫卵

20 四、致病 1、绦虫病 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成虫对人机械性损害及毒性作用,可引起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纳差、乏力、消瘦等症状,但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    

21 四、致病 2、囊虫病 A.皮下及肌肉囊虫病: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可移动性皮下包块,约蚕豆大小,硬似软骨;寄生数量多时,可自觉肌肉酸痛无力、发胀、麻木或呈假性肥大。 B.脑型囊虫病:危害大,表现复杂,较常见的症状是头痛、抽风(癫痫)等。 C.眼型囊虫病:多寄生于玻璃体和视网膜等眼球深部,患者可有虫动感、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伴有眼球疼痛等。

22 皮下囊虫病 假性肌肥大

23 眼巩膜囊尾蚴 视网膜囊尾蚴

24 猪囊尾蚴在心脏

25 五、实验诊断 1、猪带绦虫病 A 粪检孕节,观察子宫侧分支数可确诊; B 粪检虫卵,可协助诊断。 2、囊虫病
B 免疫学试验如IHA、EAISA等协助诊断; C 对脑、眼等部位囊虫可用CT、MR及眼底镜等。

26 六、防治原则 “管、检、治” 1、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食生的半生的猪肉,生熟切板分开;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2、加强粪便管理,改进养猪方法,提倡圈养,人厕和猪圈分开。 3、加强肉类检疫,防止“米猪肉”进入市场。 4、治疗病人。对绦虫病可用槟榔、南瓜子驱虫(注意头节是否排出)或用吡喹酮杀虫治疗;对囊虫病可选用吡喹酮或丙硫咪唑治疗。


Download ppt "第三十八绦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