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理解诗意的切入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理解诗意的切入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理解诗意的切入点

2 分类别,揣情意 (1)体裁: 根据形式分五律、七律、七绝、 五绝,词小令、曲小令 根据内容:抒情诗 叙事诗 (2)题材:
根据形式分五律、七律、七绝、 五绝,词小令、曲小令 根据内容:抒情诗 叙事诗 (2)题材: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 离别诗—怀古诗——羁旅诗— 乡愁诗—闺怨诗

3 审视标题

4 标题 题材 情感

5 怀古诗 标题特点:点出古迹、古人或有怀古、咏怀、咏等字眼。如陶渊明《咏荆轲》、杜甫《咏怀古迹》《蜀相》 、杜牧《赤壁》、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6 内容: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之志 ,抒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或发昔胜今衰之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或批判,多借古讽今。

7 咏物诗 标题特点:多以某一物象为题或在物象前冠以“咏”或“题”。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黄巢的〈题菊〉94年元稹的〈菊花〉、02春季虞世南的〈蝉〉

8 诗歌的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 志向或品质。
注意:这类诗歌要注意物我合一的分析和理解,比较出物和我的相同点。

9 山水田园诗: 多以田园风景入题。如李白〈望天门山〉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特点: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或描绘山川美景,抒发喜爱之情,表达不同流俗之志;或抒写田园生活,寄寓闲适情调,表现朴素的人情美。

10 送别诗: 标题中多有“送”或“别”等标志。
内容:或抒发“黯然消魂”的依恋与伤感,基调多低沉哀惋:或寄托诚挚的安慰与祝愿,感情多旷达刚健。前者如01年〈赋得暮雨送李胄〉和〈送元二使安西〉;后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 边塞诗: 标题:多出现“塞”、“塞上”、“塞下”、“出塞”、“征”“征人”、“军”、“从军”等字,另外,唐诗人还常用〈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乐府旧题创作。

12 内容多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壮志未酬的郁闷,如杨炯的〈从军行〉、王昌龄的〈出塞〉;也有抒发征人远戍的感慨(或思乡,或责怨)的,如王之涣的〈凉州词〉和04年江苏卷所选的柳中庸的〈征人怨〉。

13 行旅诗: 如杜甫的〈旅夜书怀〉、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类诗歌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以及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14 一些标题可推知诗歌情感,诗题中有“怨、愤、哀、哭、喜、思、忆、赠、答、别”等字眼,如〈书愤〉、〈静夜思〉、〈春夜喜雨〉 〈征人怨〉

15 知人论世

16 古代诗词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盛唐: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派—高岑 唐 中唐:白居易—新乐府、柳宗元、刘禹锡
先秦:《诗经》、楚辞 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 东晋陶渊明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盛唐: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派—高岑 古代诗词 中唐:白居易—新乐府、柳宗元、刘禹锡 晚唐:小李杜 北宋——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 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婉约派:柳永( )、秦观、贺铸、李清照( )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元:马致远、张养浩

17 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18 初 唐 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9 初唐代表诗人: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 盛 唐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
盛 唐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 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 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21 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居秋暝》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军旅诗人: 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之涣 李颀

22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 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

23 中 唐 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24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诗风深入浅出,语言平易通俗,流传甚广,其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著称,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 《长恨歌》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语言优美隽永,内涵丰富。如描写杨贵妃的美貌,用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写杨李两人的爱情,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巧用对比与比喻,将两人忠贞的爱情描写得入木三分,感人至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5 晚 唐 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杜牧出于杜甫、韩愈,而在风格上将清新峻拔熔为一炉。李商隐则尤长于七律,在七律这种形式上继杜甫之后,有了可喜的发展。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

26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在晚唐与杜牧齐名。其咏史之作,多讽刺帝王将相的奢侈荒淫,针对现实而发。那些缠绵的爱情诗,也富独到性。其诗用意深隐,构境美妙,炼词精丽,韵律谐畅,但有过分消沉之处。
李商隐的诗有一部分标为“无题”,有的写对理想的追求,有的写政治上的失意,有的写爱情生活,但都因其寓意深沉,词藻华丽,使中心思想难以捉摸 。如:《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意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27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例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例3·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例4·王昌龄·出 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8 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例1·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例2·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吹遍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例3·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例4·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9 宋代朝廷先天不足,外交上处于弱势,儒家理学逐渐发展,诗歌讲技巧,重说理。
[例1·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例2·苏轼·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例3·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例4·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例5·朱熹·观 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0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例1·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例2·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31 [例3·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例4·张孝祥·六州歌头(片段)]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念腰间剑,匣中箭,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32 从注解入手 要注意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33 你认为《夏 意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悠闲宁静的环境气氛,而在这悠闲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诗人遭排挤受压抑的深沉的苦闷和悲哀。

34 《闺意献张水部》和《酌朱庆馀》都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酌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得水部郎中张籍赏识,他去参加考试之前写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张籍以酌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35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比喻”的手法,朱庆馀的诗把自己比作新媳妇,把张籍比作夫婿,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把参加考试比作新媳妇第一次见公婆。张籍的诗把朱庆馀比作越女、采菱姑娘,把朱庆馀的作品比作菱歌,把其他人的作品比作“齐纨”,难以与朱庆馀相比。

36 看意象

37 从意象入手 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等。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载体。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诗人形象 《春夜洛城闻笛》 人物形象 形象 诗中人物形象 《题李凝幽居》 景或物 虞世南《蝉》

38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简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写的景物的特点。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该句以"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组合成一幅富有层次的塞下秋景图,渲染出一种开阔苍凉的气氛。

39 阅读杜荀鹤的《小松》,分析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出生平凡低微、不为人知,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特征。

40 阅读白居易的《夜闻歌者》,简要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职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幽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依帆樯立,婢嫔十七八。夜泪似珍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本诗描写了一位出生高贵但生活不幸、美丽、孤独、凄婉的歌女形象,寄托着诗人无限的同情。

41 抓关键字词

42 从字词入手 通过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了诗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用意,才能正确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才能准确鉴赏诗歌。 王安石称诗歌的语言为“诗家语”,可见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的用语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重点注意诗中的重要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特别要注意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 分析重要词语离不开全诗的主基调、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所以还是得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43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4 《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闹”,请你谈谈“闹”的妙处。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字把春意人格化了,把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把杏花在枝头开放比作很多有生命有感情充满活力的生物在玩耍打闹,从而写出了杏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景象和情趣,写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机。因此王国维认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45 阅读王昌龄的《闺怨》,体会“忽”字在诗中的作用。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来表示转折,让杨柳色忽然闯入她的眼帘,使她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感情一下子转为伤感。一个“忽”字将感情的这种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46 怎样理解《别滁》第三句中的“且”? 别 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别 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且”是“姑且”的意思。“姑且”和客人们一起开怀畅饮,借醉酒来进行自我安慰,来忘记别离的痛苦;写出了诗人表面轻快、坦然,实际上内心并不平静的痛苦心理。

47 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思考李清照为什么 说“绿叶”“肥”了,而“红(花)”却“瘦”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的“绿肥红瘦”运用比拟的手法(其中还有借代) ,形象生动地形容出叶的茂密和花的凋零,从而抒发了诗人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的伤感情绪。


Download ppt "理解诗意的切入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