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诗 两 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诗 两 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诗 两 首

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 普希金 (1799—1837)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4 普希金,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12岁随父赴彼得堡入贵族子弟学校,以能诗闻名。1817年毕业后到外交部任翻译,其间参加文学社,一歌颂自由,抨击专利暴政为主题创作《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诗作,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大量利用民间词汇和口语,被认为是俄国文学语言的转变。

5 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普希金1825年在被流放的日子里题在邻人女儿姬姬纪念册上的一首哲理抒情诗。全诗共两节,第一节写面对现实要沉着镇静,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第二节写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把过去变为永久的怀念。

6 全诗共8行,既是一位长者对于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更是诗人在严峻艰苦的岁月里的座右铭。它告诉我们:对待人生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地对待,要善于克制自己,放眼未来。

7 瞬息(shùn) 幽寂(jì) 延绵 荒草萋萋 忧郁(yōu) 伫立(zhù) 涉足(shè) 向往 尴尬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静寂寞 延续不断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愁闷 长时间地站着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 境界而希望得到或 达到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8 整体感知 解题: “生活欺骗”: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难,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9 诗的两部分各表现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生活,现在虽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10 揣摩运用 1.怎样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11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怎么办?面对这个大家都会碰到的问题,诗人的劝说首先是“不要悲伤”,因为悲伤会吞噬一个人的斗志,让人一蹶不振;然后是“不要心急”,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风浪的平息需要时间,花朵的绽开更需要时间,焦虑、着急是于事无补的,必须学会忍耐和等待。

12 2.怎样理解“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有人因忧郁而沉沦,有人因忧郁而绝望,有人因忧郁而疯狂,可是诗人说“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因为“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对未来要有信心,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黑夜之后会有黎明,要学会镇静地等候,满怀信心地等候。只有在你完全安静下来的时候,蝴蝶才有可能栖上你的肩头。

13 3.怎样理解“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苦难与挫折只是暂时的,对于整个生命的过程来说,它只是一个小小的休止符,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它更是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成为过去。而当它成为了过去,事后回想起来,会觉得那是一种亲切的怀恋,甚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你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许正是它,完全了你的人生,塑造了与众不同的你。

14 诗中流露出积极 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15 本诗以劝说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临挫折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归纳主旨 本诗以劝说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临挫折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16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17 作者简介 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弗罗斯特 ( )

18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读了这首诗,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19 人生哲理 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 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20 理清层次 第一节: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伫立,不能选择。伫立(思索)
第二节:写我最终选择了一条别人很少走过的一条路,然而很诱人,很美丽决定(选择) 。 第三节: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景象,使我难以再回返。选择后的惆怅 第四节:由树林之路悟出的人生之路,同样未选择。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21 精彩句讲解 1.如何理解“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22 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点,怎样选择呢?你是否像诗人一样清醒而理智的知道:“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是的,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条件,有取有舍,有舍才有得。忠孝难两全的时候,你舍什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你舍什么?实惠和良心相对峙的时候,你舍什么?你所舍弃的、你所未选择的或许也是极具诱惑力的,但在你心目中,“更诱人”“更美丽”的是什么?这才是你取舍的原则。

23 在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遇到类似的麻烦。看起来两者都不错,都很有魅力,正因为有了这种麻烦,人类才会创造出“选择”这个颇有分量的词语。
2.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在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遇到类似的麻烦。看起来两者都不错,都很有魅力,正因为有了这种麻烦,人类才会创造出“选择”这个颇有分量的词语。

24 这种选择是理智的,它对后果有清醒的预料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懊悔。
3.如何理解“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这种选择是理智的,它对后果有清醒的预料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懊悔。

25 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无怨无悔,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而有意义的。因此,“选择”除了需要理智的放弃、睿智的选取,更需要意志的延续。
4.如何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无怨无悔,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而有意义的。因此,“选择”除了需要理智的放弃、睿智的选取,更需要意志的延续。

26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必须慎重,更不能随波逐流,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归纳《未选择的路》的主题思想 本诗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27 布置作业 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尝试写几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诗。

28 谢谢


Download ppt "诗 两 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