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诗歌语言赏析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诗歌语言赏析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诗歌语言赏析题

2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真题演练 1、(2008·上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 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答案 “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3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诗中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 答案 “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为一体。

4 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远行 李 璟 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 注 二毛:指头发斑白。 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 答案 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

5 古诗语言赏析题的知识体系鉴赏 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它包括赏字(词)、赏句、赏语言风格三部分。 一、赏字(词) (一)赏实字 1.聚焦动词 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聚焦形容词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为动词。 3.追“彩”逐“色” 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中。 4.听听“叠词”效果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除以上两者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掂掂“数量”之重 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6 (二)赏虚字 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赏句赏析句子大致要注意以下角度: 1.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 2.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从这个角度说,立足于语言的赏析就是平日里做的炼字题。 3.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从这个角度说,它就是一种表达技巧题中的暗考题。 4.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要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

7 三、了解语言风格(特点) 语言风格就是诗歌的作者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的个性特征,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学素养有关。
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朴素、平实、华丽、幽默、活泼、庄重、简洁、精练、生动、含蓄、明快、通俗等。更要注意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如王维的恬淡自然、李白的清新飘逸、白居易的直白清新、李清照的缠绵婉约等。语言风格在高考中很少涉及。

8 炼字题答题指导 (1)常见提问方式 ①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④某字如换成另一字,效果如何?请作分析。 (2)答题要点与步骤常见步骤:①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深层);②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③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为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④适当展开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变式步骤:可依据所给字词的特点,省去①③步骤,保留②④步骤。如是版本比较赏析题,则要从以下角度考虑:①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②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③从表达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9 赏析“诗眼”(或关键词)题答题指导 (1)常见提问方式 ①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 ②全诗围绕某字(词)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2)答题要点与步骤 ①指出该字(词)对主旨的表达所起的作用。 ②结合全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 ③从该字(词)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10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赏析语句题答题指导 1.赏析语句题常见提问方式与题型 (1)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 (2)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3)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2.答题步骤 (1)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11 1.内容上:最能体现诗人强烈感情的词语往往是“诗眼”。 2.修辞上:妙用修辞(尤其是拟人)的地方往往是“诗眼”。
重点突破——赏析“诗眼”(含关键词)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句。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字,虽未冠以“诗眼”的名称,但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诗眼”。 一、如何确定“诗眼” 1.内容上:最能体现诗人强烈感情的词语往往是“诗眼”。 2.修辞上:妙用修辞(尤其是拟人)的地方往往是“诗眼”。 3.词类上: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4.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

12 二、如何赏析“诗眼”(含关键词) 1.要有多要素意识 (1)最生动,最具活力。(2)最能营造意境。(3)最易统摄全篇。(4)最能表现作者感情和主旨。抓住这些要素分析“诗眼”(关键词),是最有效的。 2.要有多层级意识 “诗眼”与重点字词在句子中、上下阕中、全篇中乃至诗人情感中,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意义或作用。固然,诗人的情感与句子、上下阕、全篇密不可分,但是,不妨碍我们分析“诗眼”与重点字词在这些层级中的不同表现。 3.要有多角度意识 鉴赏“诗眼”与重点字词,不宜笼统解说,也不宜从一个角度分析,应该有多角度意识。主要角度有二:一是内容角度,二是艺术角度。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诗人感情等方面来理解“诗眼”与重点字词。艺术角度又分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法等方面。例如2008年全国卷Ⅱ要求对《春日即事》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案为“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其中有思想感情,有艺术特点,有联想想象,有修辞手法,实在是多角度分析与鉴赏的结果。

13 『课堂反馈与课外作业』


Download ppt "诗歌语言赏析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