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109.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P10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109

2 近世城市的新貌 課文整理 背景:經濟生產力提升與商業發達 宋朝以降,城市呈現新面貌: 1.城市商業機能更強化─取消「坊市分離」制度
2.城市規模擴大 3.城市數量顯著增加 4.城市人口結構明顯改變 影響:創造世俗商業化的「庶民文化」

3 P109

4 P109

5 P109

6 P109

7 P109 P110

8 商業繁興的影響 課文整理 1.坊市制度取消→庶民活動空間與時間擴大 A.汴京到處有酒樓、妓院、飯館、茶坊 B.夜市通曉不絕
2.城市庶民的休閒娛樂需求增加 A.大城市有綜合性商業娛樂中心─瓦子 B.「勾欄」是專業藝人表演說書、唱戲 、唱小曲 與各種雜技的場所

9 P110

10 P110

11 P110

12 P110

13 P110

14 課文整理 商業繁興的影響 3.城市庶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日高: A.飲食業蓬勃發展 B.食品趨向精緻化、多樣化 C.庶民嗜茶、好酒之風更盛 D.富民穿朱服紫的僭越現象屢見不鮮 4.逐利與奢侈風氣盛行: A.明中葉後更盛 B.傳統道德觀念與簡樸守紀社會風氣受到猛烈挑戰

15 P110

16 P110

17 課文整理 庶民文化的展現—歲時節慶 趨向世俗化 融入民間信仰 趨於商業化 漸趨文化融合

18 P111

19 P111

20 P111

21 休閒與藝文活動 補充講義

22 庶民文化的展現—說唱表演 課文整理 說話(講故事),說話用的底本為「話本」 說經-講佛經故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講史-講歷史故事:《大宋宣和遺事》 小說-講煙粉、靈怪、傳奇、公案等故事 雜說 學鄉談:學說各地方言 說渾話:說滑稽詼諧語言 合生商謎:合生也作合笙,即口技表演。商謎即猜詩謎或猜字謎的遊戲 演唱:小唱、嘌唱、唱賺、諸宮調等

23 P112

24 P112

25 P112

26 民間戲曲 補充講義

27 庶民文化的展現—宋元的民間戲曲 課文整理 雜劇 由北方民間戲曲構成,又稱「北曲」 入元之後,發展臻於成熟 結合唱曲、道白、科段(動作)
每句四折(幕),每折限用一調,由主角獨唱 代表作品: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 元末漸衰 南戲 採用江南唱腔曲調,又稱「南曲」 演出體制與雜劇相同

28 P112 P113

29 庶民文化的展現—明、清的民間戲曲 課文整理 傳奇 繼承南戲發展而來 長篇巨幅,不限齣數,每齣不限一調,登場人物皆可唱
代表:明-湯顯祖《牡丹亭》 清-孔尚任《桃花扇》 明中葉以後,各地傳奇的唱腔並起 弋陽腔-粗獷雄奇,深受庶民歡迎 崑山腔-清柔婉轉,廣獲文人喜愛

30 P113

31 P112

32 明代通俗小說 課文整理 由宋代話本演進而成。 長篇章回小說: 短篇小說: 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 施耐庵《水滸傳》 吳承恩《西遊記》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 短篇小說: 馮夢龍-三言:《喻世名言》、《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 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水滸傳插圖

33 清代通俗小說 課文整理 歷史與志怪小說較少。 言情小說:曹雪芹《紅樓夢》 社會寫實:吳敬梓 《儒林外史》 俠義類小說:文康 《兒女英雄傳》
清改琦繪紅樓夢人物插圖版畫

34 P113

35 P113

36 明清著名小說 補充講義

37 P114

38 P114

39 P115

40 P115

41 元‧關漢卿《竇娥冤》 竇娥冤寫於元朝設置肅政廉訪使的至元二十八年(1291)之後,是關漢卿晚年的作品。竇娥冤的題材源於漢書於定國傳和干寶搜神記中的「東海孝婦」故事。但關漢卿在編撰時結合他對元代社會生活的觀察和體驗,成功地塑造了竇娥的藝術形象,描寫了她一生的悲慘遭遇。《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

42 元‧關漢卿《竇娥冤》 楚州貧儒竇天章因無錢進京趕考,無奈之下將 幼女竇娥賣給蔡婆家為童養媳,婚後丈夫夭亡,婆媳相依為命。蔡婆婆出門索債,被賽盧醫騙到城外,企圖謀財害命。恰值張驢兒及其父路過,救活蔡婆婆,藉此占住蔡家,並強迫她們婆媳與張驢兒父子結成夫妻,竇娥堅決拒絕。張驢兒陰謀毒死蔡婆婆,反而毒死了張父,他轉而誣陷竇娥。官府嚴刑逼訊,竇娥為救護蔡婆婆,招認罪狀,被判處斬刑。

43 元‧關漢卿《竇娥冤》 臨刑之時,竇娥發下三樁誓願:一要在刀過頭落後,一腔頸血飛灑在丈二白練之上;二要六月降雪,掩蓋她的屍體;三要當地大旱三年。後來誓願一一應驗。三年後,朝廷派其父竇天章任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去審查案卷,竇娥鬼魂向父訴說冤情,終於申雪了冤枉。

44 元‧關漢卿《竇娥冤》 一個普通的婦女負屈含冤死去,「怨氣衝天」,竟使自然界也為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竇娥冤透過這樣的情節,對封建社會黑暗、腐朽的政治進行了有力的抨擊。竇娥的悲劇是封建時代暗無天日的社會現實的產物。關漢卿強烈地抒發了那些長期遭受壓迫的人民群眾的無可訴告的反抗情緒。

45 元代王實甫撰寫的《西廂記》 《西廂記》,劇中故事來源於唐代元稹的小說《鶯鶯傳》,敘述了少女崔鶯鶯寄居蒲州普救寺,與一位姓張的書生相戀,後來又被張生遺棄的故事。 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則改變了《鶯鶯傳》的主題思想和鶯鶯的悲劇結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愛情上堅貞不渝,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並經過不懈的努力,終得美滿的結局。 王實甫的《西廂記》則又加以改寫,尤其注意劇中人物性格的描寫,把崔鶯鶯既嚮往愛情,又怕違反封建禮教的矛盾心態,表現得惟妙惟肖。

46 牡丹亭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思想和藝術同時臻於成熟時的作品。其故事梗概是:杜麗娘是南安太守杜寶的女兒。她受詩經關雎啟發,私出遊園,隨即在夢中和柳夢梅幽會。從此一病不起,懷春而死。杜寶陞官離任,在杜麗娘的墓地(即以前的花園)造起一座梅花觀。柳夢梅進京赴試,借宿其中。他在園內拾得杜麗娘的自畫像。終於和畫中人的陰靈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得以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婦,同往臨安。

47 牡丹亭 杜麗娘的教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墓被發掘,柳夢梅又不告而別,就往淮安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後,恰逢金兵內侵,延遲放榜。安撫使杜寶在淮安被圍。柳夢梅受麗娘之託,送家信傳報還魂的喜訊,遂被杜寶囚禁。敵兵退去後,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杜寶升任同平章軍國大事,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圓滿的解決。

48 牡丹亭 明代話本短篇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的故事情節。牡丹亭在驚夢、尋夢、鬧殤各齣的賓白中還保留了話本的若干原句。牡丹亭感人的力量,在於它具有強烈地追求個人幸福、反對封建婚姻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 。在當時大力提倡程朱理學,表彰烈女的情況下,《牡丹亭》成為一股新的潮流。《牡丹亭》情節曲折,構思奇特,富有濃厚的浪漫色彩。這個戲一問世,就受到人們熱烈歡迎,甚至「家喻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49 桃花扇 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其故事寫明末復社文人侯方域避亂南京,結識了秦淮名妓李香君,兩人一見鍾情,定情次日,香君得知婚事費用皆出於魏忠賢餘孽阮大鋮,其意在結納方域,以求開脫惡名。香君義形於色,立即下妝卻奩以還。大鋮啣恨,乘左良玉移兵南京之時,謠言方域為良玉內應。為避害,方域往淮南投奔史可法,為之參贊軍務。

50 桃花扇 甲申三月,李自成入京,崇禎自縊,奸臣馬士英、阮大鋮等即於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昏王奸臣不理朝政,征歌逐舞。馬士英、阮大鋮又屢屢加害香君,香君不屈,守樓明志,血染桃花,廷筵罵座,入宮軟禁。方域回到南京,與復社文人一起被阮大鋮捕獲,也鋃鐺入獄。不久清兵南下,弘光、馬、阮出逃。方域出獄,隨張瑤星往棲霞山。香君趁亂出宮,也隨人入山。侯李二人在祭壇相遇,張道士以國恨、家恨之言點醒他們,二人雙雙入道。全劇在一派悲歌聲中結束。

51 桃花扇 桃花扇的思想意義在於:明朝滅亡以後,孔尚任第一個以戲曲的形式,展現了明末複雜的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評價了南明的歷史,藝術地總結了這一段歷史教訓。

52 金瓶梅 成書約在明代中後期,作者為蘭陵笑笑生,書名是取自書中主角「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名字各一字,借用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的故事,描繪了西門慶家族興衰榮辱的故事,反映出官僚、惡霸、富商相互勾結的社會黑暗面,是中國第一部以現實社會和家庭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因為充斥著赤裸裸的性描寫,被後人視為淫書。

53 水滸傳 《水滸傳》是一部龐大而複雜的小說。不論其表達的思想或版本問題都相當值得探討。就思想而言,水滸傳的情節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前七十回以宋江、晁蓋為首,逐漸吸納四方豪傑上梁山。在這些好漢之中,有自願上山者;有被貪官污吏逼上梁山者;也有受到感召而上山者。不論如何,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腐敗的政治。直到一百零八條好漢齊聚忠義堂,排座次。這一階段中,梁山英雄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殺得貪官污吏心驚膽戰,令人大呼痛快,有藉此發洩對政治現實不滿的意味。

54 水滸傳 後五十回,則描寫梁山好漢接受朝廷招安,為國家效力的過程。北征遼國、剿滅田虎、王慶,眾頭領盡皆無損,威震四方。南征方臘一役,卻使梁山泊英雄七損八傷,其生存者,並未因此而獲得合理的回報,反遭奸臣所害,梁山好漢幾乎沒有一個善終。表現出忠心為國的無奈。

55 水滸傳 這兩個階段的作為與結局雖然大相逕庭,但是,全書所標舉的忠義思想卻未曾改變。有人認為前七十回和後五十回似乎有些矛盾,比較起前七十回的痛快,後五十回寫到受招安之後,這些好漢的作風顯得拘謹多了,但也由偏道走向正統,這也是宋江與其他三寇不同之處,並應了天書之正道。與其說他們向當朝低頭,不如說是為全大義而不得不然。因此,若以忠義思想而言,全篇一百二十回的思想應該是一致的。

56 馮夢龍《三言》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內容大致可以分成五類: 一是男女愛情故事,差不多佔三分之一。 二是俠義故事,並對背信棄義的行為作了譴責。 三是社會故事,有揭露權貴腐化、土豪劣紳罪行 的,也有描寫知識份子的生活及科舉制度不合 理的。 四是公案故事,講的是審案斷獄的故事。 五是神怪故事,把神仙怪異和社會現實混為一 體,使故事情節更撲朔迷離,主旨更鮮明。

57 凌濛初的初刻、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 《二拍》歌頌自由的愛情生活,反映了明代後期的商業生活,也暴露了官場的腐化和貪官的醜惡。
由於作者個人認識的侷限,大多的作品是滿紙說教,陳詞濫調,對後代的話本小說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三言二拍成書以後,有人從事選節的工作,其中以署名抱甕老人的《古今奇觀》最為成功。逐漸成為白話短篇小說的範本,《三言二拍》反而很少被注意了。

58 《兒女英雄傳》 《兒女英雄傳》是描寫清朝康熙雍正年間的一樁公案。書中的主人翁十三妹,本名何玉鳳,因父親遭朝廷大員紀獻唐殺害(按‧紀獻唐為年羹堯的化名)。十三妹無處伸冤,只好帶著母親浪跡天涯,學得一身舞藝,欲報血海深仇。途中遇到安驥(字龍媒)與張金鳳,結為好友。不料,還來不及為父親報仇,卻聽說仇家紀獻唐已獲罪遭誅。一場不共戴天之仇告終,經張金鳳與眾人的撮合,十三妹嫁給安驥。十三妹前段仗義行俠,英氣外發。後段嫁做人婦,又顯兒女情態,堪稱兒女英雄之典範。書中一方面暴露官場文化的黑暗,又道盡科舉文化的醜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寫實俠義小說。

59 東京夢華錄 北宋作家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錄了首都東京盛極一時的景況。描述東京城的社會生活、民俗趣味、宮廷慶典,是最權威、最珍貴的宋代社會生活紀錄片。繁華如夢,過眼不再,故曰《東京夢華錄》。 (資料來源:


Download ppt "P109."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