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親子一定要知道的兩性教育 講師/胡芳芳 五南出版公司特約主編 前商周出版副總編輯 誠品閱讀主編 天下文化資深編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親子一定要知道的兩性教育 講師/胡芳芳 五南出版公司特約主編 前商周出版副總編輯 誠品閱讀主編 天下文化資深編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親子一定要知道的兩性教育 講師/胡芳芳 五南出版公司特約主編 前商周出版副總編輯 誠品閱讀主編 天下文化資深編輯

2 青少年的愛 青少年的愛,是人生的愛的初練習, 是最純粹,也是最貴重的。 青少年的愛,絕不是細沙。有時候它是一顆珍珠,掛在我們的心上,
不管經歷多少事,依舊閃閃發光; 有時候它是一顆淚珠,藏在我們靈魂深處,不管經歷多少年, 想起來仍有惻惻的酸楚。 ----作家張曼娟

3 愛的真諦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凡事要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聖經

4 談談"情感教育" 羅密歐與茱麗葉是青少年,所以愛得不顧一切;梁山伯與祝英台是青少年,所以愛得死生與共。青少年的愛,有著無限的能量與光芒,怎麼可能是細沙?只是在愛著的時候,自己並不知道而已。 作家張曼娟

5 談談"情感教育"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願自己在青少年時便開始戀愛。無所畏懼,亦不遲疑。」 --張曼娟

6 感情生活不只是談情說愛, 更要讓彼此人格、信仰有所成長

7 兩性如何正確溝通? 那樣切切的思慕著一個人,想念到全身都發痛;那樣狂喜得腦門充血,知道原來對方也喜歡著我,沒有想過未來會如何變化,沒有想過彼此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只知道去愛與被愛,愛就是唯一。 --張曼娟

8 建立尊重、平等與友善的環境 兩性平權時代

9 男女大不同 愈來愈多科學研究顯示,女性的敏銳易感,其實是與生俱來,與男性天生不同。
美國「全球科學院學報」發表研究指出,女人的大腦構造,對感受、回憶,比男人要有組織得多。

10 男女大不同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顯示,女人比男人擅長溝通、傾聽,因為女人說話時雙腦並用,連接兩腦之間的胼胝體,比男性來得厚,因此直覺反應較佳。而男性則擅長解讀三度空間,例如長於讀地圖,也是因為腦裡某種元素影響視覺的認定。

11 性別解放 性別解放也包括男性。歐美研究顯示,愈來愈多男性不願意離開家,爭取不要太多加班、外派,以免犧牲家庭和生活。甚至,他們選擇有個能幹的太太,自己在家。 傳統都以為『創業』是男性的專利,事實上,女性迸發的創業精神、創意思維,已寫下新的典範。

12 女力時代崛起 進入21世紀,全球女性地位大躍進,從教育、政治、管理、創業、軟實力、消費力等六大領域全面崛起。
前美國總統柯林頓認為,女人比男人更懂得回饋社會及家庭, 在女力崛起的時刻,會給世界帶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隨著女性地位和自主權的提升,在市場上也逐漸成為主要、甚至是超過男性的消費族群, 讓人清楚的感受到強勢來襲的「女力」。

13 台灣社會,對女性公平嗎? 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如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世界已經有了很大改變,帶動社會發展與經濟成長的引擎早已從勞力到腦力,在此前提下,女性能做出的貢獻跟男性不相上下,甚至於如前所述,包括台灣在內,女性的平均教育程度超過男性的國家愈來愈多,整個社會,從性別角色的界定、女性的自我期許到男性的思想,乃至於家庭的分工與法令制度,都應該擁有全新的觀念與做法,才能充分地運用兩性的能力與能量,創造更豐富美好的生活。

14 台灣社會,對女性公平嗎? 做家事 照顧家中未成年子女、甚至上一代長輩 台灣女性平均薪資低於男性16.1% 家庭、工作兩頭燒的職業婦女
「2014台灣女性經濟力大調查」發現,儘管目前台灣女性教育程度已高於男性,但台灣企業中,高階主管只有23%是女性;根據該項調查,即使是全職工作的職業婦女,照顧家中未成年子女、甚至是上一代長輩的責任仍有74%是落在女性的肩上;此外,58%的子女教養工作是由家中女性負責,男性願意共同分攤的比例低於7%;超過6成家庭女性是主要做家事者;在雙薪家庭中,男性願意共同分攤家事的比例僅有一成。 勞動部近日公布,台灣女性平均薪資低於男性16.1%,也就是說,女性一年需要比男性多工作59天,全年的總薪資才會相同,這意味著兩性「同工不同酬」的情況仍相當值得關切。而既然有超過7成的女性要負責照顧小孩、做家事,顯示在家庭、工作兩頭燒的職業婦女占了絕大多數,可以想像,沉重的負擔加上不公平的職場待遇,扼殺了不少女性的創意。 做家事 照顧家中未成年子女、甚至上一代長輩 台灣女性平均薪資低於男性16.1% 家庭、工作兩頭燒的職業婦女

15 中性女生受歡迎 短髮、低聲、說話乾脆、穿著簡單大方……乍一看以為是男孩子。這些中性女孩最近十分受歡迎。 中性女生有男子氣,反而看起來更加性感。男人並非都喜歡女人味十足的女生,粗眉毛的女生比細眉毛的女生更可愛。平時給人一種朋友的感覺,偶爾打扮一下,會讓男人眼前一亮。 說話乾脆的中性女生十分有魅力。在職場,中性女生的工作樣子十分有魅力:理解力非常好,幹活快,值得信賴。當別人犯錯誤時,表現得也十分積極樂觀會安慰別人。

16 男性形象多元轉變 你是哪一種型男? 肉食男、草食男、暖男、新好男人、大男人、小男人、小氣男.........
近來吹起一股「暖男」風潮,這類型的男人,不如草食男那樣陰柔,散發出來的魅力也不像肉食男那樣具侵略性,一切都那麼剛剛好,溫暖如冬日,如沐春風。 你是哪一種型男? 肉食男、草食男、暖男、新好男人、大男人、小男人、小氣男

17 時尚吹健康 運動愛現男當道 流行多年的「都會美形男」如今退潮流,歐美時尚在手機「自拍」蔚成風氣下,如今崇尚「運動愛現男」,男性六塊肌與人魚線的重要性超越臉龐。 英國記者辛普森(Mark Simpson)20年前首度提出「都會美形男」(Metrosexual),將都會(Metro)與性傾向(Sexual)兩字合併,形容21世紀男性風氣轉變,熱中流行、服飾、保養與文化的生活方式,過去10年蔚成潮流。

18 時尚吹健康 運動愛現男當道 辛普森再創結合運動(Sport)、色情(Porno)與性傾向(sexual)Spornosexual「運動愛現男」,形容手機自拍(Selfie)浪潮下,男性胸肌、六塊肌與人魚線比臉蛋更重要的流行文化浪潮。 熱愛運動的男性在健身房長時間雕塑身材,不吝透過社群媒體貼照片展現成果,成為眾人傾慕對象。葡萄牙足球國腳「C羅」羅納度,正是運動愛現男的代表人物。

19 傳統男性形象的新時代變遷 全球第五大廣告公司Euro RSCG Worldwide在全美進行了一次名為“男人的未來”的調查,隨機抽樣了1058名成年都市男女,考察21世紀的人們對待男人的態度和男人自身對未來的期許。 通過分析調查結果,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男人開始不介意向人們展示自己女性化的一面”、“在新世紀,男人們已經有勇氣改變人們心目中傳統男人的形象”,而這種男人的形象就是 “都會美型男”。 另有調查顯示,在美國,已經有30%—35%的年輕男子喜歡男人的這種新形象。而在亞洲地區,木村拓哉、元斌、柏原崇、耿直、胡兵等“都會美型男”的形象也頻繁在媒體、廣告中出現,並深受大眾喜愛。 現專指大都市中新出現的那些時尚、敏感、陰柔的男人。這些男人內心堅強,外表卻細膩精緻,頗具中性化傾向,但絕大多數不是同性戀或者雙性戀。

20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孩子會找你聊聊嗎? 「我想跟你說說話?」

21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青少年面對同性的困擾
一般青少年在十三到十七歲之間,都喜歡同性,不喜歡異性。這不是同性戀的症狀,是正常心理發展。不過近年來在同性戀者大力鼓吹下,好些青少年對自己這個傾向十分恐懼。再加上人欲橫流之宣傳,人們思想受污染,好些人便以為自己是同性戀者。

22 青少年面對同性的困擾 被同性吸引,不一定與性及性向有關,這只是代表個人心理的一些取向,可以說,是一種補償心理;先有所缺,然後有所愛慕。同性戀者最大的問題,是先認定自己是同性戀者,再有同性戀行為。

23 青少年面對同性的困擾 當青少年覺得自己異乎尋常,喜歡同性,往往不敢告訴別人,或請求協助,因為害怕被排斥、貼標籤。如果告訴所暗戀的同性朋友,朋友會立刻與他疏遠,使他加倍孤單寂寞和羞恥,甚至恨惡自己,逃避自己,以至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24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避免約會暴力 約會暴力有45%的施暴者,是認識的人 (包括前伴侶、情人、熟人)
1)任何形式的身體暴力或人身暴力威脅。 2)情緒或精神虐待,例如玩心理遊戲、 讓你抓狂、不斷發短信給你、不斷貶低或批評你。 3)性侵,包括強迫你做不願意做的事、 拒絕安全性行為或令你覺得在性方面表現差勁。

25 SAFE 愛,傷害STOP -暑假是性侵害案發生的高峰期,約會時要有敢說不的勇氣,不必去比較其他同儕的關係
-將約會暴力事件做為一重要警惕,要妥善選擇約會場所,不要給對方有機可趁的機會, 讓「九月墮胎潮」的社會怪象遠離我們

26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青春變奏曲~談青少年未婚懷孕
「第一次」是如何發生的? 一、好奇心作祟 二、不懂或不會拒絕 當「親密愛情三部曲」: A.接吻 B.愛撫 C.性行為逐步進展時, 因為不好意思拒絕或拒絕的態度不夠明確或堅定,或擔心「不性」 (不和對方發生性行為) 會「不幸」 (對方會不愛我、拋棄我), 於是第一次就這樣給了對方。 三、遭受性侵害 四、受情境誘發

27 青春變奏曲~談青少年未婚懷孕 更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懷孕。 -存在著「戴保險套太麻煩」、「先做了再說」、「怕對方不高興」或有時避孕有時不避孕,
五、無知的第一次 -胡裡胡塗的情況下就生了「關係」, 更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懷孕。 -存在著「戴保險套太麻煩」、「先做了再說」、「怕對方不高興」或有時避孕有時不避孕, 想不「中獎」也難!

28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未婚懷孕了!該怎麼辦?
一、找可信賴的朋友,徵詢意見,一同討論。 二、如果可以,向您家人及老師述說您的擔心與害怕, 他們將會是最需要的支持來源。 三、打電話給諮商機構團體, 會有經驗豐富的專人陪伴您面對問題。        

29 未婚懷孕了!該怎麼辦? 未婚懷孕者絕非孤立無援, 已有不少社會福利機構為未婚懷孕者提供服務 (包括:安置待產處所、家族協商、
        未婚懷孕者絕非孤立無援, 已有不少社會福利機構為未婚懷孕者提供服務 (包括:安置待產處所、家族協商、 法律諮詢、經濟補助、心理諮商等)。

30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網路交友安全守則 一、不隨留個人資料: 想要利用網路來購物,先取得父母的同意。 二、避免單獨的邀約:
        一、不隨留個人資料: 想要利用網路來購物,先取得父母的同意。 二、避免單獨的邀約: 避免進入聊天室與陌生人一對一聊天, 並且對於聊天室的選擇最好經過父母與師長的同意。 另外,不要隨便允諾網路上網友的單獨邀約見面, 記得以匿名身份進入聊天場合。

31 網路交友安全守則 三、不要將個人的照片寄給他人,或藉由網路散佈照片;如果網友傳送任何猥褻或令人覺得不舒服的訊息,千萬不要回應,立即告訴父母或師長處理。 只要遵守網路交友的原則,一樣可以在網路上安全的交到知心好友。要知道利用網路交友彼此都見不到面,對於對方的了解也相當有限,所以,儘量將交往限定在聊聊天通通信的範圍之內,以免見面出了問題而後悔莫及。         

32 愛的變與不變 愛情不是不變的、也不是唯一、永恆的; 要小心冀冀處理分手的方式。
愛的變與不變 愛情不是不變的、也不是唯一、永恆的; 要小心冀冀處理分手的方式。

33 談一場愛別人,也愛自己的戀愛 要改變愛情是「不變」的觀念。 「變」是愛情的本質之一, 情變,本來就很正常! 不必認為:失去愛情就失去一切!

34 好聚好散遠離傷害: 如何好好談分手? 如何去愛?也該想想如何不去愛!更要能夠去享受失去愛情的重生!
現代婦女基金會分析戀愛暴力,前3名分別為:「對方提出分手」、「對方另結新歡」、「雙方口角爭執」 如何去愛?也該想想如何不去愛!更要能夠去享受失去愛情的重生!

35 若發現交往中的對象具有其中一項特質, 別藕斷絲連,儘早分手、儘早解脫!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危險情人六大徵兆

36 危險情人具有以下特質:

37 如何避免遇上「危險情人」? 分手時立場堅定,避免激怒對方, 也避免讓對方有過度期待。

38 避免自己成為危險情人 避免自己與危險情人交往

39 談戀愛是學習智慧的過程 「安全進、安全出」 天真浪漫、憧憬愛情的人,需要認清事實。

40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你可以教孩子的分手四部曲 第一步:他是危險情人? 所謂「危險情人」,是指:
性格不夠成熟、舉止衝動,對任何是常會有過度批判的反社會人格。 自我,時常堅持己見、不容易妥協、喜歡控制別人。 處事或朋友互動常用暴力解決問題,甚至被激怒後易有攻擊行為者。 平常有酗酒、吸毒或虐待小動物的習性。

41 第二步:沙盤推演! 想好分手的理由,盡量減少傷害。 考慮對方反應,想好自己的態度和理由。 找朋友角色扮演,了解分手時可能會有的反應,並討論解決策略。

42 第三步:讓對方滿意、讓自己安全 談分手的時間和地點。地點最好是白天、公開、安靜、明亮,有旁人但不會干擾談話的地方。
告訴他人你要談分手的「人、時、地、事、物」,及回來時間;或者請親近的人在離地點不遠的地方等你,以預防危險事件發生,保護雙方安全。 若看見對方手拿物品、器械,切勿讓對方靠近您,並想辦法立即呼救或離開現場,分手當天亦避免飲酒。 分手談判時,千萬不要以言語或行動激怒對方,讓對方有尊嚴的離開,有時可適時避免悲劇的發生。

43 分手四部曲 第四步:分手安全計畫 分手後讓雙方冷靜,避免再有聯繫或牽扯,也不要有財務糾紛或往來。
當對方在分手後有持續的騷擾時,可舉證向父母老師或校方或警方報案,並儘量避免單獨外出。 亦可在傷害或騷擾時,提出保護令申請,並且擬定分手後安全計畫或注意事項。

44 面對感情的衝突,經常不知所措,容易選擇衝動的解決方式, 嚴重者甚至會鑄下傷害生命的大錯
你可以教會孩子的寬恕教育 面對感情的衝突,經常不知所措,容易選擇衝動的解決方式, 嚴重者甚至會鑄下傷害生命的大錯

45 敢愛,敢不恨 遇上寬恕,就遇上了愛!而選擇寬恕的同時,生命就是選擇通往幸福的方向 恨能挑起爭端,愛能遮掩一切的過錯
在心靈感受到不公平的傷害時,以「勇氣」選擇「愛」,放下「仇恨」。

46 選擇愛與寬恕的勇氣 能愛自己與他人, 導引出平靜、快樂的正向情緒

47 你可以教會孩子的愛的教育 青少年的愛,是人生愛的初練習, 是最純粹,也是最貴重的。 青少年的愛,絕不是細沙。

48 有時候它是一顆珍珠,掛在我們的心上, 不管經歷多少事,依舊閃閃發光; 有時候它是一顆淚珠,藏在我們靈魂深處, 不管經歷多少年,想起來仍有惻惻的酸楚。-作家張曼娟

49 愛的真諦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聖經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愛的真諦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凡事要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聖經

50 你可以教會孩子的愛的教育 用你的笑容去改變這個世界, 別讓這個世界改變了你的笑容。

51 有宗教信仰、親子關係、人際合作、認真誠實 是建立美好生活的重要生命能量。
父母別當憤怒鳥 提升自我功能 有宗教信仰、親子關係、人際合作、認真誠實 是建立美好生活的重要生命能量。

52 一、 培養抗壓力, 才能享有美好生活 不要被壓力打垮,要培養良好的自我功能: ‧ 解決問題的能力。 ‧ 堅強的性格。 ‧ 強健的體力。 ‧ 人際的支持。

53 二、 追求美好人生, 要同時提升三大能量。 一、 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 能夠不斷學習解決生活、工作和人際活動能力的人,他們的壓力少,情緒也比較穩定、成熟。 (1) 健康方面──願意運動,注意飲食和生活。 (2) 人際方面──能包容、互相支持和關愛。 (3) 工作方面──不斷求知和學習。 (4) 不浪費時間,做有效的時間管理。 (5) 生活的情趣──情趣和樂觀。

54 二、追求美好人生, 要同時提升三大能量。 二追求美好人生,
所具備的主要能力 -明白事理。 -廣博的知識。 -多方面的能力 -好的習慣 -正向而積極 三 隨緣學習/終身學習

55 三、 培養堅毅的性格 1. 某大科技公司遭遇到很大的變革,員工壓力很大。 2. 追蹤8年,其中200位壓力最大的人,有100位表現不佳,健康受損,甚至受不了而病倒或辭職。另外的100位表現績效良好,身體也健康。 3. 研究發現了表現好的人: a. 與學歷、富有、家庭、年紀無關。 b. 在壓力下能保持健康工作者的特質是毅力: ‧ 執著於工作。 ‧ 有信心掌控。 ‧ 樂於接受挑戰。

56 三、 培養堅毅的性格 (二) 不堅毅的人較常生病、逃避、沮喪。所以,要培養堅毅性格, 成功的人找機會, 失敗的人找藉口!

57 四、 尋求社會支援 (一) 愛給人們力量: 1.湯普大學Stewart Wolf發現賓州羅塞圖(Roseto Story)地方的意大利社區, 民眾健康特別好: 追蹤其原因是: ─ 他們凝聚力量。 ─ 對社區無條件支持。 ─ 家庭很親密 ─ 對老人態度不冷落 (二) 許多研究發現: 在大城市或人際疏離的地方, 平均壽命短,心臟病多

58 三、尋求社會支援 有宗教信仰、親子關係、人際合作、 認真誠實,是建立美好生活的重要生命能量。
(三)卡特和葛理克(Carter & Glick)的研究, 長期治療的慢性病中,與情緒有相當的關聯: 1. 寡居女性是已婚者的3倍。 2. 寡居男性事已婚者的8倍。 3. 單身漢是已婚者的21倍。 有宗教信仰、親子關係、人際合作、 認真誠實,是建立美好生活的重要生命能量。

59 四、 運動強身 一) 運動有益於情緒及身心: ‧ 提神,精神的提升。 ‧ 放鬆,減低焦慮,鎮靜 ‧ 淡化敵意,敞開心胸 ‧ 提高信心
二) 研究發現: 1. 運動者有較好的心肺功能。 2. 運動應該在工作一整天後為之,最能減低壓力。 3. 跑步,使心臟中的血流入腦部,促進人的清醒。 4. 運動10週後,實驗證明記憶力較好。 5. endophin是喜悅和止痛的天然化學物質,運動促進其分泌。 6. 運動能消除鬱悶,維吉尼亞大學布朗對101位沮喪的大學生實驗: ‧ 運動組──慢跑10星期,明顯降低沮喪。 ‧ 不運動組──沒有降低沮喪。

60 兩性平等的目標 消除社會上各階層不平等的現象。 認知兩性間差異的本質。 解構兩性不平等的現狀。 建立兩性平等互動正面積極的模式。
教育兩性共同建立美滿家庭的方式。

61 建立兩性平權、友善尊重的環境 改變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生理、心理與社會文化構面的兩性差異 當今社會文化中女性角色、地位與處境
多元文化社會中兩性平等的意涵與重要性 男女兩性相處互動之道 女性的貢獻與成就

62 建立兩性平權、友善尊重的環境 兩性在家庭生活的角色與職責 就業職場中性別的區隔現象 公領域與私領域資源分配的性別歧視
就業機會與教育權的性別偏見 社會文化中性別階級與權力關係 性侵害迷思與性侵害防治

63 愛裏沒有懼怕 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將懼怕除去。 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 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 聖經

64 兩性平權時代 尊重平等友善

65 人們需要的是愛 注意我們的想法; 因為想法會變成我們想講的話 注意我們講的話; 因為講的話會變成我們的行為 注意我們的行為; 因為行為會變成我們的習慣 注意我們的習慣; 因為習慣會變成我們的性格 注意我們的性格; 因為性格會成為我們的命運

66 愛的真諦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凡事要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聖經

67 甚麼是快樂的心型人? 快樂的心型人 心中有信仰 、 對人抱希望、 愛自己也愛世界! 世界,因你而美好!

68 做個快樂的心型人 E世代的鋼鐵人與神力女超人
1時間管理:永遠跑在Deadline之前! -養成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習慣 -掌握工作的輕重緩急 「前半主義」法 一日之計在於「昨夜」 2目標管理:以專案管理管好你的工作! -善用「杯子理論」 3情緒管理:讓自己變得更有彈性! 尊重自己,請你把自己當一回事! 情緒是可以調理的,壓力也是可以減輕的, 這是現代人必學的基本能力。    

69 信仰 、希望、 愛 家庭,因你而大好!


Download ppt "爸媽千萬不要最後才知道 親子一定要知道的兩性教育 講師/胡芳芳 五南出版公司特約主編 前商周出版副總編輯 誠品閱讀主編 天下文化資深編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