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学习主题 第14课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课堂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学习主题 第14课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课堂小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学习主题 第14课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课堂小结

2 “黄金时代” 20世纪50~70年代 美国纽约曼哈顿远眺 自由女神像 世界贸易中心 双子座塔楼
导入 自由女神像 “黄金时代” 20世纪50~70年代 世界贸易中心 双子座塔楼   曼哈顿(Manhattan)是美国东部哈德逊河下游的一座岛屿,亦为纽约市市中心所在。曼哈顿区与纽约郡(New York County)边界线相同,包括曼哈顿岛、一些其他小岛和陆地的一部分,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2000年,纽约郡人口为 人。面积上来说此郡是纽约州最小的郡,但此区是纽约市乃至全美国、全世界最繁华的地方之一。名胜有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歌剧院等。 美国纽约曼哈顿远眺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西欧和日本却经济萧条,百废待兴。通过不懈的努力,战争的创伤被逐渐抚平,与美国的强烈反差激励着西欧和日本追赶的步伐。到20世纪70年代初,整个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本课要讲述的就是这“黄金时代”的景象。

3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4 ① 二战中美国本土远离战火并大发横财;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36.3 48.7 22 49.6 15.5 24.7
备注:   ①其他发达国家:日本、联邦 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   ②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 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 分配的最终成果。 36.3 48.7 22 49.6 15.5 24.7 18.6 11.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GNP 工业生产 出口 黄金储备   美国经济的发展:①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②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原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③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二战加速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二战中,美国是参战国家中唯一的本土未遭受战火洗劫的资本主义大国,损失较小,而巨大的军火需求又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大发战争横财。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5%以上,经济实力大增,而且政局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5 ② 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福特汽车谱系 福特汽车生产线示意图   福特汽车公司:1903年6月16日由亨利·福特创立于美国底特律市。世界上超级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旗下拥有的汽车品牌有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路虎(Land Rover)和捷豹(Jaguar)法拉力(FARLARUI)。此外,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Credit)、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以及汽车服务品牌(Quality Care)。   1948年至1949年间,美国工业总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而黄金储备则占3/4左右(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强大表现)。战争结束后,美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膨胀的刺激下,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以此赚取高额利润。

6 ③ 掀起更新原有设备热潮,技术条件大为改观;
  二战期间,美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Eckert)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ENIAC长30.48米,宽1米,占地面积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约相当于10间普通房间的大小,重达30多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它包含了17468真空管,7200水晶二极管,1500中转,70000电阻器,10000电容器,1500继电器,6000多个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作了九年之久。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克森)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   1994年12月,美国Intel公司宣布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它每秒可进行3280亿次加法运算(是ENIAC的6600万倍)。如果让人完成它一秒钟进行的运算量的话,需要一个人昼夜不停地计算一万多年。

7 ④ 战后各国重建为美国提供广阔的国外市场;
二战后的德国几乎变成一片废墟   二战后战败的德国不仅面临着因战争遭受的严重经济衰败局面,而且因美苏冷战而导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致使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但战后,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发展再次超过英法。

8 ⑤ 巨大的教育、科技和人才优势; 2008 年 世 界 著 名 大 学 前 100 位 详 细 排 名 一 览 表 001.美国哈佛大学
002.美国斯坦福大学 003.美国耶鲁大学 004.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005.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006.英国剑桥大学 007.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008.英国牛津大学 009.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010.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011.美国密歇根大学 012.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013.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 014.美国杜克大学 015.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016.日本东京大学 017.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 018.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019.美国康奈尔大学 020.美国芝加哥大学 021.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分校 022.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 023.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024.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025.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026.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分校 027.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 028.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029.日本京都大学 030.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031.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032.瑞士日内瓦大学 033.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034.英国伦敦经济学院 035.美国西北大学 036.新加坡国立大学 037.美国匹兹堡大学 038.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039.美国纽约大学 040.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 041.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 042.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043.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044.瑞士巴塞尔大学 045.美国马里兰大学 046.瑞士苏黎世大学 047.英国爱丁堡大学 048.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 049.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 050.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051.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 052.荷兰乌得勒支大学 053.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054.美国南加州大学 055.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056.美国布朗大学 057.日本大阪大学 058.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059.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060.香港科技大学 061.荷兰瓦赫宁根大学 062.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063.德国慕尼黑大学 064.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065.美国波士顿大学 066.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 067.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068.日本东北大学 069.香港大学 070.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071.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072.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073.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074.英国诺丁汉大学 075.美国卡内基米隆大学 076.瑞典兰德大学 077.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 078.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 079.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080.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081.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 082.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 083.荷兰莱顿大学 084.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085.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086.美国普度大学 087.英国伯明翰大学 088.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089.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090.德国海登堡大学 091.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092.比利时卢汶大学 093.美国艾莫利大学 094.日本名古屋大学 095.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 096.香港中文大学 097.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098.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 099.美国马萨诸塞大学 100.英国萨塞克斯大学

9 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 广岛原子弹爆炸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它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突破为代表。其中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10 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 美军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闪电2”) 美国空军B-2隐型轰炸机飞行中
(CV63)小鹰号 母港日本横须贺 1961年4月服役 (CVN65)企业号 母港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 (CV67)肯尼迪号 母港佛罗里达州迈波特基地(不执行任务时作训练航母) (CVN68)尼米兹号 母港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 (CVN69)艾森豪威尔号 母港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 (CVN70)卡尔文森号 母港美国华盛顿州布雷默顿 (CVN71)罗斯福号 母港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 (CVN72)林肯号 母港华盛顿州埃弗里特 1989年11月服役 (CVN73)华盛顿号 母港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 (CVN74)斯坦尼斯号 母港加州圣迭戈基地 1995年6月服役 (CVN75)杜鲁门号 母港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 (CVN76)里根号 母港加州圣迭戈基地 (CVN77) 布什号 尼米兹级 试航中 (CVN78) 福特号 福特级 筹备中 美军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闪电2”) 美国空军B-2隐型轰炸机飞行中 美国陆军装备的M1A1主战坦克 美国海军F/A-18F双座舰载战斗机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真正意义上航母的国家,中文“航空母舰”一词即是来自日文汉字。按吨位分,有大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6~9万吨以上)、中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3~6万吨)和小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3万吨以下);按动力分,有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和核动力航空母舰。21世纪初拥有航母的国家有阿根廷、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国、英国和美国以及日本、韩国)。美国共拥有“小鹰”级、“尼米兹”级和“企业”级在内的13艘大型航母(现役11艘)。   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拥有一支强大的陆、海、空军事力量,还抢先拥有破坏力巨大的原子弹。作为世界科技的中心,美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如计算机、原子能和航空航天工业等,生产出许多附加值高的商品和产品。

11 美国“硅谷”(Silicon Valley)是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硅谷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科技园。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雅虎、AMD等大公司。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3和1/6。

12 位于美国硅谷2200号的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oration)总部
  1968年7月16日成立的英特尔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由罗伯特·诺宜斯、高登·摩尔、安迪·葛洛夫以集成电路之名(integrated electronics)共同创办。1971年,英特尔推出全球第1个微处理器。随着个人电脑普及,Intel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设计和生产半导体的科技巨擎。

13 英特尔在处理市场的宿敌AMD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超威半导体)成立于1969年5月1日,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公司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创新的微处理器、闪存和低功率处理器解决方案。其在CPU市场上的占有率仅次于Intel。

14 美国雅虎(Yahoo!)公司总部   Yahoo!由斯坦福大学博士研究生杨致远(台湾省台北市)和大卫·费罗于1994年4月创立并且在1995年3月2日成立公司,总部设立在加利福尼亚州森尼韦尔市。提供一系列的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网站分类、邮箱、新闻以及登陆等互联网服务。

15 美国Google(谷歌)食堂   Google公司于1998年9月7日以私有股份公司形式创立,是因特网上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搜索引擎,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2006年4月12日,公司行政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宣布该公司的全球中文名字为“谷歌”。

16 惠普研发有限合伙公司(惠普 HP)总部   公司位于美国加州的帕罗奥多,属全球性的资讯科技公司。1939年,在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爱迪生大街367号的一间狭窄车库里,两位年轻的发明家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以仅有的538美元,激情创建了HP公司。主要专注于打印机、数码影像、软件、计算机与资讯服务等业务。

17 苹果(Apple)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1976年4月1日由斯蒂夫·乔布斯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创立。原称苹果电脑,2007年1月9日于旧金山的Macworld Expo上宣布改名。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库比提诺,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目前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为3.8%。

18 梅琳达·盖茨:梅琳达·法兰奇(Melinda Ann French),1964年8月15日出生于美国达拉斯郊区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个十分敬业的工程师。1994年元旦与比尔·盖茨结婚。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 III)简称比尔·盖茨(Bill Gates)。微软公司创始人、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2008年6月27日,辞去微软行政主席一职,同时将自己的580亿美元(约合4530亿元人民币)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19 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的飞机制造厂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7月1日,由威廉·爱德华·波音创建,并于1917年改名波音公司。1929年更名为联合飞机及空运公司。1934年按政府法规要求拆分成三个独立的公司:联合飞机公司(现联合技术公司)、波音飞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1961年原波音飞机公司改名为波音公司。

20 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 (宇航员奥尔德林的脚印)
埃德温·尤金·艾德林站在登月舱支架旁   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1969年7月20日,3名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尤金·艾德林、迈克尔·柯林斯)搭乘“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也显示了美国宇航工业的成就。

21 在日资公司工作的印度工人   战后初期的美国空前繁荣,确立了在世界的霸主地位。同时期,西欧、加拿大(Canada)、澳大利亚(Australia)和日本(Japan)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

22 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

23   政治地理上的西欧有24个国家:希腊、意大利、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安道尔、葡萄牙、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法国、摩纳哥、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梵蒂冈。   1949年5月,宣布组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波恩。1990年10月3日,联邦德国把民主德国并入,德国统一。   西欧:①自然地理概念上的西欧仅包括爱尔兰、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摩纳哥;②政治地理上的西欧有24个国家,它们是:希腊、意大利、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安道尔、葡萄牙、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法国、摩纳哥、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梵蒂冈。 战后德国一片废墟   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据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原则,德国分割为四区,由苏、美、英、法占领,其中美、英、法合并为“西占区”,即“联邦德国”)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24 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德国奔驰  德国奥迪   德国保时捷 德国宝马   德国大众  德国劳斯莱斯 德国现代化的汽车生产线

25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② 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得到总统的有利支持   “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美国之所以要援助欧洲,是因为此举对美国称霸世界有利可图,可以防止西欧各国向共产主义转变,可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对苏联进行遏制,可以保持战后优势。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美国国务卿

26 ③ 各国政府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 “欧洲之父”让·莫内 从1951年开始,联邦德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从1951年开始,联邦德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在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7.5%,速度超过美、英、法,仅次于日本。   1960年,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多亿马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欧洲头号经济大国,直到1968年才被日本超过。   至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已从1948年的3.6%跃升到10.1%。 让·莫内: ~1979,法国经济学家、外交家。被欧共体各国首脑授予“欧洲荣誉公民”称号,并被誉为“欧洲之父”。 “欧洲之父”让·莫内   1951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正式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即《巴黎条约》),从而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27   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1951年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 1957年3月25日法意德比荷卢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1958年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原子能共同体)宣告成立。1965年4月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将成立的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 European Communities)。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28 欧共体总部大厦(比利时布鲁塞尔) 欧共体宣传画
  欧共体形成原因:①经济实力的增强;②为摆脱经济依附美国的局面;③为提高国际地位。产生的作用:①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②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③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宗旨:①共同增进欧洲团结和联合;②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③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9 欧洲联盟(欧盟 European Union)扩张
欧洲联盟(欧盟)会徽 (1988年1月始用)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国。   1993年11月,欧洲共同体更名“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成员国增至15国。   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国正式加入,欧盟增至25国。   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   5月9日为“欧洲日”。   欧盟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欧洲联盟(欧盟 European Union)扩张

30 2004年5月23日“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来新疆财经学院讲学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以一篇论及“最适当货币区”的文章奠定了欧元理论,最终促使欧元顺利出台,因此被尊称为“欧元之父”。199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蒙代尔。瑞典皇家科学院长达7页的赞词,更肯定了他“欧元之父”的地位。

31 欧元15会员国: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法国、芬兰、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
欧元符号的设计者是版画家阿图尔·艾森门格尔。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代码EUR)   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Euro),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在欧元区12国流通,成为欧元区单一法定货币。

32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33 战后的日本

34 ① 实行民主化改革; 日本民主化改革 1.整肃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化) 2.解散财阀(排除财阀家族对企业的封建统治) 3.禁止垄断
日本国会 战后恢复中的日本农村 日本民主化改革 1.整肃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化) 2.解散财阀(排除财阀家族对企业的封建统治) 3.禁止垄断 4.实行土地改革(地主只能保有一町步土地,其  余土地被征购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日本国宪法》第9条   二战后,日本在1947年5月3日正式生效施行的《日本国宪法》(即“和平宪法”)的指导下走过了战后重建、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繁荣富裕的和平发展道路。对日本社会进行了民主改造,借以清除日本社会中的封建色彩,清除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赖以发动战争的土壤。

35 ② 重视科学技术; 1953年电视开始在家庭普及 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
  日本战后坚持以“科技立国”,为了扭转战后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制定了“吸收型战略”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国外新技术,广泛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创造。

36 ③ 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东京大学发祥地纪念碑
  日本长期坚持智力投资,非常重视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尤其重视工科教育,侧重于应用理论教育,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应用性开发研究。1950年,日本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就已达99%;1970年,高中学生考进大学的已达23.6%。

37 ④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建设在海上的日本机场 立 邦(油漆) 东 陶(卫浴) 尼 康(影像) 爱普生(数码) 富士通(网络)
立 邦(油漆) 东 陶(卫浴) 尼 康(影像) 爱普生(数码) 富士通(网络) 东 芝(家电) 索 尼(电子) 松 下(家电) 佳 能(数码) 夏 普(家电) 丰 田(汽车) 凌 志(汽车) 本 田(汽车) 精 工(手表) 西铁城(手表)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本土资源相对匮乏。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6848个小岛组成,东西宽300公里,南北长3500公里。境内多山,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

38 ⑤ 美国大力援助和扶持。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日本一纺织厂车间
  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了美军的大批军事和后勤物资订货,使日本企业获得巨额利润。其次,朝鲜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出口贸易,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不仅摆脱了经济危机,而且促进了垄断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美对日的态度也取决于想把日本作为对付中共和称霸亚洲的基地。

39 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在东京举行 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奖牌
  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4年10月10日~24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届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次在亚洲召开,1964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70周年。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有94个国家和地区的5140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为683人。

40 战后日本新貌 五十年代东京附近的街市   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到1955年,日本工业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了持续18年的“高速增长”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走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半个世纪的路程,完成工业现代化,变成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1 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2.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 战后美国 3.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2.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 3.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 经济的发展 1.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经济困难 2.西欧各国经济的振兴 3.联邦德国成为战后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 4.欧共体建立的原因 5.欧共体的建立 西欧的振兴 与欧共体的建立 1.战败后日本的经济状况 2.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原因 3.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日本成为 世界经济大国

42 学习与探究

43 制作简表:“战后日德经济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8.2 2.8
学习活动 制作简表:“战后日德经济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 1960 8.2 2.8 2.7 7.5 4.8 5.8 1961 1970 11.2 4.1 5.6 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44 C C C D B 1.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 1951年 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学习测评 C 1.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联邦德国 2.美国经济开始出现空前繁荣局面是在(   )。  A.美国内战后 B.一战后   C.二战后   D.苏联解体后 3.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正式诞生于(   )。  A.1951年   B.1958年   C.1967年   D.1993年 4.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是(   )。  A.调节西欧国家内部矛盾   B.抗衡苏联  C.经济上完全依附美国    D.重振西欧和提高国际地位 5.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的创始成员国没有(   )。  A.联邦德国  B.英国    C.意大利   D.法国 1951年  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1958年  建立西欧共同市场      建立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  机构合并为欧共体 1993年11月  更名欧洲联盟 C C D B

45 7.比较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欧、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 因素。这对正在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
6.西欧国家为什么要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7.比较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欧、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  因素。这对正在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   答:外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西欧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 欧美对市场的争夺加剧,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内因:西欧国家均意识到美国全面进入欧洲所带来的欧美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摆脱在经济上依附美国的局面,振兴西欧。 答:①政治改革——战后民主化改革(消除生产关系的落后因素);   ②美国扶植——德国的马歇尔计划,日本的军事订货;   ③科技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④政府调控——国家制定经济战略和加强调控;   ⑤教育因素——两国都重视教育;   ⑥社会环境——社会环境都保持稳定。 答:借鉴的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科   教兴国战略;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合作;发展教育;引进   先进技术,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立足国情,制定相应的发   展政策;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等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①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②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繁荣;③广泛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来改组和管理经济。

46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 $ ¥ 欧元 美元 日元 人民币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 Richard Milhous Nixon
史海拾贝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欧元 美元 $ 美国第37位总统任期: ~ 、 ~ 。 日元 人民币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Richard Milhous Nixon 美国第37位总统( ~ )

47 结 束


Download ppt "第四学习主题 第14课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课堂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