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课 人类文化与文化遗产 第一课 人类文化与文化遗产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课 人类文化与文化遗产 第一课 人类文化与文化遗产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课 人类文化与文化遗产 第一课 人类文化与文化遗产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2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人与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人与文化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 一.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和联系 是什么? 文化:与人类同时诞生。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的,它是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4 恩格斯说过: “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5 文明出现的标志: 是指人类进化的程度。 一般来说,是文字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城池的建立等。

6 人工智能制造的物质产品叫做物质文化 人工智能制造的物质产品叫做物质文化

7

8

9 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叫做制度文化.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国王。 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他制定了一部全国统一的法典,并将法典的全部内容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法典分为浮雕和文字两部分。浮雕为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正把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标授予站在他面前的汉谟拉比,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文字共约八千字,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它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叫做制度文化. 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叫做制度文化.

10 罗马法通常是指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它是古代世界各国法律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而且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是罗马人留给人类的一份最宝贵的遗产。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了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11 《拿破仑法典》               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于1804年公布施行。       《拿破仑法典》在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的一部系统的成文民法典,首次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公民个人财产,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12 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创造出的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等叫做精神文化.

13 2001年,联合国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因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和遗存,就好像人类的基因,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

14

15

16

17

18 《西斯庭教堂天顶画》局部 ——创造太阳和月亮
画》局部——创造 亚当

19 《纱罩圣母》

20 拉斐尔的︽椅中圣母︾

21

22

23

24

25 文物指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与遗迹,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器皿与各种艺术品。

26

27

28

29

30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超越时空的艺术,古老环境的典范塑造牵引着这座城市的后人对传统文化根基的追溯和思念,这是不能忘怀的。

31 社会组织层次,即制度层面的 。 二.文化的三个层次 生产工具层次,即器物层面。 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 价值层次,即精神的层面的。
第三个层次 :

32 三、文化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文化的地域性差异 ――形成地缘文化 文化随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文化板块和文化圈的等。自然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什么样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当地人与自然界进行长期抗争和适应的结果。 1、地域性:文化的地域性差异 文化随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文化板块和文化圈的等。 ――形成地缘文自然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什么样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当地人与自然界进行长期抗争和适应的结果。

33 三、文化的基本特征

34

35

36

37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使其与其它民族区别开来,这就是文化的民族性。
2、民族性:

38 3、时代性: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9 二.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二.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40 物质文化遗产即文物,是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 科学. 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具. 生活用品. 武器. 艺术品. 建筑
物质文化遗产即文物,是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武器.艺术品.建筑.碑刻.墓葬等遗物和遗址. 物质文化遗产即文物,是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武器.艺术品.建筑.碑刻.墓葬等遗物和遗址.

41

42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 包括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即各种语言文字. 口头文学. 风俗习惯. 民族民间的音乐. 舞蹈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包括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即各种语言文字.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包括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即各种语言文字.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等.

44 要回答什么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就离不开中国的语言、服装、建筑、习俗、神话、寓言、节庆等等。就是透过这些所谓文化符号,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换句话说,“中国人”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

45

46

47

48

49

50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那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即上帝通过那稣向世人显示自己。  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那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那稣向世人显示自己。  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 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

51 “法国文化年”在广东的系列活动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拉开帷幕,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之一——巴黎交响乐团演奏了如梦如幻的印象派音乐。
世界多样性文化的交流有利人类文明的发展 “法国文化年”在广东的系列活动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拉开帷幕,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之一——巴黎交响乐团演奏了如梦如幻的印象派音乐。 中国京剧艺术表演的魅力使法国观众如痴如醉世界多样性文化的交流有利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国京剧艺术表演的魅力使法国观众如痴如醉

52 中法文化年——中国武术热法国

53 中法合作登台演出,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与高境界的和谐.

54 杨丽萍的<孔雀独舞>使法国人领悟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
神秘色彩的东方有一个天堂般的中国,她拥有五千年灿烂夺目的文化.杨丽萍的<孔雀独舞>使法国人领悟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 神秘色彩的东方有一个天堂般的中国,她拥有五千年灿烂夺目的文化.

55 中国广东文化周在法国巴黎揭幕.广东潮州音乐醉倒了法国人.

56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举行的“中国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演员为美国观众作具有传统中国文化韵味的演出。

57 中国杂技表演艺术使美国人目不暇接,神魂颠倒.

58 三.文化守护与环境保护 中国古琴是世上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由弦和木质共鸣器发音,已有三千年历史。中国传统四艺的琴棋书画,放在首位是“琴”。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是千古传颂佳话。1977年作为人 类向宇宙太空寻觅外星“知音”的地球之声,就是中国古琴名家管平湖弹奏的“高山流水”制成光碟,乘着美国的“航行者”号卫星探测器,向浩潮星空发射地球人类友好的声波,开始了人类漫漫的寻觅知音的里程。 三.文化守护与环境保护

59 波兰的奥斯维辛是德国法西斯向全人类犯下滔天罪行的地方。它已经永远地与世界历史以及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联系在一起,刻骨铭心地成为全人类挥之不去的梦魇。

60 敦煌壁画被娄为"东方艺术明珠”,高低错落,鳞次栉比。进入洞窟,壁画迷人,彩塑精美,使人置身于一个博大精深,瑰丽宏伟的艺术殿堂,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宫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1989年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61 但是,西北地区干燥的气候、肆虐的风沙,使莫高窟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之中。历经沧桑的洞窟内,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壁画在不断衰变。壁画随时都有脱落的危险.参观者制造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在高湿度条件下会与石青、石绿、氯铜矿、铅丹等颜料发生作用,使这些颜料变色,而人呼出的水气可使壁画崖体内的盐溶解并向壁画表面运移。当湿度下降时,这些盐会在壁画颜料层上结晶,于是壁画病害出现了。这就是莫高窟的“人祸”。

62 (1)如今窟顶建立起了生态防风系统,莫高窟的降沙量已下降了80%; (2)洞窟最高旅客容纳量已经进入数据分析阶段,不久的将来一个数字化的虚拟莫高窟将建立起来承担旅客接待任务,把洞窟里的众神从疲劳喧嚣中解救出来。与传统的洞窟实地观览不同的是,在虚拟漫游系统中,将来游人既可以欣赏到莫高窟的石窟外景、洞窟建筑结构,又能跟随电子向导进入洞窟内部,身临其境地欣赏精美的壁画和彩塑,同时,通过演示厅的多媒体节目展播,了解敦煌的历史和文化。 (3)《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遗产委员会共同参与了保护工程。敦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块曾经的“吾国学术之伤心地”,正在为全国、世界提供经验。新疆克孜尔石窟、西藏的布达拉宫,埃及的法老墓正在使用敦煌85窟的经验。而这次对莫高窟的修复,确是人类输不起的一次文明拯救。  

63 阿富汗境内的世界最高立式佛像巴比扬大佛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山地国家,为连接印度、西亚与中亚的交通要道,东西方文化都曾在这里交汇
阿富汗境内的世界最高立式佛像巴比扬大佛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山地国家,为连接印度、西亚与中亚的交通要道,东西方文化都曾在这里交汇.中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从长安到印度求法,曾途经巴米扬。他在《大唐西域记》中并详细记录了高大精美的佛像。巴米扬石窟拥有两项世界之最:巴米扬石窟是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大佛大约雕造于公元4~5世纪间,经历风风雨雨,战火沧桑,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2001年3月,是本·拉登下令不惜一切代价炸毁阿富汗境内的所有大佛。塔利班政权不顾世界范围内的抗议,用炸药和大炮将两尊佛像摧毁。

64 如今,阿富汗政府正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耗资900万美元,正计划通过先进的激光技术,在巴米扬大佛遗址上重现千年佛像的面貌。4年前被塔利班政权炸毁的巴米扬大佛,有望在2007年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件被历史尘封的艺术品承载着人类的千载时光、宗教信仰以及当时的文化,即使我们今天重塑巴米扬大佛,如果万幸没有沧海桑田,也要等到千年之后再去体会它的魅力,而那时它所代表的意义早已变迁,今人绝对是无福消受了。

65 中国个别遗产地“重申报轻保护”,杀鸡取卵式地开发,使这些宝贵的人类财富不仅受到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损害,还受到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   负面消息不绝于耳:武当山遇真宫主殿被焚,曲阜“水洗三孔”,泰山违规扩建索道,黄山大兴土木建设豪华宾馆,乐山风景区建“巴比扬大佛”,张家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我国曾有14处“世界遗产”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监测与质问。   如何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这是世界性课题,每年世界遗产年会都要探讨相关话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定,世界遗产没有“终身制”,如果保护不善,已经成为世界遗产的名胜将有可能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一旦列入该名录,就意味着它有被取消世界遗产资格的可能。目前,我国的世界遗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布达拉宫以及峨眉山-乐山大佛的保护状况,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

66 武陵源的眼泪... 199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在武陵源进行遗产监测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拿出了黄牌警告。昔日美丽的武陵源,如今已光华不再。著名的“锣鼓塌”容纳了一座“宾馆城”;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峡谷”的金鞭溪,每天接纳1500吨污水。整个社会痛心疾首,骂声不断。张家界政府却一意孤行,又批准了投资达1.2亿元巨资、号称"世界第一户外观光电梯"的"百龙天梯"的建造项目。 林立的宾馆和武陵源如此“亲近” 又建起了号称"世界第一观光天梯"的百龙天梯。   

67 按照张家界国家森林管理处官员的说法:“电梯不仅为政府创造年数百万,甚至可以上千万的财政税收,还解决了当地200多人的就业问题。”
难道世界遗产就是为了要让政府取得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收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官员警告说:你们对遗产的过度开发“就象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被逼乔装打扮出去赚钱,这是犯罪"。 继百龙天梯之后,又要再创"世界纪录"的天索,建成后可把游人从张家界市内直接送往另一个保护地――天门山顶。         金鞭溪畔恶俗丑陋的"发财路"。    

68 2003年6月,在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三江并流”被国际专家一致看好,评为“世上罕见的集地质、动植物、景观美学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为一体的高山峡谷自然区域”“全球水能与矿产资源丰富的重大物种基因库”,并以唯一全部符合世界遗产四条标准的资格顺利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为申报这一项目成功整整花费了十年时间。但刚申报19天后,就传来了在怒江和澜沧江上兴建多层水电站与水库的消息,水电公司居然在这块圣洁之地上举行了揭牌仪式。

69 三江并流的未来? 江上弥漫着炸开山洞形成的烟尘 在天下奇景虎跳峡这里开凿了一个个的勘测洞
沿着怒江一路过去,我们看到的都是钻探、勘测,我们不禁好奇:怒江的未来在他们的手中吗? 看到满目疮痍的三江并流,你又有何感想? 在天下奇景虎跳峡这里开凿了一个个的勘测洞 这个勘测洞已进入了六百米 江上弥漫着炸开山洞形成的烟尘

70 开发建设与保护遗产的关系亟待理顺。在历史与现代,发展与继承的交叉路口,世界遗产是个充满魅力而又让人深感沉重的话题。如何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同时,保护好生态并传承古代文明,做到既对得起子孙又无愧于祖先,值得当代人去探究与深思。如何寻找“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避免错位,超载开发。减少对遗产景区的人工化、城市化的做法已经迫在眉睫。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得到尊重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得到尊重

71 关于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72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有四个:     一、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二、有充足的法律依据,     三、历史比较久远,     四、现状保护较好。
遗传与变异、基因与选择的对立统一,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同样原理,如何正确处理保护、继承、借鉴与创新文化的关系,则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亘古常新的课题。

73 推荐:中国官方网站;中国世界遗产网 http://www.cnwh.org/
本课作业布置 (1)什么叫文化?什么叫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什么叫精神文化?关于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举两例说明 (2)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区别?各举两例说明 (3)阅读与思考 (提示)商业广告经济效益和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精神文明价值观的矛盾,孰重孰轻? (4)自我測评(第二题要举出具体例子来分析研究) 本课作业布置(1)阅读与思考(提示)商业广告经济效益和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精神文明价值观的矛盾,孰是孰非?(2)自我測评(第二题要举出具体例子来分析研究) 推荐:中国官方网站;中国世界遗产网

74 [自我测评] 1、简要解释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遗产。 提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特有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分离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指现先人创造并流传下来的文化财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从物质遗存中能够提取哪些历史的社会人文信息?为什么? 提示:物质遗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状况、文明发达程度、人们的素养和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向往与追求等精神世界。因为这些物质遗存是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从这些遗存中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社会人文信息。 [课中思考] 你能说出图中每处建筑代表的是哪种类型的宗教文化吗? 提示:日本金阁寺代表的是佛教文化,土耳其蓝色清真寺代表的是伊斯兰教文化,英国圣保罗主教堂代表的是基督教文化。

75 [阅读与思考] 提示:本题是开放性的试题, 1、查阅媒体报道,举出例子即可 2、启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首要问题。 3、建议:只要是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回答都可,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回答。如:在保护与利用上,坚持保护第一;各级政府要加强保护与管理,并且要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并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要大力宣传,提高政府、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程度,形成全民保护遗产的氛围。

76 高中历史课程中设置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课,这不论从日趋频繁的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来看,还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来看,以及从高中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都有着更多更深的意义。
1.现在各个地区各个国家有更多的人在关注“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因为当今世界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愈益广泛,了解和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人类学习和借鉴、继承和发扬世界各民族文明成果,有利于保障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目前所拥有的世界遗产数(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已占世界第三位,而且全国各地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潮正方兴未艾。形成这一热潮的动因,是我国现代化事业中社会经济和旅游事业飞速发展,更加凸显了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所具有的无法估量的价值。 3.高中生学习历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为其将来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文素养,尤其是能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这方面,“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课程显然能发挥独特的功能。

77


Download ppt "第一课 人类文化与文化遗产 第一课 人类文化与文化遗产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