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略说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自成熟 自成熟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广说 摄义 成熟之比喻 如疮可破漏,食可用许熟,此依于二品,灭受说成熟。 分类 许令离成熟,普熟极成熟,随善证成熟,恒熟上成熟。 佛子以利心,住此成熟众,父母友于子,及亲非善住。 慈主利乐行,慈爱他众生,世人自不爱,何况极爱他? 意乐 令他成熟 布施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持戒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安忍 他害作利想,重害尚耐受,知方便忍害,令其真行善。 加行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精进 自在得无上,他供定摧欲,令他向胜教,令善真增长。 禅定 解真如密义,尽除众生疑,故彼敬佛法,自他善德增。 智慧 菩萨悲利生,善趣及三善,是以下中上,有际平等化。 摄义

3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菩萨以怎样的布施能成熟众生? 以布施一切、平等布施、不厌足布施三种, 菩萨自己的身体与受用,若见到对他有利,则没有一点或根本没有不布施的,而施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事物。 布施也并不仅仅是以施物饶益,今生以布施圆满对方的意愿,是今生饶益,将他们安置于其因善法中令成熟,是后世饶益,播下解脱种子安置于永远安乐中的缘故,以暂时长久两种饶益而成熟众生。 布施也是无有贤劣、高低、亲疏偏堕而于一切以平等心平等布施的自性, 不以施舍个别事物及在个别年劫中布施为满足,而是至轮回际之间施授也不厌足布施的功德。

4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华严经:不可思议无量劫,种种布施心无厌, 可持续善法、可持续修行 南岳总胜集:相卫之间有僧,自少博习经论,善讲说。每有讲筵,自谓超绝,然而听者稀少,财利寡薄。如此积年,真僧不愤,遂将经论,遍历名山,以访知者。后游湖外至南岳衡岳寺,憩洎月余,常于寺闲斋独坐,寻译经论。又自咎曰,所晓义理,无乃乖于圣意乎。 沈思之次,忽举头见一老僧,杖锡而入曰:师习读何经论,究何义理?僧疑是异人,乃述其由。兼自咎曰:若遇智者分别此事,即钳口结舌无复开演耳。 教证等

5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老僧笑曰:师识至广,岂不知此义。大圣犹不度无缘之人,况其初心乎,师只是与众人无缘耳。 僧曰:若然者岂终世如此乎。 老僧曰:吾试为汝结缘。因问师今有机资粮。 僧曰:自徂南方,历行万里,粮食所费,皆已竭矣。昨抵南岳,只有大衣七条而已。老师曰:只此可矣,可卖之,以所得值,皆作磨饼油食之物。 僧如言作之,约数十人食相与,持之平野之中,散掇此物。 教证等

6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焚香长跪呪曰:今日食我施者,愿当来之世与我为弟子,我当教之,得至菩提。 言讫,乌鸟乱下啄食,地下蝼蚁复不知数。 老师谓曰:尔后三十年,方可归开法席,今且周游,不用讲说也。言讫而去。 僧如其言,后二十年却归河北开讲,听徒动即千万人,皆年二十已下,其老壮十无一二焉。 教证等

7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此偈显示檀波罗蜜成熟众生。檀有三种: 一资生檀,内外身财一切舍故。 二平等檀,于诸施田离高下故。 三无厌檀,勇猛恒施不疲倦故。 以是三檀二世随摄,于现在世皆令充足,于未来世安立善根。 教证等

8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菩萨以怎样的布施能成熟众生? 以布施一切、平等布施、不厌足布施三种,菩萨自己的身体与受用,若见到对他有利,则没有一点或根本没有不布施的,而施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事物。 布施也并不仅仅是以施物饶益,今生以布施圆满对方的意愿,是今生饶益,将他们安置于其因善法中令成熟,是后世饶益,播下解脱种子安置于永远安乐中的缘故,以暂时长久两种饶益而成熟众生。 布施也是无有贤劣、高低、亲疏偏堕而于一切以平等心平等布施的自性, 不以施舍个别事物及在个别年劫中布施为满足,而是至轮回际之间施授也不厌足布施的功德。

9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略说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自成熟 自成熟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广说 摄义 成熟之比喻 如疮可破漏,食可用许熟,此依于二品,灭受说成熟。 分类 许令离成熟,普熟极成熟,随善证成熟,恒熟上成熟。 佛子以利心,住此成熟众,父母友于子,及亲非善住。 慈主利乐行,慈爱他众生,世人自不爱,何况极爱他? 意乐 令他成熟 布施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持戒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安忍 他害作利想,重害尚耐受,知方便忍害,令其真行善。 加行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精进 自在得无上,他供定摧欲,令他向胜教,令善真增长。 禅定 解真如密义,尽除众生疑,故彼敬佛法,自他善德增。 智慧 菩萨悲利生,善趣及三善,是以下中上,有际平等化。 摄义

10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1、“坚”,指不是偶尔而是于一切众生际之间恒常持戒,是恒常戒,安慧论师《注释》的译文为“恒”。[一者常尸罗,生生常有故。] 2、由以前的串习力自性就警惕不善,行持善法,是自性戒。[自性尸罗,无功用心住真实体故。] 3、尤其不会恼害有情,连梦中也不行十不善,圆满戒律在二地获得。[圆满尸罗,十善业道皆具足故,如十地经说。] 4、自喜,是指一地证悟真谛而获得法性所得圣者欢喜的戒律,自然断除不善品,欢喜善法,是增上证悟戒。[自乐尸罗,恒自爱乐故] 5、所谓谨(即不放逸),一切威仪连细微堕垢或迷乱也不产生,是无迷乱戒。[不放逸尸罗,念念无犯故。]

11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自己具足这样五种殊胜戒律而安置其他众生于这样的戒律中。 行持今生后世或暂时永久的二利。 如此守戒连续获得转生天界人间等悦意异熟所依, 戒律的等流功德后世中辗转受戒,能成熟他众。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恶道大毒龙,无明诸罗剎,见持净戒者,恭敬舍害心。】

12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新林寺道容尼传十 道容,本历阳人,住乌江寺,戒行精峻,善占吉凶,逆知祸福,世传为圣。 晋明帝时甚见敬事,以花布席下,验其凡圣,果不萎焉。 及简文帝,先事清水道师,道师京都所谓王濮阳也,第内为立道舍。容亟开导,未之从也。后宫人每入道屋,辄见神人,为沙门形,满于室内。帝疑容所为也,而莫能决。 教证等

13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践祚【登基】之后,乌巢太极殿,帝使曲安远筮之,云:西南有女人师,能灭此怪。帝遣使往乌江迎道容,以事访之。容曰:唯有清斋七日受持八戒,自当消弭。帝即从之,整肃一心七日未满,群乌竞集运巢而去。帝深信重,即为立寺资给所须,因林为名,名曰新林。即以师礼事之,遂奉正法。 后晋显尚佛道,容之力也。 逮孝武时弥相崇敬,太元中忽而绝迹讲不知所在。帝勅葬其衣钵,故寺边有冢云。 教证等

14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自己具足这样五种殊胜戒律而安置其他众生于这样的戒律中。 行持今生后世或暂时永久的二利。 如此守戒连续获得转生天界人间等悦意异熟所依, 戒律的等流功德后世中辗转受戒,能成熟他众。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恶道大毒龙,无明诸罗剎,见持净戒者,恭敬舍害心。】

15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略说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自成熟 自成熟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广说 摄义 成熟之比喻 如疮可破漏,食可用许熟,此依于二品,灭受说成熟。 分类 许令离成熟,普熟极成熟,随善证成熟,恒熟上成熟。 佛子以利心,住此成熟众,父母友于子,及亲非善住。 慈主利乐行,慈爱他众生,世人自不爱,何况极爱他? 意乐 令他成熟 布施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持戒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安忍 他害作利想,重害尚耐受,知方便忍害,令其真行善。 加行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精进 自在得无上,他供定摧欲,令他向胜教,令善真增长。 禅定 解真如密义,尽除众生疑,故彼敬佛法,自他善德增。 智慧 菩萨悲利生,善趣及三善,是以下中上,有际平等化。 摄义

16 他害作利想,重害尚耐受,知方便忍害,令其真行善。
其他众生对菩萨直至害生身性命之间进行种种大小损害,菩萨则想到这就是我安忍圆满之因,如同善知识般,认为那个众生有利于我。 纵使是将身体的骨肉砍成一块一块等极其严重的损害,尚且也能安忍耐受,更何况是小的损害? 如此修安忍的方便,不仅仅是刚刚所讲的及分别抉择等的方便,而且了知以暂时永久利益的方式成熟作害的对方,因此安忍那些损害使作害者真实行善而令成熟。[更超胜于沙门四法(他骂不应返骂,他瞋不应返瞋,他调不应返调,他打不应返打。)] 【大方等大集经:为一一众生,无量劫受苦,救拔众生故,堪忍世苦恼。】

17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略说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自成熟 自成熟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广说 摄义 成熟之比喻 如疮可破漏,食可用许熟,此依于二品,灭受说成熟。 分类 许令离成熟,普熟极成熟,随善证成熟,恒熟上成熟。 佛子以利心,住此成熟众,父母友于子,及亲非善住。 慈主利乐行,慈爱他众生,世人自不爱,何况极爱他? 意乐 令他成熟 布施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持戒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安忍 他害作利想,重害尚耐受,知方便忍害,令其真行善。 加行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精进 自在得无上,他供定摧欲,令他向胜教,令善真增长。 禅定 解真如密义,尽除众生疑,故彼敬佛法,自他善德增。 智慧 菩萨悲利生,善趣及三善,是以下中上,有际平等化。 摄义

18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佛子依于披甲精进与加行精进利益有情无有退转、无有知足具有殊胜性,通过这样的精进能成熟无边有情众,如果照见对方何时能生起布施等一刹那成熟的善心,为此于千俱胝劫中需要如何精勤,也不生少许厌烦心。

19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大方等大集经: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劫名爱,是中有佛,号广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寂静,彼佛具有九万六千亿声闻众,八万四千诸菩萨众,其土人民寿命十七万二千岁。 尔时有一大王之子,名财功德,婆罗门种,颜貌端正众生乐见,年十六时,自恃端正,而生憍慢,初不向佛恭敬礼拜。 尔时如来即作是念:如是王子今将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根不熟,若得善友,则得诣佛,闻法受持。 尔时如来即于八万四千菩萨大众之中,行筹而言:谁能调伏是婆罗门子,谁能于是八万四千年中,经常往返是王子家,若受众苦,所谓骂打,心不生悔。 教证等

20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八万四千诸菩萨等乃至无有一人取筹,第二第三亦复如是。第三唱已,有一菩萨名净精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而言:世尊,我今能诣彼王子家,甘心受苦。 说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为大震动,一切人天咸共同声唱言:善哉,善哉,大士。 时净精进菩萨,即便往彼王子门立。王子见之,恶言呰毁,以土坌面,刀杖瓦石,而加其身。菩萨尔时不嗔不去,心不疲厌,经一千年受如是苦,过二万岁乃得至彼第二门下,八万四千年,七日未满,方得至其第七门下。尔时王子见是菩萨,便作是言:道士今来,何所求索。即于菩萨生不思议心,云何是人经尔所时,多受众苦,而心不厌。第二第三亦如是言:道士今来欲何所求。 教证等

21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尔时菩萨知彼王子心已调伏,即说偈言:  世间所有一切财  金银琉璃及颇梨  及四供养我不须  唯为法故来至此 …… 善男子,尔时王子即舍王位,在佛法中,出家听法,如法而住,得无生忍。 善男子汝知,尔时净精进者岂异人乎,莫作斯观,即我身是。财功德者即弥勒是。善男子,是故菩萨调众生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有菩萨能调众生,是真菩萨所修之业。 教证等

22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佛子依于披甲精进与加行精进利益有情无有退转、无有知足具有殊胜性,通过这样的精进能成熟无边有情众,如果照见对方何时能生起布施等一刹那成熟的善心,为此于千俱胝劫中需要如何精勤,也不生少许厌烦心。

23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略说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自成熟 自成熟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广说 摄义 成熟之比喻 如疮可破漏,食可用许熟,此依于二品,灭受说成熟。 分类 许令离成熟,普熟极成熟,随善证成熟,恒熟上成熟。 佛子以利心,住此成熟众,父母友于子,及亲非善住。 慈主利乐行,慈爱他众生,世人自不爱,何况极爱他? 意乐 令他成熟 布施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持戒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安忍 他害作利想,重害尚耐受,知方便忍害,令其真行善。 加行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精进 自在得无上,他供定摧欲,令他向胜教,令善真增长。 禅定 解真如密义,尽除众生疑,故彼敬佛法,自他善德增。 智慧 菩萨悲利生,善趣及三善,是以下中上,有际平等化。 摄义

24 自在得无上,他供定摧欲,令他向胜教,令善真增长。
菩萨心得自在,是以等持使心自在,如所讲神通的六部类别,其中尤其是获得首楞严等佛菩萨的殊胜等持时,获得无上意自在,获得后具有其功德,他众也对自己恭敬、扬名等供养,必定摧毁一切欲望,能使无有如此静虑的他众向往希求殊胜的佛教,也能真实增上他们相续的善法波罗蜜多,以神通力而示现神变,以他心通相应他相续而说法。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常乐独静处,思念于如来,善摄如是法,修行心不乱。】

25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略说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自成熟 自成熟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广说 摄义 成熟之比喻 如疮可破漏,食可用许熟,此依于二品,灭受说成熟。 分类 许令离成熟,普熟极成熟,随善证成熟,恒熟上成熟。 佛子以利心,住此成熟众,父母友于子,及亲非善住。 慈主利乐行,慈爱他众生,世人自不爱,何况极爱他? 意乐 令他成熟 布施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持戒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安忍 他害作利想,重害尚耐受,知方便忍害,令其真行善。 加行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精进 自在得无上,他供定摧欲,令他向胜教,令善真增长。 禅定 解真如密义,尽除众生疑,故彼敬佛法,自他善德增。 智慧 菩萨悲利生,善趣及三善,是以下中上,有际平等化。 摄义

26 解真如密义,尽除众生疑,故彼敬佛法,自他善德增。
以智慧力无疑抉择而定解真如甚深密义之理,如理通达一切不了义、了义、密意非密意,精通真如,也能完全根除众生怀疑真如密意非密意的疑惑。由于具有这样的智慧,所以菩萨自己恭敬佛法,也将其他众生安置于这样的智慧中,以恭敬佛教而令成熟。使自他相续的善法功德增上。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以智慧光明,知一切法性,无闇无障碍,是智者行道。】

27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略说 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自成熟 自成熟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广说 摄义 成熟之比喻 如疮可破漏,食可用许熟,此依于二品,灭受说成熟。 分类 许令离成熟,普熟极成熟,随善证成熟,恒熟上成熟。 佛子以利心,住此成熟众,父母友于子,及亲非善住。 慈主利乐行,慈爱他众生,世人自不爱,何况极爱他? 意乐 令他成熟 布施 菩萨身受用,无有不施他,二益成熟他,等施不餍德。 持戒 坚性尤无害,自喜谨安他,二益熟等流,德转成熟他。 安忍 他害作利想,重害尚耐受,知方便忍害,令其真行善。 加行 佛子依胜勤,成熟有情众,为他一善心,久劫亦不厌。 精进 自在得无上,他供定摧欲,令他向胜教,令善真增长。 禅定 解真如密义,尽除众生疑,故彼敬佛法,自他善德增。 智慧 菩萨悲利生,善趣及三善,是以下中上,有际平等化。 摄义

28 菩萨悲利生,善趣及三善,是以下中上,有际平等化。
如是菩萨以大悲利益一切众生, 使众生暂时获得人天善趣而令成熟,断种姓者如果遇到菩萨,则安置于十善,暂时成熟于善趣。 三善,指安置于永乐解脱三菩提之善,将三种姓者安置于各自之道。 分别宣说安置于大乘之理:二资粮微薄者成熟于信解行地,二资粮殊胜者成熟于三清净地,中等者成熟于一地至七地之间。 若问:乃至何时成熟? 乃至世间际平等趋入而调化,也就是说,尽虚空界周遍众生,等同虚空界与众生界未来际存在间,菩萨以成熟调化众生无有穷尽。

29 菩萨悲利生,善趣及三善,是以下中上,有际平等化。
此偈显示大成熟相有三种: 一者位大,谓穷四位安立善道及以三乘。 二者品大,悲极三品,下者信行地,中者初地至七地,上者八九十地。 三者时大,时节无边尽未来际。 菩萨如是利益众生,是名大成熟相。 教证等

30 菩萨悲利生,善趣及三善,是以下中上,有际平等化。
如是菩萨以大悲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暂时获得人天善趣而令成熟,断种姓者如果遇到菩萨,则安置于十善,暂时成熟于善趣。 三善,指安置于永乐解脱三菩提之善,将三种姓者安置于各自之道。 分别宣说安置于大乘之理:二资粮微薄者成熟于信解行地,二资粮殊胜者成熟于三清净地,中等者成熟于一地至七地之间。 若问:乃至何时成熟? 乃至世间际平等趋入而调化,也就是说,尽虚空界周遍众生,等同虚空界与众生界未来际存在间,菩萨以成熟调化众生无有穷尽。

31


Download ppt "九相成熟尊,能令他成熟,法性相续增,恒为众至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