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电 缆 拉 放 要 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电 缆 拉 放 要 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 缆 拉 放 要 点

2 电缆路径及安装要点 不同电缆的区分安装 要便于拉放,固定和维修 远离热源和易受机械损伤 尽量远离高失火危险区域 安全设备双路径的安排

3 高压电缆与低压,仪表和控制电缆不能安装在同一电缆托架或者托盘上。在敞开区域高压电缆每隔20m有明显高压危险标识。
高压危险标志 高压电缆与其他电缆分托架敷设,如果间距小于300mm,必须加保护盖板并接地

4 通道边无保护盖,无高压危险标志

5 低压动力电缆与仪表电缆,控制电缆,及本安电缆分束绑扎,并且本安电缆与其它电缆间距达到50mm以上
低压动力电缆与仪表电缆,控制电缆,及本安电缆分束绑扎,并且本安电缆与其它电缆间距达到50mm以上.两捆电缆之间间距保证等同其中最大电缆直径。(DNV已做修改保证本安电缆与其它电缆不混绑即可) 托架层与层之间保证足够拉放和绑扎电缆的间距空间 动力电缆和仪表,控制电缆基本都分层分托架安装

6 单捆电缆的数量控制 如下图(单捆超过12根时根据厂家给的特殊载流修正系数进行计算)一般要求控制在12根/捆内。

7 不排除单捆电缆安装在托盘或托架下方和者其它形式的电缆安装方法。
侧面标准附件安装

8 对单捆电缆特殊的机械保护电缆套管和管道,末端要有开口,最低端要有泄水孔或开口
同时升高平台下面的电缆走管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增加短距离电缆管的使用,以减少开孔和积水。同时套管末端要加保护套

9 一些电缆管的使用例子

10 一旦电缆被剪割,必须及时用保护帽或者密封胶带对切口进行保护,防止受潮。

11 在室外和冲洗区域的设备电缆进线不可以采取上进线的方式。必须采用下进线,固定绑扎距离不少于300MM。(侧面进线要有防水保护或滴漏)

12 通道和机械处所对电缆的机械保护.(一些操作环境较差区域电缆路径尽量考虑从顶板下方。如泥浆泵房,震荡间,水泥间等)

13 保证电缆垂直进线

14 像一些将来需调整的设备(如闪光灯,广播等)或者不拆线进行维修和调校的设备(提前与船东协商)。要在设备处留有备用电缆,并做好固定。

15 三相交流电的单芯电缆需成品字形排列安装,只需要单端接地。设备安装在危险区域时,危险区域设备端接地优先。

16 在通过磁性穿舱件时,三相要走同一穿舱件,一般要求使用不锈钢的穿舱件。
不锈钢MCT的使用(单芯电缆)

17 电缆的标识要易于辨认,至少在两端。目前我们各个MCT两侧都有电缆标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设备端电缆铭牌 MCT两侧电缆铭牌

18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是根据电缆厂家的说明。这里以TMC为例 (黄色标记为常用)

19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MCT焊接方向来增加因区域限制的电缆转弯半径。(这种MCT焊接方法很少见到)

20 当电缆明显起褶皱时需特别注意。一般在放电缆前最好生产部门制作相关动力电缆的转弯半径模具。
电缆受力,未得到有效固定

21 并根据电缆路径增加电缆支撑。而不是依据电缆支撑绑扎电缆。

22 电缆不能安装在绝缘棉内

23 电缆路径必须远离热源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如热水柜,锅炉等
通过包棉阻止热源扩散,保护电缆 热水柜表面增加绝热材料后安装电缆

24 电缆要避开快口,保护外皮 对比

25 电缆路径安排一般避开高起火危险区域。如果无法避免,必须选择在高危险起火区域使用防火电缆.同时安全设备必须有两路不同路径尽可能远的馈线。如下图

26 室外和不通风区域必须使用不锈钢扎带。扎带不能留有锋利的切口,包塑不锈钢扎要并保护好外面的包塑。

27 一些特殊情况 在这里室内水平拉放的电缆可以使用塑料扎带,但是间隔2M要增加不锈钢扎带。(在托架侧面或者托架托盘下方安装的电缆必须使用不锈钢扎带)防止电缆着火后掉落。 任何区域侧面安装的电缆必须使用不锈钢扎带。 光纤,同轴电缆和网络线等使用的扎带要依据供应商的指导意见。 品字形安装的电缆夹的安装距离要依据厂家短路保护的实验距离同时又要满足防火电缆在抗火实验中的绑扎距离要求。

28 谢 谢!


Download ppt "电 缆 拉 放 要 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