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历史散文 墨家 先秦散文 道家 百家争鸣 诸子散文 法家 儒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历史散文 墨家 先秦散文 道家 百家争鸣 诸子散文 法家 儒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历史散文 墨家 先秦散文 道家 百家争鸣 诸子散文 法家 儒家

2 季氏将伐颛臾

3 孔子的生平    名丘,字仲 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公元前551--前479)

4 孔子的思想 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崇礼反法,提倡仁义忠恕,以德治国.教育上,开创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5 背景简介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6 课前练习 春秋 《论语》是记录____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凡__篇,为__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编在一起,称为“____”。 语录 20 四书

7 B 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在文中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 (1)论语(lun) (2)虎兕(shi) (3) 出于柙(xia)
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在文中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 B (1)论语(lun) (2)虎兕(shi) (3) 出于柙(xia) (4)社稷(ji) (5)焉用彼相矣(xiang) (6)固而近于费(bi) A.(1)(2)(3)(4) B.(1)(3)(4)(6) C.(1)(2)(4)(5) D.(2)(3)(5)(6)

8 朗读把握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身份和语气. 叙述人,孔子,冉有.

9 阅读、思考、讨论 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 批评两学生没有尽责 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第一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 第三次对话:
文章一共写了孔子与冉有三次对话。试概括三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 第三次对话: 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 季氏将伐颛臾 批评两学生没有尽责 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10 阅读、思考、讨论 1。 文章共写了孔子与冉有的三次对话。阅读第一段,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季氏将伐颛臾这个消息时:
1。 文章共写了孔子与冉有的三次对话。阅读第一段,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季氏将伐颛臾这个消息时: (1) 他的态度是什么? (2) 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 自己的态度?

11 (1) 他的态度是什么? (宾语前置) 无乃尔是过与? 他的态度是反对讨伐颛臾。 “无乃……与?” 相当于“恐怕……吧”
(1) 他的态度是什么? 他的态度是反对讨伐颛臾。 (宾语前置) 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相当于“恐怕……吧” 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过:动词,责备

12 (2) 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 自己的态度?
(2) 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 自己的态度? 理由有三: (1)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2)颛臾在鲁国境内 (3)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不可伐 义正辞严 不容置辩 不必伐 不当伐

13 延伸巩固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是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无乃尔是过与
冉有、子路见于孔子 曹刿请见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路转溪头忽见

14 延伸巩固——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1)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 过犹不及 (3)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 是谁之过与
(1)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 过犹不及 (3)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 是谁之过与 (5) 无乃尔是过与 (6) 故尝与过宋将军

15 3。翻译下列短文 (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6 再 见


Download ppt "历史散文 墨家 先秦散文 道家 百家争鸣 诸子散文 法家 儒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