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国际人权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人权与国际人权法概念 二、国际人权法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国际人权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人权与国际人权法概念 二、国际人权法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国际人权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人权与国际人权法概念 二、国际人权法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
第五章 国际人权法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第一节 概 述 一、人权与国际人权法概念 二、国际人权法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

2  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 特征 ❒ 普遍性和平等性 ❒ 相对性 ❒ 特殊性与渐进性

3 权利享受者主要是个人 发展之中 与国际政治紧密联系 特征

4  资产阶级革命及其立法 ❒ 天赋人权  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国际联盟  全面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联合国

5 第二节 国际人权标准 一、国际人权宪章 (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 二、专门性人权文书
第二节 国际人权标准 一、国际人权宪章 (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 二、专门性人权文书 三、区域性人权文书 ❒《欧洲人权公约》 ❒ 《美洲人权公约》 ❒ 《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宪章》

6 cor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
❒ 1966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 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1965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 1979年《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 1984年《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 ❒ 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 ❒ 1990年《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 ❒ 年《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 ❒ 2006年《残疾人权利公约》

7  1966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CESCR)
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  1966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CESCR) 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 ❒ 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 ❒ 1989年《旨在废除死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任择议定书》

8 疑难问题讲解 《世界人权宣言》在国际人权法上的地位与作用:白桂梅

9 集体人权 (1)人民自决权和自然资源主权 (2)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3)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不可分割
❒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6--15条 (3)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27条 不可分割

10 后殖民化时代的自决权 (一)自决权的主体(peoples) 1. 一国内的部分人民
 土著人民(indigenous peoples)有自决权。凭着这项权利,他们自由地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自由地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2007年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第3条) 2. 所有国家和领土——独立的、托管的或非自治领土——的所有人民

11 现有国家的所有人民或所有民族 ❒ 土著人民行使其自决权时,在涉及其内部和地方事务的事项上,以及在如何筹集经费以行使自治职能的问题上,享有自主权或自治权(第4条) ❒ indigenous populations—indigenous people ❒ UN Charter, Preamble, We The Peopl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 ICCPR: All peoples have the right of self-determination 国族

12

13 Quebec does not meet the threshold of a colonial people or an oppressed people, nor can it be suggested that Quebecers have been denied meaningful access to government to pursue their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ircumstances, the National Assembly, the legislature or the government of Quebec do not enjoy a right at international law to effect the secession of Quebec from Canada unilaterally ——Para.154, Reference re Secession of Quebec,1998

14 (二)自决权的本质 ❒ 自治(self-government) ❒ 内部自决(internal self-determination)
 自由表达 ❒ 自治(self-government) ❒ 内部自决(internal self-determination) 外部自决(external self-determination) 在一个现有国家体制内人民寻求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独立

15 ❒ 救济性自决或分离(remedial self-determination)
❒ 分离权(secession) ❒ 救济性自决或分离(remedial self-determination) 以上各项不得解释为授权或鼓励采取任何行 动,局部或全部破坏或损害在行为上符合上述 各民族平等权及自决权原则并因之具有代表领 土内不分种族、信仰或肤色之全体人民之政府 之自主独立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 国内法上的分离权

16 ❒ 自决权不等于分离权(或救济性分离权),也不包括分离权
 自决不同于分离  殖民地领土或其他非自治领土,依宪章规定,享有与管理国之领土分别及不同之地位。在该殖民地或非自治领土行使自决权之前,此种分别及不同地位应继续存在。

17

18

19

20

21 1992 阿、南宣布独立 1992/1994 俄维和 2006 南全民公决 2008/3 俄解除禁令 /4 俄增维和部队 8.8 格军进入南 8.9 安理会紧急会议无果 8.15/16 南停火协议 8.19 安理会紧急会议无果 8.26 俄承认阿和南独立 9.2 格与俄断交 9.9 俄与南、阿建交

22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would be conferred on such a political reality if it emerged, for example, via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territory;Secession of a province from Canada, if successful in the streets, might well lead to the creation of a new state. Although recognition by other states is not, at least as a matter of theory, necessary to achieve statehood, the viability of a would-be st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depends, as a practical matter, upon recognition by other states;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is not alone constitutive of statehood and, critically, does not relate back to the date of secession to serve retroactively as a source of a "legal" right to secede in the first place. Recognition occurs only after a territorial unit has been successful, as a political fact, in achieving secession. ——Reference re Secession of Quebec,1998

23 Although there is no right, under the Constitution or at international law, to unilateral secession, that is secession without negotiation on the basis just discussed, this does 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an unconstitutional declaration of secession leading to a de facto secession. The ultimate success of such a secession would be dependent on recognition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hich is likely to consider the legality and legitimacy of secession having regard to, amongst other facts, the conduct of Quebec and Canada, in determining whether to grant or withhold recognition. Such recognition, even if granted, would not, however, provide any retroactive justification for the act of secession, either under the Constitution of Canada or at international law ——Reference re Secession of Quebec,1998

24 (三)领土完整与分离 1.禁止单方面分离:反分离 2.协议  加拿大清晰法(clear referendum)  国中国
"Do Quebeckers form a nation within a united Canada? The answer is yes. Do Quebeckers form an independent nation from Canada? The answer is no and it will always be no!" 2.协议  1991年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 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  200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  2005年南北苏丹《全面和平协议》

25

26 (四)台湾与自决 1.“住民自决论” 2.台湾的自决属于全体中国人民 3.反分裂国家法 ❒ 土著人自决权不是国际法 ❒ 台湾不是殖民地
❒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台湾的自决属于全体中国人民 3.反分裂国家法

27 It is, of course, true that democracy expresses the sovereign will of the people. Yet this expression, too, must be taken in the context of the other institutional values we have identified as pertinent to this Refer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cy and federalism means, for example, that in Canada there may be different and equally legitimate majoritie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territories and at the federal level. No one majority is more or less "legitimate" than the others as an expression of democratic opinion, although, of course, the consequences will vary with the subject matter. At the same time, Canada as a whole is also a democratic community in which citizens construct and achieve goals on a national scale through a federal government acting within the limits of its jurisdiction. The function of federalism is to enable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concurrently in different collectivities and to pursue goals at both a provincial and a federal level.

28 专题讲座材料 国际法上的自决权与少数者权利:白 桂 梅 思考题 结合国际实践,分析人民自决权是否为民族分离运动提供法律依据。

29 1. 防止并惩治灭绝种族和种族隔离罪 2. 废除奴隶制和禁止强迫劳动 3. 禁止和消除歧视 4. 妇女和儿童权利 5. 残疾人权利
❒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 4. 妇女和儿童权利 ❒ 1952年《妇女政治权利公约》 ❒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 ❒ 《儿童权利公约》(CRC)及其议定书 5. 残疾人权利 ❒ 《残疾人权利公约》(CRPD )

30 灭绝种族 1948年 《防止 及惩 治灭 绝种 族罪 公约》 灭绝 种族 行为 蓄意全部或局部消灭某一民族、人种、种族或宗教团体
杀害该团体的成员 致使该团体的成员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 故意使该团体处于某种生活状况下,以毁灭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 强制施行办法,意图防止该团体内的生育 强迫转移该团体的儿童至另一团体 1948年 《防止 及惩 治灭 绝种 族罪 公约》

31 6.非居住国公民和移徙者的权利 7.被拘留或监禁者的权利 8.难民权利(refugee) 9.发展与和平的权利 10.其他方面的人权
❒ 《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 (ICPMW) 7.被拘留或监禁者的权利 ❒ 《禁止酷刑公约》(CAT) 及2002年任择议定书 ❒ 《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ICED ) 8.难民权利(refugee) 9.发展与和平的权利 ❒ 《发展权利宣言》---《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 10.其他方面的人权 ❒ 《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

32 一、概念 二、确定难民地位的标准:主观与客观条件 三、难民的待遇:不推回原则 ❒ 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其1967年议定书
❒ 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遭受迫害留在其本国以外,并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而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 二、确定难民地位的标准:主观与客观条件 三、难民的待遇:不推回原则

33 第三节 国际人权标准的实施机制 一、人权标准的国际实施 二、人权标准的国内实施 三、我国人权法律保障 1. 国际人权机构
第三节 国际人权标准的实施机制 一、人权标准的国际实施 1. 国际人权机构 ❒ 宪章机构 ❒ 人权条约机构 2. 国际人权的实施程序 辅助 基础 关 系 监督 惩戒 二、人权标准的国内实施 三、我国人权法律保障

34 一、人权标准的国际实施 1. 国际人权机构 (1)普遍性人权机构 (2)区域性人权机构 ❒欧洲人权法院 ❒美洲人权委员会与美洲人权法院
❒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委员会与非洲人权法院

35 (1)普遍性人权机构 ❒ 宪章机构 A.一般性人权机构  联合国大会 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 国际法院
 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劳工组织)

36 B.专职性人权机构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Human Rights Council) ❒ 特别程序 秘书职能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B.专职性人权机构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Human Rights Council) 秘书职能 国别报告(country mandates ) 专题报告(thematic mandates ) ❒ 特别程序 (special procedures) ❒人权理事会咨询委员会 促进和保护人权小组委员会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OHCHR)

37 ❒ 人 权 条 约 机 构 个 人 身 份 人权事务委员会(Human Rights Committee)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CESCR) 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CERD) 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CEDAW) 禁止酷刑委员会(CAT)及其预防酷刑小组委员会(SPT) 儿童权利委员会(CRC) 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委员会(MWC) 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CED) 残疾人权利委员会(CRPD)

38 Composition of the treaty bodies
CERD 18 members HRC 18 embers 18members CEDAW 23 members CAT 10 members SPT CRC CMW CED CRPD 12 members Members are elected for four-year terms. Elections for half of the embers are held every two years.

39

40 2. 人权标准的国际实施程序 (1)报告与审议: ❒ 普遍定期审议(UPR )  审议原则  审议目标  审议的周期性安排和顺序
 审议基础  审议程序与模式  审议结果的具体形式  落实

41 定期报告(periodic report)
❒ 人权条约机构审查 初次报告(initial report) UN秘书长 其他报告 定期报告(periodic report) 委员会 缔约国承诺于本公约对其本国开始生效后一年内,及其后每两年,并凡遇委员会请求时,就其所采用的实施本公约各项规定的立法、司法、行政或其他措施,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报告,供委员会审议。委员会得请缔约国递送进一步的情报。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第9条

42 Periodic reports every
Reporting periodicities under the treaties Treaty Initial report within Periodic reports every ICERD 1 year 2 years ICESCR 5 years ICCPR 4 years CEDAW CAT CRC ICRMW CRC-OPSC 5 years or with next CRC report CRC-OPAC CED CRPD

43

44

45 (2)申诉 A.国家间指控制度(inter-state complaints) ❒ 任择性条款;用尽当地救济
第41条:缔约国得随时声明承认委员会有权接受并审议一缔约国指称另一缔约国不履行本公约义务之来文。依本条规定而递送之来文,必须为曾声明其本身承认委员会有权之缔约国所提出方得予以接受并审查。如来文关涉未作此种声明之缔约国,委员会不得接受之(ICCPR)

46 程序 委员会斡旋 友好解决 报告书 5人 和解委员会 国家同意 报告书 关系缔约国 NO 斡 旋 12 月 事实与解决办法 审议 未完
Y 审议 未完 审议案件之情形 事实结论与意见 N 关系缔约国 转 送

47 B.个人申诉制度(individual complaints )
❒ 任择议定书或任择性条款;用尽当地救济 第1条:成为本议定书缔约国的公约缔约国承认人权事务委员会有权接受并审查该国管辖下的个人声称为该缔约国侵害《公约》所载任何权利的受害人的来文。来文所涉公约缔约国如非本议定书的缔约国,委员会不得予以接受。 第2条:以不违反第一条的规定为限,凡声称其在公约规定下的任何权利遭受侵害的个人,如对可以运用的国内补救办法,悉已援用无遗,得向委员会书面提出申请,由委员会审查。 第5条第2款:委员会不得审查任何个人来文,除非已断定: (丑)该个人对可以运用的国内补救办法悉已援用无遗。但如补救办法的实施有不合理的拖延,则不在此限。 ——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

48 C.调查程序(inquiry procedure )
第20条:如果禁止酷刑委员会收到可靠的情报,有确凿证据证明在一个缔约国境内正经常施行酷刑,委员会应请该缔约国合作研究该情报并对此予以说明。委员会如果认为有正当理由,可以指派1名或1名以上成员进行秘密调查,并立即向委员会提出报告。在缔约国的同意下,这种调查可以包括对其领土的访问。委员会审查调查结果后,应将这些结果连同任何适合于当时形势的意见或建议一起转交该有关缔约国。所有上述程序应是保密的。 ——《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

49 Art.1,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Protocol is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regular visits undertaken by i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bodies to places where people are deprived of their liberty, in order to prevent torture and other cruel, inhuman or degrading treatment or punishment. Art.4, Each State Party shall allow visi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Protocol, by the mechanisms referred to in articles 2 and 3 to any place under its jurisdiction and control where persons are or may be deprived of their liberty, either by virtue of an order given by a public authority or at its instigation or with its consent or acquiescence . These visits shall be undertaken with a view to strengthening, if necessary, the protection of these persons against torture and other cruel, inhuman or degrading treatment or punishment 《酷刑公约任择议定书》

50 D.紧急行动程序 失踪者的亲属、他们的法律代表、律师或任何得到其授权的人,以及任何拥有合法权益的其他人,均可作为紧急事项,向委员会提出查找失踪者的请求。委员会应请有关缔约国在委员会限定的时间内,向其提供所查找人员境况的资料。(第30条) 如果委员会收到的消息表明,有充分迹象显示,某缔约国管辖下的领土正在发生大规模或有组织的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可向有关缔约国索取一切有关资料,并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将问题紧急提请联合国大会注意。 (第34条) —— CED

51 联合国“1503程序” E. 人权理事会申诉程序 ❒来文工作组 ❒情势工作组 F. 妇女地位委员会申诉

52

53 (3)惩戒 ❒国际刑事法院 ❒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 ❒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 ❒塞拉利昂问题特别法庭 ❒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
 强迫婚姻—危害人类罪  招募和使用儿童兵、性奴役—危害人类罪  攻击维和人员—战争罪 ❒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 ❒黎巴嫩问题特别法庭

54 二、人权标准的国内实施 1.实施义务 2.实施措施 3.限制 立法措施 司法措施 行政措施 ❒ 克减权
真相与和解委员会TRC 3.限制 ❒ 克减权 ❒ 法律规定、保障公共安全或增进公共福利等的必要

55 第4条第1款:如经当局正式宣布紧急状态危及本国,本公约缔约国得在此种危急情势绝对必要之限度内,采取措施,减免履行其依本公约所负之义务,但此种措施不得抵触其依国际法所负之其他义务,亦不得引起纯粹以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或社会阶级为根据之歧视。 不得克减的权利: 生命权,免于酷刑、残忍和不人道待遇的自由,免于奴役和强迫劳动的自由,免于因债务而被监禁的自由,禁止刑法的溯及效力,法律前的人格权,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

56 三、我国人权法律保障 ❒ 比较完整的人权保护法律体系 ❒ 人权入宪:2004年新修订宪法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 条款 ❒ 2009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 积极参加国际人权活动与合作 ❒ 批准、加入了25国际人权公约 ❒ 认真提交履约报告

57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 儿童权利公约 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卷入武装冲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 儿童权利公约关于买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制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

58 9.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10. 关于难民地位议定书 11. 残疾人权利公约 12. 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 13. 反对体育领域种族隔离国际公约 14. 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有害的童工形式公约 15. 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 16. 就业政策公约 17. (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 18. 最低就业年龄公约 19. 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

59 20.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的公约 21.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遇的公约 22.关于战俘待遇的公约 23.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公约 年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一议定书) 年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二议定书)

60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二次报告
●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第13期报告,已接受审议 ●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8次报告 ● 《禁止酷刑公约》:3次报告,均已接受审议 ● 《儿童权利公约》:3、4次报告 ●《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卷入武装冲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首次报告 ●《儿童权利公约关于禁止买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制品的任择议定书》首次报告 ● 《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初次报告,已接受审议 ●《残疾人权利公约》首次报告

61

62 如何认识美国年度国别人权报告?

63

64

65

66

67 参考书 柳华文:《论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国际公约”下义务的不对称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思考题 国际人权法在21世纪的新发展


Download ppt "第五章 国际人权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人权与国际人权法概念 二、国际人权法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