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2 學習目標 了解國際局勢的演變 知曉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3 韓戰與臺灣 課文整理 一、民國38年(1949):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中美關係盪至谷底
二、民國39-42年( ):韓戰爆發 杜魯門 派遣第七艦隊巡弋臺海,保障臺灣安全 宣布臺灣海峽中立化,防範中共併吞臺灣 三、民國40年(1951):《舊金山對日和約》 未言明日放棄臺澎後歸哪一個政權管轄 四、民國41年(1952):《中日和平條約》  成為日後「臺灣地位未定」之說 五、民國43年(1954):  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臺灣納入冷戰圍堵體系之 一環

4 P151 40年 (1951) 43年( 1954 )

5 聯合國與臺灣 課文整理 1.國際局勢變化 A.冷戰初期:中華民國擁有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地位
B.1960年代末期:a.美國陷入越戰泥淖 b.中共與蘇聯關係惡化 3.民國60(1971)退出聯合國 A.美國企圖拉攏中共抵制蘇聯 B.尼克森總統派遣特使訪問中國 C.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

6 P151 P152

7 P152

8 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關係 課文整理 一、民國50年代末期(1960年代初期): 美國陷入越戰及大陸與蘇俄爆發意識型態衝突
 尼克森調整外交策略(聯中共制蘇) 二、民國61年(1972):尼克森訪中國大陸 日本與中國大陸建交 三、民國67年(1978):卡特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 美對中華民國「斷交、廢約、撤軍」 四、民國68年(1979):美通過《臺灣關係法》 與臺灣保持半官方關係、對臺提供防禦性武器

9 P152 P153

10 P152

11 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關係 課文整理 五、民國71年(1982): 美與中共簽訂《八一七公報》 美承諾逐步減少對臺軍售
六、民國70年代後期:國際上同情臺灣者日增 A.東歐與蘇聯共產政權瓦解,削弱美國與中共結盟的必要性 B.1989年中國以武力鎮壓「六四民運」,受西方國家嚴厲制裁

12 P153 雷根

13 P153

14 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關係 課文整理 七、民國81年(1992):支持臺灣 A.美總統老布希決定出售F16 戰機給臺
B.中共國力提升,成為美國潛在威脅,臺灣戰略地位驟增 八、民國90年(2001):再度面臨國際新局勢的挑戰 A.美國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推動反恐運動,須爭取中共的支持 B.各國受中共改革開發後龐大市場吸引,紛紛前往投資,並加強與中共關係

15 P153

16 P153

17 兩岸關係的分期 軍事對峙 意識對抗 和平統戰 和緩交流 經濟合作 ︵民國38↓68年︶ ︵民國68↓76年︶ ︵民國76↓88年︶
︵民國88↓97年︶ ︵民國97↓迄今︶ 軍事對峙 意識對抗 和平統戰 和緩交流 經濟合作

18 P154

19 軍事對峙期 (民國38~68年) 課文整理 1.立場:A.中華民國-反攻大陸 B.中共-武力解放臺灣
3.緩和:民50年代中期後 A.中共-內部爆發 a.政治鬥爭:毛澤東奪權 b.文化大革命(民55~65) B.臺灣-退出聯合國:力行保臺政策 4.結果:  「軍事對抗」「政治對抗為主、軍事對抗為輔」

20 P154

21 P154

22 和平統戰期 (民國68~76年) 課文整理 1.背景:中共與美國建交,改採和平統一攻勢 2.兩岸立場: A.中共-
b.民國71年起,鄧小平倡議「一國兩制」 B.中華民國-蔣經國總統 a.揭示「三不政策」 b.提出「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23 P154 P155

24 和緩交流期(民國76~88年) 課文整理 一、我方政府: 1.民國76年: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進入和緩交流期
2.民國79年:總統府設「國家統一委員會」(國統會) 3.民國80年:  A.行政院設立「大陸委員會」(陸委會)  B.民間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  C.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二、中共方面: 1.民國77年:國務院設「臺灣事務辦公室」(國臺辦) 2.民國80年: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

25 P155 國統會 陸委會 海基會 國臺辦 海協會

26 和緩交流期(民國76~88年) 課文整理 三.成果:兩次「辜汪會談」 1.第一次:民國82年─新加坡 2.第一次:民國87年─上海
四.民國80年代中期:雙方關係再度緊張 1.背景:A.民國83年發生「千島湖事件」 B.民國84年李登輝赴美訪問母校 C.民國85年臺灣第一次總統民選 2.中共於臺海進行軍事演習,試射飛彈

27 P155 P156

28 P155

29 P155

30 課文整理 意識對抗期 (民國88~97) 1.民國88年: A.李登輝總統拋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因民國87年美總統柯林頓訪中發表「新三不政策」臺灣國際空間遭壓縮) B.中共再度對臺「文攻武嚇」 2.民國89年: A.陳水扁就職演說提出「四不一沒有」 B.民進黨政府否定「九二共識」中兩岸「一個中國」的共識

31 P156

32 意識對抗期 (民國88~97) 課文整理 3.民國91年:陳水扁陳述「一邊一國」兩岸 分裂的事實→中共指責臺灣走向獨立
3.民國91年:陳水扁陳述「一邊一國」兩岸 分裂的事實→中共指責臺灣走向獨立 4.民國93年:陳水扁發動「防禦性公投」→ 引起中共極度不滿 5.民國94年: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A.中共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B.民進黨發動「百萬人民站出來」大遊行抗議 C.國民黨 連戰、親民黨 宋楚瑜訪問中國

33 P156

34 P156 P157

35 課文整理 意識對抗期 (民國88~97) 6.民國95年:中共全力遏止臺獨勢力 A.陳水扁終止國統會運作 B.推動以臺灣名義重新加入聯合國 C.各種「臺灣正名」運動

36 P157

37 課文整理 經濟合作期 (民國97~迄今) 民國97年:馬英九當選總統 A.兩岸直航 B.開放觀光 民國99年:與中國簽訂ECFA

38 P157

39 臺灣海峽中立化 1.時機:1950年,韓戰爆發之際,杜魯門總統派遣第七艦隊巡弋臺灣海峽,宣布臺海中立化。
2.杜魯門聲明:「攻擊韓國,擺明一項事實,即共產主義已超過顛覆的使用而去征服獨立國家,現在正發動武裝侵略和戰爭。此已藐視聯合國安理會發出的維護國際和平和安全的命令。在此情況下,臺灣被共產勢力佔領,將直接危及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和美國武力在該地區執行其合法和必要的功能。因此,本人已下令第七艦隊防止任何對臺灣的攻擊。根據此一行動,本人正要求在臺灣的中國政府停止所有空中和海中對大陸的攻擊行動。第七艦隊將注意此項請求之執行。臺灣未來地位之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之恢復,以及與日本和平解決,或者由聯合國加以考慮。」

40 臺灣海峽中立化 3.意義: (1)阻止了中國共產黨渡海攻臺及國民政府反攻大陸的企 圖。 (2)避免國共雙方在臺灣海峽另啟戰端,美國全力應付韓
戰,以免東亞局勢益形複雜,臺灣成為美國東亞利益 的棋子,維護美國在東亞的勢力範圍。

41 臺灣地位未定說

42 中日和約 中日和平條約,又稱臺北和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由中華民國與日本於1952年4月28日在臺北所簽訂的和約,當年8月5日雙方換文生效。 圖為1952年8月2日,蔣中正於臺北總統府批准「中日和平條約」。

43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1.條約時效: (1)簽訂:1954年12月2日(1955年3月3日生效)。 (2)終止:1980年1月1日。
2.內容:共十條,內容與美國和其他太平洋地區國家簽訂的防禦條約類似,主旨在對抗侵略、維持和平。

44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3.意涵: (1)為美國支持中華民國的法理依據,也是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敵對的象徵。
(2)美國以此約干涉臺海局勢,並主導兩岸必須停火的決議。 (3)顯示美國為了保持行動彈性而不願與中華民國簽訂正式的盟約。 (4)中華民國正式成為美國盟邦,與其他太平洋地區國家地位相若,對維持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幫助相當大。

45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在華盛頓簽字,外交部長葉公 超(前右)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前左)握手致意。

46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民國43年12月2日,由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與我 國外交部長葉公超,在 華府正式簽訂「中美共 同防禦條約」。圖為中
美共同防禦條約中文原 稿 (翻拍)。

47 尼克森訪中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圖為毛澤東會見尼克森總統。

48

49 美國卡特政府宣布與中共建交後,中美關係諮商代表團抵臺時遭受民眾抗議。

50 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與卡特總統在陽臺向群眾揮手

51 臺灣關係法 1.名稱:Taiwan Relations Act,簡稱TRA。 2.時間:1979年4月10日美國總統卡特簽署實施。
3.位階:由美國國會制定,並非國際條約,是美國的國內法,取代臺灣防衛法。

52 臺灣關係法 4.內容: (1)未承諾保障臺灣安全,但卻表明有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杯葛或禁運)解決臺灣未來的作為,破壞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穩定,關乎美國利益,美國將會關切。 (2)認同臺海兩岸武裝對立的事實,承諾提供臺灣足夠的防禦性武器,使臺灣足以維持自衛能力。美國也將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高壓手段,危及臺灣人民安全與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 (3)美國對臺灣政策的目標包括維持商業及文化關係、保障人權、與臺灣安全。 (4)美國得以與臺灣建立半官方的外交關係,可以在臺設立美國在臺協會。

53 臺灣關係法 5.意義: (1)以美國國內法的形式,讓臺灣與美國在無邦交關係下,仍保持實質交流。
(2)其模糊性給予美國政府在處理兩岸問題上有很大彈性。

54

55 u

56 美國與中共簽署三大公報 名 稱 時 間 背 景 內容與影響 上海公報 1972 尼克森訪問大陸
名 稱 時 間 背 景 內容與影響 上海公報 1972 尼克森訪問大陸 美國聲明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一個中國政策』 建交公報 1979 卡特與中共建交 美國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八一七公報 1982 雷根簽署限制對台軍售的公報 美國允諾對台軍售逐年減少

57 911事件→ 美欲爭取中國支持、臺美關係面臨挑戰
911恐怖攻擊事件,簡稱「911事件」。發生於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攻擊者以劫持多架民航飛機衝撞摩天高樓的自殺式恐怖攻擊。 圖為美國紐約地標性建築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在內的6座建築被完全摧毀。

58 「金門古寧頭戰役」 左:古寧頭戰役中俘獲的共軍,等待處置。 中、右:古寧頭戰史館兩側國軍奮戰的雕像。

59 金門八二三砲戰 左:國軍運輸機被共軍砲火擊中 右:八二三砲戰時臨時搭蓋的傷患救護站

60 中國「文化大革命」 左:文化大革命的鬥爭情景 右:1967年9月26日文化大革命時期,在上海的批鬥大會

61

62 辜汪會談 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時,舉世矚目的第一次『辜汪會談』在新加坡海皇大廈正式舉行。會談舉行了兩天,海基會會長辜振甫(右)和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左)展現了高度的智能,克服會談過程中出現種種問題,促成會談順利舉行,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

63 千島湖事件 1994年3月31日,浙江千島湖發生搶劫殺人案,“海瑞號”遊船被燒,船上24名臺灣遊客、2名導遊6名船員全部遇難。
上圖為遇難者親屬在現場悼念親人。 下圖為:三名兇嫌被告聆聽宣判,但臺灣對此三人是否為真兇,抱持懷疑態度。

64 李登輝赴美訪問 1995年6月7日,李登輝以臺灣總統的身分,獲得美國行政部門許可,前往母校康乃爾大學舉行講座。其演說引發兩岸之間相當一段時間的情勢緊張,兩岸關係也陷入停滯。

65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於1999年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對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關係的一個詮釋。即台灣和大陸的關係,在1991年以後就已經是「國家與國家」,或「至少是特殊的國(state)與國(state)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政府,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個中國」的內部關係

66 60年代的末期,美國仍然固守著60年代甘迺迪和詹森政府對臺灣當局所作的承諾,但是美國的中國政策終於開始起變化。1969年1月,尼克森政府上臺後,決定自同年7月緩和對中國的旅行限制和產品的購入限制,表現對中國接近的意思。1970年2月18日,尼克森在外交咨文中表示「在70年代的國際政局中,繼續孤立中國,並不能維持真正的和平」。

67 1971年,中美兩國以第31屆世界杯桌球賽為契機,展開劃時代的「乒乓外交」。北京政府邀請美國桌球隊、記者團訪問中國。4月16日,尼克森公開表示希望能在任內訪問中國。7月9日,美國總統特別助理季辛吉突然從訪問的巴基斯坦潛入中國,在北京與中國總理周恩來進行會談,周恩來並正式邀請尼克森訪問中國,尼克森隨後也表明接受的態度。同年10月25日,臺灣蔣政權的代表被逐出聯合國,在此之前,美國一直期待能以「兩個中國」的方式,同意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也讓臺灣的「中華民國」能留在聯合國,但不僅是抱持「漢賊不兩立」僵硬觀念的蔣中正不接受,國際環境也已經時不我與。

68 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終於抵達北京。他與中國總理周恩來長談,也與毛澤東交換意見。2月27日,兩人簽署〈上海公報〉,雙方表示「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不但對兩國人民有利,而且對亞洲及世界的緊張局勢有所助益」。

69

70 好站連結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交流 http://www.mac.gov.tw/p1/mid4-1.htm 中美關係重要文件
行政院文化委員會/古寧頭戰役 八二三砲戰

71 圖源出處 第七艦隊巡弋臺灣海峽 http://www.drnh.gov.tw/www/page/B/page-B_01_b_6.htm
中日和約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中國時報編著, 《臺灣:戰後50年--土地‧人民‧歲月》,時報文化,1995年,初版一刷,頁249。 尼克森訪中 《目擊中國一百年》第三卷,故鄉出版社,頁793。 中美建交 《目擊中國一百年》第四卷,故鄉出版社,頁877。 1982年中美兩國發表的《八一七公報》 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 左: 右: 911事件→美欲爭取中國支持、臺美關係面臨挑戰 金門古寧頭戰役 左:中國時報編著, 《臺灣:戰後50年--土地‧人民‧歲月》,時報文化,1995年,初版一刷,頁40。 中、右:作者拍攝。 金門八二三砲戰 左、右:中國時報編著, 《臺灣:戰後50年--土地‧人民‧歲月》,時報文化,1995年,初版一刷,頁 。

72 中國文化大革命 左: 右: 辜汪會談 《目擊中國一百年》第四卷,故鄉出版社,頁1029。 千島湖事件 上: 《目擊中國一百年》第四卷,故鄉出版社,頁1040。 下:中國時報編著, 《臺灣:戰後50年--土地‧人民‧歲月》,時報文化,1995年,初版一刷,頁459。 李登輝赴美訪問


Download ppt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