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十、反對運動的成長 綱要: 黨外勢力的躍進 反對運動路線之爭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與新黨外精英 選舉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十、反對運動的成長 綱要: 黨外勢力的躍進 反對運動路線之爭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與新黨外精英 選舉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反對運動的成長 綱要: 黨外勢力的躍進 反對運動路線之爭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與新黨外精英 選舉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2 一、1977-黨外勢力躍進的一年 「黨外」: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凡反對國民黨的勢力,均統稱為黨外。
1977年的五項地方公職選舉,黨外甚有斬獲: 在五項選舉中,黨外共獲得四席縣市長、二十一席省議員、八席台北市議員、一百四十六席各縣市議員,二十一席鄉鎮市長,此可謂空前未有的佳績。黨外人士首次發現其支持群眾之基礎及潛力。 中壢事件中自發性聚集的群眾,使黨外人士了解到,發動群眾運動有其可能性。

3 二、反對運動路線之爭 選舉的成功,雖使黨外人士士氣大振,但也引發關於未來發展的不同路線之爭。 一、體制內、合法途徑: 二、體制外、抗爭途徑:
康寧祥、黃煌雄、江春男(司馬文武)等認為應以辦刊物、競選公職等方式穩紮穩打,攻下一城算一城,否則會有被撤底摧毀的可能 二、體制外、抗爭途徑: 黃信介、許信良、張俊宏、余登發等則認為,中壢事件證明民氣可用,情勢對黨外大好,應以街頭鬥爭群眾運動路線,衝撞黨國體制

4 康寧祥: 台北市議員 立法委員 國大代表 監察委員 國防部副部長 國安會秘書長 黃信介: 台北市議員     立法委員      國大代表      民進黨主席 弟黃天福、弟媳藍美津皆曾任立法委員,黃天福與藍美津之子黃向羣甫於 2006 年 12 月當選台北市議員。 余登發: 國大代表         高雄縣長 余登發開創了高雄縣的政治家族「余家班」,女婿黃友仁、兒媳婦余陳月瑛與長孫余政憲都曾經擔任過高雄縣長,而且余政憲、余政道與余玲雅以及余政憲的妻子鄭貴蓮皆擔任過立法委員,余政憲更出任過內政部長。

5 (三、續前頁) 1979年,黨外的兩個路線各自創辦刊物。主張體制內改革的康寧祥等人創辦八十年代月刊,主張街頭鬥爭的黃信介等人創辦美麗島雜誌。
對黨外勢力的發展,國民黨內也有兩種不同的態度: 中央政策會副秘書長關中力主緩和,並表示「國民黨除了共產黨,沒有其他敵人」 。美麗島雜誌於中泰賓館舉辦創刊酒會時,關中還曾以國民黨代表的身分前往道賀。 但另有「疾風」雜誌成員反對對黨外軟處理,強調「不要幻想感化台獨黑拳幫」 ,並於美麗島雜誌創刊酒會時聚群包圍中泰賓館,幾乎釀成嚴重衝突。

6

7 四、美麗島事件 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美麗島雜誌於高雄舉辦人權大會,並與南區警備司令達成協議,不使用火把、木棍及化學藥品。但活動時群眾中有人私自點燃火把,導致治安單位認為黨外人士未信守承諾,以強大警力封鎖群眾去路,造成警民衝突,此即「美麗島事件」(或稱高雄事件) 12月13日清晨,警備總部查封美麗島雜誌社,並逮捕黨外分子張俊宏、姚嘉文、陳菊、呂秀蓮、林義雄等人,次日逮補黃信介,而施明德則在逃亡25天後被補。街頭鬥爭路線的領導人被一網打盡。

8 高舉火把的群眾

9 憲警與民眾衝突

10 五、美麗島事件(續) 美麗島事件後,美國對台灣民主力量受挫表達關切,並譴責國民黨不當鎮壓。AIT主席丁大衛亦曾接見被捕人士家屬。
在國內,康寧祥等體制內改革人士呼籲政府合理處置被捕人士,並表示如果一味高壓,反可能有前仆後繼之虞。 蔣經國權衡國內外情勢,決定開明處理;至1980年2月1日,被捕和自首的150人中已有91人獲釋。最後被起訴的,僅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張俊宏、林義雄、呂秀蓮、陳菊、林弘宣等八人,

11 六、美麗島大審 1980年4月18日,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宣判:
施明德處無期徒刑 黃信介處十四年徒刑 其餘六人各判十二年徒刑 雖然黨外精英分子入獄,使黨外反對勢力受到嚴重打擊,但是透過媒體對審判過程的報導,黨外人士的陳述和辯護都公開於大眾,反而因此獲得更多民眾同情,並使民眾對相關政治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與反省。從某個角度而言,美麗島大審相當程度地提升了台灣民眾的政治意識。

12 美麗島大審 陳菊 施明德 呂秀蓮 張俊宏 林弘宣 黃信介 姚嘉文

13 七、美麗島大審創造新黨外精英 在大審中為黨外人士辯護的青年律師如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尤清、江鵬堅等也自此斬露頭角,躍上政治舞台。美麗島大審囚禁了原來的黨外精英,但也培養了新的黨外精英。 1980年底的立委與國代選舉,多位美麗島受刑人家屬如許榮淑、周清玉等當選,等於是民眾透過選票表達出對受刑人的支持。從此,也打開了政治案件受刑人家屬參與選舉的風氣。 黨外反對勢力在面臨美麗島大審的大挫敗下,反而呈現出後浪推前浪的態勢,這恐怕是國民黨始料未及的。

14 美麗島大審律師團 張俊雄 尤清 陳水扁 蘇貞昌 謝長廷 呂傳勝 江鵬堅

15 許榮淑: (張俊宏前妻) 周清玉: (姚嘉文妻) 國大代表 立法委員 黃天福: 國大代表 彰化縣縣長 臺灣省議員 立法委員 (黃信介弟)
                       許榮淑: (張俊宏前妻) 國大代表 立法委員 周清玉: (姚嘉文妻) 國大代表 彰化縣縣長 臺灣省議員 立法委員 黃天福: (黃信介弟) 國大代表 立法委員

16 八、選舉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  的重要性 雖然在1950和1960年代僅有地方選舉,後來舉行的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也僅開放少數民額,但是選舉的舉辦,可說是台灣民主憲政發展過程中,造成各種政治變遷的一股重要推動力量。因為: 選舉提供了異議人士參政及宣揚政見的管道; 選舉提昇了人民的政治意識,使人民開始關心各種過去被視為禁忌的政治議題,並且開始重視自己的政治權利; 又由於2,使得黨外反對勢力更加重視選舉的功用。 其實,黨外雖有路線之爭,但即使主張體制外街頭抗爭路線者,亦了解參與選舉、進入體制內改革之重要性。


Download ppt "十、反對運動的成長 綱要: 黨外勢力的躍進 反對運動路線之爭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與新黨外精英 選舉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