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林獻堂 異族統治下的發聲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林獻堂 異族統治下的發聲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林獻堂 異族統治下的發聲者

2 家族背景 出身望族霧峰林家,人稱阿罩霧三少爺。父親林文欽是清末舉人,與林朝棟同輩。林獻堂曾任霧峰參事、區長(1902年),並於1905年被授紳章。 1907年於日本奈良旅行時與中國維新運動大將梁啟超會面,而受到愛爾蘭爭取自治的影響。1910年加入詩社「櫟社」,1913年與台灣北、中部士紳向總督府請願,表達台灣人出錢成立臺中中學的意願,兩年後(1915年5月)公立臺中中學(即臺中一中前身)成立。1914年3月曾邀請板垣退助伯爵來台訪問,12月成立「同化會」(1915年即遭解散)。1919年與蔡惠如等人成立「啟發會」,翌年改為「新民會」,林擔任會長,成立於東京。1921年1月起林獻堂開始向日本國會提出設立台灣議會的要求,此為第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0月,成立台灣文化協會

3 台灣文化協會時期 1921年,林獻堂在臺北大稻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仿效中國國民黨的制度,推舉林獻堂為總理,蔣渭水為專務理事,林幼春等人為常務理事。 為了激起台灣人的民族意識,台灣文化協會1923年以《台灣民報》作為宣傳工具,林獻堂擔任台灣民報社長。 除此之外,為了打破日本人及御用紳士控制銀行、信託、保險等金融業的狀況,林獻堂等人還花了2年籌設「大東信託株式會社」(1927年2月成立),林獻堂出任董事長,陳炘擔任總經理。 台灣文化協會於1927年1月分裂,轉向由左派控制,林獻堂也退出台灣文化協會。 1927年7月,林獻堂另組台灣民眾黨。 1930年,林獻堂籌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擔任顧問。

4 戰後 1946年5月,林獻堂當選第1屆台灣省議員。 1946年10月下旬,蔣介石來台巡查,林獻堂與之會面。
四個月後,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林獻堂被列入指為「臺省漢奸」的黑名單;幸得友人相助,才免去牢獄之災。 1949年9月,林獻堂以養病為由,離開台灣,寓居日本,留下了傷感的詩句:「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國花草有誰憐。」 1956年,林獻堂病逝於東京,享年七十六歲。 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受害者陳明忠〈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一文指出,林獻堂是因國民黨政府的土地改革政策而對國民黨政府感到不滿,才去支援主張台獨的邱永漢,根本與二二八事件毫無關聯:「台獨運動的原貌,實際上是因國民政府土地改革政策而沒落的台灣地主子弟的反抗運動。在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後,因此而沒落的台灣地主子弟,分別遠走日本、美國,並在日、美發動『反國民黨、反共反中國』的『兩反運動』,此一反抗運動後來進一步與台灣本土中小企業結合而壯大,而這些中小企業主,許多也是由地主轉型,同樣因土改政策對國民黨政府感到不滿。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即是日據時代台灣的抗日領袖林獻堂。林獻堂在日據時期率領台灣人民反抗日本的統治,卻在台灣光復後,因為不滿土改政策,遠走日本,並在日本支援主張台獨的邱永漢。」

5 著作 林獻堂著作以1927年文協分裂時至歐美遊歷時所留下的《環球遊記》最為膾炙人口。林獻堂留有自1927年至1954年的日記,是為台灣歷史上最重要的私人文獻。

6 和林獻堂相關的學術研究書目舉隅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黃富三,2004,林獻堂傳。南投縣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黃裕元,2000,論人物研究與民族觀:以林獻堂之「民族思想」為例。史匯,no. 4:95-116。 賴西安(李潼),1978,台灣民族運動倡導者:林獻堂傳。臺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振富,1996,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台灣省諮議會編著,2001,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計畫:林獻堂先生史料彙編,黃正義計畫主持。臺中縣霧峰鄉:台灣省諮議會。

7 伊藤幹彥,2005,日治時代後期台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台灣抗日運動者的抗日思想。臺北:鴻儒堂出版社。
張惠珍,2005,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台灣文學學報,no. 6:89-120。 張炎憲引言,1999,林獻堂對民族運動的貢獻。台灣文獻 50,no. 4:95。 張怡敏,2001,日治時代台灣地主資本累積之研究:以霧峰林澄堂系為個案。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張正昌,1981,林獻堂與台灣民族運動。臺北:益群書店。 鍾美芳,1986,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珮琪, 2000,台灣日治時期菁英教育的搖籃:以臺中一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天下雜誌影視中心製作,1999,為台灣築夢的人,林獻堂( ):力爭台灣人尊嚴(VHS)。臺北:天下雜誌。

8 外部連結 徐千惠,2002,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雪姬, 1998,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台灣文獻 49,no. 2:1-33 外部連結 戴寶村:林獻堂與近代台灣民主運動 台灣省諮議會:林獻堂先生史料彙編

9 霧峰林家是台灣知名家族,因其發跡於臺中縣霧峰鄉,故被稱為「霧峰林家」。自19世紀中期以來,林家掌控了台灣中部大量的田地,並協助平定太平天國、戴潮春事件並參與中法戰爭,而掌有數千精良兵勇,以及樟腦專賣權等特權,進而成為清治時期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並維繫至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此外,霧峰林家也以占地廣闊的宅園聞名,並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台灣五大家族。

10 環球遊記三本原稿 是《林獻堂先生紀念集》中的《環球遊記》的原稿。時屆文化協會發生左右派分裂的局面,林獻堂為了擺脫此混局,又因為他曾說:「余之蓄志漫遊,於今十年有八矣。甫時,攀龍 10 歲,猶龍 9 歲,率之留學東京,則發此願,謂二子若能俱畢業大學,即率之同作歐美漫遊,幸如循序漸進,如願以償。」,   所以於 1927 年 5 月 15 日,於基隆出發,約以一年的時間,履遊英、法、義、德、丹麥、荷、比、西、瑞士、美國各國。林獻堂細心的考察歐美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紀錄觀感,完成《環球遊記》,起先發表於《台灣新民報》,從第 171 號起每號連載,前後發表至 152 回,這是台灣的第一本世界遊記。每本筆記本都從第一頁密密麻麻的不加標點,寫到最後一頁,沒有絲毫浪費,應證林獻堂先生的儉樸。 資料來源:yahoo, google


Download ppt "林獻堂 異族統治下的發聲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