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日常检查中普遍存在问题: 1.检验记录随意划改,记录不全,记录伪造等现象; 2.供应商评价资料不全; 3.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资料不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日常检查中普遍存在问题: 1.检验记录随意划改,记录不全,记录伪造等现象; 2.供应商评价资料不全; 3.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资料不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日常检查中普遍存在问题: 1.检验记录随意划改,记录不全,记录伪造等现象; 2.供应商评价资料不全; 3.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资料不全; 4.生产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5.无运行检查记录。

2 培训内容 3C认证相关知识 产品检验过程注意问题

3 认证的相关知识 认证三方:供方、需方、第三方 认证:由第三方确认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特定要求并以书面保证的程序

4 一、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认证的区别
体系认证 产品认证 认证目的 证明企业建立了符合要求的管理体系 证明特定产品特性符合特定的要求 认证对象 企业的管理体系 特定规格型号的产品 认证标志 认证标志不能用在产品上 认证标志应加施在通过认证的产品上 认证依据 认证标准是统一的 不同种类产品使用不同的认证标准 认证性质 自愿性 强制性

5 二、产品认证模式 第一种 型式试验 第二种 型式试验+获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 第三种 型式试验+获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
第四种 二和三结合 第五种 型式试验+工厂质量体系评定+获证后监督(质量体系复查+工厂和/或市场抽样检验) 第六种 工厂质量体系评定+获证后的质量体系复查 第七种 批量检验 第八章 100%检验

6 三、产品认证管理体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1)制定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规章和制度;
2)审核、批准,并与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1)拟定、调整并与AQSIQ联合发布《目录》 2)制定和发布与目录中产品相关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3)制定和发布认证标志,规定认证证书的式样和格式 4)指定认证机构、检测机构、检查机构和认证标志发放机构 5)公布获证产品及企业目录 6)指导各地质检行政部门对强制性产品认证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 7)审批特殊用途产品免于强制性认证等事项

7 各地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和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三、产品认证管理体制(续) 各地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和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1)对所辖地区《目录》中的产品实施监督。 监督重点:未获得认证或未加施认证标志的产品;假冒、伪造认证标志的产品以及消费者投诉的产品等 2)对强制性产品认证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8 实施规则:是用于指导产品认证的重要文件,是认证机构实施认证、认证申请人申请认证和执法机构对认证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 内容:
四、实施规则 实施规则:是用于指导产品认证的重要文件,是认证机构实施认证、认证申请人申请认证和执法机构对认证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 内容: 1)适用产品范围; 2)认证模式; 3)认证的基本环节; 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5)认证证书; 6)认证标志使用的具体要求; 7)收费的规定等。

9 五、相关术语 型式试验:为评价申请认证产品的符合性,依据认证实施规则规定,对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按照标准的全部要求进行的试验。
例行试验:为剔除生产过程中偶然性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品,通常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产品进行的100%检验。 确认检验:为验证产品是否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 定期确认检验:为了确保关键件能持续符合要求,对关键件的全部或部分质量特性实施的定期检验。 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监督检验:为评价获证产品的持续符合性,有认证机构组织实施的检验。

10 五、相关术语(续)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1 六、认证产品实施规则 产品适用范围 认证模式 认证基本环节 认证基本要求 认证证书 认证标志的使用 收费等

12 B类关键件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向认证中心报备后更改
六、认证产品实施规则(续) 1.关键元器件及其更改 A类关键件需向认证中心批准后更改; B类关键件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向认证中心报备后更改

13 2、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简介 职责和资源 文件和记录 采购和进货检验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不合格品控制 内部质量审核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包装、搬运和储存

14 “质保能力要求”规定工厂通常应保存的质量记录
2.3质量记录 保存期限:规定质量记录保存期限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要求,认证产品特点,追溯期限等因素。从认证要求考虑,记录的保存期限,应不小于两次工厂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确保本次检查之后所产生的所有记录,在下次检查时都能查到。因此,保存两年比较适宜。 “质保能力要求”规定工厂通常应保存的质量记录 a.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记录 b.关键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记录、定期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和有关检验数据。 c.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 d.检验和试验设备定期校准或检定记录 e.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运行检验的记录及运行检验不合格采取措施的记录 f.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g.内部质量审核记录 h.顾客投诉及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15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是指对产品的安全、EMC、健康、环保主要质量特性以及其他认证特性有重要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
3.1供应商的控制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是指对产品的安全、EMC、健康、环保主要质量特性以及其他认证特性有重要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 采用的评定方式:样品检测、生产现场社会、书面调查、历史数据分析、了解同行的评价和供应商的信誉等。 确定供应商选择、评定准则时考虑的因素: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实物质量,历史业绩; 质量保证能力; 供货及交付能力; 行业地位; 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等。

16 3.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验证:一般不需要使用仪器、设备,知识核查样品、记录、资料等。工厂应根据所采购产品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程度、自身检测能力、检验成本及供应商的质保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实施检验或验证。 定期确认检验:为确保关键件能持续符合要求,对关键件的全部或部分质量特性实施的定期检验。检验项目和频次通常由工厂确定,也可由工厂和供应商协商确定,但频次最长不应超过两年。 如工厂采购的是获得CCC认证或可为强制性认证承认的部件自愿性认证的关键件,只要这些证书有效,可作为定期确认检验的证明。

17 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例行检验: 目的:剔除生产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产生的不合品; 检验点:生产的最终端; 项目:不少于《实施规则》或其补充文件的规定; 性质:非破坏性试验; 方法:不要求一定采用标准规定的型式试验条件和方法,可以采用经验证的等效方法或行业通用方法。

18 确认检验: 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续) 目的:提供认证产品持续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证据;
检验点:在工厂或具备能力的机构,这种机构可以是企业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 频次:不低于《实施规则》规定; 项目:不少于《实施规则》或其补充文件的规定; 性质:非破坏性试验; 方法:采用标准规定的型式试验条件和方法。 任何形式的符合该产品实施规则中确认检验要求的检测报告均应被承认可替代该年度的确认检验。

19 检验试验设备的日常操作检查:调零、检查量程等。 运行检查:
6.2运行检查 检验试验设备的日常操作检查:调零、检查量程等。 运行检查: 目的:在校准周期内,为判定检验试验设备的预期功能是否适用于产品检验,以确保检验的有效性。 方法:使用特定的方法,例如施加预先确定的故障条件、比对方法或其他适用方法。 举例: 接地电阻测试仪的运行检查: 取1.5m2的绝缘电缆,长度为1m或2m(其电阻值一般为13-14mΩ、26-28mΩ)为样品,测量检定后的接地电阻值。 耐压测试仪的运行检查: a.高压输出端与接地端串接25KΩ电阻,调节输出电压至3000V左右,设备应报警; b.加压后短接输出端和接地端,检查仪器报警功能。

20 实施规则 何为3C认证 3C认证要求 如何申请认证 如何办理 如何获证

21 认证要求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缩写 认证模式,国际通用的第5种认证模式即
型式试验+工厂初始检查+获证后的监督 参看认证要求

22 认证要求 实验部分,单元划分 型式试验依据本标准了解 由认证机构签约的试验室进行型式试验 试验合格后进行初始工厂检查
如果已经获得同类的认证证书,试验合格后可以直接发证,如果没有获得同类的证书,还需要工厂扩类检查

23 型式试验部分 依据不同的实施规则,不同的标准,完成不同的试验
向实验室需要提供必须得文件,如关键元器件清单,试验电源部分电路图等,还需要提供关键元器件完成元器件的相关实验 如果是同一单元有许多型号,还需要提供其他型号的样机,可能不再进行型式试验

24 型式试验部分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和实验室的工程师和产品部的受理工程师联系,争取顺利完成工厂检查
另外需要企业注意,一定要仔细核对实验室出具的型式实验报告上的关键元器件与实物是否对应一致,一定要仔细核对,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25 工厂检查部分 试验合格后安排工厂初始检查 初始检查是按照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10条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和现场指定试验3个方面进行检查。
扩类检查也是初始检查,针对扩类的产品进行1.2,2.1,3,4,5,6,9和产品一致性检查,现场试验部分内容进行。 地址搬迁也按照初始检查进行

26 工厂检查 初始检查中扩类检查和地址搬迁检查,均对上次的不符合项进行跟踪,以及对认证标志使用进行检查 第一次工厂检查不需要对上面进行检查。

27 工厂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分为正常监督检查和非正常的飞行检查,以及特殊检查。
正常监督检查针对认证产品,对不同类别的产品均要进行检查,检查条款3,4,5,9必查条款,其他条款按照检查部的要求进行检查 正常监督和飞行检查区别在于检查前通知和不通知企业。

28 工厂检查 特殊检查不算监督检查之列,是对企业一种临时性的抽查,原则上监督检查前和后1个月内不安排特殊检查,紧急原因除外。
如果企业按照正常要求进行生产,一般不会害怕飞行或者特殊检查。

29 工厂检查 工厂检查结束后会有一份工厂检查报告和不符合报告(如有)
工厂检查合格后,上报在5个工作日,初审会发通知交费发证书,存在不符合是在开出的不符合整改期限内提交整改资料,经过检查组确认后上报,5个工作日后初审会发通知交费取证书。

30 工厂检查 监督检查,一定是检查完成后汇款或者交款凭证传真给检查组,待整改资料合格后监督检查完成,企业询问检查组没有问题后,企业所有的证书持续有效。

31 工厂检查报告 工厂检查报告,监督或者初审,都会给企业留下一份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的第9页会有一个检查结论,1、2、3、4个结论
第1条,没有不符合项,检查直接通过。 第2条,企业存在不符合项,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有效整改工厂检查通过,否则不通过。

32 工厂检查报告 第3条,企业存在不符合项,需要检查组现场验证,验证有效工厂检查通过,否则不通过 第4条,企业存在严重不符合,工厂检查不通过。

33 工厂检查不通过条件 企业没有必备的资源,包括场地人员和仪器设备 企业的质量体系运行混乱,不能保证生产合格的认证产品 产品一致性出现严重问题
现场指定试验不合格 标志的滥用

34 不通过条件续 上次的不符合项没有有效整改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情况。


Download ppt "日常检查中普遍存在问题: 1.检验记录随意划改,记录不全,记录伪造等现象; 2.供应商评价资料不全; 3.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资料不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