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陳章明教授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 社會老年學講座教授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社會資本摯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陳章明教授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 社會老年學講座教授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社會資本摯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陳章明教授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 社會老年學講座教授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社會資本摯友
社會資本與跨代共融 陳章明教授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 社會老年學講座教授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社會資本摯友 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廰 2012年8月13日

2 社會「問題」 人與人之間漸見疏離 社會流動性增加,集體活動減少,組織鬆散 個人主義抬頭: 「對事不對人」: 社群功能減弱:
自我中心,強調差異(如:衣著、語言、生活習慣) 共富貴、共安樂,但不共患難 「對事不對人」: 非人性化,欠缺相互尊重 社群功能減弱: 獨身、遲婚、低生育率 婚姻、道德及倫理觀念薄弱

3 社會「問題」 社會價值 如何爭取社會價值? 社會資本 核心價值?  能否重建?能否改善? 不能以金錢購買(即「經濟資本」)
公民教育﹙家庭、學校﹚,國民教育﹙社區 創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社會資本 個人 = 修身 家庭 = 齊家 社區 = 治理 社會 = 平天下

4 社會資本 甚麼是「社會資本」? 定義: (世界銀行:1990)「指影響社會社交互動的質及量的所有制度、關係和規範」
(羅拔.布特南:1993, 1995, 1996)「社交生活的特質,如提升社會生產力的人際網絡、規範及信任」 自助及互助 (Self-help and Mutual-help) 社會團結 (Social Solidarity) 社會參與 (Social Participation) 社會包容 (Social Inclusion) 社交網絡 (Social Network) 社會資本

5 社會資本考慮範疇 社會團結 社會包容 社會參與 自助與互助 社交網絡 5大範疇 (5S) 21個層面 凝聚力 / 排他性 歸屬感 信住與回饋
安全感 社會包容 融合 和諧 衝突與暴力 規範 社會參與 對社區的動力 / 態度 志願工作 參與 資訊和溝通 自助與互助 自力更生 獨立生活 貢獻 合群性 社交網絡 家庭關係 朋友關係 睦鄰關係 組織關係 工作關係

6 一般量度社會資本的範疇 (Putnam 2001) 網絡、關係、回饋 建基於「信任」及「志願工作」 由誰開始? 祖父母 長者
身教 家長 父親 母親 兄姊 左鄰右里 祖父母 長者 Putnam, R. D. (2001). Soci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onsequences.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2, 41–51. ( retrieved on 13 January 05)

7 跨代共融 何謂「跨代共融」? 定義: 「老」= 祖父母 「中」 = 父母 「青」= 子女
老一代及年輕一代之間的牽絆,而該牽絆又為兩代人提供了嚴格及正式的區別,並因此身份地位區別雙方願意相互協助。 此牽絆亦包括兩代人之間的共同狀況、興趣及合作,以改善雙方於家庭及其他社群內的身份地位 「青」= 子女 「中」 = 父母 「老」= 祖父母

8 跨代共融的量度 6大範疇 解釋 1. 關聯﹙相互聯繫﹚ 不同種類活動的互動頻率及模式 2. 感情﹙能互相傾訴關顧﹚
1. 關聯﹙相互聯繫﹚ 不同種類活動的互動頻率及模式 2. 感情﹙能互相傾訴關顧﹚ 對其他年齡層成員的好感度及表現方式;對此情感表現的反應 3. 相似﹙一致性﹚ 與其他年齡層成員在價值觀、態度及信念方面的相似程度。 4. 功能﹙知識技術傳承﹚ 與其他年齡層成員提供協助及交換資源的程度 5. 責任﹙相互支援承擔﹚ 對其他年齡層成員的承諾程度及兌現承諾的表現 6. 結構﹙地位、權責釐清﹚ 與其他年齡層之間的關係的可能性:數量、種類、位置等

9 跨代共融如何建立社會資本? 年輕人 中年人 老年人 尊重 信任 由心而發、自願 互相支援 良好代際關係 = 社會資本!

10 跨代共融項目 何謂跨代共融項目? 增加兩代人之間合作、互動及交流的項目 提倡長幼之間技術、知識、經驗承傳的項目
為有/沒有血緣關係的兒童、成人及長者提供;並對參加的多方人士有所裨益的;可持續、有規劃的項目 跨代責任承擔如:長者照顧下一代、青年願意承擔長者開支

11 Project name (duration) 項目名稱﹙年期﹚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CIIF)項目 Project name (duration) 項目名稱﹙年期﹚ Case (age 14-25) (age 26-64) (age>=65) Total 1 "Caring Estates" in Southern District 南區「愛心」計劃 Duration: 3 years (4/2003-3/2006) 26 17 18 61 2. Cross Generational Community Integration Programme 跨代同行互關懷 - 社區共融計劃 Duration: 1 year (3/2003-2/2004) 19 12 50 3. Retired Person Volunteers' Association-Community Mutual Help Network Project 社區互助網絡計劃聖雅各福群會退休人士服務中心 Duration: 3 year (4/2003-3/2006) 24 44 4. Community Integration-Developing Respective Strengths 社區共融 --- 各盡所長計劃 Duration: 1 year (9/2003-8/2004) 25 8 41 5. Productive Aging: Elderly Shop Project 老有所為篇「長者專門店計劃」 Duration: 3 years (4/2004-4/2007) 23 16 55 6. Hand in Hand: Caring Community Project 同心互行-社區網絡發展計劃 Duration: 2 years (4/2004-3/2006) 28 14 65 7. 非CIIF項目 長者學苑計劃 左鄰右里關愛計劃 117 105 94 316

12 CIIF 跨代共融項目成效 量度標準: 對長者/年輕人的正面形象 代際溝通及關係 社交能力及知識傳承 志願工作/社會參與/自助及互助 信賴
跨代凝聚及回饋協助 社交網絡 社會支援

13 CIIF 跨代共融項目成效 評分 標準差 正面形象 3.96 0.58 代際溝通 社交能力 3.77 0.70 志願工作 3.97 0.55
信賴 0.60 代際凝聚及回饋 4.02 0.59 5分為滿分,5分最高,1分最低

14 CIIF 跨代共融項目成效 社交網絡: 社區支援: 認識新朋友:93.6% 與朋友分享私事:74.6% 接觸區內街坊:86.9%
與街坊分享私事:64.3% 社區支援: 協助朋輩:85.4% 協助街坊:75.1% 為慈善團體或商業機構提供協助:75.6%

15 CIIF成功要素 COKE Communication 溝通 Organization 組織 Knowledge 知識
代際間建立共同語言及興趣 Organization 組織 結構嚴謹對代際間的成功交流尤關重要 Knowledge 知識 學習新知識是推動所有參加者的關鍵 Evaluation 檢討 參加者及活動計劃者都希望知道活動成效


Download ppt "陳章明教授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 社會老年學講座教授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社會資本摯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