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地工程原理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地工程原理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地工程原理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2 重量-體積關係 3.1 概述 3.2 重量-體積關係 3.3 單位重、孔隙比、含水量和比重間的相互關係 3.4 單位重、孔隙率和含水量間的相互關係 3.5 各種與單位重相關的關係式 3.6 相對密度 3.7 emax與emin之評論 3.8 emax、emin、emaxemin間之關係與平均粒徑(D50) 3.9 總結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65頁

3 3.1 概述 本章我們將討論以下之議題: 定義並推導,例如,孔隙比、孔隙率與飽和度這些無因次體積參數間之關係式。
3.1 概述 本章我們將討論以下之議題: 定義並推導,例如,孔隙比、孔隙率與飽和度這些無因次體積參數間之關係式。 定義並推導,例如,含水量和單位重(乾、飽和、濕性)這些重量與重量或重量與體積間之關係式。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66頁

4 3.2 重量-體積關係 總重量 = W 總體積=V 空氣 水 固體 圖3.1 (a) 自然狀態下之土壤單元;(b) 土壤單元之三相
3.2 重量-體積關係 總重量 = W 總體積=V 空氣 固體 圖3.1 (a) 自然狀態下之土壤單元;(b) 土壤單元之三相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67頁 圖3.1

5 3.2 重量-體積關係 土壤三相問題中常用之體積關係(volume relationships)包括孔隙比(void ratio)、孔隙率(porosity)和飽和度(degree of saturation)。孔隙比(e)之定 義是空隙體積與固體體積之比值,所以 (3.3)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67頁

6 3.2 重量-體積關係 孔隙率(porosity)(n)之定義是空隙體積與總體積之比值,也就是
3.2 重量-體積關係 孔隙率(porosity)(n)之定義是空隙體積與總體積之比值,也就是 飽和度(degree of saturation)(S)之定義是水之體積與空隙體積之比值,也就是 飽和度通常以百分比來表示。 (3.4) (3.5)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67頁

7 3.2 重量-體積關係 孔隙比與孔隙率間的關係如下: 同時,根據公式(3.6), (3.6) (3.7)
3.2 重量-體積關係 孔隙比與孔隙率間的關係如下: 同時,根據公式(3.6), (3.6) (3.7)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67-68頁

8 3.2 重量-體積關係 常用的重量關係(weight relationships)包括含水量(moisture content)和單位重(unit weight)。含水量(moisture content)( w )在英文中也稱之為water content,其定義為土壤中水重量與土重量之比值: (3.8)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68頁

9 3.2 重量-體積關係 單位重(unit weight)( γ )是每一土壤單位體積內之土重。所以,
3.2 重量-體積關係 單位重(unit weight)( γ )是每一土壤單位體積內之土重。所以, 土壤工程師有時將公式(3.9) 所示之單位重稱為濕單位重(moist unit weight)。 (3.9)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68頁

10 3.2 重量-體積關係 計算土體問題時,我們必須知道在乾的狀況下,單位體積內土壤的重量。此重量稱之為乾單位重(dry unit weight)( γd )。 (3.11)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68頁

11 3.3單位重、孔隙比、含水量和比重間的相互關係
重量 體積 空氣 固體 圖3.2  土壤固體體積為1 之土壤單元三相圖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0頁 圖3.2

12 3.3單位重、孔隙比、含水量和比重間的相互關係
現在,利用單位重與乾單位重之定義(根據公式(3.9) 和(3.11)),我們可以寫出 (3.16) (3.17) (3.18)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0-71頁

13 3.3單位重、孔隙比、含水量和比重間的相互關係
因為此土壤單元內水的重量為wGsγw,所以水所占的體積為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1頁

14 3.3 單位重、孔隙比、含水量和比重間的相互關係
3.3 單位重、孔隙比、含水量和比重間的相互關係 根據飽和度的定義(公式(3.5)), 這個公式在解三相問題時很有用。 (3.19)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1頁

15 3.3單位重、孔隙比、含水量和比重間的相互關係
如果土壤試體是飽和的(saturated)── 也就是說,空隙的空間被水全部占滿(圖3.3)── 飽和單位重( γsat )也可用相似的方法導出: 同時,根據公式(3.19),當S = 1 時, (3.20) (3.21)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1-72頁

16 3.3單位重、孔隙比、含水量和比重間的相互關係
重量 體積 固體 圖3.3 土壤固體體積為1 之飽和土壤單元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1頁 圖3.3

17 3.3單位重、孔隙比、含水量和比重間的相互關係
空氣 固體 圖3.4 顯示質量-體積關係之土壤三相圖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2頁 圖3.4

18 3.4 單位重、孔隙率和含水量間的相互關係 重量 體積 空氣 水 固體 圖3.5 總體積為1 之土壤單元
3.4 單位重、孔隙率和含水量間的相互關係 重量 體積 空氣 固體 圖3.5 總體積為1 之土壤單元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4頁 圖3.5

19 3.4 單位重、孔隙率和含水量間的相互關係 重量 體積 水 固體 圖3.6 總體積為1 之飽和土壤單元
3.4 單位重、孔隙率和含水量間的相互關係 重量 體積 固體 圖3.6 總體積為1 之飽和土壤單元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4頁 圖3.6

20 3.5 各種與單位重相關的關係式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5頁 表3.1

21 3.5 各種與單位重相關的關係式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6頁 表3.2

22 例題 3.1 對一飽和土壤,證明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5頁

23 例題 3.1-解 從公式(3.15), 同時從公式(3.3), (a) (b) (c)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6頁

24 例題 3.1-解 將公式(b) 與(c) 代入公式(a), 從公式(3.21), (d) 將公式(e) 代入公式(d) 得到, (e)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6頁

25 例題 3.2 一土壤在現地之飽和單位重與含水量分別是18.55 kN/m3 與33%。決定此土壤固體之比重以及其現地之孔隙比。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7頁

26 例題 3.2-解 因為飽和單位重與含水量都是比值,可以做以下之簡化。假設總體積V = 1 m3。
已知:sat = kN/m3,而wsat = 33% 從公式(3.9),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7頁

27 例題 3.2-解 同時, 所以, 並且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7頁

28 例題 3.2-解 因為 w = 9.81 kN/m3, 因為土壤是完全飽和,Vv = Vw = 0.469 m3。
所以, Vs = V = Vv = 1  = m3。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7頁

29 例題 3.2-解 從公式(3.3), 從公式(3.15),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7-78頁

30 例題 3.3 一準備做試驗室試驗之圓柱形土壤試體,其直徑71 mm,高度142 mm,而重量是 × 103 kN。如果其飽和度是93%,而土壤的固體比重是2.71,決定: 孔隙比 含水量 完全飽和情況下之含水量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8頁

31 例題 3.3-解(a) 已知:W = 10.675 × 103 kN;S = 93%;Gs = 2.71 試體體積, (a)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8頁

32 例題 3.3-解(a) 已知 所以,公式(a) 變成 (b)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8頁

33 例題 3.3-解(a) 因為 將Vs代入公式(b),我們得到 (c) (d)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9頁

34 例題 3.3-解(a) 將已知數值代入公式(d), 所以,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9頁

35 例題 3.3-解(b) 使用公式(c), 所以Vs = × 103 m3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9頁

36 例題 3.3-解(b) 同時 已知含水量是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9頁

37 例題 3.3-解(c) 在飽和情況下,Vw = Vv = × 103 m3 。 所以,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79-80頁

38 例題 3.4 一濕性土壤,在其天然狀態之總體積是9.34 × 103 m3 ,而重量是177.6 × 103 kN。土壤在烘箱乾燥後之土壤重是153.6 × 103 kN。如果比重Gs = 2.67,計算: 含水量(%)。 濕單位重(kN/m3 )。 乾單位重(kN/m3 )。 孔隙比。 孔隙率。 飽和度(%)。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0頁

39 例題 3.4-解(a) 從公式(3.8),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0頁

40 例題 3.4-解(b) 從公式(3.9),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0頁

41 例題 3.4-解(c) 從公式(3.11),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0頁

42 例題 3.4-解(d) 固體體積是(公式(3.15)) 所以,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1頁

43 例題 3.4-解(d) 水的體積是 現在,參考圖3.7。從公式(3.3),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1頁

44 例題 3.4-解(e) 從公式(3.4),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1-82頁

45 例題 3.4-解(e) 重量(kN) 體積(m3 ) 水 空氣 水 固體 圖3.7 例題3.4 圖表
圖3.7 例題3.4 圖表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1頁 圖3.7

46 例題 3.4-解(f) 從公式(3.5),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2頁

47 3.6 相對密度 相對密度(relative density)這個名詞,常被用來指稱顆粒性土壤在現地(in situ)之緊密或鬆散的程度。它的定義是 其中Dr = 相對密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e = 土壤現地之孔隙比 emax = 土壤在最鬆狀況下之孔隙比 emin = 土壤在最緊密狀況下之孔隙比 (3.31)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2頁

48 3.6 相對密度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2頁

49 3.6 相對密度 相對密度也可以用孔隙率來定義,或者 (3.32) 其中nmax與nmin分別表示土壤在最鬆與最緊密狀況下之孔隙率。
3.6 相對密度 相對密度也可以用孔隙率來定義,或者 其中nmax與nmin分別表示土壤在最鬆與最緊密狀況下之孔隙率。 (3.32) (3.33) (3.34)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3頁

50 3.6 相對密度 將公式(3.32)、(3.33) 和(3.34) 代入(3.31),我們得到 (3.35)
3.6 相對密度 將公式(3.32)、(3.33) 和(3.34) 代入(3.31),我們得到 (3.35)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3頁

51 3.6 相對密度 使用公式(3.17) 對乾單位重之定義,我們也可以用土壤可能之最大與最小乾單位重來表示相對密度。
3.6 相對密度 使用公式(3.17) 對乾單位重之定義,我們也可以用土壤可能之最大與最小乾單位重來表示相對密度。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3頁

52 3.6 相對密度 所以, 其中γd(min) = 土壤在最鬆狀況下(在emax時)之 (3.36) 乾單位重
3.6 相對密度 所以, 其中γd(min) = 土壤在最鬆狀況下(在emax時)之 乾單位重 γd = 土壤現地(在e 時)之乾單位重 γd (max) = 土壤在最緊狀況下之(在emin時)之 (3.36)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3頁

53 例題 3.5 一從現地取來濕土壤試體之質量是465 g,其烘箱乾燥後之質量是 g。此土壤固體之比重是2.68。如果土壤天然狀態下之孔隙比是0.83,找出以下: 土壤在現地之濕密度(kg/m3)。 土壤在現地之乾密度(kg/m3)。 在現地將此土壤飽和,每一立方米土壤,以kg 為單位,所需加入水之質量。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4頁

54 例題 3.5-解(a) 從公式(3.22),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4頁

55 例題 3.5-解(b) 從公式(3.23),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4-85頁

56 例題 3.5-解(c) 需加入之水質量 = sat   從公式(3.24),
所以每單位立方米所需加入水之質量 = 1,918  1,678.3 = kg/m3。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5頁

57 3.7 emax與emin之評論 混合體內小球所占體積(%)
圖3.8 McGeary(1961)試驗結果── 最小孔隙比隨混合體內小球所占體積百分比之變化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6頁 圖3.8

58 3.7 emax與emin之評論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6頁 表3.4

59 3.7 emax與emin之評論 圖3.9 McGeary(1961)試驗結果── emin(min) 隨VF 與D/d 之變化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6頁 圖3.9

60 3.7 emax與emin之評論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7頁 表3.5

61 3.7 emax與emin之評論 Nevada 50/80 砂土與粉土 Nevada 80/200 砂土與粉土 細料含量(體積含量)
圖3.10 emax 與emin 隨非塑性細料體積比例之變化(根據Lade et al., 1998 試驗結果)。注意:50/80 砂土與粉土,其D50-砂土/D50-粉土= 4.22,而80/200 砂土與粉土的D50-砂土/D50-粉土= 2.4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7頁 圖3.10

62 3.8 emax、emin、emax  emin間之關係與平均粒徑(D50 )
天然試體 均勻試體 級配試體 圖3.11 Miura 等人(1997)試驗結果── 乾淨砂土emax 對emin 之關係圖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8頁 圖3.11

63 3.8 emax、emin、emax  emin間之關係與平均粒徑(D50 )
Cubrinovski 與 Ishihara(2002) Patra 等人(2010) 公式(3.39) 圖3.12 乾淨砂土emax 對emin之關係圖〔整理Cubrinovski 和Ishihara(2002),以及Patra、Sivakugan 和Das(2010)所做研究〕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89頁 圖3.12

64 3.8 emax、emin、emax  emin間之關係與平均粒徑(D50 )
乾淨砂土(Fc =0  5%) 含細料砂土(5 < Fc  15%) 含黏土砂土(15 < Fc  30%, Pc = 5  20%) 粉土(30 < Fc  70%, Pc = 5  20%) 礫石性砂土( Fc < 6%,Pc =17  36%) 礫石 emax  emin 平均粒徑,D50(mm ) 圖3.13 emax  emin與平均粒徑之關係(Cubrinovski and Ishihara, 2002)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90頁 圖3.13

65 3.8 emax、emin、emax  emin間之關係與平均粒徑(D50 )
圖3.13 展列數種土壤emax emin與平均粒徑( D50 )間之關係(Cubrinovski and Ishihara, 1999 and 2002)。圖中礫石與砂土之關係曲線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3.44)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第90頁


Download ppt "大地工程原理 第三章 重量―體積關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