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感知诗歌歌颂儿童的主题,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2、体会诗歌中的大胆想像,理解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3、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重点难点: 1、通过揣摩修饰性词语,发挥想象,理解作者文笔的隽永。 2、通过比较和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3、试着仿写,进一步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感知诗歌歌颂儿童的主题,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2、体会诗歌中的大胆想像,理解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3、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重点难点: 1、通过揣摩修饰性词语,发挥想象,理解作者文笔的隽永。 2、通过比较和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3、试着仿写,进一步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感知诗歌歌颂儿童的主题,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2、体会诗歌中的大胆想像,理解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3、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重点难点: 1、通过揣摩修饰性词语,发挥想象,理解作者文笔的隽永。 2、通过比较和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3、试着仿写,进一步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 德育要点: 体会诗中童真雅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时安排:本课共分2课时。 第1课时:朗读诗歌,思考问题。 第2课时:总结全诗,进行对比阅读。

2 纸船 泰戈尔

3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剧本《红夹竹桃》、《邮局》;长篇小说《沉船》、《戈拉》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和圣雄甘地被认为是20世纪的两大伟人。

4 预习任务 词语识记 子夜:半夜。 仰望:抬头向上看。 黎明:天快亮或刚亮的时候。 满载:运输工具装满了东西。 浮泛:课文中指漂浮在水面上。
异地:他乡,指家乡以外的地方。

5 预习任务 四边互动 1、诗人写“纸船”到底是为了表现什么? 2、“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住的村名,目的是什么?
3、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哪些内容? 4、末句的“梦”是怎样的梦?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6 预习任务 四边互动——答案 1、诗人写“纸船”到底是为了表现什么? 是为了表现儿童的童真雅趣。

7 预习任务 四边互动——答案 2、“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住的村名,目的是什么?
孤独的“我”希望能得到友谊或希望“我”的祝福能传给远方的人们。

8 预习任务 四边互动——答案 3、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哪些内容?
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先是想到写有“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纸船让异地的人得到,然后想到用船载着秀利花平安地带到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船也能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上。

9 预习任务 四边互动——答案 4、末句的“梦”是怎样的梦?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或许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或许是渴望得到友情和承认,或许是要给远方的人们带上祝福,或许是企盼自己的人生之船在大风大浪中平安度过。

10 课文层次 希望纸船让异地人得到 描绘儿童的奇思妙想 想到用纸船载秀利花平安到岸上 想到天上的船放下来比赛 表现了童真雅趣 梦见睡仙坐在船上

11 段落层次 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1~4节): 想象写有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纸船让异地人得到,然后用载秀利花平安到达岸上。 第二部分
(第5、6节): 想象天上的船也能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第三部分 (第7、8节): 想象梦里睡仙坐在船里。

12 表达方式 中心表达 写作借鉴 这是一首散文诗。诗人依照儿童的心理,以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特别是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
诗人依照儿童的逻辑,以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和瑰丽的比喻,描绘出儿童的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表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 写作借鉴 小小的纸船,满载了梦想;天上的云如白帆,要同我的船比赛;“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里”。这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3 课堂链接 纸 船 冰心 议一议 泰戈尔的《纸船》和冰心的《纸船》有何异同?

14 课后纪要 外国诗歌与中国诗歌有许多不足,学生学习时感觉有些不适应,可以简单说说外国诗歌的特点。 本文内容较为简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便可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读诗和写诗可以相结合,完成课后第二题时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自身梦境的表达,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了想象的作用。


Download ppt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感知诗歌歌颂儿童的主题,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2、体会诗歌中的大胆想像,理解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3、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重点难点: 1、通过揣摩修饰性词语,发挥想象,理解作者文笔的隽永。 2、通过比较和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3、试着仿写,进一步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