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节 白涩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节 白涩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节 白涩症

2 白涩症,病名见于《审视瑶函》 是指患眼沙涩不爽,甚则视物昏朦,但白睛不红不肿的 外障眼病。 《审视瑶函》谓: “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曰白涩,气分伏 隐,脾肺湿热。”

3 与本病症相类似的病名有: 白眼痛(《证治准绳》)、 白睛涩痛(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等。 西医学干眼、慢性结膜炎、结膜松弛症、浅层点状角 膜炎、屈光不正、视疲劳等病变过程可出现与本病症相类 似的症候

4 患眼干涩不爽,频频瞬目,不耐久视,灼热微
痒。可有白睛红赤,或黑睛点状星翳。

5 本病证的治疗主要是祛除病因,配合中药治疗。
邪热留恋证- 清热利肺- 桑白皮汤 肺阴不足证- 滋阴润肺- 养阴清肺汤 脾胃湿热证- 清热利湿,宣畅气机- 三仁汤 肝肾亏损证- 补益肝肾- 杞菊地黄丸 同时,选用黄连西瓜霜滴眼液、鱼腥草滴眼液、 珍珠明目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羟糖甘滴眼液等滴眼。 如有屈光不正者应及时矫正。平时需注意生活起居、 均衡饮食、戒烟慎酒、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

6 男,42岁。双眼沙涩不爽,视物昏朦7年,白睛无红赤肿胀。

7 眼睑 (干眼症OCT泪河侧面图) 白涩症(干眼症OCT泪河正面图)

8 白涩症(慢性结膜炎)

9 白涩症(结膜松弛症)

10 白涩症(浅层点状角膜炎)

11 初升太阳

12 第七节 金疳

13 金疳,病名见于《证治准绳》。 是指白睛之表层发生形如玉粒小泡,周围有赤丝血脉 缠绕的外障眼病。白睛在脏属肺,肺属金,故名。 《审视瑶函》曰: “金疳起如玉粒,睥生必碍睛疼,沙擦涩紧翳障生, 若在气轮目病,珠痛泪流不爽。阳分最苦气升,时交阴降 略清宁,目小涩而坚硬。” 与本病症相类似的病名有:金疡玉粒(《目经大成》) 西医学泡性结膜炎、结膜囊肿等病变过程或可出现与 本病症相类似的症候。

14 本症轻者仅觉患眼碜涩不舒,异物感,羞明流泪。白睛
见形圆色白如玉粒、大小不等、数目不一,部位不定,形似 粟粒样隆起,颗粒周围赤脉环绕,推之可移,数日而愈, 无迹可寻,反复发作。 若颗粒积久变大,顶成溃疡,甚则可累及白珠,则为变 症。 本病症应与火疳等病症相鉴别

15 本病症以中药为主治疗 肺经燥热证- 清热泻肺润燥- 泻肺汤 肝肺火盛证- 清肝泻肺,凉血祛瘀- 龙胆泻肝汤 肺阴不足证- 养阴清热- 养阴清肺汤 同时,选用鱼腥草滴眼液、熊胆滴眼液, 或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等滴眼。 如属结膜囊肿可手术治疗

16 金疳

17 金疳(泡性结膜炎)

18 金疳(结膜囊肿)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本病症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可配合中药辅助治疗。
心火上炎证,宜清心泻火,用泻心汤 虚火上炎证,宜滋阴降火,用益阴肾气丸 气血两虚证,宜益气托毒,排脓生肌,用黄芪汤 寒湿流注证,宜温阳散寒,托毒化湿,用阳和汤 病情严重者可配合用抗生素治疗。

48


Download ppt "第六节 白涩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