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組
西方心理學有兩個基本方面的思想起源,一個 是在哲學內的起源,一個是在科學內的起源。到了 19 世紀後期,這兩個方面起源的結合便產生了實驗 心理學,即心理科學的獨立。
柏拉圖說過,哲學開始於驚異。科學也開始於 驚異,隨著世紀的推移,包括心理學在內的一切科 學,在其起源上都是哲學的一部分。古希臘哲學家 如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中國古代思想家荀子、 王充等都有不少關於心靈的論述。人類的知識體系 是依其複雜的程度緩慢而逐漸地從哲學中分離出來 的。在心理學獨立以前,已經有了不少關於心理現 象的觀察和思考,它們大都散見於哲學家的著作中 。 哲學起源
科學起源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只有很短的歷史,但卻有一個 漫長的過去。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學思想,哲學和宗 教很早就討論了身和心的關係以及人的認識是怎樣產 生的問題。在西方,從文藝復興到 19 世紀中葉,人 的心理特性一直是哲學家研究的物件,心理學是哲學 的一部分。這段時期,英國的培根、霍布斯、洛克等 人,以及 18 世紀末法國的百科全書派思想家都試圖 糾正中古時代被神學歪曲了的心理學思想,並給予符 合科學的解釋。
近代心理學史 近代心理學史一般認為起始於十五世紀的文藝復 興運動之時至十九世紀末實驗心理學家馮特創立構造 主義為止。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茲、 康德等。
現代心理學史 現代心理學一般認為是起始於十九世紀末馮特的 構造主義,馮特 (Wilhelm Wundt) 於德國萊比錫大學 創立首間心理學實驗室而興起,歷經精神分析、行為 主義等,一直到近期的認知主義,然而在行為主義盛 行時被抵制的理性主義隨著認知科學的進步而再度興 起。
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弗洛伊德於二十世紀初憑其臨 床 治療經驗中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亦對後來心理學發展 具有深遠影響,尤其是在心理治療方面,這方面的研 究稱完形心理學。六、七十年代起,隨著醫療科技和 實驗方的進步,例如 EEG 和 MRI 等技術的出現,為認 知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等研究領域帶來高速的發展 。另一方面,社會心理學承繼完形心理學的基礎,以 及二次大戰後的社會需要,亦成為了心理學研究上的 一股新勢力。 社會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包括:庫爾特 · 勒溫、菲臘 · 津巴多、所羅門 · 阿希等。
行為主義 20 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的心理學流派,主張心理學 應該研究可以被觀察和直接測量的行為,反對研究沒 有科學根據的意識。行為主義是唯物主義的一種形式 ,否定一切關於精神的重要性。 許多行為主義者認為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並 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由先天與後天環境( Nature versus nurture )所決定,也就是先天基因加上後天 環境所產生的結果,由人類所經歷過的聯想或者增強 所造成。
行為主義以及路線大相逕庭的精神分析學都在 20 世 紀展開。提出行為主義的創始人是約翰 · 華生( John B. Watson, ) ,他反對內省的研究方法,主張 以純實驗的方法研究心理學。伊萬 · 巴甫洛夫提出的古 典制約也極大的影響了行為主義。伯爾赫斯 · 弗雷德里 克 · 斯金納則對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提出了道德上的問題, 主張運用實用主義研究心理學,並引導了操作制約的 研究。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研 究個人的思想、感受和行為如何會受到旁人所影響。 一般認為,社會心理學創立於 1908 年,在那一年 ,美國人羅斯和英國人麥獨孤不約而同地發表了題名 為社會心理學的學術專著。社會心理學基於心理學和 社會學兩學科,因而擁有兩個學科的許多基礎理論。 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趨勢是,在內容方面注重 個人在社會中的調適行為及整個社會情境的背景;在 方法方面注重實際觀察與實驗的研究;在應用方面注 重社會各部門實際問題的探討,包括社會知覺、社會 影響和群體過程。
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是一門研究認知及行為背後之心處理 (包括思維、決定、推理和一些動機和情感的程度) 的心理科學。這門科學包括了廣泛的研究領域 ,旨在研究記憶、注意、感知、推論、想像、預期 、計畫、決定、問題解決、創造力及思想溝通的運 作。
由於電腦的隱喻和使用,認知心理學在 1960 至 1970 年間得到許多人工智慧及其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 的助益。事實上,它已發展成為一個跨領域的認知科 學,此學門整合了一系列不同取向關於心靈與心智處 理的研究。 這種理解心智運作的方式在過去數十年變得 非常普遍。這些比喻常見於社會心理學、人格心 理學、變態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中。認知理論的 應用在最近並廣及許多動物認知研究的比較心理 學領域。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 有聲思考法 ● 臨床診斷法 ● 實驗法 ● 電腦模擬
我們愈是發現生命的奧祕,就越能體會到心理學 的重要。心理學領域尤其需要這種整合性觀,因為這 門科學處理的大部分是人的生命。為了建立一個聚焦 於個人健康和圓滿性的心理學,我們不得不發展真正 的生命科學來處理身心的存在問題,其首要焦點就是 意識本身。但是在進行這件事之前,我們必須擺脫已 經過時的唯物思想,認清不同類型的研究需要透過不 同的途徑來達成。
靠著長期的資料以及科技影像技術及臨床實驗的發 展,心理學可以是一門很科學的研究,任何一種科學 的起源,必定起源於人類所關心的領域,而心理學的 領域就是:「研究人類和動物活動行為的一門科學!」 科學必需能夠被檢視、可以複製、可以觀察、可以量 化,才能夠成為真正的一門科學,而傳統的內省法卻 都是沒有辦法觀察、沒有辦法檢視和複製,這樣發展 下去,必然使心理學排出科學之門外,所以研究心理 學應該是研究那可以觀察的行為而不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