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是德育? 德育可教吗?
一、德育的由来 18 世纪 年代,康德 (I kant) 把遵从道 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 “ moralische Erziehung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 ” 18 世纪 年代,康德 (I kant) 把遵从道 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 “ moralische Erziehung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 ” 同时期的裴斯泰洛齐( J Pestalozzi )也使 用过 “ 德育 ” 一词 同时期的裴斯泰洛齐( J Pestalozzi )也使 用过 “ 德育 ” 一词 斯宾塞 (H Spencer) 在《教育论》( 1860 年) 一书中,把教育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 斯宾塞 (H Spencer) 在《教育论》( 1860 年) 一书中,把教育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 从此, “ 德育 ” 一词风靡全球 从此, “ 德育 ” 一词风靡全球
1904 年,该词传入我国。清代大学者王国 维先生在《教育之宗旨》一书中,提出 “ 完 全人格之教育 ” 1904 年,该词传入我国。清代大学者王国 维先生在《教育之宗旨》一书中,提出 “ 完 全人格之教育 ” 体育 体育 教育 德育 完全人格之教育 教育 德育 完全人格之教育 心育 美育 心育 美育 智育 智育
1912 年,蔡元培阐述新教育思想,主 张 “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 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 1912 年,蔡元培阐述新教育思想,主 张 “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 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 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 “ 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 的教育宗旨, 标志着 “ 德育 ” 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 用的术语 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 “ 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 的教育宗旨, 标志着 “ 德育 ” 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 用的术语
二、德育的内涵 词源的考察 ——“ 德 ” “ 德 ” 在古代写作 “” 上半部为 “ 直 ” ,在古代读 “ de ” ; ” 心 ” 表示思想情感。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 “ 德,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从心,得声 ” “ 德 ” 在古代写作 “” 上半部为 “ 直 ” ,在古代读 “ de ” ; ” 心 ” 表示思想情感。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 “ 德,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从心,得声 ” 内得于己 ——“ 以善念存之于心中,使身心互得其 益 ” 内得于己 ——“ 以善念存之于心中,使身心互得其 益 ” 外得于人 ——“ 以善得施之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 益 ” 外得于人 ——“ 以善得施之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 益 ” “ 得 ”——“ 道 ” :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则,包含 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 “ 得 ”——“ 道 ” :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则,包含 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
词源考察 —— 育 词源考察 —— 育 “ 育 ” 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 “ 养子使做善也 ” “ 育 ” 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 “ 养子使做善也 ” 育德即 “ 养德 ” 育德即 “ 养德 ”
狭义的德育(小德育) 狭义的德育(小德育) 指道德教育,使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 德育对象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 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 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指道德教育,使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 德育对象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 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 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檀传宝 ——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檀传宝
道德 道德 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养 恶评价为标准, 通过社会舆论、内在信念、 习惯传统和教育力量来实现的,调节人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 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养 恶评价为标准, 通过社会舆论、内在信念、 习惯传统和教育力量来实现的,调节人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 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的特点: 道德的特点: 规范性 规范性 稳定性 稳定性 层次性 层次性 社会性 社会性
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 道德 以社会存在为前提 道德 以社会存在为前提 哲学、伦理学范畴 哲学、伦理学范畴 道德的社会性: 道德的社会性: 原始、奴隶、封建社会 原始、奴隶、封建社会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个人行为 个人行为 品德 以个人存在为前提 心理学研究范畴 心理学研究范畴 道(德) 道(德) 品德 内化 品德 内化 外化 外化
德心 内在 道德意识 德心 内在 道德意识 德 德行 外在 道德行为 德 德行 外在 道德行为 德品 境界 道德追求 德品 境界 道德追求 个体道德的内在层次结构:过程心理与倾 向性心理结构 个体道德的内在层次结构:过程心理与倾 向性心理结构 个体道德的外在层次结构:过程结构与倾 向结构 个体道德的外在层次结构:过程结构与倾 向结构 个体道德的境界层次结构:成熟程度与善 恶性质 个体道德的境界层次结构:成熟程度与善 恶性质
广义的德育(大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 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 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 卷》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 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 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 卷》 德育即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 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 《德育原理》,胡守棻 德育即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 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 《德育原理》,胡守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的形 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 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 育者的所期望的品德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 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 —— 《德育原理》, 胡厚福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的形 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 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 育者的所期望的品德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 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 —— 《德育原理》, 胡厚福
三、德育类型与德育内容 (一)以家庭伦理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德育 1 、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的(氏族、部落中的)原始的集体主义是 道德教育内容的核心,维护氏族、部落存 在所需要的忠诚、勇敢、勤劳、复仇等道 德法则成为道德教育内容的重点。 2 、原始的集体主义、平等、民主等道德原 则局限于一定的氏族、部落之内。 2 、原始的集体主义、平等、民主等道德原 则局限于一定的氏族、部落之内。 3 、德育内容与生活、劳动融为一体,具有 非专门性、不自觉的特点。 3 、德育内容与生活、劳动融为一体,具有 非专门性、不自觉的特点。
四、内容日趋丰富的学校德育 古代学校德育特点 古代学校德育特点 1 、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 2 、鄙视体力劳动 3 、灌输的方式
现代学校德育特点 现代学校德育特点 1 、自由、平等、博爱 的道德观念进入学校 2 、强调自强、诚信、 效率、开放与宽容的 价值观念 3 、强调自主道德、理 性能力
当代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当代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 、私德教育 2 、公德教育 3 、职业道德教育 世界德育内容的趋同 世界德育内容的趋同 1 、对 “ 全球伦理 ” 的确认 2 、综合道德能力培养的共识 3 、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文明习 惯、基本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
我国德育基本内容 我国德育基本内容 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品质教育 基本道德品质教育 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民主与法制教育 民主与法制教育 信仰道德教育 信仰道德教育
中西德育内容之比较 我国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的内容,西方德育只限于道德教 育。 我国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的内容,西方德育只限于道德教 育。 中西学校德育都有公德和私德教育,中国 重私德、西方重公德。 中西学校德育都有公德和私德教育,中国 重私德、西方重公德。 中西方学校德育均含理想、原则、规则层 次,西方的德育中道德规则、原则比重大, 中国的德育中道德理想、道德原则比重大, 规则内容贫乏。 中西方学校德育均含理想、原则、规则层 次,西方的德育中道德规则、原则比重大, 中国的德育中道德理想、道德原则比重大, 规则内容贫乏。
五、美德可教吗 美德是可教的知识 美德是可教的知识 美德可教但无需专门的教师 美德可教但无需专门的教师 美德可通过示范和批评性指导下的训练来 教 美德可通过示范和批评性指导下的训练来 教 美德可学不可教 美德可学不可教 美德可间接地教不可直接教 美德可间接地教不可直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