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态学 (2006) Ecology 主讲:周立志 教授 联系电话: 0551-3915126 电子信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态学( Ecology )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目录( 2011 年 2 月)  《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 类和一级学科,适用于学 士、硕士、博士的学位授 予、招生和培养。  本目录中学科门类和一级 学科的代码分别为二位和 四位阿拉伯数字。  01 哲学  02.
Advertisements

计算机网络 授 课: 李俊娥(教授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电 话: : 课程网站 :
物流运输管理.
中科院研究所公开招聘面试答辩 第一章 基本情况介绍.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地球與環境 科學學群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中學部大學學群講座 主講者: 地球科學科 ─施峰熙老師 日期: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一、关于课程的参考书目 二、关于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 三、关于课程的考试
毛泽东思想概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生 态 学 ECOLOGY 李 博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10.1群落分类 10.2 群落排序 小结 主要概念 思考题 群落分类的两种观点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环境生态学 主讲人:朱启红
环境生态学 主讲人:牛晓音.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 第二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 第三节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廉师友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工程地质学 教师简介: 杨志双 副教授 199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 获硕士学位 年到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习
关于本门课程.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植物资源学 主讲人:王海英 副教授.
第三篇 组织工作.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简称中国科学E刊)
第八章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岷江 公元前3世纪,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防洪、抗旱,保证农业的稳产和高产.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Earthinsight发现·地球 万方数据特色资源产品中心 Earth.wanfangdata.com.cn.
                                                                                                                                                                
GeoScienceWorld出版社 7家地球科学领域的顶尖协会共同建立的非营利型组织,包括:美国石油地质师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美国地质学会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美国地质协会Geological.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徐明伟
嵌入式系统课程简介 宋健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4/02/10.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第8章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 《实用电子商务》教学组.
一、丛书和手册: 1.高小霞,分析化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开始出版,全书六卷29册) 。 2.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Cooper D, et.al.Analytical Chemistry by Oper Learning.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五讲 四则运算计算器(一) 精品教程《C#程序设计与应用(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谭恒松 主编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京师数学大讲坛 第六讲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姓名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 北京9718信箱
Environmental Policy Evaluation – Experiences in Germany and Europe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農業金融講義 課程大綱.
Seminar 【Speaker】 LEI Z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Seminar 【Speaker】 Chung-Ming Kuan, Visiting Professor,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无线通信系统 信源:消息信号(调制信号) 振荡器:高频载波(正弦) 三要素: 振幅 AM 频率 FM 相位 PM 超外差接收 已调信号.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 62 讲 Climate-Ecosystem-Human Interaction:
SIAM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国际站使用指南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系列(十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蒲慕明教授
Parallel Programming Xuanhua Shi/Pingpeng Yuan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SIAM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国际站使用指南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专业必修课程 田永中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Seminar 【Speaker】 Feng Shuaiz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the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教学大纲(甲型,54学时 ) 教学大纲(乙型, 36学时 )
本节内容 进程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编程达人入门课程> 本节内容 有符号数与无符号数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级生态学 (2006) Ecology 主讲:周立志 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  绪论 (3 学时 )   第一章 个体生态学 (6 学时 )   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 (9 学时 )   第三章 群落生态学 (9 学时 )   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9 学时 )   第五章 景观生态学 (3 学时 )   第六章 分子生态学 (6 学时 )   第七章 系统生态学 (3 学时 )   第八章 应用生态学 (6 学时 )   参考书 参考书   期刊 期刊   网页 网页

参考书  戈峰. 《现代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 孙儒泳. 《动物生态学原理》 ( 第三版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孙儒泳, 尚玉昌,李庆芬,党承林译. 《生态学》(第五版)中文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 《 Ecology 生态学》(影印版). 科学出版社,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1999.  Charles J. Krebs. 《 Ecology: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 (Fifth Edition) ( 影印版 ), 科学出版社,  Manuel C. Molles Jr. 《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 (Second Edition)( 影印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Chapman, J. L., M. J. Reiss. 《 E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 (Second Edition) 生态学:原理与应用(影印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 曲仲湘, 吴玉树, 王焕校, 姜汉桥, 唐廷贵编. 《植物生态学》 ( 第二版 ). 高 等教育出版社,1983.  蔡晓明编著. 《生态系统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2000.  肖笃宁, 李秀珍, 高峻, 常禹, 李团胜. 《景观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2003  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王仰麟.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 科学出 版社,2002 .  张金屯, 李素清. 《应用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2003.  罗勃. 德赛尔, 本内德. 谢尔沃特. 《生态与进化研究中的分子方法》. 科 学出版社,2001.( 何田华译, 何田华, 葛颂校 )  Richard B. Primack. 《保护生物学概论》.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6.( 祁承经译 )  王焕校. 《污染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 参考书

《生态学》教学参考书籍

期刊  《生态学报》 [ 中国生态学会, 1982]  《生态杂志 》 [ 中国生态学会, 1982]  《 AMBIO-- 人类环境杂志》 ( 中文版 ) [ 瑞典皇家科学院, 1972]  《应用生态学报》 [ 中国生态学会, 1990]  《生物多样性》 [ 中国科学院濒危物种委员会, 1993]  《植物生态学报》 [ 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955]  《 Ecology 》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1920]  《 Journal of Ecology 》 [1913]  《 Ecology Monographs 》 [1931]  《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 [1932]  《 Molecular Ecology 》  《 Nature 》  《 Science 》

网页  搜索引擎  本科课件 --  教材 --  WWF  万方数据  中国期刊网  生物学文摘( BA ) 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  湿地国际 —  生态学  美国生态学会 --

教学方式  浏览课件复习本科课程内容(学生,课前)  讲授要点(课堂)  查阅资料(课后)  讨论(课堂)  总结(课堂)

绪 论  什么是生态学? 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  生态学的发展 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思考题 讨论题

什么是生态学?  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自然环境彼此之间以及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 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系统可以小到生物个体,大到整个生物圈; 生态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自然;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生态学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栖息地定义生物在自然中的位置,生态位定义其功能地位; 一切生态学系统都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生态学系统服从物理学和生物学一般原理; 生态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自然界; 人类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已经上升为生态学研究的焦点。

生物圈

生态系统中的组织层次

景观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个体 系统 组织 器官 分子 细胞 生态科学 生物科学 生命科学 经典生态学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 分子( molecular )  个体( individual )  种群( population )  群落( community )  生态系统( ecosystem )  景观( landscape )  生物圈( biosphere ) 经典生态学 研究的内容 近代生态学 研究的内容 近代生态学 研究的内容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 按组织层次( Levels of organization )划分: 个体生态学 (Individual ecology): 研究重点是个体对生物和非生物环 境的适应( adaptation )。 个体生态学 (Individual ecology): 研究重点是个体对生物和非生物环 境的适应( adaptation )。 种群生态学 (Population ecology): 多度 (abundance) 和种 群动态( population dynamics )。 种群生态学 (Population ecology): 多度 (abundance) 和种 群动态( population dynamics )。 群落生态学 (Community ecology): 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 的生态过程( Ecological processes )。 群落生态学 (Community ecology): 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 的生态过程( Ecological processes )。 生态系统生态学 (Ecosystem ecology): 能流( Energy flow )、食物网( Food web )和营养循环( Nutrient cycling )。 生态系统生态学 (Ecosystem ecology): 能流( Energy flow )、食物网( Food web )和营养循环( Nutrient cycling )。

 按生物类群划分: 动物生态学 动物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 人类生态学 人类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 鱼类生态学 鱼类生态学 鸟类生态学 鸟类生态学 等等 等等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 按生物栖息环境划分: 水生生态学 水生生态学 淡水生态学 淡水生态学 河口生态学 河口生态学 海洋生态学 海洋生态学 陆地生态学 陆地生态学 湿地生态学 湿地生态学 等等 等等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 按交叉学科划分: 数学生态学 数学生态学 地理生态学 地理生态学 生理生态学 生理生态学 行为生态学 行为生态学 进化生态学 进化生态学 深生态学 深生态学 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 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 等等 等等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 按应用领域划分: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 资源生态学 资源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保护生态学 保护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旅游生态学 旅游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 等等 等等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生态学的发展 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 16 世纪以前)  经典生态学时期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 17 世纪至 19 世纪)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 17 世纪至 19 世纪)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  现代生态学时期(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 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朴素的整 体观为特点。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度兴起, 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  一些生态学的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 地。  1866 年 Heackel 提出 Ecology 一词,并首次明确生态学 的定义。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 这一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 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形成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四大学 派)。  北欧学派:由瑞典乌普萨拉( Uppsala )大学的 R. Sernauder 创建。以 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 法瑞学派:代表人为 J. Braun-Blanquet. 把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为 “ 植物 社会学 ” ,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建立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 系统。常被称为植被区系学派。 1953 年后,与北欧学派合流,被称为 西欧学派或大陆学派。 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 F.E.Clements 和 A.G.Transley, 以研究植物群落演 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 前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 制图工作。

现代生态学时期  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 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  研究手段的更新:自计电子仪、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 “3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遥感( RS )与地理信息系 统( GIS ))、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  研究范围的拓展: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 从纯自 然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 - 经济 - 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

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 科学思维的逻辑结构  方法的重要性 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思维的逻辑结构  观察和描述 → 假设或解释 → 检验  模型:模型是对现实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物理或抽象的 描述。  生态模型:描述和预测生态系统行为。

方法的重要性  变量观测:如何取样、样本大小、变量选择、精确水平  实验设计:对比组、控制组  统计分析:简单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野外研究:优点: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 缺点:不易重复。  实验研究: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 靠,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 缺点:实验条件往往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有区别。  数学模型研究:优点:高度抽象,可研究真实情况下不 能解决的问题;缺点:与客观实际距离甚远,若应用不 当,易产生错误。

讨论题  生态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吗?  你如何看待目前的 “ 生态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