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工作基本情况 2012 年 4 月
2北京钢铁学院 1960 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 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院校 1960 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 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院校 1984 年,首批试办研究生院 北京科技大学 1988 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1988 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1997 年,首批进入 “ 211 工程 ” 重点建设院校 1997 年,首批进入 “ 211 工程 ” 重点建设院校 1998 年,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1998 年,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6 年,成为国家 “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试点高校 2006 年,成为国家 “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试点高校 历史沿革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北洋大学、唐山交通 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工学院、华北大学的采 矿、冶金等系科组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北洋大学、唐山交通 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工学院、华北大学的采 矿、冶金等系科组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一、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基本情况
培养人才 14 万余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 尤其是冶金、材料工业的栋梁和骨干: 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34 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50 余位省部级政府官员 230 余人在任或曾任大中型冶金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或总工程师 3历史沿革 刘 淇 黄孟复徐匡迪 罗 干 一、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基本情况
4学院设置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文法学院 数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管庄校区 天津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工程研究院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广东研究院 外国语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一、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基本情况 高等工程师学院
5学科建设 教育部学科评估:冶金工程第一、科学技术史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二、矿 业工程第三、机械设计及理论第六,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力学等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自主评审权 年 度 一 级 博士点 二 级 博士点 重点 学科 市重点 学 科 博士后 流动站 2011 年 19734/122/1111 一、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基本情况
师资队伍 截至 2011 年底,教职工总数 2900 人,专任教师 1787 人 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 61% ,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 一、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基本情况 6
7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7 人 国家 973 首席科学家 3人3人 国家 “ 千人计划 ” 入选者 6人6人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教授 15 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2 人 国家 “ 教学名师 ”2人2人 国家级创新团队 6+1 一、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基本情况
8人才培养 8 截至 2011 年底,全校共有本科生 人,硕士生 6200 人,博 士生 2500 人,留学生 760 人。 实现分类培养 推行精英教育,国际班、 理科班、高等工程师学院 不断推进学生境内外交流 一、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与 120 余所国外及港澳台地区 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五年达成各类项目 60 余个,派出学生 2000 余人次。 2011 年底在校留学生 760 多人,为 2005 年 底的 5 倍。 9 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一、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基本情况
10 办学条件 一、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基本情况 近十年投入 5 亿元购置大批先进仪器设备,科研教学装备 水平明显提高,图书馆、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效明显。 近十年累计投入 11 亿,新建教学、科研等建筑 50 余万平 米,超过建校前 50 年的总和。实现了每个学院拥有一栋 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大楼。 学校体育馆于 2008 年承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部分比 赛项目,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学校西南角 “ 天工大厦 ” 为中关村地区的地标建筑。 10
科研基地 科研基地 类 别 实验室 / 工程中心名称 国家科学中心( 1 个)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国家重点及专业实验室( 3 个)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电解质与冶金测试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 个)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 国家板带生产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基础条件平台( 2 个) 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 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试验台网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 个) 国家环境与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基地( 14 个) 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7 个) 教育部金属电子信息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 省部级技术转移中心( 1 个) 北京市新材料技术转移中心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目前,学校有国家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8 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22 个。
2007 年 2 月,学校获准牵头建设 国家发改委立项的 “ 重大工程材 料安全服役研究评价设施 ” 项目 ,实现了教育部直属院校承担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 项 目的重大突破。 2010 年 5 月 22 日, “ 重大工程材料 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 ” 暨国家材 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在北京奠基 。 目前,学校正在筹建国家材料服 役安全科学中心,国家批复预算 投资 5.57 亿元。 12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科研基地 科研基地
科研经费大幅增长, 2011 年 到款科研经费 6.82 亿元 13 科研经费、科技产值 2011 年,学校科技产业产值达 11.5 亿元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14 纵向横向 亿元 亿元 2006 ~ 2011 年课题合同额分布情况 科技经费 科技经费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科研经费保持平稳增长 2011 到款科研经费 6.82 亿元,比去年增长 12 % 纵向 2.86 亿元,比去年增长 6 % 横向 3.96 亿元,比去年增长 17 % 15 单位:亿元
科研获奖居全国高校前列年度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 总计 年 —2011 年获奖情况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211 工程 ” 建设十年间,学校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绩,获得四项国家科技进 步一等奖,并列全国高校第一 2008 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 项 2009 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 项 2010 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 项 2011 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 项 17 科研获奖居全国高校前列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科技成果
18 年度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 软件登记 申请数授权数申请数授权数 专利 年份 SCIE 排名 EI 排名 ISTP 排名 篇 34 名 618 篇 27 名 147 篇 54 名 篇 33 名 838 篇 25 名 296 篇 36 名 篇 33 名 981 篇 22 名 373 篇 42 名 篇 37 名 941 篇 29 名 335 篇 36 名 篇 39 名 1156 篇 26 名 608 篇 30 名 学术 论文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学校产学研合作体系总体情况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地方经济服务平台 19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校内整合 — 组建冶金工程研究院 冶金信息矿产资源新材料先进制造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平台 --- 冶金工程研究院 基础研究新技术产业化新技术开发应用基础研究 面向钢铁冶金领域重要新工艺、新技术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20
校外合作 — 组建 “ 北京科技大学 - 钢铁企业科技合作组织 ”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2010 年,钢合组织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内容。 21 钢合组织 标志的核心图 形,象征钢合 组织将越来越 具有凝聚力和 向心力,寓示 北京科技大学 与钢铁业界的 深度合作与交 流畅通。
第一届 厦门 第二届 北京 第三届 宁波 钢铁冶金新技术发展论坛 第四届 海南 第五届 珠海 第六届 桂林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第七届 成都 22 钢铁冶金新技术发展论坛钢铁冶金新技术发展论坛
我校与宝钢、首钢、鞍钢等大型骨干企业新一轮战略合作拉开帷幕;与中国有色 、中冶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紧密合作。 23 类别协议签订单位 战略合作协议 ( 18 个)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8 个) 研发中心、研发平台 ( 6 个) 钢铁企业 宝钢、首钢、山东钢铁、首钢长治、 中钢设备、津西钢铁、重庆钢铁、 杭州钢铁等 其他企业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中冶集团、玉 柴重工、西部矿业集团等 地方政府 徐州铜山区、无锡锡山区、无锡惠 山区、淮北市政府、临沂市政府等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24 搭建服务地方经济平台 — 组建广东研究院 地方经济平台 应用型研发 平台 行业发展平台 高技术研发 平台 服务中小企业 发展平台 北京科技大学佛山研究院 广钢 — 北京科技大学联合 研发中心 北京 — 香港科大联合研究 中心 广州工研院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与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全面开展项目合作,合作经费逐年增加 2007 ~ 2011 年,北京科技大学与广州、佛山、深圳等多地开展项目 合作。合作项目 219 项,总经费达 1.5 亿元。 25年度 项目(个)经费(万元)纵向 , 2342 横向 合计 ,5218 五年间,学校获批各类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124 项。其中,重大专项及 粤港招标项目 31 项。学校严格把关,规范管理,项目管理工作得到广东 省科技厅、审计厅领导认可。 省部产学研合作取得卓越成效 二、科学研究现状二、科学研究现状
感 谢 房山区人民政府对我校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