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鸦片战争后,一些重要的西方自 然科学著作,开始被翻译成中文。随 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西学传播的渠道 大大拓宽。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 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 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3. 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1. 这些书籍是怎样被传播到中国来的? 2. 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力军是谁?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 洋务派、传教士 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教育方面学说。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对中国的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3 ) 1872 年,由外国商人创办于上海的《申报》, 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 代史的百科全书。 二、 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1. 近代报刊 ( 1 )鸦片战争前后,近代报刊开始传入中国。 ( 2 ) 19 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国人创办报刊的高潮。 原因:宣传维新思想的需要
1872 年,《申报》由国外 商人创办于上海。这份报纸除 了刊登国内外重要的新闻,通 讯,发表著名人士文章,宣言 之外,后来还增加了篇幅,辟 出专栏和副刊。它的办报形式 大都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是 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 《申报》见证,记录了近代 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 誉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 书。 申报
上海申报简介 1872 年 4 月 30 日,英国人美查 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 是旧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最初, 隔日出版一张, 4 个月后改为日 报。 1909 年,买办席裕福收买, 1919 年转让于史量才,张謇、应 德闳、赵凤昌均为股东。史自任 总经理接办后,成为著名大报。 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持反对态度, 在史量才授意下,排字工人将袁 世凯颁布的 “ 洪宪 ” 年号有意错排 成 “ 洪害 ” 。 历史小知识
上海申报简介 1932 年 7 月,又创办《申报月刊》, 1933 年起又编印 《申报年鉴》。该报立场保守。但对时政偶有批评。 “ 九 · 一八 ” 、 “ 一 · 二八 ” 后,态度趋向激烈,反对国民党一 党专政,主张实行 “ 宪政 ” ,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 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 保障同盟的报导。并出刊《自由谈》副刊,刊载民主自 由言论,鲁迅、茅盾、陶行知、巴金等常有文章。 1934 年 11 月史量才被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后,言论重 趋保守。上海沦陷时,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 后,为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 1949 年 5 月,上 海解放时停刊。 历史小知识
《申报》报馆新楼 《申报》经理史量才
( 1 )从上述资料看,《申报》主要刊登哪些方面的内容? 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习俗,百姓喜闻乐见的事 ( 2 )《申报》在新闻报道上坚持什么原则?其目的是什么? 《申报》在办报理念上坚持真实性的原则, 其目的是为大众提供真实信息,影响社会生活。 ( 3 )《申报》的办报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可借鉴之处? 说说你的理由。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内容广泛性、 通俗性和贴近民生能让报纸具有可读书性,关注度,能 影响社会,改变人们观念,促进社会进步。
19 世纪末,中国人自 己创办的新式出版机构 出现并蓬勃发展起来。 其中, 1897 年,夏瑞芳 等人在上海创办的商务 印书馆,发展成为近代 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 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 企业,与北京大学一起 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 的 “ 双子星座 ” 。 2. 近代新式出版业 商务印书馆发行所 意义: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 发展,为开启民智、普 及知识、传播文化作出 了重要的贡献。
三、兴学堂、废科举 1.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文,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 堂旧址
京师大学堂 仕学馆 师范馆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创建于 1898 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 中国 “ 新文化运动 ” 与 “ 五四运动 ” 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 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 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蔡元培 1917 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收, 规定凡在学术上有高深造诣 者,不论其他条件,均可登 大学讲台执教;管理上实行 教授治校,学生自治,鼓励 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 社团和创办刊物,并首开大 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尤其是 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为五 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 条件。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下令 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 育体制的确立。此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 1904 年,清政府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 新式小学
资料 《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 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根据初等教 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 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 明确规定,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阶段的科目有: 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 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 画、体育。 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奏定学堂 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阶段科目有何异同,说说 你的看法。
相同:都设置了自然科学、历史、体育、外语 不同:这一时期课程设置中有讲经读经课程 这时期课程设置侧重传统文化,依然 体现 “ 中体西用 ” 的原则,说明清政府推行 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还是为维护其统 治,但已经注意与时代相适应,培养社 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哪个朝代首创科举制? 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 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要废除 呢? 以八股取士为主要形式的科举考试日益成 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 隋朝 年开始,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从此,中 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了,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是怎么被废除的呢? 中国历史上 延续 1300 多年的 科举制度结束 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1905 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科举制废除的意义: 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 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 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 群体的出现,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 的发展。
资料 1 废除科举后,新式学堂得到蓬勃发展。据 统计, 1907 年,各省共有学堂 所, 学生 人; 1908 年,学堂数达到 所,学生数 人,一年中学堂 数增加 26.7% ,学生数增加 26.9% ; 1909 年,学生数达到 人,比上年增加 25.1% 。 资料 2 严复对废科举如此评价: “ 此事乃吾国数千 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 之废封建、开阡陌。 ”
你是否认同严复对废除科举的评价? 说说你的看法。 这一时期新式学堂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废封建,开阡陌 ” 结束了分封制,确立了新 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性质; “ 废科举,兴学堂 ” 结束了上千年 “ 学而优则仕 ” 的 科举制度,学堂中课程内容得到了革新,有利 于解放思想、人才培养与选拔,大大促进了近 代化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度被废除
文化 教育 革新 教育制度变革(兴学堂、废科举) 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目的:向西方学习,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 西学的传播内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体现了向西方 学习的不断深入,传播的主体由传教士转移到本土译书机构, 体现了向西方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申报》和商务印书馆 是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发展的典型,说明近代报刊和新式 出版业对开启民智、普及知识和传播文化的作用。 “ 兴学堂、 废科举 ” ,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慢慢走向没落,在近代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引 导下,中国社会开始缓慢然而又是不可逆转地朝着文明、民 主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