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1 )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 2 )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 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永遇乐,词牌名 。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 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 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 著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 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 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 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 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 年,金国 大举南犯,辛弃疾( 21 岁)率群众 2000 多人在 家乡起义,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 书记职务。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 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 疾亲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 50 骑兵, 直逼驻有 5 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 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 到达建康(南京)。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 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 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 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 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 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 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 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曾 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 孝宗淳熙八年( 1181 )罢官。辛弃疾被迫 退隐江西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 被启用,但都不长。
宋宁宗赵括即位,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宁 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以巩 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 1205 ) 66 岁时在镇江任上所做。 宋宁宗嘉泰四年( 1204 )任辛弃疾作镇江知府,镇 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虽被起用,但他看到韩 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 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 以他对当时的局势深感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 1205 ) 66 岁时在镇江任上所做。辛弃疾初到镇江,积极 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这 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后来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 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之后 他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怨而死。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 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 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 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 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 受的意思。
[ 译文 ]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 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 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 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 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 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 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 猛如虎。
元嘉年间, 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 梦 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 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 北狼狈逃窜。义隆北伐失败至今已四 十三年,我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 杀敌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堪回首,而 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 一片神鸦鸣嗓,社鼓喧闹!靠谁来问 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思考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 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思考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 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 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 卫了家园。 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 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 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 伐。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就做了三 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 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 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 怪曹操说: “ 生子当如孙仲谋。 ”
思考: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 寄托了什么情怀?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 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 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 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 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 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 的热情。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 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 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 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 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 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 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 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 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 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 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 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 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凭谁问 :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 《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 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 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 “ 廉颇之仇郭 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 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 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 者还报王曰: ‘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 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 ’ 赵 王以为老,遂不召。 ”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颇自况,虽 64 岁仍想为国 效力 : 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 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 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 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 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 主旨。
下片小结 :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 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 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孙权 廉颇 佛狸祠 刘义隆 刘裕
用典赏析: 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 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 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 和思想。正如《词综》所说, “ 发 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 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 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 词味。 ”
表现手法 : 运用典故 对比 英雄业绩 —— 可悲现实 刘裕 —— 刘义隆 扬州路 —— 佛狸祠 廉颇 —— 自己
结合注释朗读词作,掌握全词内容。 大好河山 孙权 刘裕 怀古伤今 时无英雄 朝廷腐败 壮志难酬 上阕: 下阕: 刘义隆 廉颇 用典 评古论今前车之鉴 壮志未酬 用典 现实状况 四十三年现实如故 神鸦社鼓百姓麻木 用典 对比 用典
全词总结: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 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 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 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 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 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古诗鉴赏方法 1 、从题目入手 2 、从作者入手 ---“ 知人论世 ” 3 、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4 、分析表现手法
《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与《永遇乐 · 京口北 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 这两首词的异同。 《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与《永遇乐 · 京口北 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 这两首词的异同。 1 、相同点: ①结构上均为 “ 地点 + 怀古 ” ②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③主旨上均为借古讽今
2 、不同点: ( 1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 《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上阕中, 用 “ 千古风流人物 ” 、 “ 三国周郎赤壁 ” 和 “ 一时多少豪杰 ” 从景 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 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 ( 2 )从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的角度来看, 苏轼 词作纵横决荡,议论能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 生终极意义; 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 自己的爱国情怀。 ( 3 )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看, 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 旷达乐观; 辛词运用典故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1 、背诵《京口北固亭怀古》 2 、读辛弃疾的《摸鱼儿》,写一篇 200~300 字的赏析文。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 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 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 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②曾有 人妒。千金③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④皆尘土!闲愁 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遭嫉妒失 宠,幽居长门宫。 ②蛾眉,指美女。语出屈原《离骚》: “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善淫。 ” ③千金,陈皇后曾用百金请司马相如作 《长门赋》,献给汉武帝以求重新得宠。 ④玉环,指杨玉环。安史之乱时,为平 军心,被迫在马嵬坡自缢。飞燕,汉成 帝宠妃赵飞燕,曾得宠一时,后被废为 庶民,自杀而死。二人皆善舞善妒,且 不得善终。这里暗指得势的投降派。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 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 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 凉好个秋。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