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无情却有情 —— 宋词的创作 中国人民大学 诸葛忆兵
宋词所表达的男女情爱,绝 大多数是封建社会男性作家的 情爱观,并非今天人们所理解 的 “ 爱情 ” 。
一、宋词创作的游戏规则 宋人恋情词所抒写的绝大多数是 士大夫与妓女间的恋情,似苏轼 《江城子》(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 与贺铸《半死桐》( “ 重过阊门万事 非 ” )等悼念亡妻之作,少之又少。
今人对宋恋情词所抒发的情感及 其价值的把握: 肯定者努力去发现宋恋情词给低贱 者以平等之类的闪光点。 否定者简单斥之为表现了文人士大 夫沉迷于声色犬马的醉生梦死之糜 烂生活。
1 、宋代文人与歌妓
庞元英《谈薮》所载谢希孟 “ 毅然 ” 别娼之事。 …… 娼追送江浒,泣涕恋恋。希 孟毅然取领巾,书一词与之云: “ 双桨浪花平,隔岸青山锁。你自 归家我自回,说着如何过? 我断 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 我心,付与他人可。 ”
辛弃疾为其妻延医疗病,则以家伎 整整酬医,并口占《好事近》: 医者索酬劳,那得许多钱帛。只 有一个整整,也合盘盛得。 下官 歌舞转凄凉,剩得几枝笛?觑著这 般火色,告妈妈将息。
姜夔以《暗香》、《疏影》得范成 大欢心,范即以家伎小红相赠。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 70 所载 杨孜骗娼妓自尽之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七 引《冷斋夜话》说,东坡携妓谒大 通禅师,师不悦,东坡作词曰: 师唱谁家曲,嗣风宗阿谁?借君拍 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嫌弥勒 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宋人的游戏态度,还表现在 歌妓即席乞词、敷衍成篇之时。 此时,词人甚至不需要创作激 情的驱动,只是依照一定的成 规,应酬填写。
《绿窗新话》卷上引《古今词话》: 涪翁(黄庭坚)过泸南,泸帅留府。 会有官妓盼盼性颇聪慧,帅尝宠之。 涪翁赠《浣溪沙》曰: “ 脚上鞋儿四寸 罗,唇边朱麝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 波。 料得有心怜宋玉,只应无奈楚 襄何。今生有分向伊么? ”
2 、游戏规则 夸耀歌妓的容貌艳丽、技艺 出众,以及这位色艺双绝之女 子对自己的温柔多情。
周邦彦《瑞龙吟》: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 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何处? 黯 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 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 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 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饮露,东城闲步。事与孤鸿 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 风絮。
柳永《斗百花》: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 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 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争耐心性,未会先怜 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 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 睡。
依照 “ 游戏规则 ” ,进入词人 视野的歌妓都是那么美丽。以 此眼光观察女性世界,便处处 留下男性视角的痕迹。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涯识归 舟。(柳永《八声甘州》)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 7 载: 君猷后房甚盛,东坡尝闻堂上丝竹, 词中谓 “ 表德原来字胜之 ” 者,所最宠也。 东坡北归,过南都,则其人已归张乐 全之子厚之恕矣。厚之开燕,东坡复 见之,不觉掩面号恸,妾顾其徒而大 笑。东坡每以语人,为蓄婢之戒。
二、官场失意的情绪转移
1 、宋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 宋代 “ 重文轻武 ” 的基本国策, 演化为宋人 “ 以文为贵 ” 的思想 意识,并积淀成一种下意识的 心理仰慕和追求。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 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 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 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 也。(蔡襄《端明集》卷 22 《国论 要目》)
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 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 不学为辱。 (《容斋随笔》四笔 卷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 夜读书。 (晁冲之《夜行》)
宋代倚重文臣,亦尊崇文臣: 首先,改革科举制度,拓宽进取 道路。 其次,历代君主宽厚待士。
2 、仕途失意与宋词创作 我朝善守格例者,无若李沆、王旦、 王曾、吕夷简、富弼、韩琦、司马光、 吕公著之为相;破格例者,无若王安 石、章子厚、蔡京、王黼、秦会之之 为相。考其成效,验其用人,则破格 例者诚不若用格例者为愈也。(《宋 大事记讲义》卷六)
保守平庸的社会,自然要扼 杀人才。异域贬谪或失意流落, 是多数宋代文人士大夫所必须 经历的。遭受挫折时的情绪动 荡,往往成为文学表现的主题。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 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 情,但有当时皓月,照人依旧。(秦 观《水龙吟》)
“ 伤心人别有怀抱 ” :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