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Advertisements

化妆品解决不了的问题 —— 面色暗黄、色斑、暗疮 ……. —— 面色暗黄、色斑、暗疮 ……. 月经不调与色斑、暗疮的关系 内分泌 失调 月经 不调 色 斑 暗 疮 皮肤色素沉积面色黯淡无光皮脂分泌过多.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五苓散 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降血脂、 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 抗炎、对肠胃平滑肌呈双 向调节等作用。
食疗误区与合理进补 1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吴嘉瑞 (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3 丰台区 —— 幸福生活讲师团讲座课件.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脏腑兼证 脏腑兼证 中医教研室 黄泽辉 中医教研室 黄泽辉. 1 .心肺气虚:心肺两脏气虚表现的 证候。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病理分析 禀赋不足 病理分析 禀赋不足 年高体弱 年高体弱 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 v 心悸 宗气不足,鼓动无力。 v 咳喘,气短,声音低怯,动则尤甚.
1 第四节 补阴药 1 .含义: 补阴,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2. 性能特点:多甘寒,归肺胃肝肾心经。 3 .功效:补阴(滋阴、养阴、益阴)。 4 .主治:阴虚证。 5 .使用注意: 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 者不宜使用。
2008 年世界肾脏日主题 : 神奇的肾脏 !. 浅谈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佛山市中医院肾内科 郑宝林.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常用中药养生保健 搭配技巧 佛山市中医院杨波. 一、中医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于,在人体未发病 之前,就预先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以 避免疾病的发生 —— 未病先防;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疾病的发展, 防止疾病的复发 —— 既病防变。 中医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于,在人体未发病.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安神剂。
第九章 脏 腑 辨 证 王明三 Tel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第十四节 安神药 定义:凡以宁心安神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心神不宁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适应证:
补益药对.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东平县中医院妇产科—闫密桃.
月 经 过 少.
月经病.
第八章 理气药.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教学目标 第八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中医寒、热、湿邪的 性质和致病特点;肾 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 科疾病的主要机制。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阿胶珍珠 玉竹阿珍补血口服液.
第十五单元 补血药.
温里剂 【概念】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中 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第三节 补血药.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第一节脏腑四 脏 腑之间的关 系 梁永林.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汗 证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王 付 制 作.
第二十一章 安 神 药.
第三节 补血药 1.特点:药性多甘温或甘平,质地滋润,能补肝养心 或益脾,而以滋生血液为主,部分药兼能滋养
补益药与补益剂.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实 证 定义: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 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 表现的 病理概括。 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痰、
安神剂 【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经行感冒.
第十四章 安神药.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尹德海.
安神药 一、含义: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 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叫安神药。 二、功效:宁心安神。 三、分类:重镇安神,养心安神。
便秘.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同病辩证.
安 神 剂.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注意缺陷多动症 儿科教研室.
第 八 章 固涩剂.
利水渗湿药.
鸡蛋知多少 制作人员:郭怡欣 崇家荣 张茅 郑云淇.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消 食 剂.
固 涩 剂 方剂学教研室.
阿胶当归胶囊.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补虚药.
第四章 气、血、津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第一节 气虚证 指元气不足, 气的推动, 温煦, 固摄, 防御, 气化等功能减退, 或脏 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 的证候。 定义

一. 临床表现 气短懒言 神疲乏力 自汗 活动时诸证加剧 舌淡, 脉虚 气短 神疲 舌淡 脉弱

二、病机分析 元气不足气短、神疲机能减退 卫气虚毛窍疏松自汗 劳则气耗活动时加剧 气虚 血不上营于舌 舌淡 气虚运血无力脉弱。

性 味 : 甘、微苦、微温 人 参 三. 治疗法则: 扶正益气

分类: 1 、产地 吉林 —— 吉林参、长白参,产于长白山地区 朝鲜 —— 高丽参、别直参,药性最强,急救用 日本 —— 东洋参 美国、加拿大 —— 西洋参,有滋补作用 2 、加工: 红参类 —— 红参、新开河参 生晒参 糖参 —— 白参 3 、生态环境:野生 —— 野生参 人工培植 —— 园参 移山参

功效及主治 1 、大补元气 : 主治: 脱证 —— 各种原因之气脱、血脱 —— 独参汤 亡阳 —— 参附汤 气虚亡阴 —— 生脉饮 2 、补脾益肺:主治: 脾气虚 —— 四君子汤 中气下陷 —— 补中益气汤 肺气虚 —— 人参蛤蚧汤

3 、生津止渴:主治热病伤津 —— 生脉饮 4 、安神增智:主治气血两虚 —— 归脾汤 注意: 1 、常用党参代替 2 、实邪不祛不宜用

黄 芪 性味:甘、微温 功效及主治 1 、补气升阳:主治各种气虚证 —— 与人参同用 脾气虚 —— 与白术同用 中气下陷 —— 补中益气汤 气虚出血(如崩漏) —— 归脾汤 2 、 益卫固表:主治卫气虚 —— 玉屏风散 3 、 托毒生肌:主治溃久不敛 —— 与当归同用 4 、利水消肿:主治气虚水肿 —— 与白术同用 ( 气行则水行 )

白 术 味性: 苦、甘、温 功效及主治 1. 补气健脾:主治脾气虚 —— 四君子汤 脾胃虚寒 —— 理中汤 2. 燥湿利水:主治脾虚水肿 —— 五苓散 3. 止汗安胎:主治脾虚表不固的自汗 —— 玉屏 风散 脾虚之胎动不安 —— 四君子汤

山 药 ( 淮 山 ) 性味: 甘、平 功效及主治 : 1. 益气养阴:主治脾气虚 —— 参苓白术散 2. 补脾肺肾:主治 肺虚咳喘 —— 与生脉饮同用 肾虚遗精 —— 六味地黄汤

甘 草 性味:甘、平 功效及主治 1. 补脾益气:主治 脾气虚 —— 四君子汤 心气虚 —— 炙甘草汤 2. 润肺止咳:主治 风寒犯肺 —— 三拗汤 3. 清热解毒:主治 咽喉肿痛, 痈肿疮毒, 食物中 毒 4. 缓急止痛: 主治 脘腹及四肢拘挛作痛 —— 芍 药甘草汤 5. 缓和药性:调和百药

常见证型(P 212 ) 一、 脾气虚证 1 、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便溏、倦怠、神疲 舌淡苔白、脉弱。(脾证 十 气虚证) 2 、 病机分析: 脾气虚 —— 胃气虚 —— 腐熟功能失职 —— 食少 脾气虚 —— 运化失职 —— 水湿内生 —— 脾气所 困 —— 腹胀 水湿不化 —— 流注肠中 —— 便溏 脾气虚 —— 肢体失养(脾主四肢) —— 倦怠 中气不足 —— 神疲 舌淡苔白、脉弱、为脾气虚之证。

3 、 治法:健脾益气 4 、 代表方:四君子汤 —— 人参、白术、 茯苓、炙甘草 5 、 方解:人参 —— 补气健脾 白术 —— 健脾燥湿(困脾虚易 生湿) 茯苓 —— 健脾渗湿 炙甘草 —— 补脾和胃(甘草经 炙制有 补中益气作用)

二、 肺气虚证 1 、 临床表现:咳嗽无力、气短而喘、动则益甚 痰稀、声低、或有自汗、畏风、舌淡苔白、 脉弱。(肺病证 十 气虚证) 2 、 病机分析: 肺气虚 —— 呼吸功能减弱 —— 咳嗽无力、气 短而喘; 动则耗气 —— 喘息益甚 肺气虚 —— 输布水液功能减弱 —— 水停肺 系 — — 痰稀 肺气虚 —— 卫表不固 —— 自汗、畏风; 舌淡苔白、脉弱为气虚之证

。 3 、 治法:补益肺气 4 、 代表方:补肺汤 —— 人参、黄芪、熟 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 5 、 方解:人参、黄芪 —— 补肺气 熟地 —— 补肺阴 紫菀、 桑白皮 —— 降气消痰 五味子 —— 敛肺滋肾

三、 心气虚证 1 、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活动加重、神疲、面 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弱。 (心病证 十 气虚证) 2 、病机分析: 心气虚 —— 心中空虚惕惕而动 —— 心悸; 心气虚 —— 宗气运转无力 —— 气短神疲; 劳 则耗气 —— 活动加重; 心气虚 —— 血运无力、不能上荣于面 —— 面 白; 气虚外卫不固 —— 自汗; 舌淡苔白、脉弱为气虚之证

。 3 、 治法:补益心气 4 、 代表方:养心汤 —— 黄芪、茯苓、茯神、当 归、川芎、半夏、炙甘草、柏子仁、酸枣仁、 远志、五味子、人参、肉桂 5 、 方解:黄芪、当归 —— 补气补血(君药); 人参、茯苓 —— 健脾宁心、 川芎 —— 调气血(臣药); 半夏 —— 燥湿和胃、使脾胃和则夜卧安; 远志、茯神 —— 宁心安神; 柏子仁、枣仁、五味子 —— 养心安神; 肉桂 —— 温阳气、鼓舞气血(佐药); 炙甘草 —— 补脾胃、调和诸药(使药)。 共奏益气养血,宁心安神之效。

四、 肾气虚证 1 、 临床表现:腰酸、耳鸣、头晕健忘、神疲、 性欲减退、舌淡苔白,脉弱。(肾病证 十 气 虚证) 2 、 病机分析:肾气虚 —— 肾精不能上荣于耳 — — 耳鸣; 肾气虚 —— 生殖机能减退 —— 性欲减退; 骨骼失于肾气之温养 —— 腰膝酸软; 肾气虚 —— 脑髓失充 —— 头晕健忘; 舌淡苔白,脉弱为气虚之象。

3 、 治法:补益肾气 4 、 代表方:大补元煎 —— 人参、熟地、山药、 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5 、 方解: 人参 —— 大补元气、 熟地 —— 补肾阴(君药); 山药、枸杞、杜仲、山茱萸 —— 滋阴补肾; 当归 —— 补血(臣药); 炙甘草 —— 健脾补气、调和诸药(佐使)

第二节 血虚证 定义:指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 组织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一、 临床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 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 月经量少、色淡、延期或闭经,脉细

二、 病机分析 血虚 —— 肌肤失养,面唇爪甲舌体皆呈淡白色; 血虚 —— 晴目失滋 —— 头晕眼花; 血虚 —— 心失所养 —— 心悸、多梦; 血虚 —— 经络失滋 —— 手足发麻; 血海空虚 —— 冲任失充 —— 经量减少、色淡 ,经 期迁延,甚至闭经 血虚 —— 脉失充盈 —— 脉细无力。 三、 治则: 补血(配伍补气药,以益气生 血)

四、 常用中药 当 归 性味:甘、温、辛 功效及主治 1 、 补血调经:主治血虚证及月经不调 —— 四 物汤 —— 为妇科调经要药 2 、 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关节痹 痛 、 肌肤麻木。 3 、 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肠燥便秘

白 芍 性味:苦、酸 功效及主治 1 、 养血敛阴:主治血虚证及月经不调 —— 四物 汤。 2 、 柔肝止痛:主治肝气不和之胁肋腹痛 —— 四 逆散 四肢拘挛作痛 —— 芍药甘草汤。 3 、 平抑肝阳:主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熟 地 性味:甘、微温 功效及主治 1 、 补血滋阴:主治血虚诸证 —— 四物汤 2 、 补益精髓:补肝肾,精血同源,主治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 鸣等) —— 六味地黄汤

阿 胶 性味:甘,平 功效及主治 1 、 补血止血:主治血虚证 —— 为血虚之 要药. 主治虚劳血证,常治妇科血崩及胎漏 下血 —— 胶艾汤 2 、 滋阴润肺:主治阴虚火旺或阴虚肺燥 证

何 首 乌何 首 乌 性味:苦,甘,涩 功效及主治 1 、 补益精血:主治精血虚证、肝肾亏虚、 须发早白 —— 制首乌 2 、 截疟:主治久疟(气血两虚) 3 、 解毒:主治疮痈 4 、 润肠通便:主治虚人便秘

常见证型治要 一、 心血虚证 1 、 临床表现:心悸,多梦,头晕,健忘,面色 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心病症 十 血虚证) 2 、 病机分析 心血虚 —— 心失所养 —— 心悸、多梦; 血虚 —— 不能濡养脑髓 —— 头晕健忘; 血虚 —— 不能上荣 —— 面色无华或萎黄、唇 舌色淡; 血虚不能充盈于脉 —— 脉细

3 、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4 、 代表方:人参养荣汤 —— 人参、白术、 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 芪、陈皮、桂心、五味子、远志 5 、 方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 芪 —— 补气健脾; 当归、白芍、熟地 —— 补心血; 五味子、远志 —— 宁心安神; 桂心 —— 鼓舞阳气、以助气血之生化 陈皮 —— 理气祛湿、使之补而不滞

二、 肝血虚证 1 、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目涩,视力减退,或 夜盲,或肢麻,妇女见月经量少、色淡,面、 爪甲、舌色淡,脉细。(肝病证 十 血虚 ) 2 、 病机分析:肝血虚 —— 不能上荣于头面 —— 头晕、面色无华; 肝血虚 —— 爪甲失养 —— 爪甲色淡、枯薄; 肝血虚 —— 目失滋养 —— 眼花、视力减退、 夜 盲; 肝血虚 —— 筋脉失养 —— 肢麻、 妇女则冲任空虚 —— 经少色淡 ; 舌淡、苔白、脉细为血虚之证。

3 、 治法: 补血养肝 4 、 代表方: 四物汤 —— 当归、川芎 、白 芍、熟地 5 、 方解: 当归 —— 补血活血; 川芎 —— 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 白芍 —— 养血敛阴; 熟地 —— 补血滋阴。 全方组合得体,补血不滞血,行血不破 血,为治血要剂,是补血调经的基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