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生 物 碱 ( Alkaloids ) Chemistry of Natural Medicine天然药化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维生素 B 维生素 B 族 维生素 B 族有十二种以上,被世界一致 公认的有九种,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 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 补充。 维生素 B 族包括 B 1 、 B 2 、 B 3 (烟酸)、 B 5 (泛酸)、 B 6 、 B 11 (叶酸)、 B 12 (钴胺素)。
Advertisements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词音译成带 “ 口 ” 字旁 的同音汉字。 2. 命名.
天然药物化学 Nature Medicinal chemistry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一、 杂环化合物的简介和命名 二、 含一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体系 三、 含两个和三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体系
第十三章 杂 环 化 合 物.
积累经验 利用经验 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 第十章 生物碱 (Alkaloids).
中枢兴奋药-黄嘌呤生物碱类.
12 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ic Compounds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天 然 药 物 化 学 第 九 章 生物碱 alkaloids.
抗病毒及其他抗感染药.
有机化学 第十四章 含 氮 化 合 物.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第十七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 胺 第三节 重氮与偶氮化合物.
15.7 胺的物理性质 1、气味 低级胺具有氨的气味,很多具有难闻的气味。如(CH3)3N具有腐烂鱼的恶臭味;1,4-丁二胺和1,5-戊二胺具有肉腐烂的恶臭味。前者叫腐胺,后者叫尸胺。 2、毒性  芳胺多是毒性较大的化合物。 3、沸点 胺是极性分子,除叔胺外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故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烃类高。但由于N-H H氢键比O-H H氢键弱。所以沸点比相近的醇和酸低。
天然药物化学 溶剂提取法 通化市卫生学校 李瑛.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高中化学必修 1 专题2 第一单元 溴、碘的提取.
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1.形态——多为结晶固体,少为粉末。少数常温下——液体(多不含氧,若含氧则多成酯键)
第九章 生物碱.
精品课程 Organic Chemistry
含氮化合物习题 练习 习题 退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常指氮原子和碳原子直接相连而成的有机化合物,本章仅讨论胺、酰胺、含氮杂环等。
第十二章 含氮化合物.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15-1 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15-2 硝基化合物的制法 §15-3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第十二章 含氮化合物 对应《有机化学》汪小兰 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一)硝基化合物 (二)胺 (三)腈和异腈.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十三章  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生物碱 Alkaloids.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第十章 取代羧酸                 双官能团羧酸 复合功能基羧酸.
第8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Heterocyclic compounds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的水解 为什么会显碱性? 盐电离出的酸根是弱酸的酸根,能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导致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过氢离子。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化学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1.5 有机反应类型 1. 共价键的断裂.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第七章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 成分分析.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中学 张桂萍.
3.7.1 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3.7 酸碱滴定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一)性状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离子反应.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 某弱酸的pKa = 9.21,现有其共轭碱NaA溶液20.00 mL,浓度为 mol / L,当用 mol / L HCl溶液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pH值为多少?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为多少?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pKb = 14 – 9.21.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中药专业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 Nonaqueous titration 执教:梁琨.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一节 羧酸分类和命名 一.命名、物性 1. 根据俗名命名 酒石酸 马来酸 -乙氧基醋酸 2019/7/9.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9 含氮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nitro-compound), 胺(amine), 酰胺(amide)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氮原子, 总称为含氮化合物.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氨基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复习氨基酸的结构式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生 物 碱 ( Alkaloids ) Chemistry of Natural Medicine天然药化教研室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物碱合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生物碱合成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生物碱的结构分类 第三节 生物碱的结构分类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第五节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第五节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第六节 生物碱的结构鉴定 第六节 生物碱的结构鉴定 本 章 内 容本 章 内 容 

一、 性状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形态:多为结晶固体,少为粉末,少数(烟碱、毒芹碱) 常温下为液体。固体生物碱多具确定的熔点,极个别有双 熔点(防己诺林)等有熔点 颜色:多为无色或白色,少数有色。 味 觉:多具苦味,有些味极苦如小檗碱。 挥发性:液体生物碱挥发性,少数(咖啡因)固体生物碱具 升华性。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c.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与旋光性有关(立体结构 ) , 一般左旋的生理活性强,右旋的弱或无生理活性。 烟碱 中性时 左旋, 酸性 右旋; 北美黄连碱 中性时 左旋, 酸性 右旋; 麻黄碱 氯仿中 左旋, 水中 右旋; 吐根碱 游离型氯仿中 左旋,盐酸盐 右旋。 l- 莨菪碱的散瞳作用 > d- 莨菪碱的 100 倍 l- 去甲乌药碱有强心作用, d- 去甲乌药碱无强心作用。 旋光性: a. 大多数生物碱分子具有旋光性(多为左旋)。 b. 有些生物碱的旋光性受 pH 、溶剂、成盐影响。

溶解性: a. 绝大多数仲胺和叔胺生物碱具有亲脂性,溶于有机溶 剂如甲醇、乙醇、丙酮、苯、卤代烷类等,不溶于水中。 b. 季铵类生物碱, N- 氧化物生物碱,某些含有羧基的生 物碱和液体生物碱溶于水。 c. 大多数生物碱不易溶于碱水,但含有酸性基团 ( 如酚羟 基、羧基等 ) 的生物碱溶于碱水。 d. 大多数生物碱溶于酸水。但盐酸小檗碱不溶于水;喹 宁碱与硫酸生成的酸性盐溶于水 (1:9) ,生成的中性盐 ( 二元 盐基 ) 难溶于水 (1:810) ,溶于氯仿。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二、 生物碱的检识 生物碱可和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常见的沉 淀试剂有三类: 1). 碘化物复盐类; (2). 酸类; (3). 重金属盐类。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碘 - 碘化钾( Wagner ) KI-I 2 棕褐色沉淀 碘化铋钾( Dragendoff ) BiI 3 ×KI 红棕色沉淀 碘化汞钾( Mayer 试剂) HgI 2 ×2KI 类白色沉淀 氯化金( Suric chloride ) HAuCl 4 黄色晶形沉淀 硅钨酸 (Bertrand 试剂 )SiO2×12WO3 乳白色沉淀 苦味酸 (Hager 试剂 ) 2,4,6- 三硝基苯酚黄色沉淀

反应机理 生物碱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成为离子,与试剂反应产生,生成 不溶性复盐或络合物沉淀。 N + H + K + BiI 4 - N + H[BiI 4 ] - + K + []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应用 a. 定性: 生物体中有无生物碱;提取是否完全。 b. 分离纯化:如线麻叶中治疗马肠梗阻的有效成分 - 胆碱 就是用雷氏铵盐沉淀法分离精制的。 c. 定 量: 有些生物碱沉淀试剂能与生物碱生成具有一 定组成的沉淀,故可用于定量。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注意事项 a. 需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若为碱性不但生物碱自己会 沉淀,而且试剂也易形成氢氧化物产生沉淀,与苦味酸反 应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b. 需要在 50 %以下的醇溶液或水溶液中进行,因有机溶 剂可使试剂产生沉淀。 c. 试剂用量 1-2 滴即可,生物碱产生的沉淀有时可溶于 过量的试剂中。 d. 少数生物碱不与某些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故在进行 生物碱检识时需三种以上试剂才能推断其可能为生物碱。

三、 生物碱的碱性 (一) 碱性的产生及其强度的表示方法 经典的酸碱理论 HA H + + A - 能解离出 H + 的为酸 BOH B + + OH - 能解离出 OH - 的为碱 布朗太特 (Br  nstðd) 酸碱理论 H + + B BH + 能接受质子的为碱 Lewis 酸碱理论 N: + H + N:H + 能给出电子的为碱,能接受电子的为酸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酸碱强弱的表示方法 : pKa = -lgKa = -lg [ N:] [H + ] [ N:H + ] Ka 酸性 碱性 pKa 酸性 碱性 pKa 与 pKb 的关系 pKa + pKb = 14 pKb = 14 - pKa pKa 12( 强碱 )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二) 碱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生物碱的碱性来自于氮原子,氮原子的存在形式及所 处的化学环境决定其碱性,大体可总结为 N 的杂化方式、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这三方面。 (1). 氮原子的杂化度 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S 2 2P x 1 2P y 1 2P z 1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sp 3 杂化(不等性) sp 2 杂化 sp 杂化(不等性) 不等性 sp 2 杂化 等性 sp 2 杂化 氮的杂化方式

sp 3 杂化轨道与 sp 2 , sp 杂化轨道相比, S 成分较少,电子 受原子核约束力小,氮接受质子的能力强,故脂肪胺碱性 大都较强, pKa 在 10.0 左右。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a). 脂肪胺 ( 链状、 N- 烷杂环 ) N 不等性 sp 3 杂化,其中三个轨道 S 成分较 少,形成了三个  键。另一个轨道 S 成分较多, 孤对电子在这个轨道上。 pKa

b). 亚胺(不等性 sp 2 杂化) pKa 与不等性 sp 3 杂化轨道比较, S 成分较多,故碱性 比脂肪胺弱, pKa 约为 9.0 左右。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sp 3 杂化 三个 sp 2 杂化轨道中的两个与碳或氢形成共价键,另 一个被孤对电子占用,故为不等性 sp 2 杂化。

c). 六元氮芳杂环(不等性 sp 2 杂化) 杂化情况与亚胺相同,也为不等性 sp 2 杂 化。孤对电子没有参与共轭,故有一定碱性, 其 pKa 约为 5.0 左右。 其碱性比亚胺弱,可能是亚胺极性较大, 氮上的电子云密度较高。因吡啶是芳香环, 电子发生了平均化,极性降低,氮上电子云 密度减少,不利于给出电子或与质子结合, 故碱性弱。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pKa≈5.0 pKa 9.15

d). 五元氮芳杂环(等性 sp 2 杂化) 孤电子对留在未杂化的 P 轨道上,故为等 性 sp 2 杂化。孤电子对不仅参与了共轭,而且 构成了六  电子体系的多  体系,使其难于接 受质子,其 pKa 往往为负值,有时甚至有一定 酸性。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pKa≈ 与不等性 sp 2 杂化的亚胺和吡啶相比。亚 胺和吡啶的孤对电子为参与共轭,因此碱性 强于吡咯。 pKa -3.8

e). 类(不等性 sp 杂化) 不等性 sp 杂化,因孤对电子存在于杂化轨道中,其 S 成 分占 50 %,故碱性极弱。 sp 3 > sp 2 > sp 脂肪胺 > 亚胺 > 吡啶 > 吡咯 > 腈 pKa 杂化 不等性 sp 3 不等性 sp 2 等性 sp 2 不等性 sp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2). 诱导效应 喹宁 苯并喹宁 二苯并喹宁 pKa NH 3 NH 2 CH 3 NH(CH 3 ) 2 pKa 吸电子基团 碱性 供电子基团 碱性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R = H, 托哌可卡因 pKa = 9.88 R = COOCH 3, 可卡因 pKa = 8.31 R = H, 阿马林 pKa = 8.15 R = Ac, 二乙酰阿马林 pKa = 4.9 R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R = H, 莨菪碱 pKa = 9.65 R = OH, 山莨菪碱

(3). 诱导 - 场效应 相隔五个碳  pKa 0.89 相隔三个碳  pKa 8.1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a). 芳胺 孤对电子与芳环形成了 P-  共轭,使氮上电子云密度降 低。 孤对电子处在 P 轨道上, 故可近似看为等性 sp 2 杂化。 (4). 共轭效应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pKa : 5 左右, 碱性与吡啶相近 苯并喹啉 pKa 7.76 因苯骈喹啉分子刚性较强,氮原 子不能与苯环构成共轭体系,故不是 等性 sp 2 杂化,而是不等性 sp 3 杂化, 碱性较强。 不等性 sp 3 杂化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酰胺 酰亚胺 pKa b). 酰胺、酰亚胺 N 电子云密度 碱性 与芳胺相似,形成 P-  共轭, N 上电子云密度很低,也为等性 sp 2 杂化,碱性与吡咯相近。 ( 有一定酸性 )

(5). 空间效应 pKa 环状 > 链状 NH 3, NH 2 CH 3, NH(CH 3 ) 2, N(CH3) 仲胺 > 伯胺 > 叔胺 > 氨 pKa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东莨菪碱 pKa 7.50 山莨菪碱 莨菪碱 > 山莨菪碱 > 东莨菪碱 山莨菪碱 > 东莨菪碱 诱导效应 空间效应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pKa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士的宁 pKa N 与 C19—C20 处于顺 式 1 , 3 双直立关系

(6). 分子内氢键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pKa 9.74 伪麻黄碱麻黄碱 pKa 9.58 和钩藤碱 pKa 6.32 pKa 5.2 异和钩藤碱 构象式能量高构象式能量低

(7). 共振稳定 : : : [ ] H+H 胍 pKa 13.4 脒 pKa 因具有共振结构,成盐后稳定,故碱性强。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a). 季铵生物碱 季铵型 小檗碱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8). 几种特殊类型的生物碱 血根碱

b). 含氮杂缩醛的生物碱 H+H+ OH - X 季铵向氮杂缩醛的转化受溶剂极性,结构类型,异喹啉骨 架上取代基团的数目和位置的影响 醇胺型 小檗碱季铵型 小檗碱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阿马林与酸成盐时, N 原子处于桥头, 由于受立体结构的限制,就不能形成 亚胺盐。 阿马林碱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c). 氮原子在空间上靠近羰基的生物碱产生跨环效应生成盐 形成了新的碳氮键,和醇羟基。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二甲氧基皮拉菲林 dimethoxy picraphylline

d). 具有烯胺结构的生物碱 N 若为仲胺,因亚胺盐不稳定,可解离出质子,碱性较强 N 若为叔胺,亚胺盐稳定,碱性强。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H + 加在  - 碳上

pKa 3.8 士的宁 pKa 8.20 第四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新士的宁与酸成盐时, N 原子处于桥头, 由于受立体结构的限制,就不能形成亚胺盐, 但 N 与 C=C 共轭,电子云密度减低,故碱性弱于 士的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