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 年各公私部門 ( 行政單 位、民間組織、學術機構 ) 進行各項防災社區實驗計畫 ( 台中、屏東、高雄、南投、 台北等 ) ,經濟部水利署更編 撰防災社區環境檢查手冊, 提供社區進行自主環境檢查。 聯合國世界減災會議 1994 年「橫濱策略暨行動計畫」 將社區參與減災工作、強化社區應對災害之能 力、建構社區災害回復利等列為行為重點。 2005 年「兵庫行動綱領」 開始推動各項防災社區行動。 台灣各單位 2001 年國家災害科技防救中心 2004 年農委會水保局 建立防災社區之專業人才培訓,爾 後各縣市政府陸續跟進舉辦各項防 災社區專業人才培訓課程。 2015 年內政部消防署 研議防災社區推動構想,培 養鄉鎮市區推動防災社區的 實力,協助提升第一線社區 的防災能力,強化縣市和鄉 鎮市區的能量連結 2
防災社區為「具有防救災功能, 並朝向永續發展」的社區。 結合了耐災社區、抗災社區與 永續社區的理念所發展出來。 提升社區向心力 社區營造 社區 觀點 提高居民危機意識 降低災害發生 災害 防救 觀點 建立專業團隊、政 府、民間的互動 獲得所需資源 支援 體系 觀點 何謂防災社區推動防災社區的好處防災社區推動八步驟 步驟一:啟蒙啟動 步驟二:社區環境調查 步驟三:防救災對策討論 步驟四:防救災組織建立 步驟五:防救災計畫研擬 步驟六:社區說明與溝通 步驟七:應變技能的溝通 步驟八:落實、執行、評估 3
4 位置:南投縣中寮鄉北中寮地區。 人口: 276 戶,共 944 人。 產業: 80% 以務農為主。 社區特性:偏遠山區之農村聚落。 老幼人口佔全村人口的 1/3 。 南投縣中寮龍眼林社區 (1/2)
5 南投縣中寮龍眼林社區 (2/2) 位於南投縣中寮鄉龍安村,對外交通不方便 921 地震造成 160 間房子全倒 但龍眼林社區卻儘有 2 人因瓦斯爆炸死亡,被視為是奇蹟 震後,物資缺乏,社區成立共同食堂 現今,延續為老人食堂(獨居老人餐外送)及社區學園 (第二技藝培養) 背後的原因是
6 社區推動減災,減災措施是地方化、民間化、長期化 全美有超過 250 社區推動 Project Impact 四階段 建立社區合作夥伴關係 找出會影響社區的災害並評估社區易致災因素 排列出必須減災的優先順序,將之落實到政策上 分享成功的經驗,並落實耐災社區政策 美國 Project Impact 計畫
7 日本防災福利社區事業計畫 (1/2) 1995 年阪神地震後, 1996 試辦, 1998 年開始。 透過社區既有的社會福利組織及其人際網絡,展 開災害防救相關的宣導、教育、訓練,以及進行 防救災計畫的研擬等工作。 神戶市消防局主導。 結合社區自治會、婦女會、老人俱樂部、兒童會、 民生委員兒童委員協議會、家長會( PTA )、青 少年問題協議會、義消組織、民間企業。
8 日本防災福利社區事業計畫 (2/2) 以小學學區( 5 、 6 千人)為單元 主要作法 培力社區居民 提供應變救災器材 救災、救護訓練
年的大地震毀損了葡萄牙首府里斯本核心區建築,導致 3 萬人喪生。在災後重建 中,為了減低下次震災來襲之傷害,城市再造的理念改變了傳統建築方式,取而代之 的是較為寬闊的新街廓。這些新街廓具有幾項特色: 資料來源:. 修改自蔡惠敏, 2000 。 (1) 以石材及灰泥取代原有的中世紀木質房屋 (2) 街道重新規劃,每一街廓都得以享有充足的陽光及戶外 空間 (3) 宮廷區與民間商業區彼此相連,拉近階級區隔 (4) 設置大量開放空間,綠地空間皆直通到河邊,以提供災 害庇護所。 1755 年葡萄牙里斯本地震
自地震後,加州建築物抗震標準升高,各種都市防災與減災 策略不斷被研發並施行。 舊金山北部斷層位址,設為公園,沿著斷層線插上木樁及解 說牌。 年因舊金山市北邊斷層錯動引起的大地震,舊金山市近 五分之三之建築物震毀,並引起大火,約五百人喪生。讓人 們警醒到都市災區的特質,包括: (1) 引發多重災害(如地震加上火災) (2) 維生管線(水、通訊、交通等)破壞,導致二度災難 (3) 產生大量遊民與流浪漢 (4) 救援體系之缺乏效率 (5) 建築物的材質韌性及倒塌傷害問題。 資料來源:修改自蔡惠敏, 2000 。 1906 年美國舊金山地震
11 建立社區合作夥伴關係 確定社區領導人 確定並聯繫未來的合作夥伴 發展 Project Impact 宣傳刊物 舉辦並規劃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 成立小組來處理各項議題 開始進行災害鑑定並明暸社區易致災因素
12 蒐集有關天災威脅和可能帶來的 損害的資訊 將匯整的資料轉換成地理資訊系 統的格式或者其他可使用的格式 開始優先順序的排列 為你的社區建立災害意識教材 建立繪圖材料以協助決策的制定 評估社區易致災因素
13 評估你的社區災害風險 分析有關公共與私人建築的資訊 確認並施行減災行動 發展適合社區成長的政策 準備長期的 Project Impact 規劃 開始尋找並申請資源以實踐減災行動 排列減災的優先順序
14 組織公開的小組 發展完整的 Project Impact 訊息 對於媒體宣傳活動製作時間表 網羅大眾媒體成為合作夥伴或是贊 助者 成立發言單位 推展及宣傳減災資訊 分享成功的經驗
15 防災社區 體系支援 災害防救 社區倍力 1. 強化社區危機意識、災害認知 2. 減少致災因數,察覺環境脆弱度 3. 災後可迅速復原,重現在地文化 及價值 1. 組織動員,社區意識凝聚及認同 2. 推動社區公共事務,增強環境改造能力 3. 社區特定及參與式設計進行 1. 專業團隊、民間組織 與地方政府結盟 2. 強化緊急應變能力及 自我救助支援 3. 連接「地方防救計畫」 進行
16 社區營造、永續社區 安全社區 防災社區 應變救災 透過社區民眾參與、共同思考、提案及 行動,營造出一個宜居、永續的好所在。 結合社區安全維護與災害防救等面向, 創造一個安全無虞的居住環境。 社區自主針對廣泛的災害類型,推動減 災、整備、應變與重建的各項工作。 災害發生後的第一時間,社區主動召集 民眾進行互救與自救的工作,減少人命 傷亡與財產損失。
17 社區面向 ‧組織動員、提升社區意識與認同 ‧配合他項社區事務,推動社區營造 支援體系面向 ‧瞭解推動現況,爭取政府資源 ‧尋求可協助專業團隊或民間組織 災害防救面向 ‧提升危機意識、災害認知與相關知識 ‧找出易導致災害的因數,提出改善建議 ‧強化緊急應變能力與自救互救技術 ‧成立防救災組織以落實、執行各項工作 ‧災後能迅速復原,重建較易重現地方文化與社區特色。
18 (一) 講習課程 邀請專家、學者來社區上課,建立民眾對於社區災害瞭解。 (二) 工作坊 透過參與式小組討論與動手操作,凝聚社區總體意識。 (三) 環境踏勘 社區民眾與專家、團隊共同檢視社區環境之可能潛藏的災害及其成因,並拍照記 錄,作為討論與繪製地圖的基礎。 (四) 訓練與講習 1. 進行應變技能與器材操作訓練,強化民眾的防救災技術。 2. 透過災害境況模擬,由社區自主進行災害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