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参考书目 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 编》,北京:中华书局, 1983 。 刘荫柏编:《西游记研究资料》,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 胡光舟:《吴承恩和西游记》,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
参考书目 刘勇强:《奇特的精神漫游 —— 〈西游记〉新说》,北京:三联书 店, 1992 。 张锦池:《西游记考论》,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 陆钦选编:《名家解读西游记》,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
一、《西游记》概说 故事源流 陈袆( ),洛州缑氏(今河南 偃师)人,少年出家,法名玄奘。 贞观三年至十九年( )西行取 经。 唐太宗尊为 “ 三藏法师 ” 。 唯识宗的创始人。
一、《西游记》概说 故事源流 玄奘口述、弟子辩机辑录《大唐 西域记》 门人慧立、彦琮撰《大唐大慈恩 寺三藏法师传》 南宋杭州中瓦子张家刊印《大唐 三藏取经诗话》
一、《西游记》概说 故事源流 宋元南戏《陈光蕊江流和尚》 金院本《唐三藏》 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 阙名《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杂剧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
一、《西游记》概说 故事源流 元人《西游记》平话 《永乐大典》卷 “ 送 ” 韵 “ 梦 ” 条中,保存 “ 梦斩泾河龙 ” 《朴通事谚解》中,保存 “ 车迟国 斗圣 ” 词话本的《西游记》(?)
一、《西游记》概说 版本 万历二十年( 1592 )金陵唐氏世德 堂刊《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万历间闽书林杨闽斋刊《鼎锲京本 全像西游记》 清初西陵残梦道人汪象旭笺评《西 游证道书》
一、《西游记》概说 作者 华阳洞天主人 丘处机( ) 吴承恩( 约 1582 )
二、《西游记》的意义结构 全书 100 回,分三部分 第 1 回至第 7 回,孙悟空出身与大 闹天宫。 第 8 回至第 12 回,唐僧身世与取经 缘起。 第 13 回至第 100 回,西天取经,修 成正果。
二、《西游记》的意义结构 社会意义 : 描写世态、批判现实 神的世界的权力组织 荒淫无道的诸王国 妖魔与神佛的关系
二、《西游记》的意义结构 神话意义 : 重建理想的社会秩序 英雄寻宝: “ 真经 ” “ 仁风轻淡荡 ” 的大唐帝国 “ 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 固。 ” (第 13 回)
二、《西游记》的意义结构 象征意义 : 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真经 ” 象征着真理, “ 正果 ” 象征 着理想 西行取经象征着人生进取与文明 探求
三、关于孙悟空形象 孙悟空的原型 “ 石中生人 ” 的夏启、 “ 铜头铁额 ” 的蚩 尤、 “ 与帝争位 ” 的刑天等 唐李公佐《古岳渎经》中的淮涡水怪 无支祁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 曼 佛经故事中求法成正果的猕猴
三、关于孙悟空形象 “ 自在不成人 ” 原生态的 “ 人 ” “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 接受与抗拒社会规范 极端膨胀的个人欲望
三、关于孙悟空形象 “ 成人不自在 ” “ 紧箍儿 ” 的束缚和 “ 孙悟空 ” 的雅 称 “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 灭 ” ( 第 13 回) “ 终成正果 ” 与 “ 还本归真 ”
四、关于唐僧形象 历史真实与滑稽意味 软弱无能与刚愎自用 不拒奉承与不守纪律 孙悟空: “ 我师父是个慈悲好善之 人,又有些外好里枒槎。 ”
五、关于猪八戒形象 不以为丑的喜剧性格 凡夫俗子的人生追求 食肠如壑 色胆如天 庸人哲学与人性弱点
六、关于沙和尚形象 唯法是求 唯师是尊 唯和是贵 唯正是尚
七、《西游记》的游戏笔墨 世情调侃 “ 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形象幽默 喜剧色彩 语言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