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谈 公 务 人 员 道 德 修 养浅 谈 公 务 人 员 道 德 修 养 以美好的心,欣赏周边的事物 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 以责任的心,做好分内的事 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的错误 以愉悦的心,分享他人的快乐
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 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 规矩、规范。
—— (东汉)刘熙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 —— (东汉)许慎 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道德道德 行为准则、规范 个人认知、表现 外:社会道德原则规范 内:个人道德品质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 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 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 德思想的精华,是作为人道主义的 “ 仁 ” 与作 为等级宗法制度的 “ 礼 ” 的结合,“ 仁 ” 是其内核, “ 礼 ” 是其形式。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 1. 对待 “ 利 ” 与 “ 义 ” 关系) 注重整体利益、 国家利益和民族利 益,强调对社会、 民族、国家的责任 意识和奉献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 2. 对待人际关系) 推崇 “ 仁爱 ” 原则, 追求人际和谐;讲求 谦敬礼让,强调克骄 防矜;倡导言行一致, 强调恪守诚信。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 3. 个人修养方面)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 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 高层次的需要;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 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 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 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当代道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品德的三种基本心理成分 道德 认识 道德 情感 道德 行为
道德认知 道德认识道德认识: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 用。一般而言,认识上认为合理的活动,人 们从事它的动机会强一些,而且会产生积极 的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 是伴随着道德认 识而产生、对人的 道德需要是否得以 实现所产生一种内 心体验。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 结果。 有时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也感到应 该去做,但却没有把想法与体会转 化为行动。所以道德行为表现还与 道德能力、道德勇气、道德习惯有 关。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区别: (1) 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 (2) 道德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品德的发生、发展 则有赖于个体的存在。个体消亡了,它的品德也不复存在, 但社会道德规范却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3) 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育学、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公务人员个人品德的现状 公务人员社会形象现状
公务人员个人品德的现状 1. 积极方面: 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 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涌 现出了一大批个人品德 极为高尚的优秀公务员 代表。 2 、消极方面: 我国公务员个人品德的 现状堪忧。 主要表现在: 第一,公仆意识淡化 第二,官本位主义沉渣 泛起 第三,贪污受贿行为比 较严重 第四,个别官员生活腐 化堕落
公务人员个人品德的基本内容 个人品德的内涵 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 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固的心理状态和 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 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 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 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执著践履
提升公务人员个人品德的途径 加强个人道德修 养是锤炼个人品 德的首要途径。 包括: 自我审度、自我 教育、自我锻炼、 自我改造、自我 完善。 道德修养的方法 省察克己 慎独自律 积善 成德 知行 统一 学思并重
品德培养新观念 道德 认识 道德 需要 道德 行为 归因于 转变为 归因于 单向灌输 转变为 知、情、意、行 基本结构 深化为 道德 行为 参与式道德实践 道德信念的中 介和主导作用
重规定、片 面强调服从 转变为 注重道德 内化 泛政治化倾向 以品德建构 为基础 重道德教育 轻道德修养 两者结合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 时期 发展课题 基本矛盾 影响人物 1 出生 岁 学习信任阶段 信任 ---- 不信任 母亲 岁 --4 岁 成为自主者阶段 自主 ---- 羞耻 父亲 岁 发展主动性阶段 主动性 -- 内疚 家庭 岁 变得勤奋阶段 勤奋内感 -- 自卑感 学校 岁 建立同一性阶段 同一性 --- 同一性混乱 同辈 岁 承担社会义务阶段 亲密 ---- 孤独 伙伴 7 中壮年期 显示创造力感阶段 创造力 -- 自我专注 8 成熟至晚年 达到完善阶段 完善 ---- 绝望、厌弃
品德的养成 -- 前习俗水平( 9 岁以前):个体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 习俗水平( 9-15 岁):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 事,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 后习俗水平( 16 岁以后 少数人):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 准则。 惩罚与服从取向 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 好孩子取向 遵守法律取向 社会契约取向 普遍伦理原则取向
海瑞: “ 在君子的精神世界里,出仕做官仅仅是 取得了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 一个人如果出于牟利,他可以选择别的 职业,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如果 为士做官,则当排除一切利己的动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