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 仁济医院消化学科 — 仁济医院消化学科
创建于 1844 年,上海开埠后第一家西医医院 东、西、北、南四个院区,涵盖 46 个临床业务科室;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核定床位: 1400 张(东、西、北) +600 张(南) 职工 3000 余人,医生 926 人,护士 1241 人 3
年 315 万人 2012 年 7.67 万人 2012 年 5.06 万例 2012 年 8.37 天
国家 973 首席 2 项 高维强( 2011 ) / 沈南( 2013 ) 国家杰青 4 项 沈南( 2010) / 何祥火、林弈( 2011 ) 马雄( 2013 ) 国家优青 1 项 许杰( 2013 ) 教育部创新团队 1 个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2 项 何祥火、卜军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4 项 2008 年 2 项(房静远、林其德) 2009 年 1 项(陈顺乐) 2011 年 1 项(曾民德) 5 近五年科研项目与成果 单位:万元
打造成为 “ 院区布局合理,综合实力雄厚,医疗质量过硬,学科特色鲜明的上海医 学中心之一 ” 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 医、教、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平衡发展 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6
8 组织架构 消化学科 (125 床位) 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 “211 工程 ” 重点学科 教育部 “ 创新团队 ” 消化科 ( 1960s ) 卫生部内科消化 重点实验室( 1994) 脂肪性肝病 诊治中心 临床质控 中心 炎症性肠病临床研 究中心( 2013 ) 内镜 中心 3200m 2 消化 病理 杂志 编辑部 消化 B 超 药物临床 试验基地 基础 研究 临床 研究 上海市消化疾病 研究所 (1984)
学科创始人 江绍基院士 9 人员结构 学科创始人 萧树东 教授 我国消化内科学界第一位院士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首任所长 前任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 世界胃肠病学大师 ” 终身教授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
学科带头人 房静远教授 10 人员结构 消化科 科主任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所长 卫生部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 主任 教育部 “ 长江学者 ” 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上海市消化学会主任委员 中国消化医师协会执行常委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 兼肿瘤组组长
医师 55 人 正高 13 人、副高 9 人 专职研究人员 7 人(副研究员) 博导 7 人、硕导 12 人 11 人员结构
临床亚专业 12 学科发展 - 基础与临床结合 基础研究 胃肠癌及其癌前疾病 Hp 及其相关疾病 其他胃肠疾病 /IBD/ 胃肠动力疾病 慢性肝病和胆胰疾病 脂肪肝 / 自身免疫性肝病 / 肝功 能衰竭 ( 骨髓干细胞移植 ) 消化内镜的应用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 胶囊内镜联合小肠镜 )/ 早期消 化道癌肿的内镜下处理 ( 冷冻 治疗 ;ESD;EMR) 胃癌和大肠癌早期诊断水平的研究 / 胃癌与大肠癌癌前疾病的化学预防 研究 / 胃肠癌手术标本、血清标本 Hp 感染与胃癌发生关系的流行 病学调查 /Hp 菌株库 IBD 临床研究中心 脂肪性肝病诊治中心 / 多中 心临床队列研究 消化内镜中心 / 胃肠内镜活 检标本库 项目 / 成果产出 国家级项目 35 项 />5 分 SCI 文章 15 篇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国家级项目 6 项 / />5 分 SCI 文章 1 篇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国家级项目 8 项 / 国家级项目 24 项 / />5 分 SCI 文章 6 篇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5 分 SCI 文章 5 篇
2012 年门急诊 32.4 万人次,居全国第一 2012 年住院 4045 人次,其中急危重、疑难病例 占 70% 以上 2012 年平均住院日 9.16 天 2012 年内镜检查及操作 6.3 万 例 内镜重点技术与新技术 1000 例左右 诊疗特色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小肠疾病内镜诊断治 疗、幽门螺杆菌诊断和耐药感染的临床诊治、自 身免疫性肝病诊治、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及抗 病毒治疗 13 学科发展 - 医疗
新技术、新业务(近 5 年)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硬化 / 首家获得卫生局新技术临床应用许可 双气囊小肠镜 / 克服小肠疾病诊断的临床难点,与胶囊内镜形成互补 螺旋管式小肠镜 / 国内最早和领先 NBI 放大内镜检查 / 2006 年应用于胃肠早癌的诊断,约 例 14 学科发展 - 医疗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近 5 年) 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 国家级课题经费 5600 余万元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 3 项 国家 973 课题 2 项 国家 863 重大专项子课题 4 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 项目 73 项 杰青 2 项、重点 1 项 国际合作重大 1 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1 项 15 学科发展 - 科研 发表 SCI 论文 220 余篇 IF ≥ 10 分: 8 篇 5≤IF <10 分 : 22 篇 主编著作 4 部、副主编 2 部 授权发明专利 5 项
编写教材和著作 人民卫生出版社 / 5 年制第 8 版《内科学》 高教出版社 / 5 年制教材《内科学》 卫生部研究生教材 / 《消化内科学》 卫生部住院医师培训教材 / 《消化内科学》(副主编) / 《医学英语》(主编) 培养研究生( 毕业) 博士 22 名(在职 14 名) 硕士(科研型) 57 名(在职 3 名) 16 学科发展 - 教学
教育部 “ 长江学者 ” 特聘教授 1 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 名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1 名 国家教育部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 人选 ”1 名 国家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人才 ”2 名 卫生部 “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名 17 学科发展 - 人才培养 上海市十大 “ 科技精英 ”1 名 上海市 “ 东方学者 ” 特聘教授 2 名 上海市 “ 领军人才 ”1 名 上海市 “ 优秀学科带头人 ”3 名 曙光学者 2 名 浦江人才 4 名
各类学会任职 各类学会任职 亚太胃肠病学会 / 前任主席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 常委 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 / 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 / 执行常委 上海市消化学会 / 主任委员 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 / 主委 上海市肝病学会 / 副主任委员 …… 18 学科发展 - 人才培养 2011 年教育部创新团队 2011 年教育部创新团队
出国培训(近 5 年) 9 人 美国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医院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VA 医院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院 美国芝加哥大学医院 瑞典伦德大学医学院 瑞士伯尔尼大学 19 学科发展 - 人才培养 海外引进人才(近 5 年) 4 人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 / 干细胞研究 美国布朗大学 / 分子肿瘤学 比利时鲁汶大学 / 分子肿瘤学 美国 UCSF / 遗传学
6 届上海国际消化病学术会议 2 届中美 / 中欧继续教育学习班 近 5 年聘请外籍教授 交大名誉教授 1 名 交大医学院客座教授 8 名 20 学科发展 - 国际交流 第六届上海国际消化病学术会议
以内涵建设为中心 临床、科研、教学 三位一体,紧密结合,医学转化,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 人才梯队建设 国际化培养策略 医疗质量与技术 临床重点专科 紧跟国际前沿新技术 聚焦重点病种、重点手术 内外科联合,建立以疾病为纽带的学科群 22 转变管理理念
张尧医生援疆 / 喀什二院 1 年半 王震华、赵蕴嘉医生援滇 / 各半年 援建喀什二院 “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心 ” 定期前往当地义诊、业务指导、学术交流 23 承担社会责任
谢 谢!